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23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23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黄铜、氧化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C.甲烷、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D.硝酸钾、硫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2.(2022九上·同安期中)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或典故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掩耳盗铃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滴水成冰
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材料等有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芯片”需要以高纯度的硅为原料,硅属于金属元素
B.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故医用酒精的溶剂是酒精
D.笔、墨、纸、砚为传统的文房四宝,用炭黑做墨,利用了其黑色和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检测酸碱度
C.取用粉末状固体
D.蒸发溶液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四个氢原子:H4
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硫酸根离子: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7.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世界瞩目,北京冬季奥运会实现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如下图是用改良西门子法制取高纯硅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4:71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8.(2021·遵义)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
D 分离溶液中的Na2SO4和MgSO4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得滤液:再将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9.(2020·天津)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uO CuSO4 FeSO4 FeCl2
B CO2 Na2CO3 H2O O2
C O2 MgO H2O2 H2O
D HCl BaCl2 BaSO4 H2SO4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0.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利用NiFe2O4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2)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滤网并除去有害气体,这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空间站中的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   能。
11.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烹饪与营养、清洁与卫生等。小明是一名爱劳动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为全家准备了一份晚餐。回答下列问题:
(1)晚餐有米饭、清蒸鱼、鸡蛋汤、红烧排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
(2)他做完菜后关闭阀门熄灭了煤气灶的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3)吃饭时他打开了一瓶汽水,发现瓶内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
(4)餐具上的油污他用洗洁精洗净了,这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   作用。
(5)饭后他为家中的花卉浇水,发现花卉出现了叶色发黄甚至干枯的症状,你能告诉他应补充的化肥种类是   。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如图信息,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请把反应中未画出的粒子示意图在内画出补充完整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3.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31.6 45.8 63.9 85.5 110.0
(1)图1中的曲线B是   的溶解度曲线。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克,则x的取值范围是   。
(3)40℃时,将KNO3、NaCl各20g加入到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2所示。
①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选填“KNO3”或“NaCl”)。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NaCl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NaCl   g。
14.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认识亦十分悠久。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古称“吉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选填“大”或“小”),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和延展性。
(2)《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胆矾水即硫酸铜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
15.为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了A、B、C、D四个实验,之后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A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写出D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B试管中滴入的盐酸是否完全反应?   (选填“是”或“否”)。
(4)烧杯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四、实验题
16.(2017·黄岛模拟)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
(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a”或“b”);
(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科学探究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   (选填“酸”“碱”或“中”)性。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
【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你的猜想是   。
(4)【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亮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    。 你的猜想成立
六、计算题
18.为了测定某种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玥取一些大理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难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大理石样品 烧杯及杯内物质总质量 烧杯及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
12.5g 150g 145.6g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属于盐,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属于碱,故错误;
B. 氧化铜为化合物,不属于金属材料,黄铜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 甲烷、酒精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D. 硝酸钾含有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碱、盐的概念分析。
B、根据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C、根据有机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分析。
D、根据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掩耳盗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火烧赤壁中有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有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元素的简单分类;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硅含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 聚丙烯为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错误;
C. 医用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一般情况下,医用酒精的溶剂是水,故错误;
D. 笔、墨、纸、砚为传统的文房四宝,用炭黑做墨,利用了其黑色和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B、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C、根据一般情况下,酒精溶液的溶剂是水分析。
D、根据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是浓硫酸倒入水中,故错误;
B. 检测酸碱度时,试纸不能直接伸到溶液中,故错误;
C. 取用粉末状固体,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故正确;
D. 蒸发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分析。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分析。
C、根据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为“一横、二送、三直立”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四个氢原子表示为4H,故错误;
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故正确;
C. 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故错误;
D. 氯离子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结构示意图表示 ,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B、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号前数后。
C、1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前,(正负符)号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D、氯离子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
