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2018-2019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天津市宝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一、单选题
1.(2016高一下·上饶期中)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④⑥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⑦
【答案】B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解: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由核外电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可知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⑤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⑥,如:3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由⑥可推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
故选B.
【分析】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⑤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⑥,如:3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由⑥可推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
2.(2016高一下·连云港期中)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镁的燃烧反应 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水的分解反应 D.铝与盐酸的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解:A.所有的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水的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C正确;
D.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3.(2017高二下·孝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
B.H﹣Cl的键能为431.8 kJ mol﹣1,H﹣I的键能为298.7 kJ mol﹣1,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答案】B
【知识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解析】【解答】解:A、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核距离为键长,故A错误;
B、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HCl的键能大,所以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故B正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就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
D、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分子越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核距离为键长;
B、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
D、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分子越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4.(2016高二上·琼海期中)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Ag Cu、C Fe、Zn
电解液 FeCl3 Fe2(SO4)3 Fe(NO3)2 CuSO4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金属锌比金属铜活泼,锌作负极,发生的反应为Zn+2Fe3+═Zn2++2Fe2+,故A错误;
B、铜比银活泼,金属铜做原电池的负极,电池反应为:Cu+2Fe3+═Cu2++2Fe2+,故B正确;
C、金属铜和亚铁盐不反应,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金属锌比金属铜活泼,锌作负极;
B、铜比银活泼,金属铜做原电池的负极;
C、金属铜和亚铁盐不能发生反应;
D、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
5.(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g) 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 (L 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 (L min)﹣1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C.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B的转化率为25%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v(C)= =0.1mol/(L min),v(A)= v(C)= ×0.1mol/(L min)=0.15mol/(L min),故A正确;
B、C和D的生成速率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二者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
D、对于反应
3A(g)+ B(g) 2C(g)+ xD(g)
起始: 5mol 0
转化: 1mol 2mol
所以B的转化率为 ×100%=20%,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v= 计算v(C),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A);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D、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再利用转化率定义计算.
6.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其结构是若干链节的重复
C.对于一种高分子材料,n是一个整数值,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答案】C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两大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来说,它们的结构均是由若干个链节组成的,但聚合度n不是确定值,通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大致范围。故选项C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有很多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并不复杂;
C.高分子化合物的n值不同;
D.高分子材料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合成高分子材料。
7.(2018高三上·汕头期末)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r(Y)> r(X)> r(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族 B.A难溶解于B中
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考虑为氢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Z为氢,X、Y、Z原子序数之和为16,则X、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原子半径Y>X,则Y为碳元素、X为氟元素或者Y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由转化关系,单质X、Y反应生成A,单质Y、Z生成B,则Y应为氮元素、X应为氧元素,则A为NO、B为H2O、C为NH3,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A.X为氧元素,处于ⅥA族,故A不符合题意;
B.NO不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与NO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氮气与水,故C符合题意;
D.常温下,水为液体,氨气为气态,水的沸点更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考虑为氢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Z为氢,X、Y、Z原子序数之和为16,则X、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原子半径Y>X,则Y为碳元素、X为氟元素或者Y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由转化关系,单质X、Y反应生成A,单质Y、Z生成B,则Y应为氮元素、X应为氧元素,则A为NO、B为H2O、C为NH3.
8.(2016高二下·汕头期末)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变浅
【答案】C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结构与性质;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解: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故A错误;
B、苯滴入溴水中后,苯和溴水不反应,但能将溴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故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萃取,不是化学反应,故B错误;
C、乙烯通入溴水中后,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据此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判断.
