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章末小结与质量评价 课件+练习(5份打包含解析)

(共20张PPT)
(一)主干知识·系统整合 
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三、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中子
质子
质子
中子
中子数
质子数
8
2
18
1.结晶法是根据组分的溶解度不同吗?
提示:不是。是根据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2.分离碘水中的碘是用分液法吗?
提示:不是。萃取后再分液。
提示:先加稀盐酸。
4.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吗?
提示:不是。计算时要用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5.配制NaOH溶液时,能否把NaOH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
提示:不能。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倒入容量瓶。
6.如何从理论上分析溶液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7.原子一定有中子吗?
提示:不一定。如1H无中子。
8.14C和14N属于同位素吗?
提示:不属于。二者质子数不同。
9.画图说明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提示:
10.元素原子序数和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有什么关系?离子中是否也满足该关系?
提示: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不再相等。
11.电子一定要排满M层才排N层吗?
提示:电子不一定排满M层才排N层,如K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K 。
1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吗?
提示:不一定。如He和Mg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其化学性质差别较大。
(二)课题探究·提升素养 
课题——工业的血液(石油)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被较广泛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探究目标(一) 原油的预处理
石油是黑色的金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对原油的预处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采取沉降法除去部分水和固体杂质(泥沙、固体盐类),然后进行分馏处理。从预处理的废水中可回收固体盐。
1.如何除掉废水中的泥沙?
提示:过滤。
2.除掉泥沙后的水中溶解有NaCl、CaCl2等盐类。其中NaCl和CaCl2在20 ℃溶解度分别为36 g、74.5 g;在80 ℃ 的溶解度分别为38.4 g、147 g。若CaCl2含量较多,NaCl很少,能否分离出CaCl2?这种分离方法叫什么?
提示:能;结晶。
3.若NaCl含量较多,CaCl2很少,如何除去少量的CaCl2
提示:加入适量Na2CO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
探究目标(二) 石油的分离与提纯
石油分离提纯使用的装置选择
1.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如何分离各种组分?选取哪个装置?
提示:用分馏的方法;选用A装置。
2.石油分馏实验时会产生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为了处理掉这些气体,用上述装置如何完成?
提示:A装置中锥形瓶改为双孔塞,把产生的气体通过E装置(长进短出),然后点燃。
探究目标(三) 石油中无机氯的测定
测定石油中的无机氯通常是为库仑法,化学小组想通过沉淀法测定无机氯的含量。沉淀法就是利用AgNO3溶液和NaCl、CaCl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AgCl沉淀。
1.首先要配制0.010 mol·L-1的AgNO3溶液,若要配制AgNO3溶液100 mL,需要哪些玻璃仪器?
提示: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需要AgNO3固体多少g?可以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吗?
提示:0.170 g;不能使用托盘天平,应用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
3.配制溶液时,小组同学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对AgNO3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提示:偏小。
4.小组用沉降法预处理原油后的废水,进行试验,废水过滤后,取了100 mL,然后进行浓缩,浓缩至10 mL,先用稀硝酸酸化后,然后用AgNO3溶液滴定,沉淀最大量时消耗AgNO3溶液12.00 mL,求10 mL废水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Ag++Cl-===AgCl↓)。
提示:0.012 mol·L-1。
探究目标(四) 石油中的元素
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石油中含有多种稳定的核素。如H、13C、32S、D、33S、34S、12C、36S、16O、14N、17O、T、18O、15N 等。  
1.这些核素中,互为同位素,且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32S、33S、34S、36S
2.这些核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有____________,没有中子的是________。
提示:D、12C、32S、16O、14N H
3.画出36S和15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阶段质量检测(二)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一)主干知识·系统整合 
          
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三、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结晶法是根据组分的溶解度不同吗?
提示:不是。是根据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2.分离碘水中的碘是用分液法吗?
提示:不是。萃取后再分液。
3.检验SO时,是先加BaCl2溶液,还是先加稀盐酸?
提示:先加稀盐酸。
4.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吗?
提示:不是。计算时要用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5.配制NaOH溶液时,能否把NaOH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
提示:不能。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倒入容量瓶。
6.如何从理论上分析溶液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提示:根据cB=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nB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7.原子一定有中子吗?
提示:不一定。如1H无中子。
8.14C和14N属于同位素吗?
提示:不属于。二者质子数不同。
9.画图说明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提示:
10.元素原子序数和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有什么关系?离子中是否也满足该关系?
