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模拟练习化学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下列措施与节能减排不符合的是 ( )
A.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
B.开采更多的能源,提高能源开采量
C.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上班,减少私家车使用率
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从而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2.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液态阳光”概念,利用太阳能将和转化为液态醇类燃料,其物质和能量转化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共价化合物
B.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C.该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有: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D.液态阳光技术为化石燃料枯竭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能源解决方案
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C.实验中用过量,目的是为了确保酸完全反应
D.改用盐酸跟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和原来相同
4.已知反应Ⅰ: 。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 mol某物质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气态环戊二烯(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34.3 kJ/mol,则气态环戊烯(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
A. B.
C. D.
5.生物质X( )与Y( )同时反应如下:
反应Ⅰ:( ) 
反应Ⅱ:( ) ,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相同条件下,反应Ⅰ更快达到平衡
C.降低温度,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D.升高温度,反应Ⅰ、Ⅱ的反应速率都增大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面粉生产车间严禁烟火 B.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压
C.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 D.在SO2催化氧化时通入过量的空气
7.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自发反应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C.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不参与该反应过程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产生沉淀 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B 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后溶液变蓝 反应后有Cu2+生成
C 室温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CuSO4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的H2O2溶液中 探究Fe3+、Cu2+的催化效果的优劣
D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向其中通入氩气,压强增大 反应速率不变
A.A B.B C.C D.D
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澄清透明强酸性溶液中:、、Fe2+、、
B.在含大量的溶液中:、、、
C.在强酸性溶液中:、、、
D.在强碱性溶液中:、、、、Fe3+
10.利用甲烷消除污染,发生的反应为。在2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和,测得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组别 温度 时间/minn/mol 0 10 20 40 50
① 0.50 0.35 0.25 0.10 0.10
② 0.50 0.30 0.18 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别①中,0~20min内,CH4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l·L-1·min-1
B.0~10min内,的降解速率:①>②
C.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
D.40min时,表格中对应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1.某研究小组以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溶液和酸性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酸性溶液 溶液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用时间/s
V/mL V/mL V/mL
① 20 2 0.02 4 0.1 0
② 20 2 0.02 2 0.1 2 8
③ 45 2 0.02 2 0.1 x
A.
B.,
C.配制溶液时可用硫酸酸化
D.利用实验②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2.丙烷氧化脱氢法可以制备丙烯,主要反应如下:。在催化剂作用下,C3H8氧化脱氢除生成C3H6外,还生成CO、CO2等物质,C3H8的转化率和C3H6的产率与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1:研究人员以铬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CO2的弱氧化性,开发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反应机理如下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丙烷制备丙烯的主要反应,增大氧气浓度可以提高C3H8的转化率
B.550℃时,C3H6的选择性为61.5%( C3H6的选择性)
C.图2的第i步反应中只有σ键的断裂和形成
D.图2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3.厦门大学设计的具有高催化活性的Pt3FeCo-C纳米催化剂,可用于氨的二聚成肼反应:2NH3=N2H4+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t、Fe、Co均为过渡金属元素
B.Pt3FeCo-C纳米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C.每2molNH3完全反应时形成3mol非极性共价键
D.液氨汽化为吸热过程,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14.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H2、1 mol 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H2(g)+CO(g)CH3OH(g) H=-90.1kJ mol-1;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上述反应合成甲醇,温度越高越好
B.图象中X代表温度,P(M2)>P(M1)
C.图象中P点代表的平衡常数K为4
D.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充入2molH2、1 mol CO,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
15.丙烯与HBr可同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升高温度,丙烯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相同条件下,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大于反应Ⅱ
D.改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均不变
16.在Fe2O3的催化作用下,向200℃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4和2molNO2,发生反应CH4(g)+2NO2(g)CO2(g)+N2(g)+2H2O(g),反应过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一段时间后(未达平衡),Fe3O4会远远多于Fe2O3
C.起始条件相同,其他条件不变,仅改为绝热密闭容器,CH4和NO2的转化率降低
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能提高该反应平衡时的转化率
二、计算题
17.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
,则0.5mol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 kJ
(2)已知:8g的CH4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445.15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足量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的燃烧热ΔH= 。
