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18·海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西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苹果酿果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鲜奶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空气污染物,氮气为空气中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C。
【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分析,其中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及氮的氧化物,空气中各成分都不属于污染物。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活性炭用干冰箱除臭
④氮气用作保护气
⑤干冰用作舞台云雾效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③⑤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氢气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②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③活性炭用干冰箱除臭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④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⑤干冰用作舞台云雾效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B。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4.(2020九上·小店月考)汽油运输车辆的合适位置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 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不符合题意;
C. 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的标志,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符合题意;
D. 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的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5.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是实验的设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故选B。
【分析】根据提出如何去做是实验设计环节分析。
6.(2020·柳州)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入铁钉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液体体积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将试管水平拿着,然后将铁钉置于试管口,再缓缓使试管直立,使铁钉缓缓滑至试管底部,故不符合题意;
B. 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故不符合题意;
C. 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标签要向手心,瓶塞要倒放,故不符合题意;
D. 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取用块状药品时,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到试管口,缓缓竖立试管,让固体滑落至试管底部。
B、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B.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作燃料
C.鱼能生活在水中,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用途;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没有发光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B、 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作助燃剂,但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C、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D、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都是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缓慢氧化不发光分析;
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C、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D、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铁丝在氧气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不是雾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D、根据生成二氧化碳为结论分析。
9.以下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C.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不会增加
D.过氧化氢不加催化剂时无法产生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不符合题意;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不会增加 ,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不加催化剂能产生氧气,只是很慢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分析;
B、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分析;
C、根据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质量分析;
D、根据无催化剂反应发生只是慢分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的粒子 ,不符合题意;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符合题意;
C、 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析;
C、根据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分析。
11.(2020九上·娄底期中)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 氢气+氧气
B.二氧化碳+碳 一氧化碳
C.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12.(2019九上·定州期中)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食物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具有助燃性。
C、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
D、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13.小强同学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了。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以较快地产生氧气
B.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了
C.反应中高锰酸钾起催化作用
D.完全反应后残留固体为氯化钾、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加热很快分解,将高锰酸钾用作二氧化锰,可较快产生氧气,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高锰酸钾为反应物,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符合题意;
D、 完全反应后残留固体为氯化钾、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很快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再催化氯酸钾分解,高锰酸钾为反应物,生成的氧气为高锰酸钾和氯化钾分解的氧气和分析。
14.(2022九上·石首期中)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混合物 B.②可能是金属
C.③中的粒子可构成两种物质 D.④是纯净物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①中物质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②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不可能是金属,这是因为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③中含有两种分子,可构成两种物质,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④中物质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分析;
B、根据金属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分子种类确定物质种类分析;
D、根据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分析。
15.(2022九上·凤阳月考)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气态石蜡,不符合题意;
B. 子火焰处为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C.因导管太长会使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所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符合题意;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不足,石蜡不能充分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石蜡不充分燃烧时会有蒸气逸出,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6.(2017九上·江都月考)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氧气为生成物,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为催化剂,反应后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水,反应时生成水,所以水的质量会增加,直到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后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不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根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分析。
二、填空题
17.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序号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1)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   中。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   。
(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
(4)少量药品反应可以用   。
(5)用于加热时作为热源的   。
(6)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   。
(7)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H   。
【答案】(1)E
(2)G
(3)H
(4)B
(5)F
(6)DA/AD
(7)坩埚钳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 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即E。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药匙,即G。
