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1·江西)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冰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雪融成水是物理变化
2.(2019·郴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多,浮渣较少
B.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钠NaCO3 B.氢氧化钠Na(OH)2
C.三氧化二铁O3Fe2 D.碳酸H2CO3
5.(2015九上·达州期末)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③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6.(2022·绥中模拟)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下列有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7.(2018九上·龙岗期中)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医疗急救,也可以作燃料切割金属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8.Mn—Ni/H—USY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其主要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共有2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比为1:2
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未改变
9.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利用了红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不与N2反应的性质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
10.(2020九上·三水期末)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C6H5N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硝基苯是一种氧化物
B.硝基苯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硝基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5
D.硝基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一—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B.和都属于铁元素,但在化合物中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C.和化学性质相似
D.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13.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C.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14.(2021九上·五莲期中)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
C.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二、填空题
16.按下列要求,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   ;
(2)2个氢氧根离子   ;
(3)氦气   ;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5)标出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7.碧水蓝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环境,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和空气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组成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标号);
A. B. C.
(3)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
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4)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
A. B.
C. D.
18.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是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已知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1)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最外层电子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镓元素(Ga)的化学性质与图乙中   (填序号)元素最相似,都容易在化学反应中失去   个电子;镓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为   。
19.每年,我国部分地区都会出现干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如图活性炭起   作用,经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   纯水(填“是”或“不是”)。
(3)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上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   。
(4)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5)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合理答案均可)。
三、实验题
2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可用装置选用A、F、G,且各装置的管口连接顺序是:a→b→c→d,则F装置图内导管b和c的长短情况是   (填“b长c短”或“c长b短”)。
(3)若选用A、E装置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入药品,②加热,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收集气体,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是   (写序号)。
(4)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5)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D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四、科学探究题
21.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下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小组成员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据此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你认为该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为   。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热至完全反应。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   元素。
(4)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硬质玻璃管中   ;烧杯内的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五、推断题
22.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C、D是气体,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E、F是固体,物质F为紫红色金属,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   ;D   。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
(3)A→B+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4)若E是铁丝,则E在C中燃烧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六、计算题
23.下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写一条);
(2)CO(NH2)2中碳与氮元素质量比为   ;
(3)碳酸氢铵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请判断这是   (填“真实”或“虚假”)广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冰和水都是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冰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雪融化成水是因为分之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雪融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冰和水都是水一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2.【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应向下倾斜,图示中可能因加热蒸发的水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的底部引起试管的炸裂,图示操作符合题意;
D、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量筒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C、根据加热试管中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分析;
D、根据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硬水加入肥皂水,几乎无泡沫,A错误;;
B、电解水加入硫酸钠是增强导电性,B正确;
C、将海水淡化还需进行蒸馏,C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硬水与软水鉴别方法分析;
B、电解水中加入硫酸钠及硫酸等物质是增强导电性;
C、这是水的过滤一般步骤,淡化还需蒸馏;
D、水是由水分子组成。
4.【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碳酸钠书写为Na2CO3 ;
B、 氢氧化钠书写为NaOH;
C、 三氧化二铁书写为Fe2O3
D、 碳酸书写为H2CO3。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应熟记。
5.【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解: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
③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
故选D.
