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一次月考押题卷(1-3单元)(广东卷)(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广东专用)
范围:人教版1-3单元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时间
第Ι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有关化学史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拉瓦锡提出了原子论
B.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D.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答案】A
【解析】解: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故A错误;
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周期表,故B正确;
C.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故C正确;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制得的碱是纯碱,即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D正确。
故选:A。
2.(3分)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我国为沿线国家建成交付了一大批地标建筑。下列施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平整地面 B.钢筋绑扎 C.标高测量 D.焊接门窗
【答案】D
【解析】解:A、平整地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C、标高测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D、焊接门窗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3.(3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
【答案】D
【解析】解: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减少水体的污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合理;
B、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的污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合理;
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做法合理;
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会浪费电能,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做法不合理。
故选:D。
4.(3分)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充入食品中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小
【答案】B
【解析】解:A、氮气常温下不活泼,氮气用来充入食品中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的性质,故说法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是氧气不可燃,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故说法正确;
D、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小的性质,故说法正确;
故选:B。
5.(3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闻药品气味 D.取用固体
【答案】B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A错。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故C错。
D、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缓慢竖起试管;不能用手拿药品,故D错。
故选:B。
6.(3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氧气→臭氧
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水→碳酸
【答案】A
【解析】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符合不“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谢谢错误;
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3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小周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小吴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少量水未排完就停止收集
C.小郑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表面的铁锈打磨掉
D.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答案】D
【解析】解:A、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后生成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碳会处于集气瓶底,缓慢伸入有利于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少量水未排完就停止收集,由于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可以预留少量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铁丝表面有杂质或铁锈等,实验前应用砂纸把铁丝表面的铁锈打磨掉,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这样火柴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3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C.SO2、NO2、CO都是空气污染物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答案】B
【解析】解:A.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污染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所以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A正确;
B.酸雨是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中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和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酸雨的产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故B错误;
C.SO2、NO2、CO都是有毒有害气体,是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
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D正确。
故选:B。
9.(3分)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B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
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解:A、验满要放在集气瓶口,故A错;
B、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故B错;
C、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固体颗粒,可以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检验是否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压强不变,水不会进入瓶内,故D错。
故选:C。
10.(3分)如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红磷的量要尽量少
B.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为安全起见可慢慢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C.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立刻松开止水夹
D.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
【答案】D
【解析】解:A.为了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实验所用的红磷必需足量,故错误;
B.用酒精灯点燃红磷,要将燃烧匙快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以防空气受热膨胀逸出,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故错误;
C.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冷却时室温后再松开止水夹,以防集气瓶内温度较高,气体体积膨胀,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错误;
D.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足量的红磷已经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所以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故正确。
故选:D。
11.(3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C.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放出氧气,只是反应速率缓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3分)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分别观察颜色
【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空气微溶于水,没有明显现象,方案不可行。
B、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
C、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方案不可行;
D、三种气体都是无色的,不能通过观察颜色区分。
故选:B。
13.(3分)下列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合的是(  )
A.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
B.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温度升高,温度计水银柱上升——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D.7800L石油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35L的钢瓶中——加压后分子变小
【答案】D
【解析】解:A、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的实质: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故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相符合;
B、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原因是过氧化氢溶液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故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相符合;
C、温度升高,温度计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故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相符合;
D、7800L石油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35L的钢瓶中,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合;
故选:D。
14.(3分)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铁 B.氧 C.铝 D.硅
【答案】B
【解析】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B。
15.(3分)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情况
B.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随着反应进行生成氧气的质量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加入过氧化氢的质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D
