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同步练习(有解析)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 在学校周围植树 B.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C. 晚上十点后在家听音乐戴上耳机 D. 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2.(3分)目前我国首艘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于年月完成西太平洋科考任务顺利返航,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做法中与“东方红”减弱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高速路道路两旁植树 B. 车间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 市区某路段禁鸣喇叭 D. 高架桥两侧设隔音墙
3.(3分)下列有关发声和听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坛的三音石、回音壁利用了声音的反射
B. 摩托车的烟囱是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小提琴演奏时按住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 蝙蝠利用小嘴能发出每秒次振动的超声波回声定位,获取信息以捕捉食物
4.(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B. 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 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
5.(3分)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
A. 将周围物体砸开 B. 利用声传递能量
C. 利用声传递信息 D. 消除寂寞
6.(3分)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选材常从物质的不同属性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胶木制作热水壶的手柄利用了胶木良好的导热性
B. 用光纤通信利用了光导纤维良好的导电性
C. 用钢制作小磁针利用了钢易被磁化且磁性不易消失的特性
D. 用钨做灯丝利用了钨的熔点比较低的性质
7.(3分)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 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8.(3分)人们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消除大气污染、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下列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
A. 改进燃烧设备,加装除烟尘装置,以减少烟尘排放量
B. 大面积的植树、种草以防止水土流失
C. 采取在冬季统一供暖,去掉一家一户的取暖煤炉,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D. 一家一户的取暖不应去掉,只要将烟囱加高即可
9.(3分)(2019北京大学附中期末)以下四种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 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乐音
C. 乐音的波形和噪声的波形都是杂乱无章的
D. 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一定是乐音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1.(4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说出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______;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______;工厂里的靠近学校的路段禁止鸣喇叭:______。
12.(4分)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声速按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形式传播。
13.(4分)如图甲所示,蝙蝠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昆虫,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如图乙所示,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等物件,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
14.(4分)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_;人们通过超可以发现体内有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人们还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______。
15.(4分)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 ,地震时产生的强度大的 ______ 对人体十分有害.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海面上用声呐装置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收到海底返回的回声,该处海洋深度为 ______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6.(10分)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时间图象。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6-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
16-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时间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7.(12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8.(12分)如图所示实验器材,请利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一个指定实验和另外设计一个力学实验。根据示例的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选用的器材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发生现象
示例:锥子、橡皮泥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同的力压橡皮泥 用锥子尖压橡皮泥时,凹陷明显
小石块、一张白纸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9.(12分)如图,列车以的速度行驶,在它的正前方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后,在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

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鸣笛声从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处共经过的路程是多少?
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还有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错误;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错误;
、晚上十点后在家听音乐戴上耳机,是在噪声产生环节减弱噪声,故正确;
、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
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据此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理解减弱噪声的途径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东方红号”配有静音螺旋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高速路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车间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市区某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高架桥两侧设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不合题意。
故选:。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此题主要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天坛的三音石、回音壁利用了声音的反射,故正确;
、摩托车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正确;
、拉小提琴时,手指按住弦的不同位置,声源的长度改变,弦振动的快慢改变,频率频率,从而改变音调,故正确;
、小于,不属于超声波,故错误。
故选:。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控制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控制噪声;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越大越高;
物理中,把频率高于的声波叫超声波。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反射、噪声的防治、音调和超声波等,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4.【答案】A;
【解析】解:、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的,故A正确;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发声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太低,故D错误。
故选:。
结合选项中所涉及的声学知识,分别从回定的应用、声音的特性、人耳的听觉范围等角度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围绕声现象考查了与声有关的多个知识点,能将声学知识与具体的应用相结合,是解答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解:、用胶木制作热水壶的手柄利用了胶木良好的隔热性,故错误;
、用光纤通信利用了光导纤维良好的传输功能,故错误;
、用钢制作小磁针利用了钢容易被磁化且磁性不易消失的特性,故正确;
、用钨做灯丝利用了钨的熔点比较高的性质,故错误。
故选:。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本题是常识题,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解:A、减少烟尘的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所以A是非常正确的;
B、集中供热,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同样减少了烟尘的排放,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所以B也是正确的;
C、采取在冬季统一供暖,去掉一家一户的取暖煤炉,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因此C是非常正确的;
D、一家一户的取暖炉烟尘全部排放到了空气中,再高的烟囱也无济于事,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D.
9.【答案】D;
【解析】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马路两旁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选项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解:、小提琴的声音虽然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就成为噪声,故正确;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区分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还是噪声的关键是:看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而不是根据响度的大小来区分,故错误。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总是杂乱无章的,但是从环保角度讲,乐音也有可能成为噪音,故错误。
、如果录音机放出的音乐影响了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就不是乐音而是噪声,故错误。
故选:。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区分乐音还是噪声的关键是看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11.【答案】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解析】解: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该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272 ; 声波 ;
【解析】解: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


