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练习(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盐巴”即食盐,因古代巴人熬制垄断食盐销售而得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盐矿都是“盐巴”的重要来源
B.因人体代谢原因,每天需补充大量“盐巴”
C.熬制“盐巴”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
D.“盐巴”可制取纯碱、烧碱等多种化工产品
2.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观察到烧杯中的固体消失,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B.反应后溶液颜色一定是浅绿色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溶液颜色变化的是
A.食醋滴入石蕊溶液
B.活性炭加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中,振荡
C.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
D.氧化铜加入到稀硫酸,微热
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酸中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5.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OH和NaCl固体 鉴别 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
B NaCl(CaCl2)溶液 除杂 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C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CO2 (CO) 除杂 点燃
A.A B.B C.C D.D
6.为使农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且不易倒伏,下列化肥中最适宜的是(  )
A.氯化钾 B.氯化氨 C.磷酸二氢铵 D.硝酸钾
7.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氧化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A.80% B.66.7% C.40% D.18.8%
8.下列实验对应操作规范的是
A. 测溶液pH B. 稀释浓硫酸
C. 取块状固体药品 D.蒸发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铝制品耐腐蚀: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用稀硫酸除铁锈: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10.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甲产生气泡,将乙、丙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丙表面析出红色金属,乙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用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纯碱、氯化钠加水调成糊状敷料,涂在鸡蛋外面,制成松花蛋,并对剩余敷料成分进行探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②中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存在纯碱
B.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
C.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氢氧化钠、纯碱
D.上述过程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3.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1)肥料是种植棉花的重要营养来源。下列化肥属于含钾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KNO3 B.NH4H2PO4 C.KCl D.K2HPO4
(2)浇水用滴灌,收获用机采,采棉机活跃在广阔的棉田上。
①采棉机的外壳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其硬度比纯铁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来炼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采棉机的零件中使用了铝、铁、铜三种金属。请设计实验验证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有铁剩余,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 (用符号表示)。
(3)硝酸钾是最常见的复合肥,其中它的阴离子符号 __________。
15.康康同学对化学中的计算问题十分感兴趣,他自己命制了两道试题请同学解答。
(1)试题1:将四种盐①Na2CO3、②NaHCO3、③CaCO3、④K2CO3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盐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2)试题2:在由上述四种盐组成的混合物中,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指出该题存在一个科学性错误,请你指出该错误:_________。
16.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 纯碱 B 盐酸 C 草木灰 D 明矾 E 尿素 F 硫酸铜 G 熟石灰
①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肥的碱是______
②_____可用于生产玻璃、烧碱等。
③_____含有钾肥
④_____属于有机氮肥。
⑤_____可用于净化水
⑥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
⑦_____可用于除铁锈
三、实验题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通过盛有_____的F装置除去水蒸气,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填“①”或“②”)口通入。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_______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使用现象 对比结论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①______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②________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③________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9.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是元素组成相同的液态物质,B、C、G均为常见气体且C可以供给呼吸,在实验室中常用A与大理石制取G气体.
(1)A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 ; B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 ;E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 ; F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 ; G的化学式是 ______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G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
20.如图表示初中化学里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全部标出),A、B为常见的气体,C为常见液体,F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甲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已为紫红色金属。
(1)写出F、甲的化学式:F________________;甲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丁和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将10g甲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该变化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b.煅烧越充分,消耗的盐酸越少
c.共生成11.1g氯化钙
d.共生成4.4g二氧化碳
五、计算题
21.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0g纯碱样品,加入10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2.硬水的长期使用不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也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家里水壶底部的水垢产生兴趣,想测定其成分(由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组成)的含量。同学们取水垢样品15.8g,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并不断滴加73%稀盐酸,产生气体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实验室用 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请计算出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3)通过计算图中消耗盐酸的质量a= ;
(4)若在滴入盐酸为c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海水、盐矿都含有较多的氯化钠,是“盐巴”的重要来源。正确。
B. 因人体代谢原因,每天需补充适量的“盐巴”,但不是大量的食用,否则会对身体有害。错误。
C.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熬制“盐巴”利用的是蒸发水使氯化钠结晶析出的方法,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正确。
D. “盐巴”可制取纯碱碳酸钠、烧碱氢氧化钠等多种化工产品。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铁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Fe + H2SO4 = FeSO4 + 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故A正确;
B、铁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是浅绿色溶液,足量铁钉放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B正确;
C、铁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观察到烧杯中的固体消失,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稀硫酸可能过量,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只有硫酸亚铁,也可能是硫酸亚铁和硫酸,故D错误。故选D。
