人教版物理2023-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测试卷
一、单选题
1.若某学生测160页书本的厚度是6.80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425mm B.0.085mm C.0.085cm D.0.0425cm
2.日常防疫中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如图所示是常用的一次性口罩,在测量口罩的尺寸时记录了数据“175×95”,数据的单位应该是(  )
A.m B.dm C.cm D.mm
3.(2022八上·鹿邑月考)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请老师帮忙读数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
4.(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
A.拇指的长度 B.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
5.根据相关规定,我国铁道标准轨距为1.435 (  )
A.km B.m C.dm D.cm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
B.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nm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km/h
D.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7.(2023八上·渠县期末)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时,选择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好
B.测量裤腿长时,用力拉紧软皮尺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测量中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2019八上·沂水期中)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一定静止不动
B.丙车可能静止不动
C.乙车可能向西行驶,但速度比丙车慢
D.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慢
9.(2017八上·高邮月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约3s
B.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42℃
C.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
10.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顶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一定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11.下列有关测量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误差就是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B.测量误差不是测量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1km/h大于1m/s
C.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由v=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3.学习了误差知识后,小明和小花同学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他们俩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14.优秀的运动员在百米赛跑,第1秒运动7米,第2秒运动10米,第3秒运动14米,则(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7米/秒 D.物体第3秒的速度是7米/秒
15.(2022八上·鲁甸期中)如图所示,这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沿平直路面运动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运动的速度小于乙运动的速度
C.乙的运动速度为5m/s
D.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300m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17.(2018八上·青岛期末)如图,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
1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下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m/s.
19.(2021八下·阳春期中)体育课上,测得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4.3s、13.9s和16.0s。由此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快慢采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   ,丙同学的速度是   m/s。
20.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或者数据
(1)2.5m/s=   km/h;
(2)一中学生身高为17.2   ;
(3)2×10-9nm=   m;
(4)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2   。
三、实验题
21.(2019八上·平顶山月考)如图所示,是测量细金属直径的方法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   圈。
(2)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圈的总长度是   mm。
(3)所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是   mm(保留两位小数)。
22.情景:放学后,小明骑自行车回家.小明发现,在下坡时,不踩脚踏板,自行车似乎也越来越快?
问题:从斜面上自由滑下时,物体的速度怎样变化?
猜想: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
器材:小车、长木板、木块、卷尺、停表.
实验:
①用木块和长木板组成斜面,如图所示,用卷尺量出斜面的长.
②将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③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点处,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1)实验数据:
路程 运动时间 运动速度
全程    
上半程    
下半程    
将表中空格填写完整.
(2)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
四、计算题
23.(2017·东城模拟)如图,辽河大桥是连接营口、盘锦两市的重要纽带,大桥全长约为3.3km,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宝一家驾驶某型号的四轮汽车从营口到盘锦旅游,则:
(1)若该车的质量为1.8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2)以50km/h的速度通过全桥,需多少分钟?
(3)若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20kW,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24.(2021八上·成华期末)我国铁路交通高速发展,已经数次提速,小明的爸爸因要出差,于是去火车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左面是小明的爸爸从火车站带回家的最新时刻表;右面是小明的爸爸找出了1年前同一车次的时刻表:
XX次列车时间表(今年)
始发点 发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A站 下午20∶20 B站 次日6∶20
XX次列车时间表(1年前)
始发点 发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A站 上午6∶00 B站 下午22∶00
比较两张时刻表后,小明的爸爸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请你帮小明解答:
(1)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多少小时?
