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同步练习 2022-2023上学期广东省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 (有解析)

13.3 比热容
一、单选题
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同一杯水经过加热,温度从30℃升高到70℃(水的质量不变,周围气压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动能变小 B.70℃的水热量较多
C.水的内能变大 D.水的比热容变大
2.(2022秋·广东佛山·九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水和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用掉一半后,水的比热容也减小一半
B.-212℃的冰内能可能为零
C.0℃的冰熔化为0℃的水,内能不变
D.一杯水在结冰时,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减少
3.(2022秋·广东珠海·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内陆城市兰州和沿海城市珠海5月18日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a是珠海,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城市a是兰州,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C.城市b是珠海,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城市b是兰州,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图是小慧同学在恒温封闭环境中做冰熔化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线,容器内的100g的冰最终变化成100g的水,且变成水后,水的质量保持不变。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下列说法( )[c水:4.2×103J/(kg·℃),c冰:2.1×103J/(kg·℃)]
①该物质在“1min-2min”段吸收的热量等于它在“20min-21min”段吸收的热量
②该物质在第7min时的内能小于它第10min时的内能
③BC段该物质吸收的热量是3.36×104J
A.只有①是正确的 B.只有①②是正确 C.只有②③是正确 D.①②③都是正确的
5.(2022秋·广东揭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在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 B.把煤块碾成煤粉
C.水凝固成冰 D.一杯水倒掉一半
6.(2022秋·广东佛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B.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C.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D.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冷却剂
7.(2022秋·广东惠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这是冬天人们常用的暖手宝,为了使加热后的暖手宝能放出更多的热量,这是利用水的(  )
A.比热容大 B.热值高 C.热量多 D.导电性能好
8.(2022秋·广东韶关·九年级统考期末)一桶汽油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汽油的质量、密度和比热容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都不变
9.(2022秋·广东阳江·九年级统考期末)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 kg﹣1 ℃﹣1 物质 比热容/J kg﹣1 ℃﹣1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水 4.2×103 冰 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温比沙石快
D.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状态有关
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2kg,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  )
A.甲的比热容为3000J/(kg·℃)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乙和丙的比热容相等
D.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丙
11.(2022秋·广东珠海·九年级统考期末)用相同的燃料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甲、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沸腾前,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较多
B.4~8分钟,甲的内能在减小
C.乙内能增大时,温度一定升高
D.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3
12.(2022秋·广东肇庆·九年级统考期末)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因为c水>c煤油,所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得更高
C.沙子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D.比热容跟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二、填空题
13.(2022秋·广东江门·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常态化抗击疫情过程中,后勤老师定期向教室内喷洒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过一会儿,走廊里的人就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 现象。“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大的特性。
14.(2022秋·广东汕头·九年级统考期末)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属于 现象;“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 有关。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它的比热容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5.(2022秋·广东湛江·九年级统考期末)“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之间 变化却没有这么明显,这是由砂石与水的 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1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质量均为1kg的三种不同的物质,当温度都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相同; 物质的比热容最大;若都吸收相同的热量, 物质的温度变化更小;2kg的乙物质温度升高5℃所吸收的热量为 J。
17.(2022秋·广东佛山·九年级统考期末)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温差 ,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比热容 的缘故。在沿海地区,白天海水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 ,夜间海水放出大量的热量而温度 ,内陆地区却正好相反。
18.(2022秋·广东河源·九年级统考期末)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砂石的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名句,诗句中的“花气袭人”是 现象,“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花香分子的运动越 。
1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初温相同的不同液体,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时间t/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20.(2022秋·广东惠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这种液体在0 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J。
21.(2022秋·广东韶关·九年级统考期末)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 .质量为1t的热水放出2.1×108J热量后温度降低 ℃.暖气能使室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4.2×103J/(kg ℃)】
三、实验题
22.(2022秋·广东珠海·九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珠用如图1所示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10 18 26 34 *
乙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1)小珠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是为了控制水和食用油的 相同;为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应使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