9.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 CO2(g)+N2(g)△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图1)及能量变化过程(图2)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H1=△H+△H2
B.由图2可知△H=﹣226 kJ/mol
C.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2O+和Pt2O2+
D.由图2可知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B
【知识点】反应热和焓变;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A.①N2O+Pt2O+=Pt2O2++N2△H1,②Pt2O2++CO=Pt2O++CO2△H2,
结合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N2O(g)+CO(g)=CO2(g)+N2(g)△H=△H1+△H2,故A错误;
B.图2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H=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134KJ/mol﹣360KJ/mol=﹣226KJ/mol,故B正确;
C.①N2O+Pt2O+=Pt2O2++N2△H1,②Pt2O2++CO=Pt2O++CO2△H2,反应过程中Pt2O+和Pt2O2+ 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故C错误;
D.正反应反应活化能E1=134KJ/mol小于逆反应活化能E2=360KJ/mol,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依据图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反应的焓变;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H=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
C.反应过程中Pt2O+和Pt2O2+ 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
D.正反应反应活化能E1,逆反应活化能E2;
10.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表示(  )
A.氧原子 B.氧离子 C.氖原子 D.钠离子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解: 原子序数为8,应为氧元素的粒子,由于质子数=8小于核外电子数10,故应为氧离子,故选B.
【分析】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解答即可.
11.(2018高二下·静海开学考)一种新型酸性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构造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B.通入乙醇的电极是正极
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3.44 L
【答案】C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A不符合题意;
B.通入燃料乙醇的电极是负极,B不符合题意;
C.该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C符合题意;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0.2mol×12=2.4mol,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4mol ÷2×22.4L/mol=26.88 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池工作时,由电源内部阳离子氢离子从左向右移动可知(在电池内部),左边为负极(阳极),右边为正极(阴极);再根据电池总的反应方程式即可解答。
12.(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在周期表中有一种现象,上下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一个为AB,另一个为BA(A,B为0到9的整数且B>A),则周期表中这样的元素一共有几对(  )
A.3 B.4 C.5 D.6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周期表中有一种现象,上下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一个为AB,另一个为BA(A、B为0到9的整数且B>A),分别是13号的铝和31号的镓;24号铬和42号的锰;35号的溴和53号的碘;所以一共3对,故选A.
【分析】在周期表中有一种现象,上下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一个为AB,另一个为BA(A、B为0到9的整数且B>A),分别是13号的铝和31号的镓;24号铬和42号的锰;35号的溴和53号的碘;由此解答.
13.(2017高一下·夏津期中)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解: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钠反应比镁剧烈,所以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
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这两个实验都说明Cu的活泼性最弱,不能说明Fe、Na的活泼性强弱,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O4,这两种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根据其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14.(2018高二上·邯郸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
B.Mg-Al及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Mg
C.无隔膜电解饱和NaCl溶液所得产物之一是“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NaClO
D.H2-O2燃料电池中电解液为H2SO4,则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
【答案】C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解析】【解答】A. 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A不符合题意;
B. Mg-Al及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Al,因为铝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镁不能,B不符合题意;
C. 无隔膜电解饱和NaCl溶液,阳极生所的氯气和阴极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NaClO是“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C符合题意;
D. H2-O2燃料电池中电解液为H2SO4,则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钢铁腐蚀负极生成亚铁离子;
B.Mg、Al在NaOH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具有消毒作用;
D.氢氧酸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
15.(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加热 B.将锌片改成锌粉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适量Na2CO3粉末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将锌片改成锌粉,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Zn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形成微型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Na2CO3粉末,与H2SO4反应,使得溶液中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16.(2018高二上·北京期末)工业上可由乙苯制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B.苯乙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6个吸收峰
C.乙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共平面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
A. 该反应脱去1分子氢气,产生碳碳双键,属于消去反应,A符合题意;
B. 苯乙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5个吸收峰,B不符合题意;
C. 乙苯含有甲基,分子内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符合题意;
D. 乙苯、苯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消去反应不饱和度增加,有小分子生成;
B.有机物中有几种H就有几个吸收峰;
