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北初级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北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各组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天然气燃烧水结成冰 B.铁矿石炼铁水果腐烂
C.玻璃敲碎粮食酿酒 D.灯泡发光研墨
2.(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碘食盐 B.医用酒精 C.冰水共存物 D.雪碧饮料
3.(2018九上·槐荫期中)某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不慎用污水浇灌了蔬菜,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蔬菜中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4.(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和氮气
5.(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现象
A 红磷 产生大量白雾
B 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硫粉 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D 木炭 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A B.B C.C D.D
6.(2020八上·招远期中)“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20九上·乐昌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氧气易溶干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活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粮食如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C.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D.由干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制成五额六色的霓虹灯
8.(2021九上·潜山月考)如图是 “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
B. 收集干燥的氧气
C. 检验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9.(2022九上·南海月考)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给车胎打气车胎变硬 分子的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10.(2022九上·南海月考)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镁元素和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11.(2022九上·南海月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B.m=37,n=1
C.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铷的中子数为37
12.(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关于物质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钾离子比钾原子性质稳定 B.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D.铜由铜原子构成
13.(2021九上·香洲月考)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
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水和双氧水 MnO2
D 氮气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14.(2020九上·惠城月考)氧气的制取及有关性质实验,图示正确的是(  )
A. 制氧气
B. 收集氧气
C. 铁丝燃烧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5.(2022九上·南海月考)取等质量的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同时分别用相同的热源加热,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不加二氧化锰,氯酸钾也能快速分解
C.制得氧气更多的是氯酸钾
D.反应持续时间更长的是高锰酸钾
二、填空题
16.(2022九上·南海月考)硒是人体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请结合硒元素的“身份证”信息填空:
(1)   。
(2)   。
(3)   。
(4)   ;   。
(5)   。
(6)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的物质化学符号是CO)
从微观角度看,B中1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7)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8)上述变化Ⅰ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三、实验题
17.(2022九上·南海月考)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我们做过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一个实验如图。
(1)实验操作:
①收集2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一瓶,观察到   ,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②将一个“空”集气瓶倒扣在另一瓶氧气上,瓶口相接,等待4﹣5分钟。
③然后将上面的“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取下来,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观察木条也复燃。
(2)实验结论:该实验说明分子   ;
(3)【实验二】如下图所示,图2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图1)的改进装置。
图2的主要操作为: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足量的红磷立即被点燃。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红磷燃烧时的符号表达式为   ;
(4)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体积为   mL;
(5)图2的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D.吸收生成的有毒物质,防止污染空气
四、填空题
18.(2022九上·南海月考)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A组实验是铁丝的燃烧实验。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2)B组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   (填“左”或“右”)移动。
(3)C组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   。
(4)D组实验   (填“能”或“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5)E组实验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五、实验题
19.(2022九上·南海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O2,收集装置应该选用   (填代号),此时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填代号),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F,原因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但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装置发生爆炸。你认为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六、科学探究题
20.(2022九上·南海月考)某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氧化铁(Fe2O3)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 液体积/mL 温度/℃ 氧化铁(Fe2O3)用量/g 收集40mL氧气所需时间/s
① 5 12 20 0 110
② 5 12 20 1.2 28
③ 5 12 20 1.6 16
④ 5 12 20 2.0 12
⑤ 5 12 50 2.0 8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   未发生改变。请写出过氧化氢在氧化铁(Fe2O3)催化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实验   和⑤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
(3)通过对比实验②③④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氧化铁(Fe2O3)用量的关系是   。
(4)某实验小组还想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12mL,实验中测算生成O2的体积,绘制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氧化铁(Fe2O3)用量/g 对应曲线
I 3.4 0 a
Ⅱ 2.4 0 b
Ⅲ 3.4 1.0 c(待绘制)
①本实验中,测量生成O2体积的装置应选下图中的   (填编号)。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③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
21.(2022九上·南海月考)同学们围绕“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   。
实验2:取直径   ,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2)【拓展延伸】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   mL。
(3)活动二:探究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是否有铁。【查阅资料】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四氧化三铁(Fe3O4)和氧化铁(Fe2O3)两种。②铁的氧化物均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但没有气体产生;而铁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且生成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     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4)【拓展延伸】已知:高温条件下铁和水(H2O)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H2),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天然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水有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铁矿石炼铁,水果腐烂,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玻璃敲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 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灯泡发光、研墨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医用酒精 含有酒精、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共存物
D. 雪碧饮料,含有水、碳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某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不慎用污水浇灌了蔬菜,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蔬菜中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不是指分子、原子、单质,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解答
4.【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故错误;