【分析】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③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
④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只能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
6.【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没有人为外力作用,分子也在不断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B.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则“纳米车”分子也是由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分子很小,“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必须借助某些仪器才能观察到,故不符合题意;
D. “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合反应是指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比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能作为燃料,B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是包含关系解答
B根据氧气的没有可燃性解答
C 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
D根据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解答
8.【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A正确;
B、反应前后有四种氧化物,B错误;
C、CH4+2NO2=CO2+N2+2H2O,反应物质量之比为:16:2(14+32)=4:23,B错误;
D、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
C、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价计算进行分析,单质为0价。
9.【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金属具有导热性,A正确;
B、红磷不与氮气发生反应,B正确;
C、氧气约占1/5,故上升刻度1处,C正确;
D、右侧高度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硝基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硝基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氮原子,不含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 硝基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2):(1×5)=72:5,故C不符合题意;
D. 硝基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B、氧气含有氧分子。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D、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1.【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A错误;
B、干冰升华吸热,B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正确;
D、通电可以发出不同光,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
B、升华是吸热过程;
C、氮气可用于防腐;
D、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光。
1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A、二者原子团不同,前者为高锰酸根,后者为锰酸根,A错误;
B、 和都是铁元素,显示价态不同,B正确;
C、前者为稀有气体,后者为镁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
D、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区分高锰酸根和锰酸根;
B、质子数相同的是同一种元素,可以显示不同价态;
C、稀有气体和金属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氯化钠不是离子。
13.【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A正确;
B、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B正确;
C、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注意是亚铁离子,不是铁离子,C错误‘
D、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式上标注的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符合题意;
B. 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符合题意;
D. 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进行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加热高锰酸钾,一开始就会有质量减少,随后不变,A错误;
B、P元素质量不变,B正确;
C、氧气从0g产生,C错误;
D、氯酸钾发生分解,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高锰酸钾发生分解,质量逐渐减小,随后不变;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氧气从0g产生,一开始并无氧气,最后不变;
D、氯酸钾分解,锰元素质量不变,但质量分数增大。
16.【答案】(1)2H2
(2)2OH-
(3)He
(4)CO2
(5)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填“ 2H2 ”;
(2)填“ 2OH- ”;
(3)填“ He ”;
(4)填“ CO2 ”;
(5)填“ ”。
【分析】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子进行分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微粒是分子;根据化合价标注原子进行书写,此处铁元素为+2价,常见原子团价态需熟记。
17.【答案】(1)吸附
(2)C
(3)A;B
(4)B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性质和应用;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
(2)氮气:氧气为4:1,故填“D”;
(3)A、水储量大,但利用的淡水资源少,A正确;
B、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B正确;
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错误;
D、 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D错误。
故填“AB”;
(4)B是节水标志,故填“B”。
【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根据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体积为4:1进行分析;
(3)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氧气体积占空气1/5;
(4)常见标志需识记,B为节水标志。
18.【答案】(1)31;3;金属
(2)B;3;GaCl3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核电荷数=质子数,属于金属元素,故填“31”、“3”、“金属”;
(2)与B最为相似,因为都易失去2个电子,氯化稼化学式为: GaCl3 ,故填“B”、“3”、“ GaCl3 ”。
【分析】(1)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进行分析,带有金字旁的都是金属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根据化合价之和为0进行化学式书写。
19.【答案】(1)肥皂水
(2)吸附或除去异色异味物质;不是
(3)过滤;不能,小卵石之间间隙比石英沙大,可以初步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合理即可
(4)煮沸/蒸馏
(5)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
(2)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得到是混合物水,故填“ 吸附或除去异色异味物质 ”、“不是”;