所以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故答案为:;声波。
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就是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该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3.【答案】超声波 ; 信息 ; 能量 ;
【解析】解: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通常在至之间,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蝙蝠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昆虫,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能清洗机清洗眼镜等物件,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超声波;信息;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通常在至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频率高于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的声波叫做次声波,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超声波的定义和人耳的听觉范围进行解答.
14.【答案】音调 信息 能量;
【解析】解: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琴弦的长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人们通过超可以发现体内有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人们还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音调;信息;能量。
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通常也称为音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调、声音的利用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5.【答案】;次声波;;
【解析】解:
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和之间,频率高于的声波叫超声波;自然界中的地震会产生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则该处海水的深度:.
故答案为:;次声波;.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超声是指高于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次声是指低于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
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的深度.
该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要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16.【答案】;见上图。;
【解析】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声音走一趟所用时间=,
根据可得,物体距传感器的距离:
===。
在乙图中,物体运动时,通过路程为。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2)见上图。
17.【答案】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4s=2s,
该处海水的深度:
h=vt=1500m/s×2s=3000m。
答: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3000m。;
【解析】
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18.【答案】把小石块放在白纸上,迅速拉动白纸 小石块落回到原来位置 锥子、塑料瓶及水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装满水的塑料瓶壁不同深度处用锥子打几个孔 水射的远近不同;
【解析】解:要用一张纸探究惯性,可以将小石块放在白纸上,然后迅速的拉动白纸,白纸受力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但小石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运动状态,就不会随白纸运动出去;
可以使用锥子和灌有水的塑料瓶来探究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在塑料瓶上扎上不同深度的小孔,水射出的远近不同,也就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有关;
故答案为:
选用的器材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发生现象
示例:锥子、橡皮泥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同的压力压橡皮泥 用锥子尖压橡皮泥时,凹陷明显
小石块、一张白纸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把小石块放在白纸上,迅速拉动白纸 小石块落回到原来位置
锥子、塑料瓶及水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装满水的塑料瓶壁不同深度处用锥子打几个孔 水射的远近不同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要用一个小石块和一张白纸来探究惯性,可以将小石块放在白纸上,用力迅速的拉动白纸,看小石块是否会随着白纸一起运动;
由一个塑料瓶和水,可以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在塑料瓶壁不同深度处扎几个小孔,观察水射出的远近,从而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根据手边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是一道设计制作题;这类题也是中考出题的一个方向,需要掌握解答方法。
19.【答案】解:火车的速度=72km/h=20m/s,
(1)1.2s内列车前进的距离为:
=t=20m/s×1.2s=24m;
(2)列车鸣笛后1.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t=340m/s×1.2s=408m;
(3)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可得:2=-;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隧道口距离为:
===192m。
答:(1)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是24m;
(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是408m;
(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还有192m。;
【解析】
此题的声源是运动的物体,用公式分别算出时间内列车前进的距离和声音传播的路程,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距离为,则有,求出。
用公式求列车和声音在传播的距离、是本题的基础问题,找到听到回声时的距离和、的关系,是解出本题的难点,也是突破口。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北省二十一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答案

下一篇:湖北省二十一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