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一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12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小明装置中的一个错误之处是:______。
纠正错误后,他在水温升高到后,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
读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至少后停止读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温度
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并继续读数,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的特点。
同组的小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请你分析他的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2.(4分)如图所示,夏天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冰棒会冒“白气”,“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 形成的;烧水时壶口也会冒“白气”,这“白气”是 ______ 形成的。
3.(4分)如图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请你用物态变化知识简单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海洋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______成水蒸气升到高空,在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______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4.(4分)今年初,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5.(4分)如图是小宇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一个干湿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在使用时,其中一支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______ ,所以这支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支的示数更 ______ 选填“高”或“低”;在相同室温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 ______ 选填“多”或“少”。
6.(4分)如图所示,在大容器和小容器内都盛有水,在容器底部加热使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内水的温度________能不能达到沸点,_____沸腾。能不能
三 、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7.(3分)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的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什么?
B. 液体蒸发快慢跟空气接触面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C. 液体蒸发的速度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D. 液体蒸发的时间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8.(3分)右图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景示意图,由图可知( )。
A. 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B. 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凝固时吸收了大量的热
C.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从人体带走了温度,使人感到寒冷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D. 主要是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觉到特别冷
9.(3分)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沸腾而乙不沸腾。已知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水沸点是,煤油沸点是,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A. 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酒精 B. 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C.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酒精 D.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10.(3分)下列措施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 将新鲜的草莓装入保鲜盒中并冷藏 B. 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C. 将湿头发用电热吹风机吹干 D. 将水泥地面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
11.(3分)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②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外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③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④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2.(3分)如图所示,金属容器中盛有水,水上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食用花生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加热过程中容器内一直有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先沸腾,然后油沸腾 B. 油先沸腾,然后水沸腾
C. 水未沸腾前,只有油蒸发 D. 水未沸腾前,水和油同时蒸发
13.(3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把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 B. 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
C. 将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摊开 D.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14.(3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15.(3分)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 B. 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6分)图甲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每隔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小华利用同一装置,只更换烧杯中的水,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小明和小华的实验数据,分别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如图乙所示。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 。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的“白气”是 ______ 形成的。
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由图像可知,小明所用水的质量______ 小华所用水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7.(6分)有一天,小王把风油精洒在小张的皮肤上,小张感觉凉爽;风一吹,小张感觉更凉爽。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其中的道理。
18.(6分)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人们常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年之多,问:肖敏家来客人了,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的一幕.试回答:
请解释图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自下而上 温度计玻璃泡碰触容器底 99 吸热温度不变 火力不足 环境温度太低 ;
【解析】解:组装实验器材需要遵循从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实验中温度计玻璃泡碰触容器底;
①从第分钟开始,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即此时小于,所以此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在沸腾过程中是要不断吸收热量的,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并继续读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的特点。
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可能是火力不足,可能是环境温度太低,可能是散热面积太大等;
故答案为:自下而上;温度计玻璃泡碰触容器底;; 吸热温度不变;火力不足;环境温度太低。
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①知道水的沸点的概念,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沸点,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②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不断吸收热量,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并继续读数是看一下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实验过程中,酒精灯的火焰太小,并且烧杯也未加盖,散发的热量太多,所以水不能沸腾。
该题考查水沸腾实验,关键是将课本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答案】;
【解析】解:夏天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温度很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空气中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出现白气;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
故答案为:液化;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液化。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3.【答案】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解析】解:海洋中的液态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在下落过程中,固态的小冰晶变为液态的小水珠是熔化现象。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
本题以地球上的水循环为事例,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属于物态变化章节的基础考查,要求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答案】液化 ; 汽化 ;
【解析】解: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形成小水珠,即形成雾;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消散在了空气中。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该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
5.【答案】吸热 低 少;
【解析】干湿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干温度计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另一只温度计玻璃泡上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多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少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
故答案为:吸热;低;少,
据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可以使物体温度降低与影响水蒸发快和空气湿度的关系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能;不能;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沸腾和热传递的条件,只要认真分析,一定是可以解答出来的。
液体的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容器中水沸腾,说明容器内的水达到了沸点且可以从火焰上吸收热量;
当容器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前,从容器内的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容器中的水温度升高达到沸点后,和容器中水的温度相同,就不能从容器内的水中吸收到热量,这时容器中的水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热,所以是不会沸腾的。
故答案为:能;不能。
7.【答案】D;
【解析】解:
刚洗完的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的快,说明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大小有关;此实验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液体蒸发的时间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影响蒸发快慢的常见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被研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B;
【解析】解:甲在试管外面,直接从酒精灯火焰吸热,而乙在试管内,从液体甲吸收热量。甲沸腾而乙不沸腾,说明液体甲沸腾后,液体乙不能从甲中继续吸收热量,即乙的沸点比甲高。可能情况就是:①甲为酒精,乙为水;②甲为酒精,乙为煤油;③甲为水,乙为煤油。
故选:。
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一直保持在沸点温度;
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根据以上三个知识点结合三种液体的沸点可以判断甲、乙液体的种类。
该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特点及条件,还有热传递的条件等知识,是易错题。
10.【答案】A;
【解析】解:、将新鲜的草莓装入保鲜盒中并冷藏,降低了草莓的温度,减慢了草莓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蒸发。故符合题意。
、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故选:。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故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
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11.【答案】D;
【解析】略
12.【答案】C;
【解析】略
13.【答案】A;
【解析】解:、把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避免了外界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慢蒸发,故符合题意;
、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故不合题意;
、将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加快蒸发,故不合题意;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故不合题意。
故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能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物质熔化吸热,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液体的沸点随着液体表面的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故A正确;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食物容易熟,故B正确;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壶中喷出的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C错误;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故D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解:、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属于熔化,故不符合题意;、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是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属于液化,故符合题意;、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属于凝华,故不符合题意;、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属于升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此题主要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我们要根据物质前后的状态判断物态变化。
16.【答案】94 液化 不变 小于;
【解析】解:图甲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根据图像可知图像的初温低,且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少,故图像的质量小,故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液化;不变;小于。
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再读数;
杯口附近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为水平直线,可看出温度不变;
根据图像可知图像的初温低,且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少,故图像的质量小,据此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重点考查温度计读数、沸腾时温度特点、图像分析等知识,有一定难度。
17.【答案】小张身上的风油精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风一吹,加快了空气流速,加快了风油精蒸发吸热,所以小张感觉更凉爽。;
【解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且蒸发是吸热的。
能利用蒸发吸热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小张身上的风油精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风一吹,加快了空气流速,加快了风油精蒸发吸热,所以小张感觉更凉爽。
故答案为:小张身上的风油精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风一吹,加快了空气流速,加快了风油精蒸发吸热,所以小张感觉更凉爽。

18.【答案】答:(1)瓶子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液化而形成小水珠;
(2)不能马上打开包装,因为茶叶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茶叶容易吸潮变质.;
【解析】
解释小红提出的问题,要知道茶叶包上的“汗”是从哪来的,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物态变化;
马上打开包装,茶叶很凉,要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什么物态变化,影响茶叶质量;
本题结合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掌握情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声与现代技术》同步练习(答案)

下一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 声》单元测试(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