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题(答案) 2023-2024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题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学校要求学生在走廊里“脚步轻轻口无声”,是为了减小声音的(  )
A.速度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2.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D.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可以让居民区里更安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3.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队不能进入 B.乐器商店特有的标志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道路转弯注意安全
4.如图所示,小华发现风铃的金属管互相撞击时,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为探究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她用下表所示的几种金属管进行研究。其中在探究音调与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金属管的编号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材料 钢 钢 钢 铜 铜
长度/cm 20 20 40 20 40
横截面积/cm2 0.3 0.7 0.5 0.5 0.5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③
5.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变(  )
A.音调 B.方言、土语 C.音色 D.响度
6.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颌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B.这耳机可以帮助耳膜受损患者听到声音
C.这种耳机发声部件的振动停止也能发出声音
D.信号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越响亮
7.如图所示,下列图片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工厂用防噪声耳罩
C.高架道路两旁安装有隔音板 D.主要道路上设置噪声监测器
8.《古今注 舆服》记载:“记里鼓车,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辨别鼓声和镯声是根据音色不同
B.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通过鼓槌传播的
C.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D.击鼓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体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利用超声波可以预报火山爆发
C.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深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10.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C.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如图所示,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后,闹钟的声音变得很小,这说明(  )
A.抽出空气后,改变了闹钟的振幅
B.抽出空气后,改变了闹钟的频率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抽出空气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二、填空题
13.唐诗《枫桥夜泊》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上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撞击产生 而发出声音,能听出声音是钟声而不是鼓声,这是根据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别的。
14.刮风时,若窗子关的不严,留一个缝隙,便会听见风的呼啸声。我们听到风声是 振动产生的,缝隙越细,呼啸声的音调就越 (填“高”或“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能区分开“蝉”和“鸟”的叫声,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茂盛的森林有吸声的作用,这是在 减弱噪声。
1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② 。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16.噪声的控制: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 减弱噪声.
17.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
(1)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 (减慢/加快)蒸发吸热;
(2)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这是因为蓬松的雪对声音有 作用;
(3)夏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开着空调的房间玻璃窗上有小水珠,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三、实验题
18.实验小组几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
(1)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
19.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用小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3)如图丙所示,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 (选填“硬卡纸”或“梳齿”)振动发出声音,硬卡纸拨动梳齿的速度越快,听到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4)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四、计算题
20.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我爱物理!”,经过2.4s听到了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21.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飞机的飞行速度400m/s,用大炮瞄准飞机,开炮后经1.6s看到飞机爆炸,再经4.8s听到爆炸声,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了多少距离?
(2)飞机爆炸时离炮口多远?
(3)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五、作图题
22.如图所示,根据图甲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响度和音色相同,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23.如图所示,图甲是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张明同学轻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音叉发声停止后,他又用力敲击了一下音叉,请在图乙中作出用力巧音叉时,示波器上大致显示出来的波形.
(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B
7.C
8.A
9.C
10.D
11.D
12.C
13. 振动 音色
14. 空气 高 音色 传播过程中
15. 响度 频率 振动 空气
16.人耳处
17. 减慢 吸收 室外 液化 放
18. 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好 捏住棉线使棉线停止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松弛的线不容易传声
19. 振动 转换法 空气 硬卡纸 高 频率 振幅
20.408
21.(1)640m;(2)1632m;(3)1020m/s
22.
2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衡水金卷先享卷英语答案免费查询

下一篇:2024衡水金卷先享卷历史答案免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