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和区同泽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同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
化学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Fe(OH)3胶体 B.K2SO4溶液
C.蔗糖溶液 D.NaCl溶液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C.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
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分散系
3.“地球在流浪,学习不能忘”,学好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B.小苏打指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作发酵粉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4.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选项 传统文化 化学角度解读
A 《本草经集注》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物理方法可以检验钠盐和钾盐
B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
C 《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记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 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
D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香”主要因为美酒含有酯类物质
5.为处理饮用水中过多的NO3-,可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反应为:(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发生氧化反应
B.用金属钠处理饮用水中的NO3-,效果更好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D.氧化性:NaNO3>NaAlO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B.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溶于水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7.如下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是盐酸,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 B.氧化钠 C.钠 D.碳酸氢钠
8.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0.100mol·L-1Na2S2O3溶液恰好把112mLCl2(标准状况下)完全转化为C1-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O42- B.SO32- C.S D.S2-
9.K2Cr2O7是重要氧化剂。工业制备重铬酸钾的原理是:将铬铁矿与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
①;②;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Na2CO3作还原剂
B.反应①中每生成80gFe2O3转移7mol电子
C.反应②冲,可以用浓盐酸替代硫酸
D.反应③符合溶解度较小物质转化成溶解度较大的物质
10.现有下列几个反应:
① ②
③ ④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氧化性:Cr2O72->Cl2>Fe3+ B.氧化性:Cl2>Br2>Cr2O72-
C.还原性:SO2Cr3+>Fe2+
1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氧化性的是
A.氨气用于制备硝酸
B.二氧化硫用于葡萄酒和果酒的生产
C.FeCl3溶液用于制作简易印刷电路板
D.浓盐酸用于检查氨气运输管道是否有泄漏
12.科学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含砷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
D.1mol+5价砷完全转化为+3价砷,共失去2mol电子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溶于过量的乙酸:
B.氟气与水反应: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D.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1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SO42-、OH- B.Na+、Ca2+、Ag+、NO3-
C.Na+、HCO3-、Cl-、NH4+ D.Na+、Cu2+、Cl-、SO42-
1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H2O B.NaOH→NaCl
C.H2SO4(浓)→SO2 D.CO2→CaCO3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产生
C.向HCl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D.BaCO3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7.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类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
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AgC1,BaSO4在水溶液中都难溶,它们都为弱电解质
18.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Cu(OH)2悬浊液中滴加稀盐酸:
B.小苏打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C.氢氧化钠溶液与少量CO2的反应:
D.大理石与醋酸反应:
20.已知:,。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甲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I->Fe2+>Br-
B.随着氯气的通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变化趋势如图乙
C.当通入3mol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D.原溶液中:
2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⑤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22.不同温度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不同:
①; ②;
③;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均为分解反应,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1:2
C.反应③中生成1个O2,转移的电子数为10
D.反应④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分子数之比为3:2
23.Na2O2和过量NaHCO3固体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排出气体,所得残留物是
A.Na2O2、NaOH B.Na2CO3
C.Na2O2、Na2CO3 D.NaOH、Na2CO3
24.人生是一幅大画布,你应该努力绘出绚丽多彩的画面。实验现象也是绚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后,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钠浮于液面上②熔化成小球③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④钠周围蓝色沉淀部分变黑⑤有蓝色沉淀产生⑥析出大量红色的铜⑦小球在溶液中沉浮⑧小球在液面上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A.①②③⑤⑧ B.①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5.两种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O2(足量)中充分燃烧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得到气体仍是aL,下列组合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C2H4 B.CH3CH2OH、CH3COOH
C.C2H6、HCHO D.HCOOH、CH3COOCH3
答题纸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主观题(25分)
26.某固体可能含NaOH、Na2CO3、NaHCO3中的其中二种成分,某实验研究小组取该固体把它配成溶液。
用一定浓度的盐酸逐滴加入该溶液中,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示意图如下: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2)该固体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n():n()=_________________。
27.A~E为中学化学中常见化合物,且含有同种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淡黄色的固体,X和Y是氧化物,Z是一种黄绿色的单质气体。(部分反应物或产物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A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上述所有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1molZ参加反应⑤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个。
(6)检验B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7)写出D的任意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硫酸钾溶液、蔗糖溶液、氯化钠溶液均属于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A。
2.C
【分析】