(3)夹持镁燃烧需用坩埚钳,即H。
(4)少量药品反应可用试管,即B。
(5)用于加热时作热源的是酒精灯,即F。
(6)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胶头滴管和量筒,即AD。
(7)H为坩埚钳 。
【分析】根据所给仪器名称及用途分析。
18.分类、归纳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现有①水银:②“农夫山泉”矿泉水:③冰水混合物:④稀有气体:⑤净化后的空气:⑥蒸馏水:⑦啤酒;⑧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⑨液氧:⑩二氧化硫。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有   。
(2)做硫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前,要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目的是   。
(3)导线内部材料通常是金属铜制成的。在常温下,金属铜(符号Cu)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在空气中加热铜丝,能生成氧化铜(Cu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属铜的物理性质有:   、   (写两条):
②在空气中加热铜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1)①③⑥⑨⑩;②④⑤⑦⑧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延展性好(合理即可);导电性高(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①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⑥蒸馏水、⑨液氧、⑩二氧化硫都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②“农夫山泉”矿泉水、④稀有气体(氦气、氩气等)、⑤净化后的空气、⑦啤酒、⑧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 做硫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前,要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3)铜为紫红色、金属光泽、固体、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都属于物理性质,铜在空气中加热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分析;
(3)根据不需化学性质体积的为物理性质,铜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分析。
三、实验题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数据如表:
可燃物名称 蜡烛 木炭 棉花 红磷 白磷
最低氧含量/% 16 14 8 8.8 3.2
请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教材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请写出集气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结合数据,你认为红磷适合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你的理由是:   。但实验过程中又确实看到进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容积的。其原因可能是:   。
(3)图2是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回看拉瓦锡的实验选择汞的优点有:____(不定项选择)。
A.实验过程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4)请你结合数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和现象:   。
【答案】(1)
(2)不适合,红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是8.8%,氧气不能完全消耗;氧气有一部分会溶于水(合理即可)
(3)B;C;D
(4)取适量的白磷放入集气瓶内,将白磷引燃,可以燃烧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集气瓶中发生的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2) 红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是8.8%,氧气不能完全消耗 ,所以红磷不适合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3)汞蒸气不毒,实验过程中有污染,A错误;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B正确;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C正确;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D正确。
(4) 由所给材料可知,白磷需要氧气的含量量低,可取适量的白磷放入集气瓶内,将白磷引燃,可以燃烧 ,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 。
【分析】(1)根据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红磷不能将氧气完全消耗分析;
(3)根据汞蒸气有毒,汞在实验中的作用分析;
(4)根据白磷需要氧气的含量量低,可利用红磷熄灭后装置内中氧气仍能使白磷燃烧,验证还存在氧气分析。
2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   。
(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验满的方法为   。
(3)若实验室选择装置C制备氧气,所需要的药品是   ,与B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
(4)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   口进(填“c”或“d”)。
(5)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g/L,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且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宜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A~F之间选择)
【答案】(1)锥形瓶
(2)F;;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c
(5)A;E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b为锥形瓶。
(2)氧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氧气较纯净,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选择F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表达式为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 。
(3) 若实验室选择装置C制备氧气,即固液常温反应,所需要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C装置中分液漏斗可控制药品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 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c口进。
(5) 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需选择A作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则选择向下排空气法即E收集。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较向上排空气法纯净,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分析;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4)根据用向上排空气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5)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四、推断题
21.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图中部分物质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途径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铁和M反应的现象是   。要使该实验成功,且现象明显,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   (写一例即可)。
(3)M化学性质较活泼,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对于这些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②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③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④该反应可能是缓慢氧化
(4)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此方法为   ,其是利用物质的   不同来对其进行分离,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答案】(1)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丝需要打磨(合理即可)
(3)①③④
(4)分离液态空气;沸点;物理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 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 ①-⑤五条途径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 ,则M为氧气,A为高锰酸钾,B为氯酸钾,C为过氧化氢溶液, 途径④为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途径⑤ 为光合作用。
(1) 途径③为过氧化氯分解制氧气,符号表达式 。
(2) 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要使该实验成功,且现象明显,铁丝要打磨,为引燃铁丝,铁丝下端系火柴等。
(3)①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正确;②该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错误;③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正确;④该反应可能是缓慢氧化 ,正确。
(4) 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此方法为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铁丝燃烧现象及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包括缓慢氧化和燃烧等,该反应一定放热,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分析;
(4)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分离,发生的物理变化分析。
五、科学探究题
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查阅资料】①氯化钾可溶于水;②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种类、反应程度、温度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开始反应温度(℃) 42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温度(℃) 490 540 350 545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没有二氧化锰,最好选用上述物质的   作催化剂。
(2)【实验现象分析】
Ⅲ中X的值应为   g,实验I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
(3)实验Ⅱ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
(4)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称量,目的是   。