【解析】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未开始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的质量不断增大,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再改变,图示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因此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因此a试管反应的速率较快,但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图示错误;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在减少,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质量不为零,图示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而不断增大,图示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8分)
16.(7分)请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反应:   。
(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   。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   。
(4)以上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
【答案】(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硫+氧气二氧化硫;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2)(3)。
【解析】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2)(3)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7.(4分)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2)2Na+中2的含义    ;
(3)铝离子    ;
(4)画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答案】(1)O;
(2)2个钠离子;
(3)Al3+;
(4)。
【解析】解:(1)地壳中含量前五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钙,则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化学符号为O;
(2)离子书写时,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离子带电量和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可以省略,表述多个离子时,在离子符号前加对应数字即可,所以2Na+前的2表示钠离子的个数;
(3)离子书写时,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离子带电量和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可以省略,表述多个离子时,在离子符号前加对应数字即可,所以铝离子的可表示为Al3+;
(4)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阴离子,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结构为。
18.(7分)图是氢气(H2)和氯气(Cl2)在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图中的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变化①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由该图示可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
(3)变化②是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其微观实质是分子的间隔    (填“变大”或“变小”),可以采用增大压强、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答案】(1)A;分子;H2;
(2)化合反应;氢原子、氯原子。
(3)变小;降低。
【解析】解:由围观图示可知,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1)A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B、C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所以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图中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
(2)变化①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由该图示可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氢原子、氯原子。
(3)变化②是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其微观实质是分子的间隔变小,可以采用增大压强、降低温度的方法。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19.(7分)如图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    ;选择红磷需考虑的因素有    (填序号)。
A.可以在空气中消耗氧气
B.除氧气外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
C.生成物不是气体
D.与氧气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2)实验二中,将木炭应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理由是    。
(3)实验三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    。
(4)实验一、三、四中都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实验四中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为    ;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答案】(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ABC;
(2)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3)氧气的浓度不同;
(4)防止生成的高温融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实验一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的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实验一中选择红磷考虑的因素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物不是气体、除氧气外不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故选ABC。
(2)实验二中,将木炭应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理由是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3)空气的氧气的浓度较低,实验三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氧气的浓度不同。
(4)实验一、三、四中都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实验四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为防止生成的高温融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实验三中加入少量的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20.(11分)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
【答案】(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D;F或G;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①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③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
(4)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解析】解:(1)图中标示仪器分别为:①酒精灯酒精灯;②集气瓶;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药匙;
(3)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下降,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注射器与长颈漏斗比较,注射器上有可以控制的活塞,可以根据实验时的需要添加药品,不用时可随时停止,所以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四.工艺流程题(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
21.(9分)分离空气可以获得稀有气体、纯度较高的氮气和液氧。分离空气的简易流程如图: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由步骤B可以看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选填“高”或“低”)。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    (选填“活泼”或“不活泼”)。
(3)空气的净化装置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    。(填序号)
①氮气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
⑤水蒸气
(4)实验室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5)此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是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答案】(1)混合物;物理变化;
(2)低;不活泼;
(3)④⑤;
(4)H2O2H2O+O2;分解反应;
(5)大。
【解析】解:(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属于混合物,是空气液化,所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由步骤B可以看出首先逸出的是氮气,故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3)空气的净化装置得到的液态空气分离得到了稀有气体、氮气和氧气,故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实验室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属于分解反应;
(5)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说明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大;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2.(10分)某化学小组为完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的探究内容,设计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做出猜想】猜想一:可能起催化作用;猜想二: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
【查阅资料】
催化剂定义: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进行实验】
实验Ⅰ: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木条不复燃;
实验Ⅱ:在实验I的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    ;
实验Ⅲ:待实验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后,再加入5mL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小木条复燃;重复试验多次,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实验Ⅳ:对实验的试管中物质进行过滤,对得到的黑色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干燥,再进行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    克;
【总结反思】
(1)依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探究影响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
某实验小组还想探究过氧化氢部分因素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10mL,实验中测量生成O2的体积,绘制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H2O2的质量分数(%) MnO2质量(g) 对应曲线
Ⅰ 3.4 0 a
Ⅱ 2.4 0 b
Ⅲ 3.4 1.0 c(待绘制)
①本实验中,测量生成O2体积的装置是    (填编号)。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③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