6.【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微粒观: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D.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水的化学式、性质;分子构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SiCl4和H2高温反应生成Si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B.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1×4):(36.5×4)=2:73,故错误;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故错误;
D. 反应前后,硅元素由+4价变成0价,氢元素由0价变成+1价,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8.【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氧气反应,故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没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氯离子可以和银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使用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可以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不符合题意;
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搅拌、过滤得滤液,滤液中含有硫酸钠和过量的杂质氢氧化钠,不能达到分离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附性分析
B、根据两种气体的气味分析
C、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
D、根据硫酸钡是沉淀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CuO与H2SO4反应可以生成CuSO4,CuSO4与Fe反应可以生成FeSO4,FeSO4与BaCl2可以反应生成FeCl2,FeCl2无法一步转化成CuO,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Na2CO3与酸反应生成H2O,H2O电解可以生成O2,O2与C反应可以生成CO2,故B选项符合题意;
C. O2与Mg反应可以生成MgO,MgO无法一步反应生成H2O2,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HCl与BaCO3反应可以生成BaCl2,BaCl2与Na2SO4可以反应生成BaSO4,BaSO4无法一步生成H2SO4,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转化关系图,进行分析。
10.【答案】(1)+3价
(2)吸附
(3)化学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Fe的化合价为x,(+2)+2x+(-2)×4=0,x=+3,则Fe的化合价为+3价。
(2)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滤网并除去有害气体,这利用了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
(3)空间站中的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分析。
(3)根据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分析。
11.【答案】(1)维生素
(2)清除可燃物(答案合理即可)
(3)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答案合理即可)
(4)乳化
(5)氮肥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晚餐的米饭中含有糖类、清蒸鱼富含蛋白质、鸡蛋汤富含蛋白质和水、红烧排骨富含蛋白质和油脂。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2)他做完菜后关闭阀门熄灭了煤气灶的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3)吃饭时他打开了一瓶汽水,发现瓶内有气泡冒出,原因是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4)餐具上的油污他用洗洁精洗净了,这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5)饭后他为家中的花卉浇水,发现花卉出现了叶色发黄甚至干枯的症状,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应补充的化肥种类是氮肥。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分析。
(2)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3)根据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4)根据洗洁的乳化作用分析。
(5)根据氮肥的作用分析。
12.【答案】(1)1.008
(2);化合反应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如图,元素周期表中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有2N、6H,反应前有2N、2H,反应前还差4H;两个氢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方框内需要补充两个氢分子,即图示为 ;
该反应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分析。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原理分析。
13.【答案】(1)氯化钠/NaCl
(2)36.0g~36.3g
(3)KNO3;16.6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所以图1中的曲线B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交点前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交点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克,则x的取值范围是36.0g~36.3g。
(3)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NaCl的溶解度为36.6g,40℃时,将KNO3、NaCl各20g加入到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2所示。那么,40℃时,50g水中硝酸钾最多溶解的质量=63.9g÷2=31.85g,氯化钠最多溶解的质量=36.6g÷2=18.3g。
①B烧杯中溶质完全溶解,说明溶液的溶质是KNO3。
② 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00g,充分搅拌后,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NaCl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NaCl的质量=36.6g-20g=16.6g。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4.【答案】(1)大;导电
(2)Fe+CuSO4=FeSO4+Cu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青铜古称“吉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胆矾水即硫酸铜溶液,该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分析。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15.【答案】(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
(3)否
(4)氯化钠/NaCl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通过A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D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
(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说明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B试管中滴入的盐酸不完全反应。
(4)烧杯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
【分析】(1)根据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3)根据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分析。
(4)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16.【答案】(1)分液漏斗
(2)b
(3)温度达到着火点
(4)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1)x是分液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气体从短管b通入,水从a排出;(3)C中红热的铁丝能燃烧,D中常温下的铁丝不燃烧,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4)①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则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E中蜡烛熄灭;②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说明A中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2)b;(3)温度达到着火点;(4)①不燃烧、不支持燃烧;②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回答;(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题中信息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4)①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②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17.【答案】(1)CuSO4+BaCl2=BaSO4↓+CuCl2
(2)中
(3)小明;NaCl、Na2SO4
(4)Na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实验①发生反应是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2)实验①反应是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实验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说明滤液中不含有铜离子。那么说明实验②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溶液显蓝色,说明氯化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Cu2+;
紫色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说明滤液呈中性。
(3)【交流讨论】小明的猜想一定不正确,因为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与硫酸钠不能共存;
如果氯化钡完全反应,那么猜想是NaCl、Na2SO4。
(4)【设计实验】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都可以证明氯化钡存在,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2CO3或Na2SO4 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钡溶液,小亮猜想不正确;
根据实验结论:你的猜想成立,即有硫酸钠,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18.【答案】(1)4.4
(2)解:设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150g-145.6g=4.4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分析。