【详解】A、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氢离子和氯离子,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可以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氢氧化铁胶体,故A正确;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故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B正确;
C、胶体不带电,胶体微粒带电,故C错误;
D、胶粒大小在Inm-l00nm之间,是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故D正确;
故选C。
3.C
【详解】A.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因此“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A正确;
B.小苏打指碳酸氢钠,碱性较弱,能和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作发酵粉,B正确;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生石灰吸水,常用作干燥剂,C错误;
D.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D正确;答案选C。
4.C
【详解】A.钠盐和钾盐焰色反应的颜色不同,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故A正确;
B.司南中“杓”的材质为有磁性的物质,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所以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故B正确;
C.绿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FeSO4·7H2O是强酸弱碱盐,电离生成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不能电离出H+,“味酸”是因为亚铁离子水解显酸性,故C错误;
D.酒放置时间长,少量的乙醇被氧化为乙酸,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具有香味,所以产生香味主要是因为美酒含有酯类物质,故D正确;
答案选C。
5.B
【详解】A.中铝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所以Al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
B.钠活泼性大,先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处理饮用水中的NO3-,B项错误;
C.根据电子守恒配平:中A1化合价升高,作为还原剂,NaNO3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作为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C项正确;
D.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中氧化剂是NaNO3,氧化产物是NaAlO2,故氧化性:NaNO3>NaAlO2,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6.A
【详解】A.盐是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因此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A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中NaC1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不需要通电,B错误;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含有O2、O3两种微粒的物质中只含有O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C错误;
D.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H+,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才是酸,若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全部是H+或阴离子不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就不是酸,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7.B
【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要求反应时放热,且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以此解题。
【详解】A.过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并生成氧气,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故A错误;
B.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故B正确;
C.钠加入水中放热并生成氢气,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故U形管内液体左边高于右边,故D错误;
故选B。
8.B
【分析)C12完全转化为C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a2S2O3被氧化,S元素化合价升高,令氧化产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m,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
【详解】Cl2完全转化为C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a2S2O3被氧化,S元素化合价升高,令氧化产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m,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得:,解得m=4,故得到SO32-,故选B。
9.B
【分析)此题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及计算。
【详解】A.反应①中Fe(CrO2)2是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碳酸钠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故A错误。
B.生成2mol(相当于320g)Fe2O3时转移28mol电子,故B正确。
C.Na2Cr2O7具有强氧化性,浓盐酸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反应③冲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小于重铬酸钠,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化学反应中一般是溶解度较大的反应物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10.A
【详解】一般来说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①河知氧化性Cl2>Br2,还原性Br->Cl-,由②可知氧化性Cr2O72->Cl2,还原性Cl->Cr3+,由③问知氧化性Br2>Fe3+,还原性Fe2+>Br-,由④可知氧化性Fe3+>SO42-,还原性SO2>Fe2+,可知氧化性:Cr2O72->Cl2>Br2>Fe3+,还原性SO2>Fe2+>Br->C1->Cr3+,故正确答案是A。
11.C
【详解】A.氨气用于制备硝酸,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氨气为还原剂,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用于葡萄酒和果酒的生产可防止酒被氧化且能杀菌,B错误;
C.FeCl3溶液用于制作简易印刷电路板是和铜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为氧化剂,C正确;
D.浓盐酸用于检查氨气运输管道是否有泄漏,是浓盐酸和氨气生成氯化铵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A正确;
B.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5价砷类化合物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5价砷类化合物为氧化剂,C正确;
D.lmol+5价砷完全转化为+3价砷,共得到,D错误;
答案选D。
13.C
【分析】A.乙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B.反应生成HF和氧气;
C.还原性亚铁离子大于溴离子,少量氯气只氧化亚铁离子;
D.生成胶体,不是沉淀。
【详解)A.碳酸钙溶于过量的乙酸的离子反应为,故A错误;
B.氟气与水反应为,故B错误;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的离子反应为,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反应为,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C。
14.B
【详解】A.酸性溶液中H+与OH-反应生成H2O,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Na+、Ca2+、Ag+、NO3-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
C.酸性条件中H+与HCO3-反应生成H2O和CO2,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Cu2+是蓝色,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5.C
【详解】A.H2在氧气中燃烧反应产生H2O,需要加入氧化剂才可以实现,选项A不符合题意;
B.NaOH与盐酸反应产生NaOH,各种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S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使用金属铜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需要加入还原剂如铜等,选项C符合题意;
D.CO2在高温下与CaO反应生成CaCO3,各种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6.B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沉淀产生,故B正确;
C.向盐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发生的反应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基本不变,故C错误;
D.碳酸钡属于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碳酸钡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D错误;