提示: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不再相等。
11.电子一定要排满M层才排N层吗?
提示:电子不一定排满M层才排N层,如K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K。
1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吗?
提示:不一定。如He和Mg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其化学性质差别较大。
(二)课题探究·提升素养 
课题——工业的血液(石油)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被较广泛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探究目标 一  原油的预处理
石油是黑色的金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对原油的预处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采取沉降法除去部分水和固体杂质(泥沙、固体盐类),然后进行分馏处理。从预处理的废水中可回收固体盐。
1.如何除掉废水中的泥沙?
提示:过滤。
2.除掉泥沙后的水中溶解有NaCl、CaCl2等盐类。其中NaCl和CaCl2在20 ℃溶解度分别为36 g、74.5 g;在80 ℃ 的溶解度分别为38.4 g、147 g。若CaCl2含量较多,NaCl很少,能否分离出CaCl2?这种分离方法叫什么?
提示:能;结晶。
3.若NaCl含量较多,CaCl2很少,如何除去少量的CaCl2
提示:加入适量Na2CO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
探究目标 二  石油的分离与提纯
石油分离提纯使用的装置选择
 
1.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如何分离各种组分?选取哪个装置?
提示:用分馏的方法;选用A装置。
2.石油分馏实验时会产生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为了处理掉这些气体,用上述装置如何完成?
提示:A装置中锥形瓶改为双孔塞,把产生的气体通过E装置(长进短出),然后点燃。
1.首先要配制0.010 mol·L-1的AgNO3溶液,若要配制AgNO3溶液100 mL,需要哪些玻璃仪器?
提示: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需要AgNO3固体多少g?可以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吗?
提示:0.170 g;不能使用托盘天平,应用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
3.配制溶液时,小组同学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对AgNO3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提示:偏小。
4.小组用沉降法预处理原油后的废水,进行试验,废水过滤后,取了100 mL,然后进行浓缩,浓缩至10 mL,先用稀硝酸酸化后,然后用AgNO3溶液滴定,沉淀最大量时消
耗AgNO3溶液12.00 mL,求10 mL废水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Ag++Cl-===AgCl↓)。
提示:0.012 mol·L-1。
探究目标 四  石油中的元素
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石油中含有多种稳定的核素。如H、13C、32S、D、33S、34S、12C、36S、16O、14N、17O、T、18O、15N 等。  
1.这些核素中,互为同位素,且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32S、33S、34S、36S
2.这些核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有____________,没有中子的是________。
提示:D、12C、32S、16O、14N H
3.画出36S和15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示:36S: 15N:
(三)阶段验收·质量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解析:选C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不属于过滤操作,故A错误;加热煎制,属于加热,不属于过滤操作,故B错误;箅渣取液,是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灌装保存,是液体进行转移,不属于过滤操作,故D错误。
2.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爆炸品 D.烧碱——剧毒品
解析:选B 酒精属于易燃品,浓硫酸属于腐蚀品,汽油属于易燃品,烧碱属于腐蚀品。
3.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13 6C
B.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18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解析:选B 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子数为6,该核素为14 6C,A错误;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正确;氧离子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10个电子,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14C与14N质子数不同,是不同的元素,不是互为同位素,D错误。
4.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
B.实验室里电线失火,首先要断开电源
C.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酒精失火用水浇灭
解析:选B 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为防止人们中毒加深,人应沿逆风方向疏散,A错误;实验室里电线失火,首先要断开电源,避免灭火时触电,B正确;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错误;酒精失火用湿抹布扑灭,D错误。
5.实验室需用2 mol·L-1氯化钠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
A.450 mL,52.7 g B.500 mL,58.5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解析:选B 容量瓶选取的原则是大而近,故配制450 mL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根据500 mL溶液计算得需NaCl 58.5 g。
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H3、O4、12C60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中含有36个质子
B.18O4比16O3多16个中子
C.12C60中含720个质子
D.H2与H3中都含有2个质子
解析:选B N中含有的质子数为5×7=35,A错误;18O4中的中子数为(18-8)×4=40,16O3中的中子数为(16-8)×3=24,18O4比16O3多16个中子,B正确;每个12C原子含有6个质子,则12C60中含有的质子数为6×60=360,C错误;H3中含有3个质子,D错误。
7.某实验室需要 1.0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 450 mL,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称取该碳酸钠晶体128.7 g
B.取 100 mL 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 mL 水,所得溶液浓度为0.5 mol·L-1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
解析:选C 需用500 mL容量瓶配制该溶液,则称取该碳酸钠晶体的质量m=cVM=1.0 mol·L-1 ×0.5 L×286 g·mol-1=143.0 g,A错误;100 mL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 m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200 mL,B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C正确;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若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D错误。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55 mL的液体
B.蒸发结晶时,可将溶液直接蒸干