(2)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陕西省西安市2023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黄铜、氧化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C.甲烷、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D.硝酸钾、硫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属于盐,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属于碱,故错误;
B. 氧化铜为化合物,不属于金属材料,黄铜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 甲烷、酒精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D. 硝酸钾含有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碱、盐的概念分析。
B、根据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C、根据有机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分析。
D、根据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分析。
2.(2022九上·同安期中)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或典故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掩耳盗铃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滴水成冰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掩耳盗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火烧赤壁中有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有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材料等有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芯片”需要以高纯度的硅为原料,硅属于金属元素
B.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故医用酒精的溶剂是酒精
D.笔、墨、纸、砚为传统的文房四宝,用炭黑做墨,利用了其黑色和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元素的简单分类;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硅含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 聚丙烯为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错误;
C. 医用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一般情况下,医用酒精的溶剂是水,故错误;
D. 笔、墨、纸、砚为传统的文房四宝,用炭黑做墨,利用了其黑色和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B、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C、根据一般情况下,酒精溶液的溶剂是水分析。
D、根据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检测酸碱度
C.取用粉末状固体
D.蒸发溶液
【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是浓硫酸倒入水中,故错误;
B. 检测酸碱度时,试纸不能直接伸到溶液中,故错误;
C. 取用粉末状固体,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故正确;
D. 蒸发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分析。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分析。
C、根据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为“一横、二送、三直立”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四个氢原子:H4
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硫酸根离子: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四个氢原子表示为4H,故错误;
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故正确;
C. 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故错误;
D. 氯离子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结构示意图表示 ,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B、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号前数后。
C、1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前,(正负符)号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D、氯离子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
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微粒观: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D.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水的化学式、性质;分子构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7.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世界瞩目,北京冬季奥运会实现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如下图是用改良西门子法制取高纯硅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4:71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SiCl4和H2高温反应生成Si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B.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1×4):(36.5×4)=2:73,故错误;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故错误;
D. 反应前后,硅元素由+4价变成0价,氢元素由0价变成+1价,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8.(2021·遵义)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
D 分离溶液中的Na2SO4和MgSO4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得滤液:再将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氧气反应,故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没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氯离子可以和银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使用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可以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不符合题意;
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搅拌、过滤得滤液,滤液中含有硫酸钠和过量的杂质氢氧化钠,不能达到分离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附性分析
B、根据两种气体的气味分析
C、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
D、根据硫酸钡是沉淀分析
9.(2020·天津)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uO CuSO4 FeSO4 FeCl2
B CO2 Na2CO3 H2O O2
C O2 MgO H2O2 H2O
D HCl BaCl2 BaSO4 H2SO4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CuO与H2SO4反应可以生成CuSO4,CuSO4与Fe反应可以生成FeSO4,FeSO4与BaCl2可以反应生成FeCl2,FeCl2无法一步转化成CuO,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Na2CO3与酸反应生成H2O,H2O电解可以生成O2,O2与C反应可以生成CO2,故B选项符合题意;
C. O2与Mg反应可以生成MgO,MgO无法一步反应生成H2O2,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HCl与BaCO3反应可以生成BaCl2,BaCl2与Na2SO4可以反应生成BaSO4,BaSO4无法一步生成H2SO4,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转化关系图,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0.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利用NiFe2O4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2)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滤网并除去有害气体,这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空间站中的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   能。
【答案】(1)+3价
(2)吸附
(3)化学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Fe的化合价为x,(+2)+2x+(-2)×4=0,x=+3,则Fe的化合价为+3价。
(2)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滤网并除去有害气体,这利用了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
(3)空间站中的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分析。
(3)根据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分析。
11.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烹饪与营养、清洁与卫生等。小明是一名爱劳动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为全家准备了一份晚餐。回答下列问题:
(1)晚餐有米饭、清蒸鱼、鸡蛋汤、红烧排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
(2)他做完菜后关闭阀门熄灭了煤气灶的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3)吃饭时他打开了一瓶汽水,发现瓶内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
(4)餐具上的油污他用洗洁精洗净了,这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   作用。
(5)饭后他为家中的花卉浇水,发现花卉出现了叶色发黄甚至干枯的症状,你能告诉他应补充的化肥种类是   。
【答案】(1)维生素
(2)清除可燃物(答案合理即可)
(3)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答案合理即可)
(4)乳化
(5)氮肥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晚餐的米饭中含有糖类、清蒸鱼富含蛋白质、鸡蛋汤富含蛋白质和水、红烧排骨富含蛋白质和油脂。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2)他做完菜后关闭阀门熄灭了煤气灶的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3)吃饭时他打开了一瓶汽水,发现瓶内有气泡冒出,原因是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4)餐具上的油污他用洗洁精洗净了,这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5)饭后他为家中的花卉浇水,发现花卉出现了叶色发黄甚至干枯的症状,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应补充的化肥种类是氮肥。