(2)甲物质加热至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
(3)忽略热损失,加热相同时间后,甲物质温度变化更 (选填“大”或“小”),所以它的吸热能力较弱,物理学上引入 这个物理量来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甲物质为 。

23.(2022秋·广东佛山·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是“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装置,两试管分别装有水和煤油,同一个热源红外加热器同时给试管内的水和煤油加热,试管内的水和煤油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并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
(1)实验前要让两个试管内的水和煤油 相同外,还须使水和煤油的 相同,故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某次实验结束后,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实验图像如图b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 (选填“甲”或“乙”)图线是煤油的实验图线,因为 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由图像可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
24.(2022秋·广东潮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 、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 相同,然后比较 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 。(选填:“较大”或“较小”)
(4)由图像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
25.(2022秋·广东中山·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取质量均为200g、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再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
温度/℃ 20 30 40 50
加热时间/s 甲 0 20 40 60
乙 0 40 80 120
(1)实验中利用电加热器对液体加热,通电后电加热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实验中通过比较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选填“甲”或“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3)若这两种液体中选出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则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冷却效果更好;
(4)若其中一种液体是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这种液体在0~40s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
2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在不计热散失情况下,两液体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使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时,一定要保证A、B两种液体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
(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液体的比热容, 液体更适合用来做发动机的冷却剂。
27.(2022秋·广东东莞·九年级统考期末)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大小。在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记录数据并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组装如甲图所示的装置时,应先固定 (选填“石棉网”或“温度计”)的位置;
(2)实验时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 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利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是为了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乙图所示,由此可知: 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已知甲的比热容为1.8×103J/(kg ℃),乙的比热容为 J/(kg ℃);
(4)已知甲的比热容为1.8×103J/(kg ℃),若烧杯中甲液体的质量为0.2kg,加热9min时间,甲液体吸热 J;
(5)另一小组同学对甲图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甲、乙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丙图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
28.(2022秋·广东湛江·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在“比较A、B液体谁更适合做发动机冷却剂”的实验中,他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只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乙所示。
实验小组经过讨论,选择方案二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图像,如图丙所示。
(1)他们一致认为方案二较好,因为该方案具有 的优点。(答出一个即可)
(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A液体的沸点是 ℃。
(3)从图像上看,A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液体比热容。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知道: (选填“A”或“B”)液体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四、计算题
29.(2022秋·广东梅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将质量为0.2千克的牛奶加热,牛奶的温度升高了20℃。求:牛奶吸收的热量Q吸。[]。
30.(2022秋·广东韶关·九年级统考期末)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2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五、综合题
31.(2022秋·广东河源·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2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32.(2022秋·广东佛山·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小菁想知道家中鹅卵石块和花生油的比热容,她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下:(当时环境温度为20℃,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①用手提电子秤先称出石块质量,然后称出相同质量的水和花生油分别倒入一次性杯子中;(m石=m水=m油)
②将石块放入热水壶的沸水中,待石块与沸水同温后,迅速夹起放入水杯子中,用电子温度计测量出石块和水同温后的温度;
③按步骤②方式,测量出石块和花生油同温后的温度;
小菁记录的温度是t水=34.0℃、t油=45.0℃,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可算出:石块材质的比热容c石= J/(kg·℃);花生油的比热容c油= J/(kg·℃)。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温度升高,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水分子的动能变大,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所以物体不存在热量多或者少的情况,故B错误;
C.水吸热升温,内能变大,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温度高低无关,同一杯水经过加热,温度从30℃升高到70℃,水的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此-212℃时,物体内能一定不为零,故B错误;
C.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C错误;
D.水在结冰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由图中曲线可知a的温差小,所以a是沿海城市珠海,b是内地城市兰州,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在“1min-2min”段加热了1min,在“20min-21min”段也加热了1min,所以该物质在“1min-2min”段吸收的热量等于它在“20min-21min”段吸收的热量,故①正确;
加热时间越长,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该物质在第7min时的内能小于它第10min时的内能,故②正确;