C.乙基中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D.与苯环相连的C上只要有H就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甲酸。
17.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为动态平衡,反应没有停止,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故B错误;
C.可能反应中正逆反应同时进行,该现象不是平衡状态特征,故C错误;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注意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
18.(2018高二上·白城月考)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葡萄糖和蔗糖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分子式都可用(C6H12O5)n表示,但两者的n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无醛基,不能于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故C错误;
D.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葡萄糖和蔗糖结构不相似,纤维素和淀粉的n不同;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C.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D.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19.已知700K时,N2+3H2 2NH3 ΔH=-Q kJ/mol,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保持700K条件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 Q1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molN2和1.5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 Q2kJ。则Q、Q1、Q2的大小关系是(  )
A.Q = Q1 = 1/2Q2 B.Q>Q1>2Q2
C.Q>2Q2>Q1 D.Q = Q1 =Q2
【答案】B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正确答案:B
甲、乙两个容积相等,容器乙中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Q1>2Q2,Q是1molN2和3molH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 Q1是不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Q>Q1,综上所述,Q>Q1>2Q2,B正确。
20.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淀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
②油脂可以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
③部分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变黄
④甘蔗中含有蔗糖,它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①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遇碘水变蓝,故可用用碘水来检验淀粉,故正确;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能水解为甘油和肥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故错误;③只有结构中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才会变黄,称为颜色反应,故正确;④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正确;⑤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均能水解,但单糖不能,故错误.
故选C.
【分析】①淀粉遇碘水变蓝;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③结构中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变黄;④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
⑤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二、填空题
21.(2016高一下·上饶期中)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6)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 周期 I 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4)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5)A和D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6)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Ne;F;F2;Na
(2)NaOH;HClO4;Al(OH)3
(3)HF
(4)Na
(5)
(6)2OH﹣+Al2O3=2AlO2﹣+H2O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Al、D为C、E为N、F为Si、G为F、H为Cl、I为Ne.(1)稀有气体Ne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F元素中含有负价,没有正化合价;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故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单质F2氧化性最强,Na元素金属性最强,单质还原性最强,故答案为:Ne;F;F2;Na;(2)上述元素中Na元素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钠碱性最强,化学式为NaOH,高氯酸是最强的酸,其化学式为:HClO4,氢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故答案为:NaOH;HClO4;Al(OH)3;(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则HF最稳定,故答案为:HF;(4)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故答案为:Na;(5)A和D组成最简单化合物为CH4,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6)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OH﹣+Al2O3=2AlO2﹣+H2O,
故答案为:2OH﹣+Al2O3=2AlO2﹣+H2O.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Al、D为C、E为N、F为Si、G为F、H为Cl、I为Ne.(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F元素中含有负价,没有正化合价;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单质还原性越强;(2)上述元素中Na元素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钠碱性最强,高氯酸是最强的酸;氢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3)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4)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5)A和D组成最简单化合物为CH4,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6)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三、实验题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编号 0.01mol L﹣1酸性KMnO4溶液 0.1mol L﹣1H2C2O4溶液 水 1mol L﹣1MnSO4溶液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Ⅰ 2mL 2mL 0 0 20 125
Ⅱ V1 mL V2 mL 1mL 0 20 320
Ⅲ V3 mL V4 mL V5mL 0 50 30
Ⅳ 2mL 2mL 0 2滴 20 10
已知:反应的方程式(未配平):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
(1)实验记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至   时记时结束.
(2)实验I和Ⅱ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Ⅰ和Ⅲ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V1=   V2=   V3=   V4=   V5=   .
(3)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I和IV研究   对反应的影响.
(4)请配平上面的化学方程式:
    KMnO4+   H2C2O4+   H2SO4=   K2SO4+   MnSO4+   CO2↑+   H2O.