C.利用蒸馏可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上层
解析:选C 规格为10 mL的量筒只能读取到0.1 mL,A项错误;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用余热将其蒸干,否则蒸发皿会破裂,B项错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项正确;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则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下层,D项错误。
9.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解析:选C n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所以(n-1)层应为8个电子,为L层,则n应为M层;若n为次外层,则(n+1)层为最外层,则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为10+8=18,则进一步证明n为M层。
10.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试纸 ②酚酞溶液 ③稀盐酸 ④碳酸钠溶液 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解析:选C 稀硫酸呈酸性,水呈中性,石灰水呈碱性,能用pH试纸测定,①正确;酚酞滴入稀硫酸或水中均无色,不能鉴别,②错误;稀盐酸与稀硫酸或水均不反应,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无现象,不能鉴别,③错误;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水不反应,能用碳酸钠鉴别,④正确;石蕊试液分别加入这三种液体中分别呈红色、紫色和蓝色,能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⑤正确。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MgSO4溶液时,下列情况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部分MgSO4吸收了水蒸气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珠
D.溶解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烧杯外
解析:选B 称量时部分MgSO4吸水,导致所称得MgSO4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B正确;由于定容过程中需要加入水,因此容量瓶内有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错误;溶解过程中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液中溶质的量减小,所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D错误。
12.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合理的是(  )
A.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从NaCl溶液中提取固体NaCl,选①
D.粗盐提纯,选②
解析:选B Na2CO3溶液和CCl4分层,应选择装置③,不能用蒸馏,A不合理;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择萃取装置,即装置③,B合理;从NaCl溶液中提取固体NaCl,选择蒸发装置,即装置②,C不合理;粗盐提纯,可溶解后过滤、蒸发,则选择装置①和②,D不合理。
13.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 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Cl4(I2) — 蒸馏
B CO2(HCl) NaOH溶液 洗气
C KNO3(NaCl) — 降温结晶
D Cu(MgO) 稀硫酸 过滤、洗涤
解析:选B 碘易溶于CCl4,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A正确;二者都与NaOH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B错误;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应该选择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正确;MgO与硫酸反应产生MgSO4和水,而Cu与硫酸不能反应,充分溶解、反应后再过滤洗涤就得到纯净的Cu,D正确。
14.某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Ⅰ是BaCl2溶液,试剂Ⅱ是K2CO3溶液
B.起始滤液常温下pH=7,因为KCl、K2CO3、K2SO4均为正盐
C.由混合物Z得到KCl晶体的主要操作步骤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③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CO
解析:选B 过量的试剂Ⅰ为BaCl2溶液,过滤,除去SO、CO,得混合物X为KCl、BaCl2,再加过量的试剂Ⅱ为K2CO3溶液,过滤,除去Ba2+,得混合物Y为KCl、K2CO3,再加适量的试剂Ⅲ为盐酸,除去CO,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KCl晶体,A正确;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7,B错误;从溶液中获取晶体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C正确;混合物Y为KCl、K2CO3,加入稀盐酸能除去CO,从而调节溶液的pH,D正确。
15.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解析:选D 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18.4 mol·L-1,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0.005 4 L,即5.4 mL,应选择10 mL量筒和胶头滴管,实验时用10 mL量筒量取5.4 mL 浓硫酸,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为②⑥③⑦⑤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微粒加速器进行了一周的实验,获得了6个非常罕见的4526Fe原子,接着,科学家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6个原子中有4个发生了衰变,这一实验证实了曾经预言的双质子衰变方式,即有一个原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的衰变方式。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关于4526Fe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4526Fe与5626Fe是两种核素
B.科学家获得了一种新元素
C.4526Fe的衰变不是化学变化
D.这种铁原子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4526Fe
(2)某同学认为4526Fe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氧气反应,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与Fe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元素铁元素,但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Fe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Fe衰变后变为质子数为24的新原子,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为化学的范畴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答案:(1)AC (2)4526Fe与5626Fe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17.(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实验时,随机抽取市售“碳酸氢钠”样品(成分说明如表所示)。经检验杂质只含NaCl,准确称取8.5 g样品,加入100 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
小苏打
化学式:NaHCO3
杂质含量小于等于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
(3)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4)根据计算结果及成分说明所提供信息,此产品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列入“诚信商品”。
解析:n(CO2)===0.1 mol