由图可知,物质BC段加热时间是10min,CD段加热时间也是10min,该物质BC段加热时间和CD段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
故③正确。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形状、位置无关,与物质的状态、种类有关。
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铜物质并没有改变,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把煤块碾成煤粉,物质种类并没有发生改变,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比热容会发生改变,故C符合题意;
D.一杯水倒掉一半,水还是水,物质种类没有改变,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因水的比热容大,与相同质量的土壤相比,放出相同热量后水降温慢,以防秧苗冻坏,故A不符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
C.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盖面积增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更多,与水的热值、导电性能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将减半;密度和比热容表示物质的某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一桶汽油用去一半,质量减半,但剩下的汽油密度和比热容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水银的比热容比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更高,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沙石的温度变化大,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沙石升温比水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比热容不相等,说明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状态有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ABC.由图可知甲物体吸收的热量Q甲=3000J,乙物体吸收的热量Q乙=2000J,丙物体吸收的热量Q丙=2000J,甲的比热容为
乙的比热容为
丙的比热容为
所以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乙的比热容小于丙的比热容,故B正确,AC错误;
D.当甲、丙吸收相同热量时,甲升高的温度为
丙升高的温度为
所以甲升高的温度小于丙升高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A.用相同燃料加热时,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沸腾前,升高相同温度,甲所用的时间大于乙的时间,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故A正确;
B.4~8分钟,甲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B错误;
C.乙从第10min开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保持不变,是沸腾过程,故C错误;
D.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到100℃,升高的温度相同,甲的时间是8min,乙的时间是4min,甲吸收的热量是乙吸收的热量的2倍,由Q=cmΔt可知,Q与c成正比,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例如冰与煤油的比热容都是,故A错误;
B.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可知, 水升高的温度比煤油升高的温度小,故B错误;
C.沙的比热容较小,和质量相等的水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故C正确;
D.物质的比热容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3. 扩散 做功 比热容
【详解】(1)[1]走廊里的人就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是消毒液气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神舟十一号”在发射的过程,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3)[3]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
14. 扩散 温度 不变
【详解】[1]酒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很远的人就能闻到酒香味。这属于扩散现象。
[2]冷水温度较低,用冷水泡茶时,扩散较慢,所以“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不变。
15. 温度 比热容
【详解】[1][2]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3]砂石和水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根据
可得
根据
可得,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
16. 有可能 甲 甲 20000
【详解】[1][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丙是不同物质,当它们的质量和变化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故它们的比热容也相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丙质量相同,变化的温度相同时,甲吸收的热量多,故甲物质的比热容大。
[3]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故甲物质的温度变化小。
[4]根据公式
17. 小 大 变化小 变化小
【详解】[1][2]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即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温差小。
[3][4]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相对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水较多,同等条件下,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吸收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晚上放热时,温度变化也较小。
18. 比热容小 扩散 剧烈
【详解】[1]“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说明在同样受热和受冷的情况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说明砂石的吸放热的能力差,而比热容就是反映这种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2][3]诗句中的“花气袭人”是指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花香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19. 等于 能 见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两个电加热器规格相同,同时加热初温相同的不同液体,且加热时间相同,均为5min,故可知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甲=Q乙。
[2][3]由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为
由[1]中可知,Q甲=Q乙,由题意可知,m甲故可知c甲>c乙,即甲液体的比热容更大。
20. 甲 2.1×103 4.2×104
【详解】[1][2]在质量相等时,水和另一种液体相同时间放热相同,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差小,则甲是水。根据第15min时放热相同,结合温度差计算液体的比热容为
[3]根据水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差计算另一种液体在0 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21. 比热容大 50 热传递
【详解】[1]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
[2]由Q放=cm△t知道,水降低的温度为:

[3]供热时,在暖气片和空气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使室内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22. 质量 相同 42 大 比热容 食用油
【详解】(1)[1][2]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为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应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
(2)[3]甲物质加热至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示数为42℃。
(3)[4][5][6]忽略热损失,加热4分钟甲升高的温度为
与甲质量相同的乙升高的温度为
故甲物质温度变化更大,所以它的吸热能力较弱;物理学上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由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可知,乙的吸热能力强,甲物质为食用油。