【答案】(1)紫红色刚好褪去
(2)2;1;2;2;0
(3)催化剂
(4)2;5;3;1;2;10;8
【知识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1)实验计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到紫红色刚好褪去计时结束,故答案为:紫红色刚好褪去;(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理数据:高锰酸钾本身作为指示剂,浓度不变,都是2mL,V1=2mL,V3=2mL;实验I和II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水来控制溶液的总体积相同,所以草酸体积V2=1mL;实验I和III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全部相同,V4=2mL,V5=0mL,
故答案为:2;1;2;2;0;(3)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I和实验IV对比,其他条件相同,实验IV加入MnSO4后反应速率加快,所以MnSO4溶液在反应中为催化剂,故答案为:催化剂;(4)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其转移电子总数为10,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KMnO4的计量数是2、H2C2O4的计量数是5,再根据原子守恒得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1K2SO4+10CO2↑+2MnSO4+8H2O,
故答案为:2;5;3;1;2;10;8.
【分析】(1)利用高锰酸钾的颜色来判断;(2)实验I和II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浓度不同;实验I和III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相同中,温度不同;(3)实验I和实验IV对比,其他条件相同,实验IV加入MnSO4溶液为催化剂;(4)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四、综合题
23.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的球棍模型(H原子没画出)
(1)有机物a的名称     (用系统命名法).
(2)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代号).
(3)在a、b、c、d、e五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填代号).
(4)写出b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2﹣甲基丙烷
(2)b、f
(3)bce
(4)
【知识点】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a为烷烃,含有4个C原子,应为2﹣甲基丙烷,故答案为:2﹣甲基丙烷;
(2)c为2﹣丁烯,与2﹣丁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b、f,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b、f;
(3)a为2﹣甲基丙烷,中心上的碳原子具有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相似的结构,则2﹣甲基丙烷中4个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
b为2﹣甲基﹣1﹣丙烯,可以看作两个甲基取代了乙烯中的一个C上的两个氢原子,乙烯为平面结构,则2﹣甲基﹣1﹣丙烯一定共平面;
c为2﹣丁烯,可以看作两个甲基分别取代了乙烯中两个C上的1个H,根据乙烯共平面可知,2﹣丁烯一定共平面;
e为1﹣丁炔,乙炔为直线型结构,如图 ,三点决定一个平面,所以1、2、3号的3个C一定处于同一平面,而1、2、4号C共直线,则1﹣丁炔中4个C一定共平面,所以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有:bce,
故答案为:bce;
(4)2﹣甲基丙烯中含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故答案为:.
【分析】(1)有机物(a)为2﹣甲基丙烷;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正丁烷;
(2)c为2﹣丁烯,根据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判断;
(3)根据乙烯为平面机构、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判断abcde五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情况;
(4)2﹣甲基丙烯中含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甲基丙烯.
天津市宝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一、单选题
1.(2016高一下·上饶期中)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④⑥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⑦
2.(2016高一下·连云港期中)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镁的燃烧反应 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水的分解反应 D.铝与盐酸的反应
3.(2017高二下·孝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
B.H﹣Cl的键能为431.8 kJ mol﹣1,H﹣I的键能为298.7 kJ mol﹣1,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4.(2016高二上·琼海期中)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Ag Cu、C Fe、Zn
电解液 FeCl3 Fe2(SO4)3 Fe(NO3)2 CuSO4
A.A B.B C.C D.D
5.(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g) 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 (L 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 (L min)﹣1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C.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B的转化率为25%
6.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其结构是若干链节的重复
C.对于一种高分子材料,n是一个整数值,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7.(2018高三上·汕头期末)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r(Y)> r(X)> r(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族 B.A难溶解于B中
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8.(2016高二下·汕头期末)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变浅
9.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 CO2(g)+N2(g)△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图1)及能量变化过程(图2)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H1=△H+△H2
B.由图2可知△H=﹣226 kJ/mol
C.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2O+和Pt2O2+
D.由图2可知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10.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表示(  )
A.氧原子 B.氧离子 C.氖原子 D.钠离子
11.(2018高二下·静海开学考)一种新型酸性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构造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B.通入乙醇的电极是正极
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3.44 L
12.(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在周期表中有一种现象,上下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一个为AB,另一个为BA(A,B为0到9的整数且B>A),则周期表中这样的元素一共有几对(  )
A.3 B.4 C.5 D.6
13.(2017高一下·夏津期中)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14.(2018高二上·邯郸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
B.Mg-Al及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Mg
C.无隔膜电解饱和NaCl溶液所得产物之一是“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NaClO
D.H2-O2燃料电池中电解液为H2SO4,则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