NaHCO3+HCl===NaCl+H2O+CO2↑
1 mol  1 mol       1 mol 1 mol
n    n       0.1 mol
(1)由反应方程式可知:n(NaHCO3)==0.1 mol。
(2)m(NaHCO3)=n·M=0.1 mol×84 g·mol-1=8.4 g,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100%=98.8%。
(3)由方程式可知:n(HCl)==0.1 mol,则:c(HCl)===1 mol·L-1。
(4)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98.8%,则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98.8%=1.2%<3%,此产品可以是诚信商品。
答案:(1)0.1 mol (2)98.8% (3)1 mol·L-1 
(4)可以
18.(11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均小于18;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分之一。
(1)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分别与B、C、D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D形成的化合物与A、D、E形成的化合物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 C N O Na
(2)CH4 NH3 H2O
(3)酸 碱 HNO3+NaOH===NaNO3+H2O
19.(12分)某液体混合物只可能由K+、NH+4、NO-3、SO2-4、Cl-、Cu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②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③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据此,可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肯定是否含有________。
解析:①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说明没有Cu2+,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说明溶液里无NH+4;②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可知溶液里有K+;③向题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BaSO4,溶液里有SO2-4;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此沉淀为AgCl,因步骤③中添加了氯化钡溶液,引入Cl-,故无法确定是原溶液里的Cl-。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里一定有K+、SO2-4,一定没有Cu2+、NH+4,可能有Cl-、NO-3。
答案:K+、SO2-4 Cu2+、NH+4 Cl-、NO-3
20.(14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固体,但现在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固体混合物。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固体。
已知:NH4HCO3NH3↑+CO2↑+H2O
如果此方案正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应选择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
A.酒精灯   B.漏斗    C.坩埚
(2)操作②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而不用过量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2-4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加的是________。
A.过量Na2CO3溶液
B.过量K2CO3溶液
C.过量NaNO3溶液
(5)操作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
A.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B.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
C.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
解析:(1)操作①是加热灼烧固体,应选择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坩埚。
(2)操作②中如果加入硝酸钡,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会引入新杂质离子,所以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3)若未除尽,继续加入BaCl2溶液,会有硫酸钡沉淀生成,判断已除尽的方法是: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除尽。
(4)操作③是除去②中加入过量BaCl2,所以加入的试剂是过量Na2CO3溶液。
(5)操作③中加入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6)加入盐酸后的滤液中含有盐酸和溶解的二氧化碳,加热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
答案:(1)AC (2)加入硝酸钡溶液中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3)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除尽 (4)A (5)BaCl2+Na2CO3===BaCO3↓+2NaCl (6)BC(一)主干知识·系统整合 
          
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三、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结晶法是根据组分的溶解度不同吗?
提示:不是。是根据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2.分离碘水中的碘是用分液法吗?
提示:不是。萃取后再分液。
3.检验SO时,是先加BaCl2溶液,还是先加稀盐酸?
提示:先加稀盐酸。
4.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吗?
提示:不是。计算时要用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5.配制NaOH溶液时,能否把NaOH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
提示:不能。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倒入容量瓶。
6.如何从理论上分析溶液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提示:根据cB=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nB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7.原子一定有中子吗?
提示:不一定。如1H无中子。
8.14C和14N属于同位素吗?
提示:不属于。二者质子数不同。
9.画图说明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提示:
10.元素原子序数和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有什么关系?离子中是否也满足该关系?
提示: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不再相等。
11.电子一定要排满M层才排N层吗?
提示:电子不一定排满M层才排N层,如K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K。
1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吗?
提示:不一定。如He和Mg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其化学性质差别较大。
(二)课题探究·提升素养 
课题——工业的血液(石油)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被较广泛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探究目标 一  原油的预处理
石油是黑色的金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对原油的预处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采取沉降法除去部分水和固体杂质(泥沙、固体盐类),然后进行分馏处理。从预处理的废水中可回收固体盐。
1.如何除掉废水中的泥沙?
