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是(  )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
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2.(2分)如图所示为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这套编钟迄今还能演奏古今乐曲。这些编钟在演奏时发出声音主要的不同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
3.(2分)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4.(2分)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缺乏淡水,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洗过菜的水直接用来浇花
B.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5.(2分)在“有关声音的探究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图中的四个实验,活动后他们彼此交流了自己的活动情况
①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起来;
②乙图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听到的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③丙图中,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中,看到音叉激起水花;
④丁图中,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
以上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6.(2分)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7.(2分)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这样做的其目的是(  )
A.不同方向反射可减弱回声才能听清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改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位观众都能听清楚
8.(2分)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叙说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的快
B.次声波就是声源振幅太小,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C.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D.超声波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9.(2分)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80℃
B.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3℃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10.(2分)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11.(2分)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2.(2分)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使得杯壁变得模糊。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
B.甲杯中水珠是液化现象,乙杯中水珠是汽化现象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13.(2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14.(2分)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再放入病人的口腔内,这是为了(  )
A.消毒 B.加快蒸发
C.避免水蒸气液化 D.避免凉着病人
15.(2分)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
D.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4分)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大;而“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高。人唱歌时声音是人声带    产生的。我们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17.(2分)在一根正在输水的长铁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最先听到的声音从   中传来,最
后听到声音从   传来(选填“空气”或“铁”或“水”)。
18.(2分)老师上课时给小明的手臂上涂了一点酒精,小明手臂立即就有了凉丝丝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   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   ( 填“升高”或“降低”)。
19.(3分)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声速1500m/s),利用这种方法   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20.(3分)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奇特现象。她将干冰放入试管,过一会儿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一段时间发现试管壁外面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管外壁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1.(3分)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如图所示,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   沸腾,理由是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填“能”、“不能”)。
22.(3分)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时的情景,大量“白气”的形成是一种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发生这种现象的过程中要    (填写“吸热”或“放热”).细心的小张发现离壶嘴较远处“白气”较浓,而靠近壶嘴处却几乎看不到“白气”,其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0分)在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实验中,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D.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   ,响度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实际上将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24.(8分)【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1中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2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25.(10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水的沸点是    ℃;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4)本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写出一种即可)。
26.(12分)小红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冰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选填“A”或“B”)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还能使试管受热    。
(2)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3)该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图    (选填“A”或“B”)是石蜡的图象,图丙A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是(  )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
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答案】B
【分析】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的速度是340m/s,光速比声速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终点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听到枪声再计时,导致运动员成绩偏高。
故选:B。
2.(2分)如图所示为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这套编钟迄今还能演奏古今乐曲。这些编钟在演奏时发出声音主要的不同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
【答案】B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因其大小不同,质量也不同,因此;
故选:B。
3.(2分)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答案】B
【分析】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B、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管乐器吹秦时空气柱振动发声;
D、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故B正确;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故选:B。
4.(2分)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缺乏淡水,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洗过菜的水直接用来浇花
B.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答案】B
【分析】可以根据节约用水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B、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污染土壤。故B错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
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
故选:B。
5.(2分)在“有关声音的探究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图中的四个实验,活动后他们彼此交流了自己的活动情况
①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起来;
②乙图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听到的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③丙图中,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中,看到音叉激起水花;
④丁图中,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
以上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C
【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
①用力敲击鼓面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起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②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听到的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③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中,看到音叉激起水花,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④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振动变快。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故选:C。
6.(2分)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答案】D
【分析】明确用手摩擦杯口时,其发声的原因与发声物体是什么,然后再进一步判断对其发声的音调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解答】解:如图的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当水量越大时,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水量越小。由题意可知,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故选:D。
7.(2分)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这样做的其目的是(  )
A.不同方向反射可减弱回声才能听清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改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位观众都能听清楚
【答案】A
【分析】当声音在房间内传播时,遇到墙壁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从电影院的大剧场与普通房间的区别结合人耳分辨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电影院的空间距离较大,当声音在剧场内传播时,由于剧场较大,人耳会分辨出来,使人听不清楚原声,以此来减弱声音的反射。
故选:A。
8.(2分)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叙说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的快
B.次声波就是声源振幅太小,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C.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D.超声波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答案】A
【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解答】解:A、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故A正确;
B、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故B错误;
C、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故C错误;
D、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A。
9.(2分)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80℃
B.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3℃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题意;
C、通常情况下。此选项符合实际。
D、健康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分)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答案】B
【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凝固和熔化的理解来作答。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解答】解:新鲜的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第二天取出在常温下。
故选:B。