(3) 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过滤,不能颠倒,否则无法有戏过滤,故填“ 过滤 ”、“ 不能,小卵石之间间隙比石英沙大,可以初步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合理即可 ”;
(4)加热煮沸可以降低硬度,故填“ 煮沸/蒸馏 ”;
(6)用淘米水浇花等方式可节约用水,故填“ 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
【分析】(1)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过滤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3)沙子空隙小,可以更有效过滤小颗粒;
(4)加热的方式以降低水的硬度;
(5)根据节约用水进行回答。
20.【答案】(1)长颈漏斗;水槽
(2);c长b短
(3)③①②④⑥⑤
(4)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未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
(5)A;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填“ 长颈漏斗 ”、“ 水槽 ”;
(2)A为固固装置制取氧气,是高锰酸钾分解二;氧气是长进短出,故填“ ”、“ c长b短 ”;
(3)填“ ③①②④⑥⑤ ”;
(4)E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满,瓶底炸裂可能是因为底部没有铺一层沙子,故填“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 ”、“ 未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 ”;
(5)固固装置制取甲烷,且加热,故填”A“;D或E收集说明甲烷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故填”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
【分析】(1)仪器名称需熟记;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析,氧气是长进短出;
(3)根据实验操作顺序分析;
(4)根据排水法验满气体方法进行分析;燃烧铁丝瓶炸裂可能是没有加入水;
(5)根据固固装置进行选取;根据收集方法分析其物理性质,比如溶解性及密度。
21.【答案】(1)不合理;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不能说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
(2)排尽装置内空气
(3)氢/H
(4)固体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填”不合理“,空气中也有氧元素,故填” 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不能说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 “;
(2)先通入氮气是为了排除装置中其他气体,故填” 排尽装置内空气 “;
(3)有水珠,说明有氢元素,故填” 氢/H “;
(4)残余固体被燃烧,固体量逐渐减少,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填” 固体减少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分析】(1)空气中也有氧气,无法判断;
(2)通入氮气是为了赶走装置中杂质气体;
(3)有水珠,说明有氢元素;
(4)根据木炭的燃烧及其产物进行分析回答。
22.【答案】(1)H2O2;H2
(2)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3);分解反应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合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 F为紫红色金属 ,说明F为Cu,AB是 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 ,且A可以生成B,说明A为过氧化氢,B为水,AB均可以生成C,说明C为氧气,则D为氢气。
根据上述过程,
(1)填” H2O2 “、” H2 “;
(2)C为氧气,可以用于医疗呼吸,故填” 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
(3) A→B+C 为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故填” “、”分解“‘
(4)E为铁丝,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化合反应 “。
【分析】熟悉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A为过氧化氢,D为氢气;
(2)C是氧气,可以用于呼吸;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进行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进行回答。
23.【答案】(1)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2)12:28/3:7
(3)17.7%;虚假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信息提示,避免雨天使用,说明二者均可溶于水中,故填” 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
(2) CO(NH2)2中碳与氮元素质量比为 12”14×2=3:7,故填“ 12:28/3:7 ”;
(3) 酸氢铵中氮的质量分数14/(14+5+12+48)×100%=17.7%,宣传与此不符,故填“17.7%”、“假”。
【分析】(1)根据提供信息进行分析,避免雨天使用,说明可以溶解在水中;
(2)根据元素质量比进行计算;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1·江西)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冰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雪融成水是物理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冰和水都是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冰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雪融化成水是因为分之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雪融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冰和水都是水一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2.(2019·郴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应向下倾斜,图示中可能因加热蒸发的水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的底部引起试管的炸裂,图示操作符合题意;
D、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量筒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C、根据加热试管中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分析;
D、根据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
3.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多,浮渣较少
B.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硬水加入肥皂水,几乎无泡沫,A错误;;
B、电解水加入硫酸钠是增强导电性,B正确;
C、将海水淡化还需进行蒸馏,C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硬水与软水鉴别方法分析;
B、电解水中加入硫酸钠及硫酸等物质是增强导电性;
C、这是水的过滤一般步骤,淡化还需蒸馏;
D、水是由水分子组成。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钠NaCO3 B.氢氧化钠Na(OH)2
C.三氧化二铁O3Fe2 D.碳酸H2CO3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碳酸钠书写为Na2CO3 ;
B、 氢氧化钠书写为NaOH;
C、 三氧化二铁书写为Fe2O3
D、 碳酸书写为H2CO3。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应熟记。
5.(2015九上·达州期末)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③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解: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
③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
故选D.