(5)完成上面的操作后还不足以说明氧化铜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原因是:   。实验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6)【拓展延伸】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某同学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
【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③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④用3.1毫克、3.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7)分析乙图中的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结论,其依据是   。
(8)依题目中信息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突然变慢。理由是   。
【答案】(1)氧化铜/CuO【设计并完成实验】I、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Ⅱ、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Ⅲ、将3.0g氯酸钾与Xg氧化铜(CuO)均匀混合加热
(2)1.0;检验氧化铜能否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比较氧化铜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催化效果
(4)检验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是否相等
(5)还需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
(6)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注射器B的活塞往外移动,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合理即可)
(7)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都是5.6毫克时,相同时间内利用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体比利用二氧化锰多(合理即可)
(8)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反应速率很快,单位时间内放热很多,温度升高很快,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由表中所给物质及反应开始、剧烈反应时的温度可知,氧化铜作催化剂时温度低于其它物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没有二氧化锰,最好选用上述物质氧化铜作催化剂。
(2) 对比实验变量需唯一,所给实验是为了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则Ⅲ中X的值应为1.0 g,实验I和Ⅲ对比的目的是检验氧化铜能否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
(3) 实验Ⅱ和Ⅲ对比是比较氧化铜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催化效果。
(4) 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称量, 是为了检验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是否相等。
(5)上面实验没有证明氧化铜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不足以证明氧化铜为氯酸钾分解催化剂, 实验Ⅲ中氯酸钾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
(6) 检查甲装置气密性需采用压强差原理,即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注射器B的活塞往外移动,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
(7) 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都是5.6毫克时,相同时间内利用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体比利用二氧化锰多 ,由此可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结论。
(8) 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反应速率很快,单位时间内放热很多,温度升高很快,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所以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突然变慢。
【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各物质作催化剂时的温度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及对比实验的变量分析;
(3)根据变量确定实验目的分析;
(4)根据验证催化剂需检验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分析;
(5)根据实验没有证明氧化铜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氯酸钾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6)根据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7)根据相同时间内利用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体比利用二氧化锰多的现象分析;
(8)根据温度升高很快会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分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18·海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2.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活性炭用干冰箱除臭
④氮气用作保护气
⑤干冰用作舞台云雾效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③⑤
4.(2020九上·小店月考)汽油运输车辆的合适位置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5.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
6.(2020·柳州)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入铁钉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液体体积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B.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作燃料
C.鱼能生活在水中,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铁丝在氧气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9.以下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C.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不会增加
D.过氧化氢不加催化剂时无法产生氧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1.(2020九上·娄底期中)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 氢气+氧气
B.二氧化碳+碳 一氧化碳
C.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12.(2019九上·定州期中)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食物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3.小强同学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了。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以较快地产生氧气
B.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了
C.反应中高锰酸钾起催化作用
D.完全反应后残留固体为氯化钾、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14.(2022九上·石首期中)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混合物 B.②可能是金属
C.③中的粒子可构成两种物质 D.④是纯净物
15.(2022九上·凤阳月考)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6.(2017九上·江都月考)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7.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序号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1)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   中。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   。
(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
(4)少量药品反应可以用   。
(5)用于加热时作为热源的   。
(6)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   。
(7)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H   。
18.分类、归纳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现有①水银:②“农夫山泉”矿泉水:③冰水混合物:④稀有气体:⑤净化后的空气:⑥蒸馏水:⑦啤酒;⑧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⑨液氧:⑩二氧化硫。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有   。
(2)做硫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前,要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目的是   。
(3)导线内部材料通常是金属铜制成的。在常温下,金属铜(符号Cu)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在空气中加热铜丝,能生成氧化铜(Cu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属铜的物理性质有:   、   (写两条):
②在空气中加热铜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三、实验题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数据如表:
可燃物名称 蜡烛 木炭 棉花 红磷 白磷
最低氧含量/% 16 14 8 8.8 3.2
请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教材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请写出集气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结合数据,你认为红磷适合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你的理由是:   。但实验过程中又确实看到进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容积的。其原因可能是:   。
(3)图2是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回看拉瓦锡的实验选择汞的优点有:____(不定项选择)。
A.实验过程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4)请你结合数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和现象:   。
2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   。
(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验满的方法为   。
(3)若实验室选择装置C制备氧气,所需要的药品是   ,与B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