11.(2分)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吸热。
【解答】解:刚从酒精中在取出的温度计,液泡上粘有酒精。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温度计示数就上升。故A、B。
故选:C。
12.(2分)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使得杯壁变得模糊。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
B.甲杯中水珠是液化现象,乙杯中水珠是汽化现象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答案】C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汽化吸热。
【解答】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杯内温度高。
故选:C。
13.(2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答案】D
【分析】(1)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液体沸点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A、改用“小火”没有改变水面上气压。不符合题意。
B、改用“大火”没有改变水面上气压。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后,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D、水沸腾后,水温都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14.(2分)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再放入病人的口腔内,这是为了(  )
A.消毒 B.加快蒸发
C.避免水蒸气液化 D.避免凉着病人
【答案】C
【分析】因为口腔内含有水蒸气,而平面镜温度比较低,所以当探入口腔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在镜子上形成一层水雾,导致医生视线不清,影响医生医疗。
【解答】解: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故选:C。
15.(2分)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
D.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答案】A
【分析】①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
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③物体要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
④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
【解答】解: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但会蒸发。故A错误;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故B正确;
C、纸锅中盛着水,纸锅受水的影响,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故C正确;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则水将停止沸腾。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4分)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响度 大;而“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音调 高。人唱歌时声音是人声带  振动 产生的。我们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
【答案】响度;音调;振动;空气。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大声说话时声音振动的幅度会很大;
女高音是声带振动很快,声音的音调高;
人唱歌时声音是人声带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经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空气。
17.(2分)在一根正在输水的长铁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最先听到的声音从 铁 中传来,最
后听到声音从 空气 传来(选填“空气”或“铁”或“水”)。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解答】解:根据对声速规律的理解,声音在铁、水,根据速度计算的导出式t=,声速越大,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铁水管、水。
故答案为:铁;空气。
18.(2分)老师上课时给小明的手臂上涂了一点酒精,小明手臂立即就有了凉丝丝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 汽化 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 降低 ( 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物质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用酒精棉球在皮肤上消毒时,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汽化是吸热的。
故答案为:汽化;降低。
19.(3分)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3000 m(海水中声速1500m/s),利用这种方法 不能 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先算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该处的海深;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
(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t=t总=×4s=4s,
由v=可得
s=vt=1500m/s×2s=3000m。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3000;不能。
20.(3分)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奇特现象。她将干冰放入试管,过一会儿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一段时间发现试管壁外面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管外壁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升华需要吸收热量;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凝华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干冰放入试管,将气球套在试管口上,越来越大,这是升华现象。
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导致试管壁的温度很低,水蒸气直接变为小冰晶。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21.(3分)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如图所示,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 不能 沸腾,理由是  能 达到沸点, 不能 继续吸热(填“能”、“不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沸腾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答。
【解答】解:
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达到沸点,还在继续吸热,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不能再吸收热量了。
故答案为:不能;能;不能。
22.(3分)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时的情景,大量“白气”的形成是一种  液化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发生这种现象的过程中要  放热 (填写“吸热”或“放热”).细心的小张发现离壶嘴较远处“白气”较浓,而靠近壶嘴处却几乎看不到“白气”,其原因是  壶嘴处温度较高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1)烧水时,从壶嘴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液化是个放热的过程;
(2)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也就不会出现“白气”。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0分)在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实验中,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D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D.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 不变 ,响度  减小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实际上将  还能听到微弱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③①②④ (只填写数字代号)。
【答案】(1)D;(2)不变;减小;(3)还能听到微弱;不可以;(4)③①②④。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真空罩内的空气减少时,声音的音调不变,响度减小。
(3)真空罩实验不能直接直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4)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解答】解:(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ABC错误。
故选:D。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不变。
(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由此现象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4)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
故答案为:(1)D;(2)不变;(3)还能听到微弱;(4)③①②④。
24.(8分)【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1中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温度 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液体的种类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2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液体表面积 是否有关。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夏天往地上洒水感觉凉爽 。
【答案】温度;液体种类;液体表面积;夏天往地上洒水感觉凉爽。
【分析】(1)影响蒸发快慢的常见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2)被研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另外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
【解答】解:由图可知,晾在太阳底下的衣服比在阴凉处干得快,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
由此可得出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观察图2可知,图中控制液体的温度,只有液体的表面积不同。
蒸发吸热的例子: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感觉凉爽。
故答案为:温度;液体种类;夏天往地上洒水感觉凉爽。
25.(10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B ;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左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水的沸点是  99 ℃;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保持不变 。
(4)本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减少水的质量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B;左;(2)99;(3)保持不变;(4)减少水的质量。
【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视会使结果偏大、仰视会使结果偏小。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使气泡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2)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到达99℃后不再变化;
(3)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4)减少水的质量,加热到沸腾所需要的热量减少,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缩短。
【解答】解:(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仰视会使结果偏小。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使气泡逐渐变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所以左图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
(2)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到达99℃后不再变化,故水的沸点为99℃。
(3)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4)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
故答案为:(1)B;左;(2)99;(4)减少水的质量。
26.(12分)小红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冰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B (选填“A”或“B”)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还能使试管受热  均匀 。
(2)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4 ℃。
(3)该实验应选用  碎冰块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图  B (选填“A”或“B”)是石蜡的图象,图丙A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1)B;均匀;(2)﹣4;(3)碎冰块;(4)B;固液共存态。
【分析】(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10℃~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数值可得温度值;
(3)使用碎冰块可以使冰块受热更加均匀;
(4)石蜡属于非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图丙A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
【解答】解:(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便于记录实验数据;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10℃~0℃之间;
(3)使用碎冰块可以使冰块受热更加均匀;
(4)石蜡属于非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图B是石蜡的图像,试管里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
故答案为:(1)B;均匀;(3)碎冰块;固液共存态。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教学共同体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