故选B。
17.A
【洋解】A、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A正确;
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有些共价化合物如HCl也是强电解质,而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共价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C、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和电解质的强弱无直接关系,C错误;
D、AgCl,BaSO4在溶液中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A。
18.A
【详解】A.NaHSO4在水中电离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A正确;
B.Cu(NO3)2在水中电离为铜离子、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B错误;
C.Ca(OH)2在水中电离为钙离子、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K2SO4在水中电离为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A。
19.A
【详解】A.氢氧化铝难溶于水,不能拆,盐酸是强酸,要拆,故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小苏打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大理石难溶于水,和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A。
20.B
【详解】A.反应中,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Br-,所以还原性:Fe2+>Br-,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Fe2+,所以还原性:I->Fe2+,所以还原性I->Fe2+>Br-,A正确:
B.由图象可知,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反应为,该过程Fe2+的浓度不变,故水的电离程度不便,其次是亚铁离子,反应为,由于Fe3+的水解程度大于Fe2+,故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最后是溴离子,反应为,由于Fe3+浓度不变,水解程度不变,故水的电离程度不变,故水的电离程度变化趋势与图乙不相符,B错误;
C.由图象可知,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碘离子从最大量2mol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故原溶液中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是4mol,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故当通入3 molCl2时,2mol的I-消耗氯气lmol,4mol的Fe2+消耗2molCl2,即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C正确;
D.由图象可知,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碘离子从最大量2mol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故原溶液中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是4mol,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n(Fe2+):n(I-):n(Br-)=2:1:3,D正确;
故答案为:B。
21.C
【详解】①Fe与O2在点燃条件下得到Fe2O4,与H2SO4反应得到FeSO4、Fe2(SO4)3,故①不能按给定条件实现相应转化;
②SiO2与NaOH反应得到Na2SiO3,再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与HC1反应得到H2SiO3,②能实现转化;
③A1的冶炼通过电解熔融A12O3得到,③不能实现转化;
④Na与O2在点燃条件下得到Na2O2,④不能实现转化;
⑤SO2溶于水得到H2SO3,经O2氧化得到H2SO4,⑤能实现转化;
综上所述能实现转化的为②⑤;
答案选C。
22.C
【详解)A.以上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但是反应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反应②中被氧化的氮原子由3价变为+1价,升高了4价,被还原的氮原子由+5价变为+1价,降低了4价,所以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1:1,B错误;
C.观察反应③可知,还原反应中,N原子由+5价被还原为0价,转移5个电子,该反应每生成1个O2,就有2个N原子被还原,所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0,C正确;
D.反应④冲,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每3个N2分子有2个分子为氧化产物,1个N2分子为还原产物,同时反应生成的2个NO2分子也是还原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分子数之比为2:3,D错误;
故选C。
23.B
【详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跟二氧化碳;过氧化钠既能和水、又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若过氧化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而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则相当于过氧化钠先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二氧化碳吸收完后过氧化钠还有剩余,则过氧化钠再和水反应。已知是Na2O2和过量NaHCO3固体混合,则过氧化钠少量,故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即少量的过氧化钠只吸收了二氧化碳,则所得残留物是Na2CO3;
答案选B。
24.B
【分析】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较小,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大量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①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会浮于液面上,①正确;
②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而使钠熔化成小球,②正确;
③钠的性质很活泼,易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③正确;
④钠和水反应放出的大量热而使氢氧化铜部分分解生成黑色不溶性的氧化铜,因此会看到在钠周围蓝色沉淀部分变黑,④正确;
⑤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有蓝色沉淀产生,⑤正确;
⑥钠的性质很活泼,先和水反应,而不是和溶液中的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不会析出大量红色的铜,⑥错误;
⑦钠的密度小于溶液密度,所以会浮在液面上,⑦错误;
⑧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而使钠受力不均导致钠四处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⑧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⑧,故合理选项是B。
25.D
【详解】利用H2O、CO2与Na2O2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相当于发生:、。结合选项可知有机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最后得到气体仍为氧气,而反应前后氧气体积不变,说明有机物化学式组成满足:(CO)m(H2)n。D项有机物按1:1混合形成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可满足(CO)m(H2)n。
故选D。
26.1.00 n(Na2CO3):n(NaHCO3)=2:1
【分析】,、,由图象可知,生成CO2时消耗的盐酸为30mL,不生成CO2消耗的盐酸为20mL(小于30mL),则混合物为Na2CO3、NaHCO3,已知二氧化碳为672mL,其物质的量为,利用原子守恒结合方程式计算。
【洋解)】(1)由可知,n(HCl)=n(CO2)=0.03mol,生成CO2时消耗的盐酸为30mL,则;故答案为:1.00;
(2)据图分析可知固体为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设Na2CO3物质的量为x,NaHCO3物质的量为y,由C元素守恒有;根据盐酸加到20mL时的反应:,有
则,故n(Na2CO3)n(NaHCO3)=0.02:0.01=2:1。
故答案为:n(Na2CO3):n(NaHCO3)=2:1。
27.(1)Na2CO3 NaHCO3
(2)2:1
(3)
(4)
(5)①②⑤ NA或6.02×1023
(6)焰色试验
(7)杀菌消毒、漂白等
【分析】A是淡黄色的固体,则A为Na2O2,Z是一种黄绿色的单质气体,Z为Cl2,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B或C,结合后续反应可知X为H2O,Y为CO2,据图可知,A~E为中学化学中常见化合物,且含有同种元素,A~E分别为Na2O2、NaOH、Na2CO3、NaClO、NaHCO3。
(1)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Na2CO3,E为NaHCO3。
(2)A为Na2O2,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1。
(3)反应①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⑦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水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故离子方程式为。
(5)上述所有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②⑤,反应⑤为,1个Z参加反应⑤转移1个电子,故1molZ参加反应⑤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或6.02×1023个。
(6)B为NaOH,检验B中阳离子的方法是焰色试验。
(7)D为NaClO,常用于杀菌消毒、漂白等。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九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