B.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错误;
C.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D. 工业上可以利用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和氮气,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的选择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分析。
D、根据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故错误;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物质,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故错误;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故正确;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6.【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闻到物质的气味说明分子的运动及体现出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不能得出易溶于水的结论,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故B符合题意;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不可用作火箭的燃料,故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常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氧气的微溶性分析;
B、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C、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通电发光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
9.【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给车胎打气车胎变硬,是因为分子的个数不断增多,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故正确;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可能有离子 、电子、质子等,故错误;
C. 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是镁元素和氦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数,为活泼原子,故错误;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带电荷的粒子可能有离子 、电子、质子等。
C、根据镁原子和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分析。
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11.【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 ,故错误;
B.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37,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m=3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7=2+8+18+8+n,解得n=1 ,故正确;
C. 根据B 的分析,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故错误;
D.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铷的质子数为37,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分析。
B、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钾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2、8、8、1,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钾离子,钾离子比钾原子性质稳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C. 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13.【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食醋有一种酸酸的气味,酒精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食醋与酒精,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中加入MnO2无现象,双氧水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可用MnO2检验水和双氧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别氮气与二氧化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食醋和酒精的气味不同分析;
B、根据空气和氧气中氧气浓度不同分析;
C、根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快带分解产生氧气分析;
D、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为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部,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试管口不能放塞子,应放玻璃片,便于排空气,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后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图示操作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又生成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倒流,无法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瓶口应盖玻璃片;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后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能用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是气体,不会形成压强差,无法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15.【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 由图示可知,同时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错误;
B. 如果不加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氯酸钾分解速度会降低,不可能快速分解,故错误;
C. 由图示可知,制得氧气更多的是氯酸钾,故正确;
D. 由图示可知,反应持续时间更长的是氯酸钾,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加热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16.【答案】(1)非金属
(2)4/四
(3)34
(4)得到;Se2-
(5)78.96
(6)3/三
(7)A
(8)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硒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外有四条弧线,说明该原子共有4个电子层。
(3)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34。
(4)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6,容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e2-。
(5)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6)从微观角度看,B中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3个原子构成。
(7)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其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氧气。
(8)上述变化Ⅰ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是 。
【分析】(1)根据元素名称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2) 根据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外有几条弧线,说明该原子共有几个电子层分析。
(3)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6,容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
(5)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根据B中1个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析。
(7)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8)一氧化碳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7.【答案】(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支持燃烧
(2)在不断运动
(3)
(4)20
(5)A;B;C;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①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看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2)两个集气瓶内加入带火星的木条都复燃,说明两个集气瓶内都有氧气,证明氧气分子不断在运动。
(3)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所以符号表达式为。
(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未反应前空气体积为100mL,其中氧气的体积==20mL,消耗氧气的体积=水进入的体积,则反应后消耗了20mL,因此进入水的体积为20mL。
(5)A、加入水可以吸热热量,有利于降温,故符合题意;
B、液面封住导管底部,避免气体外逸,故符合题意;
C、内部发生反应时,压强增大,可以将水压入导管,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瓶塞被弹出,故符合题意;
D、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可以溶于水,防止造成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D。
【分析】(1)①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分析。
(3)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4)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计算。
(5)根据实验过程和题目信息分析。
18.【答案】(1)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2)变浑浊;左
(3)有水雾;可燃性
(4)不能
(5)陶土网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A组实验是铁丝的燃烧实验。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B组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青蛙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集气瓶里的压强会减小,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左移动。
(3)C组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有水雾。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4)D组实验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5)E组实验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陶土网。
【分析】(1)根据铁丝的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
(2)根据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青蛙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3)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操作,蜡烛的性质分析。
