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年(2023-2021)高考化学模拟汇编-06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黑龙江省三年(2023-2021)高考化学模拟汇编-06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黑龙江大庆·大庆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实验目的
A 向2mL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1mol·L-1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比较Ka(CH3COOH)和Ka1(H2CO3)的大小
B 向4mL0.1mol·L-1CuSO4溶液中滴加1mol·L-1氨水至沉淀溶解,再加入8mL95%乙醇,过滤 制备[Cu(NH3)4]SO4 H2O晶体
C 把两个体积相同、封装有等量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分别同时浸泡在热水和冰水中,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稀硝酸,然后滴入几滴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检验溶液X是否含有SO
A.A B.B C.C D.D
2.(2022·黑龙江大庆·大庆中学校考二模)工业上可根据反应原理,来监测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23.3g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B.具有漂白性,从而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C.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数目为0.5
D.0.1mol晶体中含有分子总数为
3.(2022·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校考二模)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实验目的
A 亚硫酸钠 98.3%浓硫酸 品红溶液 验证亚硫酸钠变质
B 大理石 浓硝酸 硅酸钠溶液 验证非金属性: N>C>Si
C 高锰酸钾 浓盐酸 紫色石蕊溶液 验证氯水的漂白性
D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溶液 NH3·H2O是弱碱
A.A B.B C.C D.D
4.(2022·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模拟预测)2022年1月中旬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多次发生火山喷发并引发大范围海啸,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图是火山喷发产生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界的转化历程和工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形成硫酸型酸雨,反应总反应为2SO2+O2+H2O=2H2SO4
B.火山喷发会影响气温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大量气体进入平流层形成硫酸气溶胶阻挡太阳辐射
C.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离子方程式为Cu2+++Pb2++S2—=PbSO4↓+CuS↓
D.工业制备硫酸可用硫铁矿经FeS2→SO2→SO3→H2SO4多步反应制备
5.(2022·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三模)化学是实验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A B C D
进行喷泉实验 可吸收多余的HCl气体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配制稀硫酸溶液
A.A B.B C.C D.D
6.(2022·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二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对应的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H2S溶液中通入O2 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O>S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压缩装有H2、I2(g)和HI混合气体(已平衡)的密闭容器 气体颜色加深 平衡向生成I2的方向移动
D 将洁净的铁钉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 铁钉表面出现小气泡 铁钉腐蚀,产生气体为氯气
A.A B.B C.C D.D
7.(2022·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雾和霾是气溶胶,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B.2021年我国科学家以CO2为原料合成淀粉,为缓解温室效应带来新的希望
C.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用来杀死有害细菌,防止色素被氧化
D.新型水处理剂Na2FeO4利用其强氧化性对病菌和悬浮物进行高效处理
8.(2022·黑龙江绥化·绥化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用品在应用过程中涉及物质氧化性的是( )
A.铁红用作颜料 B.84消毒液杀菌 C.纯碱去污 D.洁厕灵除水垢
用品
主要成分 Fe2O3 NaClO Na2CO3 HCl
A.A B.B C.C D.D
9.(2022·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模拟预测)化学与当今科技、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FAST建造中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制造无菌滤棉的材料聚丙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燃煤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新冠疫苗需要冷藏运输主要是防止蛋白质升温变性
10.(2021·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二模)硫酸盐(含SO、HSO)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粒中硫酸盐生成的三个阶段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溶胶是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在气体分散剂中形成的
B.第①阶段的离子方程式为SO+NO2=NO+SO
C.整个过程没有H2O参与
D.1molSO在第②、③两个阶段失去电子的总数目为NA
11.(2021·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二模)下列实验装置和实验目的能相符合的是
A.图A装置可以验证Cu和浓硫酸反应后的产物
B.图B装置可以去除甲烷中的杂质气体乙烯
C.图C装置可以分离碘和CCl4的混合液体,提纯CCl4
D.图D右侧装置产生气泡速度较快,可以说明FeCl3对H2O2的催化效果更好
12.(2021·黑龙江大庆·大庆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2S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黑色沉淀 Ksp( (AgI)<Ksp(Ag2S)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C 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A.A B.B C.C D.D
1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校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水解为葡萄糖
B 向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过量CO2 溶液变浑浊 制得NaHCO3晶体
