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静电现象》课时作业(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静电现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外壳能吸引草屑现象,下列与“顿牟掇芥”性质一致的是(  )
A.磁体吸引铁屑 B.两滴露珠靠近吸引在一起
C.冰棒粘在舌头上 D.电视屏幕上沾满灰尘
2.小明发现身上的化纤衣服易“吸”毛绒,下列现象中与“吸”毛绒原理相同的是(  )
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 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C.两船并行相“吸”碰撞 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
3.如下左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D.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4.四个悬挂着的泡沫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上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与C球一定带的异种电荷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5.下表中是本学期我们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做过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实验 实验器材是否干燥对实验没有影响
B 探究“红墨水扩散实验” 用热水做且摇晃烧杯,效果较好
C 探究酒精与水混合实验 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应选用“短而粗”的试管
D 用两铅块演示分子间引力实验 应将铅块表面用刀削光滑,并用力挤压
A.A B.B C.C D.D
6.如下左图,在学习“摩擦起电”知识时,物理老师演示了一个“静电章鱼”实验。他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丝抛向空中,再用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管靠近抛出的塑料丝,结果看到塑料丝像“章鱼”般张开并悬浮在空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6题) (7题) (9题)
A.摩擦塑料丝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塑料丝的过程中质子发生了转移
C.塑料丝悬浮在空中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浮力
D.塑料丝悬浮在空中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斥力
7.如上中图甲是无风条件下铝箔气球的静止状态,图乙是用带正电的a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图丙是用b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则(  )
A.气球可能不带电 B.气球带负电 C.b棒可能不带电 D.b棒带正电
8.下列事例中,与静电现象无关的是(  )
A.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
B.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C.冬天的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飞机起落架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
9.用带负电的物体靠近细水流,发现水流被物体吸引(如上右图)。如果用带正电的物体靠近细水流,则水流(  )
A.被排斥 B.被吸引 C.流量变小 D.流量变大
10.天气干燥的冬天,小明身上的外套常常与毛衣“吸”在一起的,小明脱下外套时,经常会听到外套与毛衣摩擦的“啪啪”声,有时还会看到小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使毛衣和外套都带了电
B.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毛衣容易吸附在人身体上,是由于物体间摩擦使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D.脱下外套后小明拉门把手容易被“电”到,此时他可以双手扶墙让电荷经墙面导入大地
二、填空与作图题
1.小丽用气球在头发上蹭几下,头发就随着气球飘起来,这表明摩擦后头发丝和气球带上了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经检验头发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在摩擦的过程中,头发   选填“失去”或“得到”气球的电子,由此可知摩擦起电的本质是   。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如果用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下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在物质间转移。
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   (填“正”或“负”)电,具有   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绝缘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
  。
4.在学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之后,小明拿出钥匙在塑料尺上刻画,看是否能留下划痕,这是为了比较它们的   这一物理属性;然后他将塑料尺放在头发上摩擦,发现可以吸引桌上的小纸屑,这个现象说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部分纸屑被吸引后又被弹开,其原因是   .
5.如下左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使其熔化,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用塑料丝扎成一扎并撕成细丝,用毛皮摩擦塑料丝和PPR管,然后用PPR管可以托起塑料丝,酷似一只“会飞的大章鱼”,PPR管托起“大章鱼”这个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吸引/排斥),这个原理与“大章鱼的八爪分散”的原理   (相同/不相同)。
(5题) (5题) (6题)
6.两块竖直放置并相互平行的金属板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现从两板之间的上方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从图示位置运动到两板下方这一过程的大致路径。
三、实验探究题
1.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上左图1,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上左图2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如上左图3,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填“变化”或“不变”);由此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2.在探究静电现象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吸引轻小纸屑。
(1)根据你所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正确的是______;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2)毛皮摩擦过塑料尺后,毛皮   (选填“带”或“不带”)电;
(3)小华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如上右图所示),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金属箔片会张开,它的原因是   ;
(4)同学们使用玻璃棒、橡胶棒分别与丝绸、毛皮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都能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而用手拿着金属棒与其他材料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却不能使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的   比玻璃、橡胶好。(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四、科普阅读题
空气净化器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甲)是: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路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洁净空气量(CADR)是反映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V:房间容积;t: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运行的时间),其铭牌如表:
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产品净重 洁净空气量 (CADR)
S89型 220V 44W 10kg 138m3/h
(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   ;
(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分子在   ;
(3)为了方便移动这台净化器,在它的下面装上轮子,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4)某房间的使用面积为18m ,高度是3m,此空气净化器   (能/不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5)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请计算出面积为18m2,高度是3m的房间空气的质量   。
五、综合题
以下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a,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化的实验中,在玻璃管中注入水和酒精后的操作是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粗/细)的长玻璃管;
(2)如图b,是一个简易验电器,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本领;
(3)如图c,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同种/异种),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答案
一、1.D 2.D 3.C 4.D 5.D 6.D 7.C 8.A 9.B 10.D
二、1.异种;得到;电荷的转移 2.负;同;电子
3.负;吸引轻小物体;潮湿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4.硬度;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引力;排斥;不相同
6.解:如下图所示:
三、1.(1)引力 (2)同种 (3)不变;竖直向下
2.(1)B (2)带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导电性
四、(1)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减小 (4)能 (5)69.66kg
五、(1)将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细 (2)吸引轻小物体 (3)同种;电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每周基础小练 第十一周(含解析)

下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测试(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