提示:过滤。
2.除掉泥沙后的水中溶解有NaCl、CaCl2等盐类。其中NaCl和CaCl2在20 ℃溶解度分别为36 g、74.5 g;在80 ℃ 的溶解度分别为38.4 g、147 g。若CaCl2含量较多,NaCl很少,能否分离出CaCl2?这种分离方法叫什么?
提示:能;结晶。
3.若NaCl含量较多,CaCl2很少,如何除去少量的CaCl2
提示:加入适量Na2CO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
探究目标 二  石油的分离与提纯
石油分离提纯使用的装置选择
 
1.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如何分离各种组分?选取哪个装置?
提示:用分馏的方法;选用A装置。
2.石油分馏实验时会产生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为了处理掉这些气体,用上述装置如何完成?
提示:A装置中锥形瓶改为双孔塞,把产生的气体通过E装置(长进短出),然后点燃。
1.首先要配制0.010 mol·L-1的AgNO3溶液,若要配制AgNO3溶液100 mL,需要哪些玻璃仪器?
提示: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需要AgNO3固体多少g?可以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吗?
提示:0.170 g;不能使用托盘天平,应用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
3.配制溶液时,小组同学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对AgNO3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提示:偏小。
4.小组用沉降法预处理原油后的废水,进行试验,废水过滤后,取了100 mL,然后进行浓缩,浓缩至10 mL,先用稀硝酸酸化后,然后用AgNO3溶液滴定,沉淀最大量时消
耗AgNO3溶液12.00 mL,求10 mL废水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Ag++Cl-===AgCl↓)。
提示:0.012 mol·L-1。
探究目标 四  石油中的元素
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石油中含有多种稳定的核素。如H、13C、32S、D、33S、34S、12C、36S、16O、14N、17O、T、18O、15N 等。  
1.这些核素中,互为同位素,且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32S、33S、34S、36S
2.这些核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有____________,没有中子的是________。
提示:D、12C、32S、16O、14N H
3.画出36S和15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示:36S: 15N:
(三)阶段验收·质量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2.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爆炸品 D.烧碱——剧毒品
3.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13 6C
B.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18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4.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
B.实验室里电线失火,首先要断开电源
C.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酒精失火用水浇灭
5.实验室需用2 mol·L-1氯化钠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
A.450 mL,52.7 g B.500 mL,58.5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H3、O4、12C60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中含有36个质子
B.18O4比16O3多16个中子
C.12C60中含720个质子
D.H2与H3中都含有2个质子
7.某实验室需要 1.0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 450 mL,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称取该碳酸钠晶体128.7 g
B.取 100 mL 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 mL 水,所得溶液浓度为0.5 mol·L-1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55 mL的液体
B.蒸发结晶时,可将溶液直接蒸干
C.利用蒸馏可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上层
9.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10.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试纸 ②酚酞溶液 ③稀盐酸 ④碳酸钠溶液 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MgSO4溶液时,下列情况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部分MgSO4吸收了水蒸气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珠
D.溶解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烧杯外
12.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合理的是(  )
A.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从NaCl溶液中提取固体NaCl,选①
D.粗盐提纯,选②
13.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 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Cl4(I2) — 蒸馏
B CO2(HCl) NaOH溶液 洗气
C KNO3(NaCl) — 降温结晶
D Cu(MgO) 稀硫酸 过滤、洗涤
14.某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Ⅰ是BaCl2溶液,试剂Ⅱ是K2CO3溶液
B.起始滤液常温下pH=7,因为KCl、K2CO3、K2SO4均为正盐
C.由混合物Z得到KCl晶体的主要操作步骤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③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CO
15.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微粒加速器进行了一周的实验,获得了6个非常罕见的4526Fe原子,接着,科学家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6个原子中有4个发生了衰变,这一实验证实了曾经预言的双质子衰变方式,即有一个原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的衰变方式。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关于4526Fe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4526Fe与5626Fe是两种核素
B.科学家获得了一种新元素
C.4526Fe的衰变不是化学变化
D.这种铁原子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4526Fe
(2)某同学认为4526Fe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氧气反应,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实验时,随机抽取市售“碳酸氢钠”样品(成分说明如表所示)。经检验杂质只含NaCl,准确称取8.5 g样品,加入100 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
小苏打
化学式:NaHCO3
杂质含量小于等于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
(3)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4)根据计算结果及成分说明所提供信息,此产品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列入“诚信商品”。
18.(11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均小于18;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分之一。
(1)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分别与B、C、D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D形成的化合物与A、D、E形成的化合物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某液体混合物只可能由K+、NH+4、NO-3、SO2-4、Cl-、Cu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②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③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据此,可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肯定是否含有________。