(4)硫酸与2.00L1.00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5)已知:。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84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三、原理综合题
18.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2 L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和5 mol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1)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第20 min时,的浓度 。
(2)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填“>”、“<”或“=”)10~2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能的原因是 (填标号)。
a.0~10 min内,反应物浓度更大
b.0~10 min内,容器内温度较低
c.0~10 min内,生成物浓度更大
(3)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容器内温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体中各成分浓度之比为
c.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同时生成a mol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CO与反应可制备,可作为燃料使用,用和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电池总反应为,则该燃料电池的正极为电极 (填“A”或“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9.亚硝酰溴常用于有机合成等。工业上,常用与反应制取,其制备原理为。
(1)实验室常将液溴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 。实验室常用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恒容恒温条件下,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情况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混合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3)某条件下,该反应速率,其中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为反应级数,可以取负数、正数;也可以取分数和整数。为了测定反应级数,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反应速率
Ⅰ 0.1 0.1 0.1
Ⅱ 0.2 0.1 0.1
Ⅲ 0.2 0.2 0.1
Ⅳ 0.4 0.2 0.2
①反应级数为 。
②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体积相同的甲、乙容器中均充入和,在“恒温恒容”、“绝热恒容”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压强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提示:①绝热恒容指物质与能量与外界不交换,即对于放热反应,容器温度会升高;②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总压强与气体总物质的量成正比例;③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①属于绝热恒容容器的是 (填“甲”或“乙”),中反应物总能量 (填“高于”或“低于”)产物总能量。气体总物质的量: (填“>”“<”或“=”)。
②点NO的转化率为 。
20.为减小煤炭对环境的污染,工业上将煤炭与空气和水蒸气反应,得到工业的原料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 。
②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温度的下降,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 (填标号)。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为得到更多的氢气原料,工业上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①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总压强为。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压强(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则反应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
②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变换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 (填标号)。
A.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B.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提高反应物压强
③以固体催化剂M催化变换反应,若水蒸气分子首先被催化剂的活性表面吸附而解离,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催化反应历程(反应机理):步骤Ⅰ: ;步骤Ⅱ: 。
(3)制备水煤气反应的反应原理:。在工业生产水煤气时,通常交替通入适量的空气和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其理由是 。
试卷第11页,共33页
试卷第11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节能减排,故A正确;
B.开采更多的能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不利于推广低碳技术,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故B错误;
C.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上班,减少私家车使用率,可减小化石燃料的燃烧量,减少CO2的排放,故C正确;
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符合节能减排理念,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B
【详解】A.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A正确;
B.的分子结构模型为,B错误;
C.由图可知,该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有:太阳能→化学能→电能,C正确;
D.液态阳光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方案,为化石燃料枯竭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能源解决途径,D正确;
故选B。
3.A
【详解】A.在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保证放出的热量都体现在温度计温度的升高上,A选项错误;
B.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实验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B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中用过量,目的是为了确保酸完全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25mL 0.50mol/L盐酸跟25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减少,所放出的热量偏低,但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 D选项发生正确;
故选A。
4.D
【详解】气态环戊二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34.3 kJ/mol,H2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0,假设气态环戊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x,该反应的反应热ΔH1=气态环戊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气态环戊二烯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得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x -134.3 kJ/mol =-100.4 kJ/mol,则x=+33.9 kJ/mol,故合理选项是D。
5.A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Ⅱ为放热反应,,A错误;
B.过渡态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为活化能,即图中峰值越大则活化能越大,峰值越小则活化能越小,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故相同条件下,反应Ⅰ更快达到平衡,B正确;
C.反应Ⅱ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则利于反应Ⅱ正向进行,故N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增大,C正确;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比例增大,故反应Ⅰ、Ⅱ的反应速率都增大,D正确;