C 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 溶液橙黄色褪去 产生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D 在Na2SO3饱和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该气体产物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
14.(2022·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校考一模)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 打开弹簧夹K1~K4, 通入一段时间N2, 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II.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III.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IV.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V.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VI.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IV,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VII.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K1~K4,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拆卸,洗涤,整理仪器。
(1)过程I的目的是 。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过程VII的目的是 。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
(5)甲、乙、两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 (填“甲”、“乙”、“丙”)。
过程IV中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VI中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甲 有Fe3+无Fe2+ 有
乙 既有Fe3+又有Fe2+ 有
丙 有Fe3+无Fe2+ 有Fe2+
(6)进行实验过程V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2+(aq)+(aq)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 (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溶液E和F分别为 、 。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
15.(2022·黑龙江绥化·绥化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废旧电池中的Zn、Mn元素的回收,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是作为电池壳体的金属锌,正极是被二氧化锰和碳粉包围的石墨电极,电解质是氯化锌和氯化铵的糊状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MnOOH。
I.回收锌元素,制备ZnCl2
步骤一:向除去壳体及石墨电极的黑色糊状物中加水,搅拌,充分溶解,经过滤分离得固体和滤液;
步骤二:处理滤液,得到ZnCl2·xH2O晶体;
步骤三:将SOCl2与ZnCl2·xH2O晶体混合制取无水ZnCl2。
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的装置如下:
已知:SOCl2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剂,熔点-105℃,沸点79℃,140℃以上时易分解,与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
(1)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h→i→ → → →e。
(2)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二中得到ZnCl2·xH2O晶体的操作方法: 。
(4)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的现象为: 。
II.回收锰元素,制备MnO2
(5)步骤一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初步蒸干后进行灼烧,灼烧的目的 。
III.二氧化锰纯度的测定
称取1.0g灼烧后的产品,加入1.34g草酸钠(Na2C2O4)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从中取出10.00mL,用0.0200mol/L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滴定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0.00mL。
(6)写出MnO2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产品的纯度为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碳酸钠和乙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Ka(CH3COOH)大于Ka1(H2CO3),A项不符合题意;
B.向4mL0.1mol·L-1CuSO4溶液中滴加1mol·L-1氨水至沉淀溶解,得到铜氨溶液,再加入8mL95%乙醇[Cu(NH3)4]SO4溶解度减小析出[Cu(NH3)4]SO4 H2O晶体,B项不符合题意;
C.NO2和N2O4分别为红棕色和无色气体,且两者转化为可逆反应,把两个体积相同、封装有等量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分别同时浸泡在热水和冰水中,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平衡移动情况,能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
D.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会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不能检验溶液X是否含有SO,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23.3g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故A正确;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
C.每个分子中含2个极性键和1个非极性键,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数目为,故C正确;
D.属于离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分子,故D错误;
故选D。
3.C
【详解】A.应使用70%的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Na2SO3+H2SO4=Na2SO4+SO2↑+H2O,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无法证明亚硫酸钠是否变质,故A错误;
B. 硝酸具有挥发性,能对碳酸与硅酸酸性的比较产生干扰,因此无法验证实验目的,故B错误;
C.高锰酸钾溶液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氯气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可验证氯水的漂白性,故C正确;
D. 只能说明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以及NH3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能说明NH3·H2O是弱碱,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由图可知,火山喷发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和雨水反应生成硫酸,使雨水呈酸性形成硫酸型酸雨,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SO2+O2+H2O=2H2SO4,故A正确;