【分析】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③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
④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只能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
6.(2022·绥中模拟)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下列有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没有人为外力作用,分子也在不断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B.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则“纳米车”分子也是由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分子很小,“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必须借助某些仪器才能观察到,故不符合题意;
D. “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7.(2018九上·龙岗期中)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医疗急救,也可以作燃料切割金属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合反应是指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比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能作为燃料,B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是包含关系解答
B根据氧气的没有可燃性解答
C 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
D根据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解答
8.Mn—Ni/H—USY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其主要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共有2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比为1:2
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未改变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A正确;
B、反应前后有四种氧化物,B错误;
C、CH4+2NO2=CO2+N2+2H2O,反应物质量之比为:16:2(14+32)=4:23,B错误;
D、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
C、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价计算进行分析,单质为0价。
9.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利用了红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不与N2反应的性质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
【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金属具有导热性,A正确;
B、红磷不与氮气发生反应,B正确;
C、氧气约占1/5,故上升刻度1处,C正确;
D、右侧高度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分析。
10.(2020九上·三水期末)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C6H5N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硝基苯是一种氧化物
B.硝基苯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硝基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5
D.硝基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硝基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硝基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氮原子,不含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 硝基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2):(1×5)=72:5,故C不符合题意;
D. 硝基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B、氧气含有氧分子。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D、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一—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A错误;
B、干冰升华吸热,B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正确;
D、通电可以发出不同光,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
B、升华是吸热过程;
C、氮气可用于防腐;
D、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光。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B.和都属于铁元素,但在化合物中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C.和化学性质相似
D.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A、二者原子团不同,前者为高锰酸根,后者为锰酸根,A错误;
B、 和都是铁元素,显示价态不同,B正确;
C、前者为稀有气体,后者为镁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
D、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区分高锰酸根和锰酸根;
B、质子数相同的是同一种元素,可以显示不同价态;
C、稀有气体和金属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氯化钠不是离子。
13.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C.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A正确;
B、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B正确;
C、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注意是亚铁离子,不是铁离子,C错误‘
D、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式上标注的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
14.(2021九上·五莲期中)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符合题意;
B. 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符合题意;
D. 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进行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
C.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加热高锰酸钾,一开始就会有质量减少,随后不变,A错误;
B、P元素质量不变,B正确;
C、氧气从0g产生,C错误;
D、氯酸钾发生分解,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高锰酸钾发生分解,质量逐渐减小,随后不变;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氧气从0g产生,一开始并无氧气,最后不变;
D、氯酸钾分解,锰元素质量不变,但质量分数增大。
二、填空题
16.按下列要求,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   ;
(2)2个氢氧根离子   ;
(3)氦气   ;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5)标出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2H2
(2)2OH-
(3)He
(4)CO2
(5)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填“ 2H2 ”;
(2)填“ 2OH- ”;
(3)填“ He ”;
(4)填“ CO2 ”;
(5)填“ ”。
【分析】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子进行分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微粒是分子;根据化合价标注原子进行书写,此处铁元素为+2价,常见原子团价态需熟记。
17.碧水蓝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环境,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和空气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组成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标号);
A. B. C.
(3)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
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4)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
A. B.
C. D.
【答案】(1)吸附
(2)C
(3)A;B
(4)B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性质和应用;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
(2)氮气:氧气为4:1,故填“D”;
(3)A、水储量大,但利用的淡水资源少,A正确;
B、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B正确;
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错误;
D、 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D错误。
故填“AB”;
(4)B是节水标志,故填“B”。
【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根据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体积为4:1进行分析;
(3)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氧气体积占空气1/5;
(4)常见标志需识记,B为节水标志。