20.(14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固体,但现在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固体混合物。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固体。
已知:NH4HCO3NH3↑+CO2↑+H2O
如果此方案正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应选择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
A.酒精灯   B.漏斗    C.坩埚
(2)操作②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而不用过量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2-4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加的是________。
A.过量Na2CO3溶液
B.过量K2CO3溶液
C.过量NaNO3溶液
(5)操作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
A.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B.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
C.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阶段质量检测(二)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解析:选C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不属于过滤操作,故A错误;加热煎制,属于加热,不属于过滤操作,故B错误;箅渣取液,是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灌装保存,是液体进行转移,不属于过滤操作,故D错误。
2.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爆炸品 D.烧碱——剧毒品
解析:选B 酒精属于易燃品,浓硫酸属于腐蚀品,汽油属于易燃品,烧碱属于腐蚀品。
3.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13 6C
B.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18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解析:选B 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子数为6,该核素为14 6C,A错误;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正确;氧离子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10个电子,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14C与14N质子数不同,是不同的元素,不是互为同位素,D错误。
4.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
B.实验室里电线失火,首先要断开电源
C.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酒精失火用水浇灭
解析:选B 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为防止人们中毒加深,人应沿逆风方向疏散,A错误;实验室里电线失火,首先要断开电源,避免灭火时触电,B正确;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错误;酒精失火用湿抹布扑灭,D错误。
5.实验室需用2 mol·L-1氯化钠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
A.450 mL,52.7 g B.500 mL,58.5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解析:选B 容量瓶选取的原则是大而近,故配制450 mL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根据500 mL溶液计算得需NaCl 58.5 g。
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H3、O4、12C60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中含有36个质子
B.18O4比16O3多16个中子
C.12C60中含720个质子
D.H2与H3中都含有2个质子
解析:选B N中含有的质子数为5×7=35,A错误;18O4中的中子数为(18-8)×4=40,16O3中的中子数为(16-8)×3=24,18O4比16O3多16个中子,B正确;每个12C原子含有6个质子,则12C60中含有的质子数为6×60=360,C错误;H3中含有3个质子,D错误。
7.某实验室需要 1.0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 450 mL,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称取该碳酸钠晶体128.7 g
B.取 100 mL 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 mL 水,所得溶液浓度为0.5 mol·L-1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
解析:选C 需用500 mL容量瓶配制该溶液,则称取该碳酸钠晶体的质量m=cVM=1.0 mol·L-1 ×0.5 L×286 g·mol-1=143.0 g,A错误;100 mL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 m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200 mL,B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C正确;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若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D错误。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55 mL的液体
B.蒸发结晶时,可将溶液直接蒸干
C.利用蒸馏可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上层
解析:选C 规格为10 mL的量筒只能读取到0.1 mL,A项错误;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用余热将其蒸干,否则蒸发皿会破裂,B项错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项正确;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则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下层,D项错误。
9.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解析:选C n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所以(n-1)层应为8个电子,为L层,则n应为M层;若n为次外层,则(n+1)层为最外层,则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为10+8=18,则进一步证明n为M层。
10.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试纸 ②酚酞溶液 ③稀盐酸 ④碳酸钠溶液 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解析:选C 稀硫酸呈酸性,水呈中性,石灰水呈碱性,能用pH试纸测定,①正确;酚酞滴入稀硫酸或水中均无色,不能鉴别,②错误;稀盐酸与稀硫酸或水均不反应,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无现象,不能鉴别,③错误;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水不反应,能用碳酸钠鉴别,④正确;石蕊试液分别加入这三种液体中分别呈红色、紫色和蓝色,能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⑤正确。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MgSO4溶液时,下列情况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部分MgSO4吸收了水蒸气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珠
D.溶解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烧杯外
解析:选B 称量时部分MgSO4吸水,导致所称得MgSO4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B正确;由于定容过程中需要加入水,因此容量瓶内有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错误;溶解过程中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液中溶质的量减小,所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D错误。
12.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合理的是(  )
A.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从NaCl溶液中提取固体NaCl,选①
D.粗盐提纯,选②
解析:选B Na2CO3溶液和CCl4分层,应选择装置③,不能用蒸馏,A不合理;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择萃取装置,即装置③,B合理;从NaCl溶液中提取固体NaCl,选择蒸发装置,即装置②,C不合理;粗盐提纯,可溶解后过滤、蒸发,则选择装置①和②,D不合理。
13.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 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Cl4(I2) — 蒸馏