B.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气体进入平流层后,会形成硫酸气溶胶阻挡太阳辐射从而导致气温下降,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硫化铅转化为硫化铜的反应为硫化铅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铅和硫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S+Cu2++=CuS+PbSO4,故C错误;
D.工业上可以用煅烧硫铁矿的方法制备硫酸,硫铁矿经FeS2→SO2→SO3→H2SO4多步反应制得硫酸,故D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当挤压胶头滴管时,S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烧杯中的NaOH溶液通过导气管进入烧瓶,继续与气体发生反应,使烧瓶中压强进一步减小,烧瓶内外持续形成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能够达到目的,A符合题意;
B.HCl溶于水,会导致导气管中气体压强减小,试管中的水进入导气管,引起倒吸现象的发生,不能用于吸收多余HCl气体,B不符合题意;
C.不能形成密闭系统,气体会通过长颈漏斗逸出,因而不能用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在烧杯中进行,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通过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稀释,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6.A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向H2S溶液中通入O2,发生反应:2H2S+O2=2H2O+2S↓,说明氧化性:O2>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O>S,A正确;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该气体是SO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B错误;
C.H2、I2(g)和HI在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H2(g)+I2(g)2HI(g),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将容器压缩,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但压缩容器的容积,使气体的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不能使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C错误;
D.将洁净的铁钉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铁钉在中性盐水中会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而不是发生析氢腐蚀,因此不会在铁钉表面出现小气泡,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7.D
【详解】A.雾和霾是气溶胶,PM2.5可吸入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A正确;
B.以CO2为原料合成淀粉,可充分利于二氧化碳,为缓解温室效应带来新的希望,B正确;
C.二氧化硫作为抗氧化剂,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用来杀死有害细菌,防止色素被氧化,C正确;
D.新型水处理剂Na2FeO4中+6价铁元素具有强氧化性可杀死水中的细菌;+6价铁被还原为+3价后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而不是强氧化性,D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Fe2O3为红棕色粉末,铁红用作颜料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NaClO具有强氧化性,84消毒液杀菌利用了其强氧化性,故B符合题意;
C.纯碱去油污,利用了Na2CO3水溶液显碱性的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洁厕灵除水垢利用了HCl溶液的酸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9.D
【详解】A.碳化硅化学式为SiC,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聚丙烯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燃煤中含有硫元素,加入CaO可以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故C错误;
D.蛋白质高温会变性,新冠疫苗需要冷藏运输主要是防止蛋白质升温变性,故D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由图可知,NO2与SO、水反应生成NO、HNO2和HSO,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SO+H2O=NO+HNO2+HSO,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的属于胶体,则气溶胶是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在气体分散剂中形成的,故A正确;
B.第①阶段中NO2得到SO失去的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S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NO2=NO+SO,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第②步SO转化过程中有水( )参与,故C错误;
D.在第②、③两个阶段中SO失去电子生成HSO,S由+5价变成+6价,因此1molSO失去1mol电子生成HSO,失去电子数目为NA,故D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Cu与浓硫酸反应完成以后可能有浓硫酸剩余,水加入到浓硫酸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引起暴沸,所以应当向水中缓慢加入反应产物,A项不符合题意;
B.甲烷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B项不符合题意;
C.碘单质易溶解于四氯化碳,无法分层,不能用萃取分层的方法提纯四氯化碳,C项不符合题意;
D.相同浓度的双氧水右侧产生的气泡速度快,说明FeCl3的催化效果更好,D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D
12.D
【详解】A.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2S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黑色沉淀,说明Ksp( (AgI)>Ksp(Ag2S),A错误;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还可能含有Ag+,B错误;
C. 苯和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而是苯萃取了浓溴水中的Br2而使溴水褪色,故溶液分层;上层为溴的苯溶液,呈橙红色,下层为水层,几乎无色,C错误;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说明生成C单质,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有SO2和CO2生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则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并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能产生砖红色沉淀,故A错误;
B.氨气极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二氧化碳,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氨气使溶液呈碱性,能增大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二氧化碳与、氨气、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使乙醇脱水碳化,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也能与溴水反应使溶液褪色,则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溶液橙黄色褪去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一定是乙烯,故C错误;