18.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是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已知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1)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最外层电子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镓元素(Ga)的化学性质与图乙中   (填序号)元素最相似,都容易在化学反应中失去   个电子;镓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为   。
【答案】(1)31;3;金属
(2)B;3;GaCl3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核电荷数=质子数,属于金属元素,故填“31”、“3”、“金属”;
(2)与B最为相似,因为都易失去2个电子,氯化稼化学式为: GaCl3 ,故填“B”、“3”、“ GaCl3 ”。
【分析】(1)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进行分析,带有金字旁的都是金属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根据化合价之和为0进行化学式书写。
19.每年,我国部分地区都会出现干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如图活性炭起   作用,经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   纯水(填“是”或“不是”)。
(3)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上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   。
(4)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5)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合理答案均可)。
【答案】(1)肥皂水
(2)吸附或除去异色异味物质;不是
(3)过滤;不能,小卵石之间间隙比石英沙大,可以初步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合理即可
(4)煮沸/蒸馏
(5)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
(2)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得到是混合物水,故填“ 吸附或除去异色异味物质 ”、“不是”;
(3) 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过滤,不能颠倒,否则无法有戏过滤,故填“ 过滤 ”、“ 不能,小卵石之间间隙比石英沙大,可以初步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合理即可 ”;
(4)加热煮沸可以降低硬度,故填“ 煮沸/蒸馏 ”;
(6)用淘米水浇花等方式可节约用水,故填“ 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
【分析】(1)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过滤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3)沙子空隙小,可以更有效过滤小颗粒;
(4)加热的方式以降低水的硬度;
(5)根据节约用水进行回答。
三、实验题
2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可用装置选用A、F、G,且各装置的管口连接顺序是:a→b→c→d,则F装置图内导管b和c的长短情况是   (填“b长c短”或“c长b短”)。
(3)若选用A、E装置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入药品,②加热,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收集气体,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是   (写序号)。
(4)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5)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D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答案】(1)长颈漏斗;水槽
(2);c长b短
(3)③①②④⑥⑤
(4)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未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
(5)A;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填“ 长颈漏斗 ”、“ 水槽 ”;
(2)A为固固装置制取氧气,是高锰酸钾分解二;氧气是长进短出,故填“ ”、“ c长b短 ”;
(3)填“ ③①②④⑥⑤ ”;
(4)E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满,瓶底炸裂可能是因为底部没有铺一层沙子,故填“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 ”、“ 未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 ”;
(5)固固装置制取甲烷,且加热,故填”A“;D或E收集说明甲烷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故填”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
【分析】(1)仪器名称需熟记;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析,氧气是长进短出;
(3)根据实验操作顺序分析;
(4)根据排水法验满气体方法进行分析;燃烧铁丝瓶炸裂可能是没有加入水;
(5)根据固固装置进行选取;根据收集方法分析其物理性质,比如溶解性及密度。
四、科学探究题
21.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下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小组成员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据此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你认为该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为   。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热至完全反应。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   元素。
(4)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硬质玻璃管中   ;烧杯内的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不合理;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不能说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
(2)排尽装置内空气
(3)氢/H
(4)固体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填”不合理“,空气中也有氧元素,故填” 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不能说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 “;
(2)先通入氮气是为了排除装置中其他气体,故填” 排尽装置内空气 “;
(3)有水珠,说明有氢元素,故填” 氢/H “;
(4)残余固体被燃烧,固体量逐渐减少,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填” 固体减少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分析】(1)空气中也有氧气,无法判断;
(2)通入氮气是为了赶走装置中杂质气体;
(3)有水珠,说明有氢元素;
(4)根据木炭的燃烧及其产物进行分析回答。
五、推断题
22.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C、D是气体,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E、F是固体,物质F为紫红色金属,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   ;D   。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
(3)A→B+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4)若E是铁丝,则E在C中燃烧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答案】(1)H2O2;H2
(2)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3);分解反应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合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 F为紫红色金属 ,说明F为Cu,AB是 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 ,且A可以生成B,说明A为过氧化氢,B为水,AB均可以生成C,说明C为氧气,则D为氢气。
根据上述过程,
(1)填” H2O2 “、” H2 “;
(2)C为氧气,可以用于医疗呼吸,故填” 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
(3) A→B+C 为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故填” “、”分解“‘
(4)E为铁丝,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化合反应 “。
【分析】熟悉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A为过氧化氢,D为氢气;
(2)C是氧气,可以用于呼吸;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进行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进行回答。
六、计算题
23.下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写一条);
(2)CO(NH2)2中碳与氮元素质量比为   ;
(3)碳酸氢铵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请判断这是   (填“真实”或“虚假”)广告。
【答案】(1)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2)12:28/3:7
(3)17.7%;虚假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信息提示,避免雨天使用,说明二者均可溶于水中,故填” 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
(2) CO(NH2)2中碳与氮元素质量比为 12”14×2=3:7,故填“ 12:28/3:7 ”;
(3) 酸氢铵中氮的质量分数14/(14+5+12+48)×100%=17.7%,宣传与此不符,故填“17.7%”、“假”。
【分析】(1)根据提供信息进行分析,避免雨天使用,说明可以溶解在水中;
(2)根据元素质量比进行计算;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2 电生磁》同步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2023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磁感应阶段回顾(第2~4节)作业 (8份打包)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