B CO2(HCl) NaOH溶液 洗气
C KNO3(NaCl) — 降温结晶
D Cu(MgO) 稀硫酸 过滤、洗涤
解析:选B 碘易溶于CCl4,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A正确;二者都与NaOH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B错误;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应该选择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正确;MgO与硫酸反应产生MgSO4和水,而Cu与硫酸不能反应,充分溶解、反应后再过滤洗涤就得到纯净的Cu,D正确。
14.某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Ⅰ是BaCl2溶液,试剂Ⅱ是K2CO3溶液
B.起始滤液常温下pH=7,因为KCl、K2CO3、K2SO4均为正盐
C.由混合物Z得到KCl晶体的主要操作步骤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③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CO
解析:选B 过量的试剂Ⅰ为BaCl2溶液,过滤,除去SO、CO,得混合物X为KCl、BaCl2,再加过量的试剂Ⅱ为K2CO3溶液,过滤,除去Ba2+,得混合物Y为KCl、K2CO3,再加适量的试剂Ⅲ为盐酸,除去CO,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KCl晶体,A正确;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7,B错误;从溶液中获取晶体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C正确;混合物Y为KCl、K2CO3,加入稀盐酸能除去CO,从而调节溶液的pH,D正确。
15.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解析:选D 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18.4 mol·L-1,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00 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0.005 4 L,即5.4 mL,应选择10 mL量筒和胶头滴管,实验时用10 mL量筒量取5.4 mL 浓硫酸,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为②⑥③⑦⑤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微粒加速器进行了一周的实验,获得了6个非常罕见的4526Fe原子,接着,科学家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6个原子中有4个发生了衰变,这一实验证实了曾经预言的双质子衰变方式,即有一个原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的衰变方式。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关于4526Fe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4526Fe与5626Fe是两种核素
B.科学家获得了一种新元素
C.4526Fe的衰变不是化学变化
D.这种铁原子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4526Fe
(2)某同学认为4526Fe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氧气反应,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与Fe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元素铁元素,但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Fe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Fe衰变后变为质子数为24的新原子,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为化学的范畴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答案:(1)AC (2)4526Fe与5626Fe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17.(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实验时,随机抽取市售“碳酸氢钠”样品(成分说明如表所示)。经检验杂质只含NaCl,准确称取8.5 g样品,加入100 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
小苏打
化学式:NaHCO3
杂质含量小于等于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
(3)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4)根据计算结果及成分说明所提供信息,此产品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列入“诚信商品”。
解析:n(CO2)===0.1 mol
NaHCO3+HCl===NaCl+H2O+CO2↑
1 mol  1 mol       1 mol 1 mol
n    n       0.1 mol
(1)由反应方程式可知:n(NaHCO3)==0.1 mol。
(2)m(NaHCO3)=n·M=0.1 mol×84 g·mol-1=8.4 g,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100%=98.8%。
(3)由方程式可知:n(HCl)==0.1 mol,则:c(HCl)===1 mol·L-1。
(4)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98.8%,则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98.8%=1.2%<3%,此产品可以是诚信商品。
答案:(1)0.1 mol (2)98.8% (3)1 mol·L-1 
(4)可以
18.(11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均小于18;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分之一。
(1)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分别与B、C、D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D形成的化合物与A、D、E形成的化合物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 C N O Na
(2)CH4 NH3 H2O
(3)酸 碱 HNO3+NaOH===NaNO3+H2O
19.(12分)某液体混合物只可能由K+、NH+4、NO-3、SO2-4、Cl-、Cu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②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③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据此,可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肯定是否含有________。
解析:①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说明没有Cu2+,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说明溶液里无NH+4;②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可知溶液里有K+;③向题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BaSO4,溶液里有SO2-4;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此沉淀为AgCl,因步骤③中添加了氯化钡溶液,引入Cl-,故无法确定是原溶液里的Cl-。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里一定有K+、SO2-4,一定没有Cu2+、NH+4,可能有Cl-、NO-3。
答案:K+、SO2-4 Cu2+、NH+4 Cl-、NO-3
20.(14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固体,但现在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固体混合物。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固体。
已知:NH4HCO3NH3↑+CO2↑+H2O
如果此方案正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应选择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
A.酒精灯   B.漏斗    C.坩埚
(2)操作②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而不用过量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2-4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加的是________。
A.过量Na2CO3溶液
B.过量K2CO3溶液
C.过量NaNO3溶液
(5)操作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
A.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B.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
C.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
