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九上3.1、电现象(答案)

教科九上3.1、电现象
(共17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如图所示,人在科技馆内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并散开,由该现象可推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
A.正电荷 B.负电荷 C.异种电荷 D.同种电荷
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以下学习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刻度尺 B.铅笔芯 C.橡皮 D.物理课本
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则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A.从地面流向尖端 B.从尖端流向地面
C.没有电流 D.无法判定
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线用铜作为内芯,是因为铜的导热性好
B.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
C.玻璃刀的刀刃用金刚石做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D.烧锅的把手用胶木做成,是因为胶木的隔热性能好
家用电器的电源连接线,内部是铜制导线,外部被橡胶包裹。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A.弹性 B.磁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安全帽 B.布手套 C.橡胶鞋 D.钢尺
通电导体的电流及周围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推断通过导体的电子流的运动方向及电子带电情况
A. B.
C. D.
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出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图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A. 禁止放易燃物 B. 禁止梳头 C. 熄火加油 D. 禁止吸烟
二、填空题(共4题)
请将图中的三种原子结构模型按照人们对原子结构认识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 (选“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组成。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 ;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 (选填序号即可:①“从梳子到金属球”或②“从金属球到梳子”)。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
(1)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
(2)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常见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 和 。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 年,著名物理学家 在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 电的原子核和带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2) 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表示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 (填“甲”“乙”“丙”或“丁”)。
根据所学物理知识,结合给予信息,回答问题。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瞩目成就, 年 月“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航天员陈冬和景海鹏在太空生活 多天,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
(1) 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 ,受到的重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时,火箭点火向下喷出气体,火箭向上运动,说明物体间 。为了防止火箭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烧蚀火箭表面,制作火箭的外层应选用 (选填“密度小”、“耐高温”或“导电性”)的材料;
(3) 早在 年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就成功进行了太空行走。随着使用,航天员出舱时所携带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天员所穿舱外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凹凸不平的橡胶颗粒,其目的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D
【解析】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的身体就会带上电荷,即人的头发上会带上同种电荷(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人的头发会飘起来。
2. 【答案】C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光滑瓷砖上的吸盘式挂钩,挂衣钩里面的空气被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挂钩压在瓷砖上,故A错误;
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B错误;
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C正确;
行驶的汽车,车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窗外,故D错误。
3. 【答案】B
4. 【答案】B
【解析】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避雷针向外放电,即带负电的电子由地面向上移动,故电流为从尖端向地面。
5. 【答案】A
【解析】A、电线用铜作为内芯,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并且造价低;
B、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
C、玻璃刀的刀刃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将玻璃划破;
D、烧锅的把手用胶木做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能差,人手接触胶木时不会感到烫手。
6. 【答案】D
【解析】内部是铜制导线,外部被橡胶包裏,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而橡胶导电性不好,因此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导电性。故选D。
7. 【答案】D
【解析】塑料安全帽的材料是塑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布手套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橡胶鞋的材料是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钢尺的材料是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D正确。
8. 【答案】C
【解析】通电后,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正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根据图示,电流方向向下,即正电荷向下运动或者负电荷向上运动,故选C。
9. 【答案】C
【解析】AB、摩擦的方法使头发与气球里的电子发生转移,而使头发与气球带异种电荷;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分子发生转移,故AB错误;
CD、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与气球因为相互摩擦而带异种电荷;两只相同的气球带的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D错误。
10. 【答案】B
【解析】放易燃物产生的火花,会发生爆炸事故,与摩擦起电无关,故A错误;
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产生静电,会产生电火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B正确;
加油时如果不熄火,会把油气点燃,发生爆炸事故,与摩擦起电无关,故C错误;
吸烟时烟头的火花会把油气点燃,发生爆炸事故,与摩擦起电无关,故D错误。
二、填空题(共4题)
11. 【答案】②①③
12. 【答案】同种;排斥
【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则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同种电荷——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
13. 【答案】原子核;电子
14.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排斥;②
【解析】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带了电,能吸起碎纸屑,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故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过程中,塑料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接触的瞬间梳子上多余的电子向金属球转移,而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选②。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15. 【答案】
(1)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
(2) 固态;液态;气态
16. 【答案】
(1) 分子;卢瑟福;正;负
(2) 丙
【解析】
(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2) 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且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的体积小很多,故丙正确。
17. 【答案】
(1) 不变;变小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耐高温
(3) 变小;增大摩擦力
【解析】
(1)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航天员在太空只是位置变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但由离地球远了,地球对航天员的引力会变小,所以重力变小了。
(2) 火箭点火向下喷出气体,火箭向上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为了防止火箭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烧蚀火箭表面制作火箭的外层应选用耐高温的材料。
(3) 随着使用,航天员出舱时所携带氧气瓶中氧气的质量减小,但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小;航天员所穿舱外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凹凸不平的橡胶颗粒,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