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练习(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一段路程长为,一辆汽车通过前时速度为,通过后时速度为,则汽车全程平均速度是
A. B.
C. D.
2.(3分)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的速度行驶全程的,接着以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那么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3.(3分)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则此人上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4.(3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行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
C. 前600m,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 后600m,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5.(3分)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则此人上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6.(3分)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B.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C. 小明每秒通过的路程都是8m D. 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7.(3分)某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他运动最慢的赛段是(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8.(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B. 前内,小刚跑得较快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9.(3分)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只能描述匀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B. 平均速度能准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C. 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D.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10.(3分)一个运动物体在前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后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则它在内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11.(3分)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 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D. 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12.(3分)辆小汽车从湘潭沿高速驶往武汉,某一时刻的汽车速度显示如图。若湘潭至武汉的距离约为400km,则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程的速度都是80km/h B. 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是80m/s
C. 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是80km/h D. 到达武汉的时间一定是5h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1分)
13.(4分)西成高铁年月日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设计速度,客运里程。这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它将西安至成都原有的铁路运行时间,从个小时缩短到个多小时。真正实现了不少人“早上吃泡馍,下午看滚滚”的梦想。下图是运行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小明想乘坐历时最短的一趟列车去成都,其平均速度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上车后,小明看到坐在旁边的一位年轻妈妈对她的孩子说“别动”,这个“别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选填“座椅”、“站台”或“走动的列车员”。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
车次 区间 发时 到时 历时
西安北成都东 : : :
西安北成都东 : : :
西安北成都东 : : :
西安北成都东 : : :
西安北成都东 : : :
14.(4分)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______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位置运动到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 木块从位置到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
15.(4分)年月日,我市首次举行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小华同学是跑步爱好者,他在参加“迷你”项目跑时,用时为,则他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路边为他加油的亲友团往后退,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6.(4分)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与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
17.(4分)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年年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长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若测试时,在时间距离内将列车模型加速至,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若列车模型以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______。
18.(4分)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______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与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
19.(4分)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20.(4分)某同学进行跑步训练,通过前一半路程速度为,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则该同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5分)黄蜻蜓翅长而窄,飞行能力很强,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某同学观察蜻蜓在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三个波纹刚好在点内切。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请根据图片解答下列问题:
21.图片上看,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轴________(选填“向右”或“向
左”)。
22.蜻蜓飞行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
传播速度。
23.若该同学观测到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24.(4分)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______ 若秒表每格为,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5.(6分)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到过程的放大图。这种相机说明书上的描述如下:“每秒钟曝光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
纸锥从运动到的时间是______;
纸锥从到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从到过程中,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速度是______。
若纸锥从到过程速度保持不变,它完全通过刻度尺上“”到“”段的路程是______,所用的时间是______。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26.(12分)“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的频闪照片,、、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位置运动到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_____,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27.(12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内前进,停车后又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28.(12分)“测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的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及______,根据如图,填写下列表格。
通过段的时间 在段的平均速度 通过段的时间 在段的平均速度 通过段的时间 在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根据公式分别求出各段路程的时间,再求出总时间,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到平均速度。

通过前的时间,
通过后的时间:;
全程的总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
2.【答案】C;
【解析】解:设总路程为,,;
则前路程所用时间为:

后路程所用时间为:

所以整个过程平均速度为:

故选:。
先算出以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所用的时间,再算出以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所用的时间,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商。
该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弄清前路程用的时间与后路程用的时间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设上山的路程是,
因为,
所以运动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B.
已知上山与下山的平均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上山与下山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4.【答案】D;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
已知上山与下山的平均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上山与下山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该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设上山的路程是,
因为,
所以运动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B.
6.【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因此路程s=100m,所用时间t=12.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因此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小明在整个百米比赛中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因此C、D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解:
、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前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根据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B正确;
D、由图象可知,两人全程中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的时间都是,根据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倾斜直线;
判断前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
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9.【答案】C;
【解析】略
10.【答案】C;
【解析】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本题可以先分别算出前秒、后秒的路程,求出总路程,再用公式计算它在内的平均速度.
物体在前秒通过的路程:

后秒通过的路程:

物体在内的路程:

而总时间,
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

故选
11.【答案】D;
【解析】略
12.【答案】C;
【解析】略
13.【答案】185.48 ; 座椅 ; 红外线 ;
【解析】解:由表格数据知:西安北成都东的最短时间为:,即,
西安北成都东的平均速度:;
孩子坐在座椅上,与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年轻妈妈对她的孩子说“别动”,是以座椅为参照物的。
车轮高速转动时,温度较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增强,可以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
故答案为:;座椅;红外线。
从图中找出历时最短的时间,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出速度;
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参照物的选择、红外线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其中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4.【答案】匀速;0.04;0.9;
【解析】解: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块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位置运动到位置时,频闪次,所以时间是;
木块从位置运动到位置时,频闪次,故木块所用的时间为;
根据图示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
木块从位置到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匀速;;.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进行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物体进行变速运动.
根据频闪的次数和频闪的时间间隔,结合图示计算木块从位置运动到位置所用的时间;
刻度尺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在读出准确数字之后,还要读出估计数字,当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尺的刻度时,也要读出估计数字,由计算木块从位置到位置运动的速度.
该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能从图中读出频闪的次数和通过的距离.
15.【答案】2.5 自己 ;
【解析】解:,,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小华同学在比赛中向前运动,则路边为他加油的亲友团相对于小华位置不断后退,所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他自己。
故答案为:;自己。
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计算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参照物的选择,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题目中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研究对象;参照物;运动状态。题目中一般是告诉研究对象,再就是参照物和运动状态这两个量中的一个,确定另一个量。
16.【答案】变速;1.9;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频闪照片,在相等的时间内苹果的间隔越来越大,利用速度公式不难判断苹果的运动状态.
算出到之间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它在到之间的平均速度.
解:
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
到之间有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
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变速;.
17.【答案】50 ; 1.4 ;
【解析】解:加速过程的时间,路程;
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当列车模型以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时,
通过的时间:。
故答案为:;。
根据算出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根据算出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的时间。
该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计算题。
18.【答案】变速;1.9;
【解析】解: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
到之间有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
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变速;.
分析频闪照片,在相等的时间内苹果的间隔越来越大,利用速度公式不难判断苹果的运动状态.
算出到之间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它在到之间的平均速度.
根据图象学会分析苹果的运动状态,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9.【答案】4.30 ; 2.15 ;
【解析】解:木块左边缘在点的刻度为:,在点的刻度为,段总路程为:,
木块在点时的时刻为:,在点时的时刻为:,段总时间为:,
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
读出木块左边缘在处和处时的刻度值,二者之差即为总路程,再读出两处秒表的示数,二者之差即为总时间,最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读木块所在位置的刻度时,要读其中一个边缘。
20.【答案】;
【解析】
设一半路程为,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则总时间为,用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的平均快慢程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由题可知,前半程的速度为,后半程的速度为,设全程距离为,所用的总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

21.【答案】向左;等于;;
【解析】因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形成三个波纹刚好在点内切;
因为蜻蜓点水后的三个波纹刚好在点内切,蜻蜓第二次点水的位置刚好是第一次水波运动到的位置;
蜻蜓第一次点水的位置=,第三次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为==;
因此蜻蜓的飞行速度===。
22.【答案】时间;0.2m/s;小于;
【解析】解: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小车运动距离,,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上半程平均速度:,
下半程平均速度:,
,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时间;;小于.
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从图中秒表读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求出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该题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原理、速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属于基础题目.
23.【答案】0.5 逐渐变大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 20.0 0.4 0.15 0.375 ;
【解析】解:
相机进行拍照时,间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每秒曝光次,由图可知纸锥从运动到的时间是;
由图可知从到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纸锥在加速下落;
阶段的距离为;
所以纸锥在下落过程中阶段的速度为:

由图可知,纸锥的长度为,
则纸锥完全通过的路程为纸锥通过的路程与纸锥的长度之和,
所以,纸锥完全通过刻度尺上“”到“”段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逐渐变大;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
相机进行拍照时,照相机间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据此判断纸锥在各段的运动时间;
从照片中两个纸锥之间的间距判断物体运动快慢,间距越大,速度越快;
根据图片读出纸锥从到过程通过的距离,利用计算速度的大小。
根据图片读出纸锥完全通过刻度尺上“”到“”段的路程,又知速度,利用计算时间。
该题考查判断物体快慢的方法和速度大小的计算,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24.【答案】3.84 19.2 ;
【解析】解:
从到,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间的距离为;
小球运动的时间;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
由图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
而每两点间的时间为,则可知从至的总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小球的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速度公式的应用能力,在用速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5.【答案】解:(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10m/s;
(2)因为v=,
所以停车后走的路程:
==72km/h×h=12km=12000m,
总路程s=+=6000m+12000m=18000m,
总时间t=10min+10min+10min=30min=1800s,
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v===10m/s。
答:(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10m/s;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解析】
知道停车前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知道停车后的速度和时间,利用求停车后走的路程,可求总路程,再求出汽车的总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要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忘记中间停车的,易错点。
26.【答案】刻度尺 钟表 ;
【解析】解:由得,实验中还需用到刻度尺和钟表;
由图知,段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
段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
段的时间为,路程为,则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刻度尺;钟表;
通过段的时间 在段的平均速度 通过段的时间 在段的平均速度 通过段的时间 在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测量原理确定测量工具;
根据图中所示读出路程及对应的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代入表格中。
测量平均速度,一定要掌握测量原理,根据测量原理选择工具,同时测量时要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有解析)

下一篇: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