解析:(1)操作①是加热灼烧固体,应选择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坩埚。
(2)操作②中如果加入硝酸钡,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会引入新杂质离子,所以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3)若未除尽,继续加入BaCl2溶液,会有硫酸钡沉淀生成,判断已除尽的方法是: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除尽。
(4)操作③是除去②中加入过量BaCl2,所以加入的试剂是过量Na2CO3溶液。
(5)操作③中加入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6)加入盐酸后的滤液中含有盐酸和溶解的二氧化碳,加热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
答案:(1)AC (2)加入硝酸钡溶液中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3)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除尽 (4)A (5)BaCl2+Na2CO3===BaCO3↓+2NaCl (6)BC阶段质量检测(二)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2.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爆炸品 D.烧碱——剧毒品
3.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13 6C
B.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18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4.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
B.实验室里电线失火,首先要断开电源
C.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酒精失火用水浇灭
5.实验室需用2 mol·L-1氯化钠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
A.450 mL,52.7 g B.500 mL,58.5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H3、O4、12C60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中含有36个质子
B.18O4比16O3多16个中子
C.12C60中含720个质子
D.H2与H3中都含有2个质子
7.某实验室需要 1.0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 450 mL,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称取该碳酸钠晶体128.7 g
B.取 100 mL 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 mL 水,所得溶液浓度为0.5 mol·L-1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55 mL的液体
B.蒸发结晶时,可将溶液直接蒸干
C.利用蒸馏可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上层
9.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10.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试纸 ②酚酞溶液 ③稀盐酸 ④碳酸钠溶液 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MgSO4溶液时,下列情况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部分MgSO4吸收了水蒸气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珠
D.溶解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烧杯外
12.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合理的是(  )
A.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从NaCl溶液中提取固体NaCl,选①
D.粗盐提纯,选②
13.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 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Cl4(I2) — 蒸馏
B CO2(HCl) NaOH溶液 洗气
C KNO3(NaCl) — 降温结晶
D Cu(MgO) 稀硫酸 过滤、洗涤
14.某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Ⅰ是BaCl2溶液,试剂Ⅱ是K2CO3溶液
B.起始滤液常温下pH=7,因为KCl、K2CO3、K2SO4均为正盐
C.由混合物Z得到KCl晶体的主要操作步骤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③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CO
15.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微粒加速器进行了一周的实验,获得了6个非常罕见的4526Fe原子,接着,科学家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6个原子中有4个发生了衰变,这一实验证实了曾经预言的双质子衰变方式,即有一个原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的衰变方式。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关于4526Fe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4526Fe与5626Fe是两种核素
B.科学家获得了一种新元素
C.4526Fe的衰变不是化学变化
D.这种铁原子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4526Fe
(2)某同学认为4526Fe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氧气反应,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实验时,随机抽取市售“碳酸氢钠”样品(成分说明如表所示)。经检验杂质只含NaCl,准确称取8.5 g样品,加入100 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
小苏打
化学式:NaHCO3
杂质含量小于等于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
(3)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4)根据计算结果及成分说明所提供信息,此产品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列入“诚信商品”。
18.(11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均小于18;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分之一。
(1)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分别与B、C、D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D形成的化合物与A、D、E形成的化合物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某液体混合物只可能由K+、NH+4、NO-3、SO2-4、Cl-、Cu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②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③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据此,可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肯定是否含有________。
20.(14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固体,但现在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固体混合物。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固体。
已知:NH4HCO3NH3↑+CO2↑+H2O
如果此方案正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应选择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
A.酒精灯   B.漏斗    C.坩埚
(2)操作②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而不用过量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2-4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加的是________。
A.过量Na2CO3溶液
B.过量K2CO3溶液
C.过量NaNO3溶液
(5)操作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
A.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B.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
C.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化学中考真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苏科版)2023-2024九年级数学上册3.4 方差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