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课改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2课时 结晶


2024北京课改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9章 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
第2课时 结晶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3 结晶
1.【教材变式·P15实验】将试管内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有硝酸钾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减小,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减小,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解度减小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了结晶方法的是 (  )
A.除去水中的泥沙
B.分离豆浆和豆渣
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
D.用海水晒盐
3.(2023北京燕山地区一模)如图所示,6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65.8 g KNO3,得①中溶液,降温至30 ℃,得②中溶液。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中溶液是KNO3饱和溶液
B.开始析出固体时的温度为30 ℃
C.②比①溶液质量小
D.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2山西晋中一模)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自制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总结出的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  )
温度/℃ 0 20 40 60 80
硫酸铜的溶解度/g 14.3 20.7 28.5 40 55
A.①中溶液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B.②→③过程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变
C.①与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③→④过程中硫酸铜晶体逐渐变大
5.【新素材·科技创新】(2021北京丰台一模)如图是某种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的器件示意图。
(1)水被吸入碳基吸收体,在其表面蒸发,这一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海水淡化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能力提升全练
6.(2023云南中考,17,★☆☆)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7.(2023北京东城二模,21,★☆☆)不同温度下KCl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4.0 37.0 40.0 42.6 45.5
A.40 ℃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 g
B.将20 ℃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将5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6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K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8.(2023江苏苏州中考,16,★☆☆)Cu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uSO4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降低CuSO4的溶解度
C.T ℃时,NaCl和CuSO4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等质量80 ℃的NaCl和CuSO4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质量NaCl大
9.(2023四川广安中考,11,★★☆)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B.t2 ℃时,将20 g X物质放入50 g水中,可得到70 g溶液
C.t3 ℃时,将100 g 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可析出20 g晶体
D.t1 ℃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
10.【创新装置】(2022山东济宁中考,6,★★☆)利用20 ℃时KNO3溶液(有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见图Ⅰ)进行下面实验:①加入NH4NO3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Ⅱ;②加入NaOH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Ⅲ。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B.随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C.图Ⅰ、图Ⅱ中,硝酸钾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图Ⅲ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1.(2022广东中考,13,★★☆)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A.t1 ℃时,50 g甲能完全溶于50 g水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t2 ℃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加压或升温能增大戊的溶解度
素养探究全练
1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2云南中考)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的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 g
13.【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操作a的名称是   ,图1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    。
(2)NaCl与NH4Cl相比,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3)20 ℃时,将72 g NaCl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    ;将20 ℃时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t ℃,该过程没有改变的是     (填序号)。
A.溶液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仍是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B。
2.D A、B项应用了过滤的方法;C项中,不能用结晶的方法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项应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
3.C 60 ℃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 g,该温度下,向100 g水中加入65.8 g KNO3,固体全部溶解,则①中溶液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A错误;40 ℃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 g,50 ℃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 g,则开始析出固体时的温度在40 ℃~50 ℃之间,B错误;①中溶质全部溶解,②中有晶体析出,①到②过程中,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故②比①溶液质量小,C正确;②中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则该溶液是30 ℃时KNO3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5.8%,D错误。
4.B 由题图知,①中有未溶解的固体,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A不符合题意;60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 g,故此时30 g硫酸铜溶于100 g水中,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可继续溶解硫酸铜晶体,②→③过程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增大,B符合题意;①与④都为20 ℃时硫酸铜的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不符合题意;③→④过程中,温度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减小,有硫酸铜晶体析出,故硫酸铜晶体逐渐变大,D不符合题意。
5.(1)物理 (2)变大
解析 (1)水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海水淡化一段时间后,溶剂水的质量减小,则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能力提升全练
6.B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错误。
7.D 4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 g,则40 ℃时,140 g 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 g,A错误;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20 ℃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错误;将5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错误;6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5 g,则6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KCl,充分溶解,最多能溶解45.5 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D正确。
8.C 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错误;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错误;T ℃时,NaCl和CuSO4的溶解度相等,则T ℃时,NaCl和CuSO4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分别将等质量80 ℃的NaCl和CuSO4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质量CuSO4大,D错误。
9.D 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错误。t2 ℃时,X的溶解度为30 g,此时,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5 g X,可得到15 g+50 g=65 g溶液,B错误。t3 ℃时,X的溶解度为50 g,t2 ℃时,X的溶解度为30 g,故t3 ℃时,将150 g 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可析出20 g晶体,C错误。t1 ℃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将t1 ℃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X、Y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二者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仍为Y>X;Z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但t3 ℃时Z的溶解度大于t1 ℃时X的溶解度,故t3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Z>X,D正确。
10.D 由题图Ⅰ、Ⅱ可知,加入NH4NO3固体后,溶液温度降低,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A正确;由题图Ⅰ、Ⅲ可知,加入NaOH固体后,溶液温度升高,试管内的硝酸钾固体消失,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正确;题图Ⅰ和题图Ⅱ的试管底部都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此时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正确;题图Ⅲ中试管底部的硝酸钾消失,此时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D错误。
11.C 由题图可知,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 g,即该温度下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80 g 甲物质,那么t1 ℃时,50 g 甲并不能完全溶于50 g 水,A错误;由题图可知,乙物质剩余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小,说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错误;由题图可知,加压或降温能增大气体戊的溶解度,D错误。
素养探究全练
12.D 20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15.8 g KNO3,60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55 g KNO3,则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A正确。②中溶液质量为50 g+15.8 g=65.8 g,③中溶液质量为50 g+20 g=70 g,B正确。②③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别为15.8 g、20 g、10.45 g,溶剂质量均为50 g,则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4.0%,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3%,故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C正确。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0 g-10.45 g=9.55 g,D错误。
13.(1)过滤 CO2 (2)NH4Cl (3)200 g C
解析 (1)操作a可以将NaHCO3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是过滤操作;根据题图1信息可推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3)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所以将72 g氯化钠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200 g;将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到 t ℃,有晶体析出,溶质、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没有改变的是溶剂质量。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北京课改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下一篇:广东省惠州市惠南学校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英语10月月考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