【点睛】判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3.C
【详解】A、石蕊遇酸会变红,错误;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使滴有红墨水的水变为无色,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物明显现象,正确;
D、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变为蓝色的,错误。故选C。
4.B
【详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错误。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D、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中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也可能是氢氧化钠等,错误。
故选:B。
5.A
【分析】A、NaOH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根据是否有热量变化判断;
B、碳酸钠虽然可以除去氯化钙,滴加的碳酸钠溶液过量,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点燃。
【详解】A、NaOH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高,氯化钠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碳酸钠虽然可以除去氯化钙,滴加的碳酸钠溶液过量,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酚酞都变成红色,不能检验,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点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D
【详解】氮肥的作用:能使叶色浓绿,促进茎叶的生长;钾肥能抗倒伏。为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且不易倒伏,应该使用含氮和钾的复合肥,硝酸钾符合。
故选D。
7.C
【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中含有氢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生成的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设变质后的固体的质量为100g,则氢元素质量为,碳元素质量为,
设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质量分别为a、b,反应的氧化钙质量分别为x、y
则变质后的固体中没变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变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变质前的氧化钙的总质量为,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故选C。
8.D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装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点睛】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步骤可简记为:酸入水、缓慢倒,并搅拌。
9.D
【详解】A、铝制品耐腐蚀,因为铝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稀硫酸除铁锈,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甲产生气泡,即只有金属甲能够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证明三种金属中,甲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将乙、丙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丙表面析出红色金属,乙没有明显现象,证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丙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乙、丙、甲,故选B。
11.A
【详解】A、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刚开始铁锈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生成氢气,当铁锈反应完之后,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当铁反应完之后氢气质量不变,图像相符A正确。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酸性减弱,pH增大,图像不符,B错。
C、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没有沉淀,盐酸反应完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不符,C错。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刚开始加热,质量不变,加热一定时间之后碳酸钙分解,固体质量减少,且固体质量不会变为零,图像不符,D错。
故选:A。
12.D
【详解】A、生石灰、纯碱、氯化钠加水调成糊状敷料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滤渣为碳酸钙,A错误;
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步骤③滤液中滴加酚酞变红,不能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步骤⑤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故B错误;
C、滤液中加足量稀盐酸,无气泡冒出,说明滤液中无碳酸钠,C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置换反应,D正确;
故选:D。
13.(1)AD
(2) 大 将表面打磨干净的铝片、铜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铝片表面变成银白色,溶液逐渐褪成无色;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为
【分析】(1)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是复合肥。
(2)根据合金的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1)A、KNO3中同时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含钾的复合肥,故符合题意;
B、NH4H2PO4中同时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不属于含钾的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C、KCl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属于含钾的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D、K2HPO4中同时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含钾的复合肥,故符合题意;
故填:AD。
(2)
①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大,故填:大。
②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来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③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利用“中间金属原则”的实验方案即:用活动性居于中间的铁的盐溶液(FeCl2溶液)与活动性居于两边的金属(铝、铜)分别反应,实验操作为:将表面打磨干净的铝片、铜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故填:将表面打磨干净的铝片、铜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④把铝片放入FeCl2溶液中,铝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与氯化铝,实验现象为:铝片表面变成银白色,溶液逐渐褪成无色;把铜片放入FeCl2溶液中,铜与氯化亚铁不反应,实验现象为: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故填:铝片表面变成银白色,溶液逐渐褪成无色;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⑤分析实验现象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为:Al>Fe>Cu;铝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与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合肥的判断、合金的性质、炼铁的原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探究,难度不大,平时注重知识的理解与积累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Fe+2HCl═FeCl2+H2↑ Fe2+ NO3-
【详解】(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有黑色固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有铁剩余.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铁能与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由于铁是过量的,溶液中的氯化铁、盐酸没有剩余,所以,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Fe2+;
(3)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符号为NO3-。
15.(1)④①③②
(2) 8% 四种盐中碳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约为34.8%,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32%
【解析】(1)
题中所给盐酸的质量相等,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因此溶液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增加量也相等。题中要求投入盐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可以理解为加入相同质量的盐,溶液质量增加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我们可以先写出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参加反应的四种盐①Na2CO3、②NaHCO3、③CaCO3、④K2CO3的质量均为m