(4)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   口进(填“c”或“d”)。
(5)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g/L,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且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宜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A~F之间选择)
四、推断题
21.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图中部分物质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途径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铁和M反应的现象是   。要使该实验成功,且现象明显,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   (写一例即可)。
(3)M化学性质较活泼,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对于这些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②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③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④该反应可能是缓慢氧化
(4)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此方法为   ,其是利用物质的   不同来对其进行分离,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五、科学探究题
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查阅资料】①氯化钾可溶于水;②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种类、反应程度、温度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开始反应温度(℃) 42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温度(℃) 490 540 350 545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没有二氧化锰,最好选用上述物质的   作催化剂。
(2)【实验现象分析】
Ⅲ中X的值应为   g,实验I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
(3)实验Ⅱ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
(4)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称量,目的是   。
(5)完成上面的操作后还不足以说明氧化铜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原因是:   。实验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6)【拓展延伸】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某同学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
【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③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④用3.1毫克、3.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7)分析乙图中的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结论,其依据是   。
(8)依题目中信息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突然变慢。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西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苹果酿果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鲜奶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空气污染物,氮气为空气中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C。
【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分析,其中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及氮的氧化物,空气中各成分都不属于污染物。
3.【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氢气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②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③活性炭用干冰箱除臭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④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⑤干冰用作舞台云雾效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B。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4.【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 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不符合题意;
C. 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的标志,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符合题意;
D. 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的标志,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是实验的设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故选B。
【分析】根据提出如何去做是实验设计环节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将试管水平拿着,然后将铁钉置于试管口,再缓缓使试管直立,使铁钉缓缓滑至试管底部,故不符合题意;
B. 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故不符合题意;
C. 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标签要向手心,瓶塞要倒放,故不符合题意;
D. 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取用块状药品时,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到试管口,缓缓竖立试管,让固体滑落至试管底部。
B、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7.【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用途;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没有发光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B、 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作助燃剂,但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C、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D、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中溶解的氧气都是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缓慢氧化不发光分析;
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C、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D、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不是雾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D、根据生成二氧化碳为结论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不符合题意;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不会增加 ,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不加催化剂能产生氧气,只是很慢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分析;
B、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分析;
C、根据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质量分析;
D、根据无催化剂反应发生只是慢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的粒子 ,不符合题意;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符合题意;
C、 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析;
C、根据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具有助燃性。
C、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
D、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加热很快分解,将高锰酸钾用作二氧化锰,可较快产生氧气,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高锰酸钾为反应物,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符合题意;
D、 完全反应后残留固体为氯化钾、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很快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再催化氯酸钾分解,高锰酸钾为反应物,生成的氧气为高锰酸钾和氯化钾分解的氧气和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①中物质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②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不可能是金属,这是因为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③中含有两种分子,可构成两种物质,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④中物质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分析;
B、根据金属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分子种类确定物质种类分析;
D、根据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气态石蜡,不符合题意;
B. 子火焰处为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C.因导管太长会使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所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符合题意;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不足,石蜡不能充分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石蜡不充分燃烧时会有蒸气逸出,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氧气为生成物,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为催化剂,反应后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水,反应时生成水,所以水的质量会增加,直到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后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不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根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分析。
