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2022-2023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①平面镜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机照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③ B.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②③
C.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②④ D.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
2.(2022春·湖北恩施·八年级统考期末)校园内外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三棱镜
3.(2022秋·湖北荆门·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B.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
C.幻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
D.用放大镜看书,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4.(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期末)如图为漳州“达达通”电动车,便于市民绿色出行(规定满 18 周岁公民方可扫码骑行),在扫码过程中(  )
A.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
B.若扫码不成功,可能是摄像头离二维码太近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二维码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黑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
5.(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丰富校园生活,学校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如图所示为艺术节上九年级一班合唱的场景,后面有巨大的LED显示屏,对于场景的分析,下列法正确的是(  )
A.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黄、红、绿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
B.看到女同学穿的红色的礼服时因为衣服吸收了红光
C.班主任用照相机给同学们拍照,同学们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现场观众在各个角度都能看见同学们的表演,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眼上成的像是虚像
B.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凹透镜
C.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7.(2022秋·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期末)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配备了新型全自动摄像测温告警系统。如图,晨晨同学正在通过学校测温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
B.显示屏上晨晨的头像说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 缩小 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C.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测出的
D.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告警系统会报警
8.(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9.(2022秋·湖北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小强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单“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B.若用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C.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10.(2022秋·湖北荆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雨和同桌小花一人近视,一人远视,他们的眼镜外形完全一样,他们的眼镜混在一起时,常采用下面的方法区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远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远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11.(2022秋·湖北十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12.(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13.(2022秋·湖北荆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用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2022秋·湖北鄂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缸中金鱼“变大” D.日食现象
二、填空题
15.(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末)假期小明用他爸爸的手机做实验。他发现,手机待机黑屏时可以成像,手机的相机自拍功能也可以成像,前者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折射、色散),后者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折射、色散)。 (选填前者、后者、两者都)成的是实像。
16.(2022秋·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红外线夜视监控摄像头,其工作原理是:夜间摄像头周围的红外灯发出红外线照射物体,红外线经物体 (选填“反射”或“折射”)后,被监控摄像头接收,形成图像。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若该摄像头可清晰拍摄距镜头16mm乃至较远处的物体,则镜头焦距 mm。
17.(2022秋·湖北十堰·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流感高发期,学校进行晨检时,利用人体辐射的 线能快速测出体温。教室内的投影仪镜头对光有 作用;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
18.(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末)父亲节那天晚饭后,小明同学给父亲沏了一杯热茶(如图所示)。他从杯子侧面透过水杯看到茶叶比从水面上方看到的茶叶大,是由于装水的圆形玻璃杯相当于 ,使水中的茶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同时杯子内壁上面还有一层小水珠,是水杯中水汽化而来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9.(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 (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镜。
三、综合题
20.(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是投影仪成像原理图,但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装上平面镜来进行使用,如图乙所示,在图乙中平面镜的作用是 。若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点,屏幕需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比之前更 (选填“大”或“小”)。凸透镜的作用是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 (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时如果有一只飞虫停在透镜下表面,则屏幕上 (选填“一定能”、“可能”或“不能”)出现飞虫的像。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②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④照相机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利用u>2f,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只有①,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②④,成实像的是③④,成虚像的是①②。
故选D。
2.A
【详解】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拍摄校园内的景物时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3.C
【详解】A.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镜头都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即距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幻灯片必须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即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的镜片,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A错误;
B.若扫码不成功,可能是物距太小,即摄像头离二维码太近,小于二倍焦距,故B正确;
C.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故C错误;
D.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故A错误;
B.不透明物体反射的是自身颜色的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看到女同学穿的红色的礼服时因为衣服反射红光,故B错误;
C.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是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现场观众在各个角度都能看见同学们的表演,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跟镜面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凸透镜,在拍摄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综上所述,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摄像系统的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故A错误;
B.显示屏上晨晨的头像说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 缩小 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测温系统接收到人体的红外线显示温度,所以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测出的,故C正确;
D.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是正常体温,告警系统不会报警,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投影仪放映时,投影片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 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正确;
D.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C.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用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透镜的其它部分仍然能会聚光线而成像,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B错误,符合题意;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则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A.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远视镜,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球相当于凸透镜,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有两种成放大的像,一种是投影仪的原理,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另一种是放大镜的原理,物距是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甲图是正立的像是放大镜的原理,物距是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乙图是投影仪的原理,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成虚像时,物体靠近凸透镜,像也靠近凸透镜,像会变小,在成实像时,物体远离凸透镜,像会靠近凸透镜,像会变小.
13.C
【详解】A.图中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且是一个实像,故A错误;
B.放大镜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折射后各色光分散开,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正确;
D.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14.D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凸透镜成像等。
【详解】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是因为光大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变高了的虚像,所以叉鱼时应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故A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其主要部件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C.缸中金鱼“变大”是此时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金鱼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D.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与其它三个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D选项。
故选D。
15. 反射 折射 后者
【详解】[1][2][3]手机待机黑屏时可以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手机的相机自拍功能属于凸透镜成像,成的是实像。
16. 反射 凸透 小于8
【详解】[1]在夜间,红外灯发出的红外线投射到物体上,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镜头进行成像,这就是红外线夜视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2][3]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摄像头可清晰拍摄距镜头16mm乃至较远处的物体,则
16mm>2f

f<8mm
即镜头的焦距小于8mm。
17. 红外 会聚 漫
【详解】[1]学校进行晨检时,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快速测出体温,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2]教室内的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教室内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发生漫反射。
18. 放大镜 液化
【详解】[1]装有水的圆形玻璃杯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放大镜,此时看到的是茶叶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2]茶杯中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的杯壁,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杯的内壁上,于是形成一层小水珠。
19. 大 放大
【详解】[1][2]在透明塑料片上的水滴,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由于字离水滴很近,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看起来字比旁边的字要大。
20.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右 小 放大 不能
【详解】[1]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
[2][3]若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点,则物距增大,要使屏幕上呈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故屏幕向右移动,像距变小,像变小。
[4]投影仪是利用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
[5]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有一只飞虫在透镜和投影片之间飞过,则屏幕上不能形成小虫清晰的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2022-2023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复习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