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 声》单元测试(含解析)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 声》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实验或事例中,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A.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 汽车安装倒车雷达,可探测车后方障碍物
C. 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
D.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
2.(3分)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空气、水、铜 B. 铜、空气、水 C. 水、铜、空气 D. 铜、水、空气
3.(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使其发声
B.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C. 用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3分)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A. 频率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5.(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只要在运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的声波
C.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6.(3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
C.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7.(3分)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属于噪声的是
A. 会场上大学生们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B. 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
C. 夜深人静时忽然传来练钢琴的声音 D. 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
8.(3分)如图,小陈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 声音的传播条件 D.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9.(3分)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A.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10.(3分)下列是声音等级的单位的是
A. B. C. D.
11.(3分)年月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如图所示,来自河北省阜平山区的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合唱《奥林匹克颂》,纯洁的童声唱出和平、友谊之声。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合唱的歌声一定比其中任意一个小朋友的歌声
A. 响度大 B. 音调高 C. 音色好 D. 声速大
12.(3分)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B. 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
C. 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
D. 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3.(4分)图中甲乙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乐音,图______是噪声。
14.(4分)遇到大风的天气,郊区路旁架设的高压线会嗡翁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的______而产生的,“震耳欲聋”是指______;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的发出声音的______。
15.(4分)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人们把高于 20000 Hz的声叫做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通常人们将人类能听到的声叫_______________,将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
16.(4分)如图是年元宵晚会,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______ 产生的,琴声通过 ______ 传播到地球;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 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17.(4分)某同学乘坐小船对着对面的一座高山大喊一声,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离高山有 ______。
若小船以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有 ______,听到回声时离高山有 ______。
18.(4分)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点大喊一声,经过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圆形凹坑的直径为_______米。
19.(4分)某物体每分钟振动次,那么它振动的频率为______人耳______能或不能听到这个声音.
20.(4分)如图所示,小明将对铜、锌片分别插入个柠檬中,用导线把铜片和锌片依次连接起来就制成了水果电池。用导线把发光二极管和水果电池连接起来,可以看到二极管发光;依次按下铜片、锌片,使每个铜、锌片插入柠檬的深度增加,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增加了。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他所探究的问题:______。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1.(6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有关。
22.(6分)如图中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 ;如图中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 .

如图所示,图中、、、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______ 是噪声的波形,两幅图中 ______ 图的响度小.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3.(6分)在很多国家,可以通过超声波扫描技术显示出胎儿的图像。人们认为,对于母亲和胎儿来说超声波是安全的。医生用探头在孕妇腹部移动。探头发出的超声波进入孕妇的腹部。在腹内,这些超声波从胎儿的皮肤表面反射回来,然后又被探头收集起来,最后传送到可以显示影像的一台机器中。为了形成影像,这台超声波仪器需要计算出胎儿皮肤表面到探头的距离。超声波通过腹部的速度为。这台机器必须要测量出哪个数据才能计算出胎儿皮肤表面到探头的距离?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4.(12分)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不合题意;
B.汽车安装倒车雷达,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不合题意;
C.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改变了哨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快慢发生了变化,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故不合题意;
D.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故符合题意。
故选:。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可以传递信息;
上下拉动活塞,改变了哨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快慢发生了变化,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两个方面去考虑。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把小实验与知识点要联系起来。
2.【答案】D;
【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解:、物体的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因此物体不振动不能使其发声,故A错误;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只有在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故B错误;
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
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发出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声音能传递能量;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声音发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弱噪声的办法以及有关超声波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做这种题目是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
故选D.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5.【答案】C;
【解析】解:、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由于没有声音的传播介质,我们仍然无法听到声音,故错误;
B、不管是超声波、次声波还是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故错误;
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故正确;
D、真空不能传声,故错误;
故选C.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不管是超声波、次声波还是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利用等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错误;
、“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出的,故正确;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琵琶弦的振动产生的,故错误;
、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错误。
故选:。
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7.【答案】C;
【解析】解:、会场上大学生们雄辩有力的演讲声,是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错误;
、大学生们雄辩有力的演讲声是同学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错误;
、夜深人静时忽然传来练钢琴的声音,影响了人们休息,属于噪声,故正确;
、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是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错误。
故选:。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理解噪声概念,可解答此题。
8.【答案】A;
【解析】解:小陈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微小振动通过转换法显示。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9.【答案】A;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把小实验与识点要联系起来。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A.甲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传声需要介质,故正确;
B.乙实验说明尺子振动越快听到声音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故错误;
C.丙实验说明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故错误;
D.纸筒振动发声的声波传递给蜡烛的火焰,使火焰摇动,所以丁实验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错误。
故选。
10.【答案】D;
【解析】解:日常生活,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
故选:。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等级的单位,属于基础题。
11.【答案】A;
【解析】解:合唱的歌声一定比其中任意一个小朋友唱歌声的响度大。
故选:。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12.【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关键是知道声音的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牛的叫声响亮低沉,响度大,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尖细声音小,响度小,音调高;正确,错误。
故选。
13.【答案】甲 ; 乙 ;
【解析】解:从波形图可以看出,乙声源的振动是无规律振动,故乙是噪声的波形图;
甲声源的振动是有规律的振动,故甲是乐音的波形图。
故答案为:甲;乙。
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振动 响度 音调 ;
【解析】解:遇到大风的天气,郊区路旁架设的高压线会嗡翁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的振动而产生的;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音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5.【答案】超声波;次声波;声音;
【解析】略
16.【答案】;
【解析】解:王亚平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琴声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地球;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音色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故答案为:振动;电磁波;音色。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电磁波的特点及应用;知道音色的影响因素。
17.【答案】850 900 800;
【解析】解:因为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所以,