①mg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②mg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③m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④mg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可计算出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大小关系为:②>③>①>④。溶液质量的增加量可以表示为进入溶液中的盐的质量减去溶液中逸出气体的质量。由于加入的盐质量相等,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溶液质量的增加量越小,四种盐使溶液增加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③<①<④。因此,要使溶液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增加量相等,投入盐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
(2)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由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该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1: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
碳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酸氢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因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34.8%,不可能为32%。
16. G A C E D F B
【详解】①熟石灰是碱,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肥;
②纯碱可用于生产玻璃、烧碱等。
③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草木灰中含有钾肥;
④尿素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氮肥。
⑤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可用于净化水;
⑥硫酸铜属于盐,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作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17. 长颈漏斗 2KClO32KCl+3O2↑ 。 Zn+H2SO4=ZnSO4+H2↑ 浓硫酸 ② A E 。
【详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同时生成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为了使混合气体充分与浓硫酸接触,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处通入;
(4)根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可知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根据“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知,氨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收集装置是E。
【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8. 稀盐酸或稀硫酸 氯离子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或氯离子促进反应的进行或铜盐溶液中酸根离子种类不同) A B AC 证实氧化膜对反应的影响(是否破坏氧化膜) 在溶液中,铝比铜活泼,每2个铝原子失去6个电子,变成2个铝离子;每3个铜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铜原子
【详解】(1)氧化铜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的盐为蓝色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氧化铜可以采用加酸的方法。故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2)步骤一、二中所用的铜盐溶液不同,氯化铜与硫酸铜的差别在于所含有的酸根离子不同,根据实验的现象,可以看出含氯离子的反应剧烈。故填:氯离子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或氯离子促进反应的进行或铜盐溶液中酸根离子种类不同);
(3)现象一与现象二相比,区别是用力程度不同,故填A。
现象一是用粗砂纸,现象三是用细砂纸,区别是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故填B。
现象四和现象三相比区别是打磨时间,长时间打磨可能因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故填C。
(4)用粗细不同的砂纸打磨铝片,目的是除去的是表面的氧化膜,证实氧化膜对反应的影响;
(5)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本反应是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铜,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每2个铝原子失去6个电子,变成2个铝离子,每3个铜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铜原子在溶液中。故填:在溶液中,铝比铜活泼,每2个铝原子失去6个电子,变成2个铝离子,每3个铜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铜原子。
19. HCl H2 H2O Ca(OH)2 CO2 2H2O22H2O+O2↑ 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 Ca(OH)2+CO2═CaCO3↓+H2O A
【分析】根据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此F是氢氧化钙;E和F(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D能够转化为E,且D、E组成元素相同,D能够反应产生气体C,可推出E是水,因此D是过氧化氢,则C是氧气;E(水)能够和B相互转化,且B能够和氧气反应,B还是气体,因此B是氢气;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且G能够和F(氢氧化钙)反应,因此G是二氧化碳,A能够转化为氢气和水,因此A是盐酸,带入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A是盐酸,B是氢气,E是水,F是氢氧化钙,G是二氧化碳,故其化学式分别为:HCl;H2;H2O;Ca(OH)2;CO2;
(2)根据分析:D是过氧化氢,则C是氧气,故D→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根据分析:A是盐酸,E是水,故A→E反应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其化学方程式是 HCl+NaOH=NaCl+H2O;
根据分析:F是氢氧化钙,G是二氧化碳,F﹣G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稀盐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故由于氢气是单质,一定不会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故填:A。
20. NH3 CaCO3 b
【分析】A、B为常见的气体,C为常见液体,且A、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可推出C为水,A、B为氢气和氧气;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可推出乙为二氧化碳,甲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推出甲为碳酸钙,D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E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F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可推出F是氨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一步确认甲为碳酸钙,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己为紫红色金属,二氧化碳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丁,丁与戊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己和二氧化碳,可推出丙为碳,丁为一氧化碳,戊为氧化铜,己为铜,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F为氨气,化学式为:NH3;甲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由分析可知,丁为一氧化碳,戊为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钙高温煅烧:,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无论碳酸钙煅烧程度如何,消耗的盐酸相同,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化钙中的钙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钙,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
d、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4.4g,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1)53.0%;(2)10.6%(详见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10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x=10.6g
y=11.7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53%, 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6%。
22.(1)肥皂水;煮沸(2)63.3%(3)100g(4)MgCl2、CaCl2、HCl
【详解】(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的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3.3%。
(3)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15.8g-10g=5.8g;由图示可知氢氧化镁消耗盐酸的质量是a;
a=100g;
故填:100g。
(4)由图示可知,滴加稀盐酸质量0-a时,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溶质,滴加稀盐酸质量a-b时,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溶质,滴加稀盐酸质量b-c时,盐酸过量;故滴入盐酸为c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MgCl2、CaCl2、HCl;故填:MgCl2、CaCl2、HCl。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单元 铁 金属材料 B卷 能力提升(含解析)_2023-2024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下一篇:第11章 酸与碱 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 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