23. 初温 质量 秒表 甲 水 2.1×103
【详解】(1)[1]考虑到散热因素,实验前要让两个试管内的水和煤油初温相同。
[2]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须使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3]根据转换法,用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故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①[4][5]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同且初温也相同的甲和乙,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快,乙升温慢,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些,因此乙是水的图线,甲为煤油的图线。
②[6]根据乙知,加热4分钟(吸热相同),甲升高的温度为
Δt甲=30℃﹣10℃=20℃
乙升高的温度为
Δt乙=20℃﹣10℃=10℃
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之积为一定值,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则煤油的比热容是
24. 质量 吸热 升高温度 水 较大 2.1×103
【详解】(1)[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电加热器放出热量相同,可以认为水和煤油吸热相同。
[3]水和煤油吸热相同时,是通过比较升高温度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方法完成探究实验。
(3)[4]根据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知,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5]根据,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液体放热多,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较大。
(4)[6]由图像可知,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5分钟,水升高的温度
30℃-10℃=20℃
煤油升高的温度
50℃-10℃=40℃
根据,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与△t成反比,故煤油的比热容是
25. 做功 加热的时间 乙 乙 2.1×103 8.4×103
【详解】(1)[1]电加热器的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通电后电加热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的。
[2]实验中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它们从20℃升高到30℃时,甲用时20s,乙用时40s,所以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加热时间长,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多,乙的吸热本领强。
(3)[4]由于乙的吸热本领强,比热容大。因此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乙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4)[5]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乙为水,根据可知,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即对应的时间之比,两种液体同样升高温度为20℃,甲用时间40s,乙用时间80s。所以
所以乙的比热容为
[6]这种液体在0~40s的时间内升高的温度为20℃,所以吸收的热量为
26. 质量 加热时间 大于 A
【详解】(1)[1]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则加热相同时间时,吸收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变化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
(2)[2]根据转换法可知,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加热源相同,加热相同时间,两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3)[3][4]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液体,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A的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则A的吸热能力强,所以A液体的比热容大于B液体的比热容;根据Q=cmΔt,质量相同的AB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A放热多效果好,故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A。
27. 石棉网 质量 加热时间 乙 4.2×103 5.88×104 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石棉网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
(2)[2]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
[3]由转换法可知,利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是为了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3)[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可知: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的加热时间长,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乙的吸热能力强。
[5]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热量一定时,温度的变化值和比热容成反比;我们可以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间9min,甲和乙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甲的温度变化值
乙的温度变化值
据得,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所以乙的比热容
(4)[6] 9min甲吸收的热量
(5)[7]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3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28. 受热均匀 60 小于 B
【详解】(1)[1]方案二中,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这样可以使得两支试管受热均匀。
(2)[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A液体当温度达到60℃后,温度不增加了,故A液体温度达到了沸点。
(3)[3]从图像可以看出,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A升高的温度大于B升高的温度,由Q=cmΔt知,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
(4)[4]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选取比热容比较高的液体,通过结果对比,B液体更适合做冷却液。
29.
【详解】解:牛奶吸收的热量
答:牛奶吸收的热量为。
30.5.88×105J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的温度由10℃升高到80℃,水所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 ℃)×2kg×(80℃﹣10℃)=5.88×105J
答: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为5.88×105J。
31. D B 120 升高 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详解】(1)[1]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4]由图像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为120℃。
(4)[5][6]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32. 0.89×103 1.958×103
【详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将石块放入热水壶的沸水中,石块与沸水同温,再石块放入盛水的杯子中,石块和水的末温度相同,石块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即Q吸=Q放,根据热量公式知
c石m石Δt石=c水m水Δt水
由于m石=m水,所以石块材质的比热容
[2]若将石块放入热水壶的沸水中,石块与沸水同温,再石块放入盛花生油的杯子中,石块和花生油的末温度相同,石块放出的热量与花生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即Q吸′=Q放′,根据热量公式知
c花生油m花生油Δt花生油=c石m石Δt石′
由于m石=m花生油,所以花生油的比热容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鲁科版2023-2024高一物理上学期(必修1)同步练习-2.3速度和加速度

下一篇:15.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上学期广东省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