(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5)根据仪器的名称分析。
19.【答案】(1)试管;铁架台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或G;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气瓶已满
(3)B/C;氧气不易溶于水;a
(4)C;F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是试管;②是铁架台;
(2)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作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为了防止更换仪器造成药品损失,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O2,收集装置应该选用D或G;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此时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或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适合用装置B或C作发生装置;
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F,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装置发生爆炸,适合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因为装置C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乙炔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可用装置F收集。
【分析】(2)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制取氧气的步骤、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4)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0.【答案】(1)化学性质;;分解
(2)④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氧化铁的用量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4)D;其它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氧化铁(Fe2O3)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探究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则温度是变量,其他条件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实验④和⑤对比可知。
(3)通过对比实验②③④可知,除了氧化铁的质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氧化铁(Fe2O3)用量的关系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氧化铁的用量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4)① 本实验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测量生成 O2体积的装置应氧气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流入量筒,故应选D。
② 根据实验探究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③ 对比实验Ⅰ和Ⅲ,可知变量是氧化铁;氧化铁可以促进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实验Ⅲ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大于Ⅰ;所以曲线c应该在曲线a之上,产生氧气的速率更快,故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如图: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氧化铁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方法分析。
(3)根据对比实验②③④分析。
(4)①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和曲线a、b分析。
③根据氧化铁可以促进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分析。
21.【答案】(1)含碳量越高,火星越多;0.20mm
(2)350
(3)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4);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零星的火星;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含碳量越高,火星越多。
(2)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设需要加水的体积为x,
x≈350mL
水的体积约为350mL。
(3)实验结论是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实验操作: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稀硫酸或者稀盐酸,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所以有气泡生成。
(4)已知:高温条件下铁和水(H2O)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H2),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应该只有一个变量,结合实验现象分析。
(2)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计算。
(3)根据铁的氧化物均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但没有气体产生;而铁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且生成氢气分析。
(4)高温条件下铁和水(H2O)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根据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缓冲分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北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各组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天然气燃烧水结成冰 B.铁矿石炼铁水果腐烂
C.玻璃敲碎粮食酿酒 D.灯泡发光研墨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天然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水有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铁矿石炼铁,水果腐烂,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玻璃敲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 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灯泡发光、研墨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碘食盐 B.医用酒精 C.冰水共存物 D.雪碧饮料
【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医用酒精 含有酒精、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共存物
D. 雪碧饮料,含有水、碳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3.(2018九上·槐荫期中)某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不慎用污水浇灌了蔬菜,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蔬菜中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某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不慎用污水浇灌了蔬菜,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蔬菜中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不是指分子、原子、单质,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解答
4.(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和氮气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故错误;
B.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错误;
C.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D. 工业上可以利用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和氮气,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的选择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分析。
D、根据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
5.(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现象
A 红磷 产生大量白雾
B 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硫粉 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D 木炭 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故错误;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物质,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故错误;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故正确;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6.(2020八上·招远期中)“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闻到物质的气味说明分子的运动及体现出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
7.(2020九上·乐昌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氧气易溶干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活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粮食如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C.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D.由干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制成五额六色的霓虹灯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不能得出易溶于水的结论,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故B符合题意;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不可用作火箭的燃料,故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常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氧气的微溶性分析;
B、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C、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通电发光分析。
8.(2021九上·潜山月考)如图是 “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
B. 收集干燥的氧气
C. 检验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