故选A。
6.A
【详解】A.面粉生产车间严禁烟火是因为面粉易燃,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符合题意;
B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压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利于氨气合成,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热纯碱溶液利于其水解正向生成氢氧根离子从而增强去污能力,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在SO2催化氧化时通入过量的空气,利于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H<0,△S<0,体系的自由能△G=△H-T△S,在低温下焓变为主,△G<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在高温下熵变为主,△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该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A错误;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平衡常数减小,B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气体,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导致正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
D.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能加快反应速率,可见催化剂参与该反应过程,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8.D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
B.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浓硫酸,应该把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倒入水中,观察到溶液变蓝,故B错误;
C.室温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CuSO4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的H2O2溶液中,由于FeCl3、CuSO4溶液阳离子、阴离子都不同,无法判断Fe3+、Cu2+的催化效果的优劣,故C错误;
D.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向其中通入氩气,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D正确;
选D。
9.C
【详解】A.强酸性溶液中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A不符合题意;
B.在含大量的溶液中,与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在强酸性溶液中: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在强碱性溶液中:OH-、或Fe3+之间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D
【详解】A.①中0~20min内,, A错误;
B.实验数据可知0~10min内,实验①中CH4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15mol,实验②中CH4的变化量0.2mol,的降解速率:①<②,B错误;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实验数据可知0~20min内,实验①中CH4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25mol,实验②中CH4的变化量0.32mol,则实验②温度高,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1<T2,C错误;
D.T1、4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因T2温度较高,平衡时用时更少,所以表格中40min时T2对应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实验②和③只是温度不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除温度外,其它条件应相同,则水的体积需要保持一致,因此x=2,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和实验②只是浓度不同,则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且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可知t1<8,实验②和③只是温度不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t2<8,故B错误;
C.高锰酸钾能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配制KMnO4溶液时不能用盐酸酸化,应该用稀硫酸,故C正确;
D.实验①③中温度和草酸的浓度均是变量,不能利用实验①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用实验②和③,故D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O2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促进C3H8的转化,故C3H8的转化率提高,A正确;
B.根据图3可知C3H6的选择性为:=,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在图2的第i步反应中,C3H8与CrO3反应产生C3H6、Cr2O3、H2O,CrO3中含有3个σ键和3个π键,而生成物Cr2O3中含有4个σ键和2个π键,可见反应过程中既有σ键的断裂和形成,同时也有π键的断裂和形成,C错误;
D.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催化剂为CrO3,反应物为CO2与C3H8,生成物为C3H6、CO、H2O,故该工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3.C
【详解】A.Pt、Fe、Co均属于过渡元素,在第Ⅷ族,A正确;
B.Pt3FeCo-C纳米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
C.2molNH3完全反应生成1molN2H4和1molH2,1molN2H4有1mol非极性共价键,1mol氢气有1mol非极性共价键,共形成2mol非极性共价键,C错误;
D.液氨汽化能吸收大量的热,故液氨可用作制冷剂,D正确;
故答案选C。
14.C
【详解】A.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CH3OH的合成,A不符合题意;
B.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因此X不能表示温度,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P点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参与反应n(CO)=1mol×50%=0.5mol,则参与反应的n(H2)=0.5mol×2=1mol,反应生成的n(CH3OH)=0.5mol;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CO)=1mol-0.5mol=0.5mol、n(H2)=2mol-1mol=1mol、n(CH3OH)=0.5mol,容器体积为2L,因此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4, C符合题意;
D.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再充入2molH2和1molCO,则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D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Ⅱ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反应的焓变ΔH2=—(Ea—Eb),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Ⅰ和反应Ⅱ都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丙烯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则相同条件下,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小于反应Ⅱ,故C错误;
D.改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和反应的焓变不变,则改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均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A.容器为恒容密闭容器,气体质量在反应过程中理论上是不变的,根据,反应过程中密度一直保持不变,故密度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根据题干能量变化图,反应i的活化能比反应的大,反应ii速率较快,不会有大量Fe3O4剩余,B错误;
C.根据能量变化图,总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绝热密闭容器中反应开始后温度会升高,导致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降低,C正确;
D.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D错误;
故选C。
17.(1)1022
(2)
(3)
(4)
(5)1:1