【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分析。
(2)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3)根据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4)根据洗洁的乳化作用分析。
(5)根据氮肥的作用分析。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如图信息,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请把反应中未画出的粒子示意图在内画出补充完整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答案】(1)1.008
(2);化合反应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如图,元素周期表中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有2N、6H,反应前有2N、2H,反应前还差4H;两个氢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方框内需要补充两个氢分子,即图示为 ;
该反应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分析。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原理分析。
13.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31.6 45.8 63.9 85.5 110.0
(1)图1中的曲线B是   的溶解度曲线。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克,则x的取值范围是   。
(3)40℃时,将KNO3、NaCl各20g加入到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2所示。
①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选填“KNO3”或“NaCl”)。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NaCl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NaCl   g。
【答案】(1)氯化钠/NaCl
(2)36.0g~36.3g
(3)KNO3;16.6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所以图1中的曲线B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交点前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交点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克,则x的取值范围是36.0g~36.3g。
(3)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NaCl的溶解度为36.6g,40℃时,将KNO3、NaCl各20g加入到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2所示。那么,40℃时,50g水中硝酸钾最多溶解的质量=63.9g÷2=31.85g,氯化钠最多溶解的质量=36.6g÷2=18.3g。
①B烧杯中溶质完全溶解,说明溶液的溶质是KNO3。
② 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00g,充分搅拌后,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NaCl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NaCl的质量=36.6g-20g=16.6g。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4.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认识亦十分悠久。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古称“吉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选填“大”或“小”),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和延展性。
(2)《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胆矾水即硫酸铜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大;导电
(2)Fe+CuSO4=FeSO4+Cu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青铜古称“吉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胆矾水即硫酸铜溶液,该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分析。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三、简答题
15.为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了A、B、C、D四个实验,之后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A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写出D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B试管中滴入的盐酸是否完全反应?   (选填“是”或“否”)。
(4)烧杯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答案】(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
(3)否
(4)氯化钠/NaCl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通过A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D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
(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说明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B试管中滴入的盐酸不完全反应。
(4)烧杯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
【分析】(1)根据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3)根据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分析。
(4)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四、实验题
16.(2017·黄岛模拟)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
(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a”或“b”);
(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分液漏斗
(2)b
(3)温度达到着火点
(4)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1)x是分液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气体从短管b通入,水从a排出;(3)C中红热的铁丝能燃烧,D中常温下的铁丝不燃烧,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4)①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则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E中蜡烛熄灭;②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说明A中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2)b;(3)温度达到着火点;(4)①不燃烧、不支持燃烧;②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回答;(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题中信息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4)①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②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五、科学探究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   (选填“酸”“碱”或“中”)性。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
【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你的猜想是   。
(4)【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亮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    。 你的猜想成立
【答案】(1)CuSO4+BaCl2=BaSO4↓+CuCl2
(2)中
(3)小明;NaCl、Na2SO4
(4)Na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实验①发生反应是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2)实验①反应是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实验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说明滤液中不含有铜离子。那么说明实验②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溶液显蓝色,说明氯化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Cu2+;
紫色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说明滤液呈中性。
(3)【交流讨论】小明的猜想一定不正确,因为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与硫酸钠不能共存;
如果氯化钡完全反应,那么猜想是NaCl、Na2SO4。
(4)【设计实验】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都可以证明氯化钡存在,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2CO3或Na2SO4 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钡溶液,小亮猜想不正确;
根据实验结论:你的猜想成立,即有硫酸钠,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六、计算题
18.为了测定某种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玥取一些大理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难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大理石样品 烧杯及杯内物质总质量 烧杯及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
12.5g 150g 145.6g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
(2)解:设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150g-145.6g=4.4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分析。
(2)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3节电场强度同步练习

下一篇: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上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模拟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