9.(2022九上·南海月考)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给车胎打气车胎变硬 分子的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给车胎打气车胎变硬,是因为分子的个数不断增多,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10.(2022九上·南海月考)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镁元素和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故正确;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可能有离子 、电子、质子等,故错误;
C. 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是镁元素和氦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数,为活泼原子,故错误;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带电荷的粒子可能有离子 、电子、质子等。
C、根据镁原子和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分析。
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11.(2022九上·南海月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B.m=37,n=1
C.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铷的中子数为37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 ,故错误;
B.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37,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m=3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7=2+8+18+8+n,解得n=1 ,故正确;
C. 根据B 的分析,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故错误;
D.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铷的质子数为37,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分析。
B、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分析。
12.(2022九上·南海月考)下列关于物质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钾离子比钾原子性质稳定 B.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D.铜由铜原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钾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2、8、8、1,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钾离子,钾离子比钾原子性质稳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C. 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13.(2021九上·香洲月考)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
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水和双氧水 MnO2
D 氮气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食醋有一种酸酸的气味,酒精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食醋与酒精,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中加入MnO2无现象,双氧水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可用MnO2检验水和双氧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别氮气与二氧化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食醋和酒精的气味不同分析;
B、根据空气和氧气中氧气浓度不同分析;
C、根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快带分解产生氧气分析;
D、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分析。
14.(2020九上·惠城月考)氧气的制取及有关性质实验,图示正确的是(  )
A. 制氧气
B. 收集氧气
C. 铁丝燃烧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为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部,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试管口不能放塞子,应放玻璃片,便于排空气,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后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图示操作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又生成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倒流,无法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图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瓶口应盖玻璃片;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后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能用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是气体,不会形成压强差,无法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15.(2022九上·南海月考)取等质量的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同时分别用相同的热源加热,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不加二氧化锰,氯酸钾也能快速分解
C.制得氧气更多的是氯酸钾
D.反应持续时间更长的是高锰酸钾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 由图示可知,同时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错误;
B. 如果不加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氯酸钾分解速度会降低,不可能快速分解,故错误;
C. 由图示可知,制得氧气更多的是氯酸钾,故正确;
D. 由图示可知,反应持续时间更长的是氯酸钾,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加热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二、填空题
16.(2022九上·南海月考)硒是人体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请结合硒元素的“身份证”信息填空:
(1)   。
(2)   。
(3)   。
(4)   ;   。
(5)   。
(6)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的物质化学符号是CO)
从微观角度看,B中1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7)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8)上述变化Ⅰ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答案】(1)非金属
(2)4/四
(3)34
(4)得到;Se2-
(5)78.96
(6)3/三
(7)A
(8)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硒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外有四条弧线,说明该原子共有4个电子层。
(3)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34。
(4)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6,容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e2-。
(5)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6)从微观角度看,B中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3个原子构成。
(7)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其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氧气。
(8)上述变化Ⅰ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是 。
【分析】(1)根据元素名称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2) 根据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外有几条弧线,说明该原子共有几个电子层分析。
(3)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6,容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
(5)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根据B中1个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析。
(7)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8)一氧化碳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
17.(2022九上·南海月考)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我们做过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一个实验如图。
(1)实验操作:
①收集2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一瓶,观察到   ,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②将一个“空”集气瓶倒扣在另一瓶氧气上,瓶口相接,等待4﹣5分钟。
③然后将上面的“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取下来,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观察木条也复燃。
(2)实验结论:该实验说明分子   ;
(3)【实验二】如下图所示,图2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图1)的改进装置。
图2的主要操作为: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足量的红磷立即被点燃。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红磷燃烧时的符号表达式为   ;
(4)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体积为   mL;
(5)图2的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D.吸收生成的有毒物质,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支持燃烧
(2)在不断运动
(3)
(4)20
(5)A;B;C;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①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看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2)两个集气瓶内加入带火星的木条都复燃,说明两个集气瓶内都有氧气,证明氧气分子不断在运动。
(3)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所以符号表达式为。
(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未反应前空气体积为100mL,其中氧气的体积==20mL,消耗氧气的体积=水进入的体积,则反应后消耗了20mL,因此进入水的体积为20mL。
(5)A、加入水可以吸热热量,有利于降温,故符合题意;
B、液面封住导管底部,避免气体外逸,故符合题意;
C、内部发生反应时,压强增大,可以将水压入导管,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瓶塞被弹出,故符合题意;
D、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可以溶于水,防止造成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D。
【分析】(1)①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分析。
(3)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4)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计算。