【详解】(1)已知:①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 mol-1,②H2O(l)═H2O(g)△H=+44.0kJ 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4可得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反应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0.0kJ mol-1+4×44.0kJ mol-1=2044kJ mol-1,所以0.5mol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2044kJ/mol×0.5mol=1022kJ,故答案为:1022;
(2)甲烷物质的量为0.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15kJ的热量,所以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890.3kJ,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3)足量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则H2在0.5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kJ,因此H2的燃烧热△H=-285.8kJ/mol,故答案为:-285.8kJ/mol;
(4)1.00L 1.00mol L-1硫酸与2.00L 1.00mol L-1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时放出114.6kJ的热量,则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因此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故答案为:H2SO4(aq)+NaOH(aq)=a2SO4(aq)+H2O(l) △H=-57.3kJ/mol;
(5)反应生成3.6g液态水,水的物质的量是,可知消耗了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释放的热量为×571.6kJ/mol=57.16kJ,一氧化碳释放的热量为113.84kJ-57.16kJ=56.68kJ,消耗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答案为:1:1。
18.(1) 0.03 1
(2) > a
(3)ad
(4) B
【详解】(1)由图知,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第20 min时,生成甲醇1.0mol,则消耗氢气3mol,剩余氢气为2mol,的浓度1。
(2)由图知,0~10 min内生成甲醇()0.6mol,10~20 min内生成甲醇()0.4mol, 则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10~2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能的原因是:
a.反应物浓度大,反应速率大,则0~10 min内,反应物浓度更大,a选;
b.反应温度低时反应速率小,该反应容器绝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0~10 min内容器内温度较低,但由图知温度低不是反应速率大的原因,b不符合,b不选;
c.由图知,0~10 min内,生成物浓度更小,c不符合,c不选;
选a。
(3)a.绝热体系,温度随反应而变化,则容器内温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处于平衡状态,a符合;
b.混合气体中各成分浓度之比为取决于起始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各成分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已平衡,b不符合;
c.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同时生成a mol 均指正反应,不能说明已平衡,c不符合;
d.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会随着反应而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d符合;
选ad。
(4)和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则该燃料电池的正极为电极B,负极甲醇失去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
19.(1) 液溴易挥发 2NaBr+MnO2+2H2SO4(浓)MnSO4+Na2SO4+Br2↑+2H2O
(2)BC
(3) 2 增大
(4) 甲 高于 >
【详解】(1)液溴易挥发,保存时需要加水覆盖进行液封,溴化钠、二氧化锰、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锰、硫酸钠、溴单质和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该反应方程式为:2NaBr+MnO2+2H2SO4(浓)MnSO4+Na2SO4+Br2↑+2H2O, 故答案为:液溴易挥发;2NaBr+MnO2+2H2SO4(浓)MnSO4+Na2SO4+Br2↑+2H2O;
(2)A.反应物都是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不合题意;
B.气体总压强发生变化,气体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故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由题干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在改变,故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等于混合气体总质量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
D.生成NO与消耗NOBr属于同一反应方向,由化学计量数判断,其反应速率始终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BC;
(3)①利用Ⅰ、Ⅱ组数据可计算知,即NO浓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4倍,故a=2,故答案为:2;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由速率方程可知,浓度不变,速率常数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4)①甲容器中总压强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甲容器为绝热恒容条件,甲的温度高于乙,b点温度高于点,两点体积和压强相等,故点总物质的量小于点,故答案为:甲;高于;>;
②用三段式计算: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总压强之比等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a点的转化率为,故答案为:80%。
20.(1) C
(2) 16.0 CD
(3)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吸热,氧气与煤炭反应放热,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有利于维持体系热量平衡,保持较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详解】(1)①由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可由2×反应1-反应2得到,则=
②由反应可知、均小于0,降低温度两反应的平衡体系均正向移动,但2,生成CO2能放出更多的热量维持反应继续进行(或者根据盖斯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该平衡体系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降温对生成的反应更有利,气体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减小,故C正确;
(2)①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则平衡后总压强保持不变,仍为2.0,起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且变化量之比为1:1,则平衡后,,平衡常数= ;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适当升温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反而影响反应速率,且高温会使变换反应的限度变小,故A错误;
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氮气,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B错误;
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故C正确;
适当增大压强,可提高反应速率,故D正确;
③由图可知步骤Ⅰ中水被催化剂M吸附,解离成氢气和O原子,反应可知表示为:;步骤Ⅱ中C与O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可表示为:;
(3)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吸热,氧气与煤炭反应放热,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有利于维持体系热量平衡,保持较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第11页,共22页
答案第11页,共2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无音频含听力原文)

下一篇: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乡中学2016-2017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