(2)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每张纸的厚度是,C正确。
故选C。
【分析】160页就是80张,总厚度除以张数即为每一张的厚度。
2.【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口罩长约175mm,宽约95mm,D正确。
故选D。
【分析】考查长度的估算,比较简单。
3.【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有效减小误差,这是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A不符合题意;
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请老师帮忙读数也会存在误差,对减小误差不会有太大帮助,B符合题意;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可使测量更精确,可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使用更精密的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有效减小误差。
4.【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中学生拇指的长度在5cm=50mm左右.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在1.5cm=15mm左右.B符合题意;
C、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很小,在100μm=0.1mm左右.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肩膀的宽度在50cm=500mm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长度,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长度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根据相关规定,我国铁道标准轨距为1.435m。B正确。
故选B。
【分析】考查对长度的估算,题目较简单。
6.【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cm,A错误;
B: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B错误;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km/h=1.1m/s,C正确;
D: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8dm,D错误。
故选C。
【分析】考查长度的估算,难度不大。
7.【答案】D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并不是选择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好,A不符合题意;
B.当皮尺被拉紧时,尺上的刻度值对应的长度就会增大,测量时,物体的真实长度在皮尺上显示的示数就会变小,使最终结果偏小,B不符合题意;
C.测量中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C不符合题意;
D.在测量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测量长度时,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测量仪器;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可以减小。
8.【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解:(1)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有以下情况:
①甲车静止不动,乙车向东行驶;②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③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④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行驶,有以下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丙车向西行驶;②甲车向东行驶,丙车向西行驶;③甲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丙车的速度;④甲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3)若丙车静止不动,则甲车一定向东运动,此时乙车也向东运动,但速度比甲车快。
综上分析可知,A不符合题意,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要看选择谁做参观物,其次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9.【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约为8s,A不符合题意;
B、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42℃,B符合题意;
C、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C不符合题意;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个选项中各个物理量的实际大小逐项判断。
10.【答案】C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A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A错误,C正确;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下运动的,B错误;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运动的,D错误。
故选C。
【分析】考查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度不大。
11.【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测量误差不是测量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可以避免,B正确。
故选B。
【分析】误差是始终存在的,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12.【答案】A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正确;
B:1m/s=3.6km/h,B错误;
C: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只是速度大小不变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可能是曲线。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且运动轨迹是直线,C错误;
D: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D错误。
故选A。
【分析】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统一单位后才能比较物理量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且运动轨迹是直线;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公式只是计算速度大小,不是速度大小的决定式。
13.【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B: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认真测量,能减小误差,A错误,B正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错误;
D:测量中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D错误;
故选B。
【分析】测量中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
14.【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第1秒的速度是7m/s,第2秒的速度是10m/s,第3秒的速度是14m/s,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B正确。
故选B。
【分析】第1秒,第2秒,第3秒的时间都是1s,相同时间内路程越大的速度越大。
15.【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乙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C.由图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则甲运动的速度大于乙运动的速度;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从 ,处开始出发,乙从 ,处开始出发,因此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400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在路程和时间图像中,相交的线表示相遇。
16.【答案】相同路程比较时间;速度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分析】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判断谁运动的快,相同路程,时间越短的运动的越快。
17.【答案】1.5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 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2.00cm对齐,右端与3.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3.50cm 2.00cm 1.50cm.
故答案为:1.50.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时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答案】9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车身总长4.5m,对应的刻度是10格,所以车辆在1s内运动路程是,所以轿车的平均速度是。
【分析】由图可知车身对应的刻度是10格,车辆在1s内运动路程是20格,所以轿车1s内运动的路程是9m,由计算速度。
19.【答案】乙;时间;6.25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丙用的时间最长,跑得最慢,采用的是在相同路程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丙同学的速度是
【分析】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少,速度越大;路程相同比时间,可以判断速度的大小;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
20.【答案】(1)9
(2)dm
(3)2×10-18
(4)m/s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2)、一中学生身高为17.21dm;
(3)、;
(4)、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2m/s。
【分析】考查长度的估算和单位换算。牢记每两个单位之间的倍率才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1.【答案】(1)15
(2)25.0
(3)1.67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金属丝的圈数是15;(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金属丝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7.50cm,金属丝的总长度是7.50cm﹣5.00cm=2.50cm=25.0mm;(3)金属丝的直径为d= ≈1.67mm。
故答案为:(1)15;(2)25.0;(3)1.67
【分析】根据图像,读取金属丝圈数,根据刻度尺测量总长度,利用多圈长度和总圈数的比值计算金属丝直径。
22.【答案】(1)1.2;1;1.5
(2)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
(2)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分析】(1)由计算速度。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即可得出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的结论。
23.【答案】(1)解: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
F=G=mg=1.8×103kg×10N/kg=1.8×104N,
对路面的压强:
p=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2.25×106Pa
答: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是2.25×106Pa;
(2)解:由v= {#mathmL#}{#/mathmL#} 得,需要的时间:
t=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0.066h=3.96min
答:以50km/h的速度通过全桥,需3.96min;
(3)解:因为P=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Fv,
所以,牵引力:
F=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1440N
答: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1440N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利用p= {#mathmL#}{#/mathmL#} 求出对路面的压强;(2)已知桥长和汽车的速度,利用v= {#mathmL#}{#/mathmL#} 计算时间;(3)利用P=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Fv计算牵引力大小.