17.【答案】(1)E
(2)G
(3)H
(4)B
(5)F
(6)DA/AD
(7)坩埚钳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 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即E。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药匙,即G。
(3)夹持镁燃烧需用坩埚钳,即H。
(4)少量药品反应可用试管,即B。
(5)用于加热时作热源的是酒精灯,即F。
(6)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胶头滴管和量筒,即AD。
(7)H为坩埚钳 。
【分析】根据所给仪器名称及用途分析。
18.【答案】(1)①③⑥⑨⑩;②④⑤⑦⑧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延展性好(合理即可);导电性高(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①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⑥蒸馏水、⑨液氧、⑩二氧化硫都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②“农夫山泉”矿泉水、④稀有气体(氦气、氩气等)、⑤净化后的空气、⑦啤酒、⑧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 做硫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前,要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3)铜为紫红色、金属光泽、固体、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都属于物理性质,铜在空气中加热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分析;
(3)根据不需化学性质体积的为物理性质,铜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分析。
19.【答案】(1)
(2)不适合,红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是8.8%,氧气不能完全消耗;氧气有一部分会溶于水(合理即可)
(3)B;C;D
(4)取适量的白磷放入集气瓶内,将白磷引燃,可以燃烧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集气瓶中发生的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2) 红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是8.8%,氧气不能完全消耗 ,所以红磷不适合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3)汞蒸气不毒,实验过程中有污染,A错误;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B正确;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C正确;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D正确。
(4) 由所给材料可知,白磷需要氧气的含量量低,可取适量的白磷放入集气瓶内,将白磷引燃,可以燃烧 ,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 。
【分析】(1)根据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红磷不能将氧气完全消耗分析;
(3)根据汞蒸气有毒,汞在实验中的作用分析;
(4)根据白磷需要氧气的含量量低,可利用红磷熄灭后装置内中氧气仍能使白磷燃烧,验证还存在氧气分析。
20.【答案】(1)锥形瓶
(2)F;;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c
(5)A;E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b为锥形瓶。
(2)氧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氧气较纯净,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选择F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表达式为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 。
(3) 若实验室选择装置C制备氧气,即固液常温反应,所需要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C装置中分液漏斗可控制药品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 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c口进。
(5) 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需选择A作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则选择向下排空气法即E收集。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较向上排空气法纯净,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集满分析;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4)根据用向上排空气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5)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21.【答案】(1)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丝需要打磨(合理即可)
(3)①③④
(4)分离液态空气;沸点;物理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 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 ①-⑤五条途径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 ,则M为氧气,A为高锰酸钾,B为氯酸钾,C为过氧化氢溶液, 途径④为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途径⑤ 为光合作用。
(1) 途径③为过氧化氯分解制氧气,符号表达式 。
(2) 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要使该实验成功,且现象明显,铁丝要打磨,为引燃铁丝,铁丝下端系火柴等。
(3)①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正确;②该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错误;③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正确;④该反应可能是缓慢氧化 ,正确。
(4) 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此方法为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铁丝燃烧现象及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包括缓慢氧化和燃烧等,该反应一定放热,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分析;
(4)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分离,发生的物理变化分析。
22.【答案】(1)氧化铜/CuO【设计并完成实验】I、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Ⅱ、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Ⅲ、将3.0g氯酸钾与Xg氧化铜(CuO)均匀混合加热
(2)1.0;检验氧化铜能否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比较氧化铜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催化效果
(4)检验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是否相等
(5)还需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
(6)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注射器B的活塞往外移动,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合理即可)
(7)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都是5.6毫克时,相同时间内利用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体比利用二氧化锰多(合理即可)
(8)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反应速率很快,单位时间内放热很多,温度升高很快,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由表中所给物质及反应开始、剧烈反应时的温度可知,氧化铜作催化剂时温度低于其它物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没有二氧化锰,最好选用上述物质氧化铜作催化剂。
(2) 对比实验变量需唯一,所给实验是为了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则Ⅲ中X的值应为1.0 g,实验I和Ⅲ对比的目的是检验氧化铜能否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
(3) 实验Ⅱ和Ⅲ对比是比较氧化铜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催化效果。
(4) 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称量, 是为了检验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是否相等。
(5)上面实验没有证明氧化铜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不足以证明氧化铜为氯酸钾分解催化剂, 实验Ⅲ中氯酸钾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
(6) 检查甲装置气密性需采用压强差原理,即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注射器B的活塞往外移动,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
(7) 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都是5.6毫克时,相同时间内利用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体比利用二氧化锰多 ,由此可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结论。
(8) 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反应速率很快,单位时间内放热很多,温度升高很快,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所以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突然变慢。
【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各物质作催化剂时的温度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及对比实验的变量分析;
(3)根据变量确定实验目的分析;
(4)根据验证催化剂需检验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分析;
(5)根据实验没有证明氧化铜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氯酸钾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6)根据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7)根据相同时间内利用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体比利用二氧化锰多的现象分析;
(8)根据温度升高很快会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艺术类)(答案)

下一篇:2023秋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1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1节 第3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课时同步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