D.亚硫酸饱和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4.(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
(2) NaOH溶液 排出装置内残留的Cl2或SO2,使其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对实验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危险,并防止污染空气
(3)H2SO4+Na2SO3=Na2SO4+H2O+SO2↑
(4)70%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比98%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大
(5)乙、丙
(6) Na2SO3 FeCl3 Fe3+消耗,c()减小,使平衡Fe2+ (aq) +(aq)FeSO3(s )逆向移动,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
【分析】空气中的氧气也能氧化Fe2+为Fe3+,所以先通入氮气可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A装置中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l2具有氧化性,会将B中Fe2+氧化为Fe3+,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现象是溶液变为血红色;当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H2SO4与Na2SO3溶液反应产生SO2气体,SO2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2FeCl3+2H2O=H2SO4+FeCl2+2HCl,根据Fe2+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检验Fe2+的存在。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所以用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堵塞T型导管,防止氯气逸出,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K1~K4,再通入一段时间N2,驱赶装置中的Cl2、SO2,使其被NaOH溶液吸收,然后拆卸,洗涤,整理仪器。
【详解】(1)打开弹簧夹K1~K4, 通入一段时间N2, 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SO2,防止污染空气;
过程VII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残留的Cl2或SO2,使其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对实验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危险,并防止污染空气;
(3)在C中H2SO4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a2SO4、H2O、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H2O+SO2↑;
(4)98%的浓硫酸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而70%的硫酸中含有较多的H+,所以使用70%的硫酸制取SO2气体,反应速率比用98%的浓硫酸快;
(5)甲的结论:IV中B溶液含有Fe3+,说明氧化性:Cl2>Fe3+,VI中B溶液含有;若B溶液中Cl2有剩余,则Cl2会氧化SO2生成,不能判断氧化性Fe3+>SO2;
乙的结论:IV中B溶液含有Fe3+和Fe2+,说明氧化性:Cl2>Fe3+,且Cl2不足,所以VI中B溶液含有,则一定是Fe3+氧化SO2生成,所以判断氧化性Fe3+>SO2,因此可得氧化性Cl2>Fe3+>SO2的结论;
丙的结论:IV中B溶液含有Fe3+,说明氧化性:Cl2>Fe3+;VI中B溶液含有Fe2+,若是Cl2氧化SO2,不会有Fe2+生成,说明Fe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被还原为Fe2+,所以氧化性:Fe3+>SO2,因此可得氧化性:Cl2>Fe3+>SO2的结论,所以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结论的是乙、丙;
(6)①实验中溶液显墨绿色,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加入的应该是Na2SO3(或可溶性亚硫酸盐);而步骤2中溶液显红棕色,说明加入的应该是FeCl3;
②由于Fe3+消耗,使溶液中c()减小,导致化学平衡Fe2+ (aq) +(aq)FeSO3(s )逆向移动,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
15. f g b c d xSOCl2+ZnCl2·xH2O=xSO2↑+2xHCl↑+ ZnCl2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品红溶液褪色 除去碳粉,并将MnOOH氧化为MnO2 MnO2+C2O42-+4H+Mn2++2CO2↑+2H2O 43.5%
【分析】Ⅰ.SOCl2吸收结晶水得到SO2与HCl,用冰水冷却收集SOCl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防止溶液中水蒸气进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种二氧化硫与HCl,防止污染环境,注意防止倒吸。
III.该滴定实验的原理为利用高锰酸钾标准液来测定未反应的草酸根的量,从而确定与草酸根反应的二氧化锰的量。
【详解】Ⅰ.(1)根据分析可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g→h→i→b→c→d→e,
(2)三颈烧瓶中为SOCl2与ZnCl2·xH2O中的结晶水的反应,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与HCl,所以反应方程式为:xSOCl2+ZnCl2·xH2O=xSO2↑+2xHCl↑+ ZnCl2;
(3)由溶液得到晶体,可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当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时会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
II. (5)固体含有碳和MnOOH,灼烧可生成二氧化碳,以除去碳,且将MnOOH氧化为MnO2,故答案为:除去碳粉,并将MnOOH氧化为MnO2;
III.(6)MnO2溶解在草酸钠中,二氧化锰会将草酸根氧化得到锰离子和二氧化碳,结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书写可得离子方程式为:MnO2+C2O42-+4H+=Mn2++2CO2↑+2H2O;
(7)高锰酸钾在酸性环境下也可以将草酸根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根据方程式可知存在数量关系:2MnO4-~5C2O42-,则10.00mL待测液中剩余的n(C2O42-)=0.0200mol/L×0.01L×=0.0005mol,则总剩余的n(C2O42-)=0.0005mol×=0.005mol,总的草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与二氧化锰反应的n(C2O42-)=0.01mol-0.005mol=0.00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MnO2+C2O42-+4H+=Mn2++2CO2↑+2H2O可知n(MnO2)=0.005mol,所以产品的纯度为
【点睛】第(2)题的方程式书写为易错点,要注意与SOCl2反应的不是单纯的水,而是ZnCl2·xH2O中的结晶水,所以在方程式中不能写水;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一般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三年(2023-2021)高考化学模拟汇编-01化学计量(含解析)

下一篇: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章节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