【答案】
【查阅资料】质量和化学性质;
【进行实验】实验Ⅱ:木条复燃;
实验Ⅳ:a;
【总结反思】(1)一;
(2)H2O2H2O+O2;
(3)①D;
②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③。
【解析】解:【查阅资料】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故答案为:质量和化学性质;
【进行实验】实验Ⅱ: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看到木条复燃。故答案为:木条复燃;
实验Ⅳ: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固体质量为a克。故答案为:a;
【总结反思】(1)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实验Ⅲ)和质量(实验Ⅳ)不变,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猜想一正确;故答案为:一;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故答案为:H2O2H2O+O2;
(3)①应利用装有水的集气瓶和量筒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进入集气瓶中,集中在上部,所以从短管进入,将水从长管压入量筒,进入量筒的水的体积与生成氧气的体积相同。所以选择装置D。故答案为:D;
②探究目的是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Ⅰ、Ⅱ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不同,从图中可知,实验Ⅰ产生氧气速度较快,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故答案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③实验Ⅲ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4%,与实验Ⅰ相同,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与曲线a相同。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所以产生氧气速度更快,则补充图像为。故答案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广东专用)
范围:人教版1-3单元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时间
第Ι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有关化学史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拉瓦锡提出了原子论
B.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D.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2.(3分)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我国为沿线国家建成交付了一大批地标建筑。下列施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平整地面 B.钢筋绑扎 C.标高测量 D.焊接门窗
3.(3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
4.(3分)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充入食品中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小
5.(3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闻药品气味 D.取用固体
6.(3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氧气→臭氧
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水→碳酸
7.(3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小周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小吴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少量水未排完就停止收集
C.小郑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表面的铁锈打磨掉
D.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8.(3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C.SO2、NO2、CO都是空气污染物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9.(3分)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B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
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10.(3分)如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红磷的量要尽量少
B.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为安全起见可慢慢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C.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立刻松开止水夹
D.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
11.(3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C.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12.(3分)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分别观察颜色
13.(3分)下列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合的是(  )
A.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
B.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温度升高,温度计水银柱上升——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D.7800L石油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35L的钢瓶中——加压后分子变小
14.(3分)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铁 B.氧 C.铝 D.硅
15.(3分)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情况
B.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随着反应进行生成氧气的质量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
D.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加入过氧化氢的质量的变化情况
第Ⅱ卷(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8分)
16.(7分)请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反应:   。
(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   。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   。
(4)以上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
17.(4分)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2)2Na+中2的含义    ;
(3)铝离子    ;
(4)画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18.(7分)图是氢气(H2)和氯气(Cl2)在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图中的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变化①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由该图示可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
(3)变化②是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其微观实质是分子的间隔    (填“变大”或“变小”),可以采用增大压强、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19.(7分)如图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    ;选择红磷需考虑的因素有    (填序号)。
A.可以在空气中消耗氧气
B.除氧气外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
C.生成物不是气体
D.与氧气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2)实验二中,将木炭应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理由是    。
(3)实验三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    。
(4)实验一、三、四中都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实验四中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为    ;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20.(11分)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
四.工艺流程题(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
21.(9分)分离空气可以获得稀有气体、纯度较高的氮气和液氧。分离空气的简易流程如图: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由步骤B可以看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选填“高”或“低”)。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    (选填“活泼”或“不活泼”)。
(3)空气的净化装置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    。(填序号)
①氮气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
⑤水蒸气
(4)实验室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5)此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是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2.(10分)某化学小组为完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的探究内容,设计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做出猜想】猜想一:可能起催化作用;猜想二: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
【查阅资料】
催化剂定义: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进行实验】
实验Ⅰ: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木条不复燃;
实验Ⅱ:在实验I的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    ;
实验Ⅲ:待实验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后,再加入5mL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小木条复燃;重复试验多次,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实验Ⅳ:对实验的试管中物质进行过滤,对得到的黑色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干燥,再进行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    克;
【总结反思】
(1)依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探究影响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
某实验小组还想探究过氧化氢部分因素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10mL,实验中测量生成O2的体积,绘制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H2O2的质量分数(%) MnO2质量(g) 对应曲线
Ⅰ 3.4 0 a
Ⅱ 2.4 0 b
Ⅲ 3.4 1.0 c(待绘制)
①本实验中,测量生成O2体积的装置是    (填编号)。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③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生物(广东卷)答案

下一篇: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地理-HEB]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