24.【答案】(1)解:由左表可知,现在该次列车运行时间为10h,由右表可知1年前该次列车运行时间为16h,所以,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1年前缩短了
答: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6h;
(2)解:由于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AB两站之间距离为
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
答: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125km/h。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结合表格数据,用1年前同一车次的运行时间减去今年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即为缩短的时间。
(2)利用速度公式v=
可以计算出A站与B站之间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v=
计算出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
人教版物理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测试卷
一、单选题
1.若某学生测160页书本的厚度是6.80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425mm B.0.085mm C.0.085cm D.0.0425cm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每张纸的厚度是,C正确。
故选C。
【分析】160页就是80张,总厚度除以张数即为每一张的厚度。
2.日常防疫中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如图所示是常用的一次性口罩,在测量口罩的尺寸时记录了数据“175×95”,数据的单位应该是(  )
A.m B.dm C.cm D.mm
【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口罩长约175mm,宽约95mm,D正确。
故选D。
【分析】考查长度的估算,比较简单。
3.(2022八上·鹿邑月考)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请老师帮忙读数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
【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有效减小误差,这是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A不符合题意;
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请老师帮忙读数也会存在误差,对减小误差不会有太大帮助,B符合题意;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可使测量更精确,可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使用更精密的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有效减小误差。
4.(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
A.拇指的长度 B.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中学生拇指的长度在5cm=50mm左右.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在1.5cm=15mm左右.B符合题意;
C、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很小,在100μm=0.1mm左右.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肩膀的宽度在50cm=500mm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长度,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长度解答。
5.根据相关规定,我国铁道标准轨距为1.435 (  )
A.km B.m C.dm D.cm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根据相关规定,我国铁道标准轨距为1.435m。B正确。
故选B。
【分析】考查对长度的估算,题目较简单。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
B.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nm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km/h
D.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cm,A错误;
B: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B错误;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km/h=1.1m/s,C正确;
D: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8dm,D错误。
故选C。
【分析】考查长度的估算,难度不大。
7.(2023八上·渠县期末)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时,选择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好
B.测量裤腿长时,用力拉紧软皮尺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测量中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并不是选择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好,A不符合题意;
B.当皮尺被拉紧时,尺上的刻度值对应的长度就会增大,测量时,物体的真实长度在皮尺上显示的示数就会变小,使最终结果偏小,B不符合题意;
C.测量中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C不符合题意;
D.在测量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测量长度时,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测量仪器;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可以减小。
8.(2019八上·沂水期中)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一定静止不动
B.丙车可能静止不动
C.乙车可能向西行驶,但速度比丙车慢
D.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慢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解:(1)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有以下情况:
①甲车静止不动,乙车向东行驶;②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③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④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行驶,有以下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丙车向西行驶;②甲车向东行驶,丙车向西行驶;③甲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丙车的速度;④甲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3)若丙车静止不动,则甲车一定向东运动,此时乙车也向东运动,但速度比甲车快。
综上分析可知,A不符合题意,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要看选择谁做参观物,其次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9.(2017八上·高邮月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约3s
B.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42℃
C.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约为8s,A不符合题意;
B、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42℃,B符合题意;
C、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C不符合题意;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个选项中各个物理量的实际大小逐项判断。
10.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顶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一定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答案】C
【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A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A错误,C正确;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下运动的,B错误;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运动的,D错误。
故选C。
【分析】考查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度不大。
11.下列有关测量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误差就是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B.测量误差不是测量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测量误差不是测量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可以避免,B正确。
故选B。
【分析】误差是始终存在的,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1km/h大于1m/s
C.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由v=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答案】A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正确;
B:1m/s=3.6km/h,B错误;
C: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只是速度大小不变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可能是曲线。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且运动轨迹是直线,C错误;
D: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D错误。
故选A。
【分析】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统一单位后才能比较物理量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且运动轨迹是直线;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公式只是计算速度大小,不是速度大小的决定式。
13.学习了误差知识后,小明和小花同学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他们俩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B: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认真测量,能减小误差,A错误,B正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错误;
D:测量中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D错误;
故选B。
【分析】测量中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
14.优秀的运动员在百米赛跑,第1秒运动7米,第2秒运动10米,第3秒运动14米,则(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7米/秒 D.物体第3秒的速度是7米/秒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第1秒的速度是7m/s,第2秒的速度是10m/s,第3秒的速度是14m/s,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B正确。
故选B。
【分析】第1秒,第2秒,第3秒的时间都是1s,相同时间内路程越大的速度越大。
15.(2022八上·鲁甸期中)如图所示,这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沿平直路面运动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运动的速度小于乙运动的速度
C.乙的运动速度为5m/s
D.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300m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乙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C.由图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则甲运动的速度大于乙运动的速度;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从 ,处开始出发,乙从 ,处开始出发,因此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400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在路程和时间图像中,相交的线表示相遇。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答案】相同路程比较时间;速度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分析】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判断谁运动的快,相同路程,时间越短的运动的越快。
17.(2018八上·青岛期末)如图,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
【答案】1.5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 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2.00cm对齐,右端与3.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3.50cm 2.00cm 1.50cm.
