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日子久了,墙角积上了灰尘 B. “汗”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C. 北方树枝上出现雾凇 D. 严冬,屋顶的积雪没化成水却越来越少
2.(3分)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液态氮的沸点是,液态氦的沸点是,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A. 氧、氦、氮 B. 氧、氮、氦 C. 氦、氧、氮 D. 氦、氮、氧
3.(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
C.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
4.(3分)如图,用电吹风机向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吹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吹风机对玻璃容器吹的是冷风 B. 吹风时容器内物质被升华
C. 吹风时容器内物质内能减小 D. 撤去吹风机容器内物质凝固了
5.(3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冰变成水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6.(3分)(2020河南中考)“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 凝固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7.(3分)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舞台上经常用它制造云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二氧化碳气 B. 是二氧化碳颗粒
C. 是大量的小水滴 D. 是液化的空气
8.(3分)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
A.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B. 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 早上草地上的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 D. 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
9.(3分)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 进行消毒
C.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D.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10.(3分)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水→冰→水蒸气;b,冰→水→水蒸气;c.水蒸气→水→冰;d.水蒸气→冰→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 ( )
A. 只有c B. 只有b C. 只有b和c D. 四条路线都可以
11.(3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 B. 草叶上“露珠”是汽化现象
C. “飘渺的雾”是液化现象 D. 树枝上的“白霜”是升华现象
12.(3分)如图,在旧社会每逢干旱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半仙”身上,来实现所谓的“呼风唤雨”。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用“人工降雨”来把它变成现实了。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关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
B. 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
C.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
D. “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成的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13.(4分)如图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不久可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4.(4分)热升华技术属于一种特种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象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媲美。热升华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色带上的油墨颜料受热______,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生______,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热升华的图象经久耐用,图象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填物态变化名称
15.(4分)如图所示,《流浪地球》是我国一部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情境描述:太阳辐射减少,地球表面温度降为,人们呼出的气体很快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个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
16.(4分)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丙为 ______ 态,由乙到丙是 ______ 过程。
(5分)小阮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把“碘锤”放入热水中,
17.观察到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________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18.在上述实验中,小阮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她查询了一些资料:碘的熔点是,碘的沸点是,水的沸点是.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她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
19.小阮发现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0.(4分)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灰尘是固态颗粒,墙角积有灰尘的过程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故A错误;
B、玻璃上的“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严冬气温低于冰的熔点,积雪没有经过熔化变少了,是由固态变成了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解:液态氧的沸点是,液态氮的沸点是,液态氦的沸点是,
因为,
所以从液态的空气中通过升高温度分离出来,依次是氦,其次是氮,最后是氧。
故选:。
首先比较液态氧、氮和氦三者的沸点高低,把三者从液态的空气中通过升高温度分离出来,应该是依次分离温度从低到高的。
能比较液态氧、氮和氦三者的沸点高低,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错误;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正确;
、冰的形成是凝固,此过程放热;故错误;
、蜡炬成泪是熔化,此过程吸热;故错误;
4.【答案】B;
【解析】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固态碘吸收热量,容器内物质内能增加,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碘蒸气上升时,撤去电吹风机,热的碘蒸气遇到冷的容器侧壁直接变成固态碘晶体,是凝华现象,故正确错误。
5.【答案】D;
【解析】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D正确
6.【答案】C;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选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解: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这道题主要考查对制造舞台效果的物理学原理的了解,考查了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8.【答案】C;
【解析】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凝固现象;
B.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是汽化现象;
C.早上草地上的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是液化现象;
D.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是升华现象.
故选C
9.【答案】D;
【解析】解:
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
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故选:。
口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小镜子会发生液化现象,这样镜子表面会有一层雾导致看不清楚口中病状。
冬天,小镜子的温度较低,是造成水蒸气液化的主要原因,审题时要细心。
10.【答案】D;
【解析】略
11.【答案】C;
【解析】、“冰雪消融”是固态的水变成液态水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错误;
、草叶上“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错误;
、“飘渺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正确;
、树枝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错误。
12.【答案】D;
【解析】
本题通过人工降雨使用干冰的考查,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要会判断。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升华,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升华,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吸热,使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直接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变成雨滴,降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故AB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吸收;凝华;升高;
【解析】固态碘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
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变高;
14.【答案】升华 ; 凝华 ;
【解析】解:热升华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色带上的油墨颜料受热升华,变成蒸气,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凝华成固体,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实际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5.【答案】凝华;放出;
【解析】解:地球表面温度降为,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16.【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丙到甲放热,甲到乙放热,所以丙为气态,甲为液态,则乙为固态;
乙到丙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所以是升华。
故答案为:气;升华。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因其存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物态变化的推断,确定丙的状态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7.【答案】紫;升华;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
【解析】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形成紫色碘蒸气,属于升华过程;
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而碘的熔点是,所以碘在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
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是因为碘升华较慢,使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提高热水的温度,可使碘升华加快,现象明显。
18.【答案】升华 熔化;
【解析】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变为气体,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由于升华要吸收热量,所以致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此过程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而小冰粒遇到暖空气时,遇热变为雨点,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因此属于熔化现象,可根据上面的分析准确进行填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对干冰这种特殊物质所形成的物态变化要记住。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干冰的升华现象;
周围空气放出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为小冰晶,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小冰晶渐大后下落,遇暖吸收热量,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熔化为雨滴。故答案为:升华;熔化。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无答案)-2022-20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12.2 内能 热传递 同步练习 (答案)2023-2024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