(5)根据实验过程和题目信息分析。
四、填空题
18.(2022九上·南海月考)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A组实验是铁丝的燃烧实验。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2)B组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   (填“左”或“右”)移动。
(3)C组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   。
(4)D组实验   (填“能”或“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5)E组实验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答案】(1)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2)变浑浊;左
(3)有水雾;可燃性
(4)不能
(5)陶土网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A组实验是铁丝的燃烧实验。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B组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青蛙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集气瓶里的压强会减小,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左移动。
(3)C组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有水雾。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4)D组实验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5)E组实验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陶土网。
【分析】(1)根据铁丝的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
(2)根据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青蛙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3)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操作,蜡烛的性质分析。
(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5)根据仪器的名称分析。
五、实验题
19.(2022九上·南海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O2,收集装置应该选用   (填代号),此时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填代号),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F,原因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但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装置发生爆炸。你认为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答案】(1)试管;铁架台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或G;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气瓶已满
(3)B/C;氧气不易溶于水;a
(4)C;F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是试管;②是铁架台;
(2)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作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为了防止更换仪器造成药品损失,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O2,收集装置应该选用D或G;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此时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或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适合用装置B或C作发生装置;
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F,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装置发生爆炸,适合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因为装置C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乙炔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可用装置F收集。
【分析】(2)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制取氧气的步骤、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4)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六、科学探究题
20.(2022九上·南海月考)某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氧化铁(Fe2O3)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 液体积/mL 温度/℃ 氧化铁(Fe2O3)用量/g 收集40mL氧气所需时间/s
① 5 12 20 0 110
② 5 12 20 1.2 28
③ 5 12 20 1.6 16
④ 5 12 20 2.0 12
⑤ 5 12 50 2.0 8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   未发生改变。请写出过氧化氢在氧化铁(Fe2O3)催化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实验   和⑤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
(3)通过对比实验②③④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氧化铁(Fe2O3)用量的关系是   。
(4)某实验小组还想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12mL,实验中测算生成O2的体积,绘制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氧化铁(Fe2O3)用量/g 对应曲线
I 3.4 0 a
Ⅱ 2.4 0 b
Ⅲ 3.4 1.0 c(待绘制)
①本实验中,测量生成O2体积的装置应选下图中的   (填编号)。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③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
【答案】(1)化学性质;;分解
(2)④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氧化铁的用量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4)D;其它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氧化铁(Fe2O3)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探究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则温度是变量,其他条件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实验④和⑤对比可知。
(3)通过对比实验②③④可知,除了氧化铁的质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氧化铁(Fe2O3)用量的关系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氧化铁的用量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4)① 本实验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测量生成 O2体积的装置应氧气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流入量筒,故应选D。
② 根据实验探究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③ 对比实验Ⅰ和Ⅲ,可知变量是氧化铁;氧化铁可以促进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实验Ⅲ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大于Ⅰ;所以曲线c应该在曲线a之上,产生氧气的速率更快,故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如图: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氧化铁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方法分析。
(3)根据对比实验②③④分析。
(4)①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和曲线a、b分析。
③根据氧化铁可以促进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分析。
21.(2022九上·南海月考)同学们围绕“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   。
实验2:取直径   ,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2)【拓展延伸】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   mL。
(3)活动二:探究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是否有铁。【查阅资料】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四氧化三铁(Fe3O4)和氧化铁(Fe2O3)两种。②铁的氧化物均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但没有气体产生;而铁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且生成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     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4)【拓展延伸】已知:高温条件下铁和水(H2O)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H2),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含碳量越高,火星越多;0.20mm
(2)350
(3)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4);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零星的火星;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含碳量越高,火星越多。
(2)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设需要加水的体积为x,
x≈350mL
水的体积约为350mL。
(3)实验结论是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实验操作: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稀硫酸或者稀盐酸,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所以有气泡生成。
(4)已知:高温条件下铁和水(H2O)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H2),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应该只有一个变量,结合实验现象分析。
(2)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计算。
(3)根据铁的氧化物均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但没有气体产生;而铁能与酸(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且生成氢气分析。
(4)高温条件下铁和水(H2O)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根据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缓冲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55 Into the unknown Using language基础过关练(有答案)

下一篇:13.3 比热容 同步练习(答案) 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