故答案为:1.50.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时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下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m/s.
【答案】9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车身总长4.5m,对应的刻度是10格,所以车辆在1s内运动路程是,所以轿车的平均速度是。
【分析】由图可知车身对应的刻度是10格,车辆在1s内运动路程是20格,所以轿车1s内运动的路程是9m,由计算速度。
19.(2021八下·阳春期中)体育课上,测得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4.3s、13.9s和16.0s。由此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快慢采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   ,丙同学的速度是   m/s。
【答案】乙;时间;6.25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丙用的时间最长,跑得最慢,采用的是在相同路程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丙同学的速度是
【分析】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少,速度越大;路程相同比时间,可以判断速度的大小;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
20.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或者数据
(1)2.5m/s=   km/h;
(2)一中学生身高为17.2   ;
(3)2×10-9nm=   m;
(4)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2   。
【答案】(1)9
(2)dm
(3)2×10-18
(4)m/s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2)、一中学生身高为17.21dm;
(3)、;
(4)、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2m/s。
【分析】考查长度的估算和单位换算。牢记每两个单位之间的倍率才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三、实验题
21.(2019八上·平顶山月考)如图所示,是测量细金属直径的方法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   圈。
(2)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圈的总长度是   mm。
(3)所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是   mm(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15
(2)25.0
(3)1.67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金属丝的圈数是15;(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金属丝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7.50cm,金属丝的总长度是7.50cm﹣5.00cm=2.50cm=25.0mm;(3)金属丝的直径为d= ≈1.67mm。
故答案为:(1)15;(2)25.0;(3)1.67
【分析】根据图像,读取金属丝圈数,根据刻度尺测量总长度,利用多圈长度和总圈数的比值计算金属丝直径。
22.情景:放学后,小明骑自行车回家.小明发现,在下坡时,不踩脚踏板,自行车似乎也越来越快?
问题:从斜面上自由滑下时,物体的速度怎样变化?
猜想: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
器材:小车、长木板、木块、卷尺、停表.
实验:
①用木块和长木板组成斜面,如图所示,用卷尺量出斜面的长.
②将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③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点处,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1)实验数据:
路程 运动时间 运动速度
全程    
上半程    
下半程    
将表中空格填写完整.
(2)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
【答案】(1)1.2;1;1.5
(2)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
(2)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分析】(1)由计算速度。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即可得出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的结论。
四、计算题
23.(2017·东城模拟)如图,辽河大桥是连接营口、盘锦两市的重要纽带,大桥全长约为3.3km,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宝一家驾驶某型号的四轮汽车从营口到盘锦旅游,则:
(1)若该车的质量为1.8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2)以50km/h的速度通过全桥,需多少分钟?
(3)若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20kW,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答案】(1)解: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
F=G=mg=1.8×103kg×10N/kg=1.8×104N,
对路面的压强:
p=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2.25×106Pa
答: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是2.25×106Pa;
(2)解:由v= {#mathmL#}{#/mathmL#} 得,需要的时间:
t=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0.066h=3.96min
答:以50km/h的速度通过全桥,需3.96min;
(3)解:因为P=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Fv,
所以,牵引力:
F=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1440N
答: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1440N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利用p= {#mathmL#}{#/mathmL#} 求出对路面的压强;(2)已知桥长和汽车的速度,利用v= {#mathmL#}{#/mathmL#} 计算时间;(3)利用P=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Fv计算牵引力大小.
24.(2021八上·成华期末)我国铁路交通高速发展,已经数次提速,小明的爸爸因要出差,于是去火车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左面是小明的爸爸从火车站带回家的最新时刻表;右面是小明的爸爸找出了1年前同一车次的时刻表:
XX次列车时间表(今年)
始发点 发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A站 下午20∶20 B站 次日6∶20
XX次列车时间表(1年前)
始发点 发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A站 上午6∶00 B站 下午22∶00
比较两张时刻表后,小明的爸爸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请你帮小明解答:
(1)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多少小时?
(2)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答案】(1)解:由左表可知,现在该次列车运行时间为10h,由右表可知1年前该次列车运行时间为16h,所以,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1年前缩短了
答: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6h;
(2)解:由于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AB两站之间距离为
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
答: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125km/h。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结合表格数据,用1年前同一车次的运行时间减去今年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即为缩短的时间。
(2)利用速度公式v=
可以计算出A站与B站之间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v=
计算出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0月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部分)

下一篇:2023-2024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期中练习(U1-U5) (三)(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