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离高山的距离:

在的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小船行驶的距离:

设喊叫时小船到高山的距离为,
则:,

设听见回声时小船到高山的距离为,
则:,

故答案为:;;。
先求出声音从静止的小船传到高山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计算此处到高山的距离。
喊叫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小船时,小船的速度已经前行了,在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和小船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喊叫时小船与高山距离的倍;声音传播的距离和小船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听到回声时小船与高山距离的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第一问关键是确定声音从喊叫处传到高山的时间单趟用时;第二问关键是弄清声音和小船行驶的路程与喊叫时和听见回声时小船与高山距离关系。
18.【答案】;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是关键。
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再利用求从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最后求圆形凹坑的直径。

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

故从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

圆形凹坑的直径:

故答案为:。
19.【答案】10 ; 不能 ;
【解析】解:物体在内振动次,称为如果每分钟振动次,则其频率为,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的下限,此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故答案为:;不能.
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之间,超过这个范围的,人耳是听不到的.
该题考查声音频率的计算以及对人耳听觉范围的理解,属基础内容的考查.
20.【答案】水果电池的电压与金属片插入柠檬的深度是否有关;
【解析】解:水果电池的电压可能与水果的种类、两种金属的材料、两极间的距离、金属进入水果的深度等因素有关,当小明将对铜、锌片分别插入个柠檬中时,依次按下铜片、锌片,使每个铜、锌片插入柠檬的深度增加,其他的因素不变,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增加了,说明他探究的问题是:水果电池的电压与金属片插入柠檬的深度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水果电池的电压与金属片插入柠檬的深度是否有关。
根据题中的不变量和改变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物理阅读题是近年来的一种新题型,它是在阅读所给材料的基础上,理解并运用之解决有关问题。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捕捉信息、分析推理、观察判断、归纳概括和探究等多种能力。
21.【答案】一 高 振动的快慢 ;
【解析】解: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故答案是:一;高;振动的快慢。
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该题通过实验考查了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2.【答案】发声体在振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b;
【解析】解:
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递声音;
结合选项中的声音的波形图可知,图中的波形没有规律,声音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图;
图的振幅小,响度小.
故答案为:发声体在振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及噪音与乐音、响度波形图的区别,属于基本规律和能力的考查.
23.【答案】必须要测量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回声的理解和掌握,关键要知道利用回声测定距离时,声传播的路程是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的倍;
探头发出的超声波从胎儿的皮肤表面反射回来,已知超声波的速度,要计算出胎儿到探头的距离,必须要测量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再进一步计算出超声波从胎儿皮肤表面到探头的时间,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胎儿皮肤表面到探头的距离;

探头发出的超声波从胎儿的皮肤表面反射回来,已知超声波的速度,要计算出胎儿到探头的距离,必须要测量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再进一步计算出超声波从胎儿皮肤表面到探头的时间,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胎儿皮肤表面到探头的距离;
故答案为:必须要测量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24.【答案】解:由v=可得,在t=6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t=20m/s×6s=12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t=340m/s×6s=2040m,
设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s,
则:2s=-,
s===960m.
答: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960m.;
【解析】
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的速度已经前行了,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
该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倍.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2022-2023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