15.(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加热 B.将锌片改成锌粉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适量Na2CO3粉末
16.(2018高二上·北京期末)工业上可由乙苯制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B.苯乙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6个吸收峰
C.乙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共平面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17.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
18.(2018高二上·白城月考)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19.已知700K时,N2+3H2 2NH3 ΔH=-Q kJ/mol,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保持700K条件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 Q1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molN2和1.5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 Q2kJ。则Q、Q1、Q2的大小关系是(  )
A.Q = Q1 = 1/2Q2 B.Q>Q1>2Q2
C.Q>2Q2>Q1 D.Q = Q1 =Q2
20.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淀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
②油脂可以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
③部分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变黄
④甘蔗中含有蔗糖,它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二、填空题
21.(2016高一下·上饶期中)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6)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 周期 I 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4)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5)A和D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6)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实验题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编号 0.01mol L﹣1酸性KMnO4溶液 0.1mol L﹣1H2C2O4溶液 水 1mol L﹣1MnSO4溶液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Ⅰ 2mL 2mL 0 0 20 125
Ⅱ V1 mL V2 mL 1mL 0 20 320
Ⅲ V3 mL V4 mL V5mL 0 50 30
Ⅳ 2mL 2mL 0 2滴 20 10
已知:反应的方程式(未配平):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
(1)实验记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至   时记时结束.
(2)实验I和Ⅱ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Ⅰ和Ⅲ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V1=   V2=   V3=   V4=   V5=   .
(3)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I和IV研究   对反应的影响.
(4)请配平上面的化学方程式:
    KMnO4+   H2C2O4+   H2SO4=   K2SO4+   MnSO4+   CO2↑+   H2O.
四、综合题
23.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的球棍模型(H原子没画出)
(1)有机物a的名称     (用系统命名法).
(2)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代号).
(3)在a、b、c、d、e五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填代号).
(4)写出b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解: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由核外电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可知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⑤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⑥,如:3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由⑥可推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
故选B.
【分析】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⑤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⑥,如:3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由⑥可推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
2.【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解:A.所有的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水的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C正确;
D.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3.【答案】B
【知识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解析】【解答】解:A、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核距离为键长,故A错误;
B、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HCl的键能大,所以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故B正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就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
D、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分子越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核距离为键长;
B、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
D、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该分子越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4.【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金属锌比金属铜活泼,锌作负极,发生的反应为Zn+2Fe3+═Zn2++2Fe2+,故A错误;
B、铜比银活泼,金属铜做原电池的负极,电池反应为:Cu+2Fe3+═Cu2++2Fe2+,故B正确;
C、金属铜和亚铁盐不反应,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金属锌比金属铜活泼,锌作负极;
B、铜比银活泼,金属铜做原电池的负极;
C、金属铜和亚铁盐不能发生反应;
D、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v(C)= =0.1mol/(L min),v(A)= v(C)= ×0.1mol/(L min)=0.15mol/(L min),故A正确;
B、C和D的生成速率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二者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
D、对于反应
3A(g)+ B(g) 2C(g)+ xD(g)
起始: 5mol 0
转化: 1mol 2mol
所以B的转化率为 ×100%=20%,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v= 计算v(C),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A);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D、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再利用转化率定义计算.
6.【答案】C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两大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来说,它们的结构均是由若干个链节组成的,但聚合度n不是确定值,通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大致范围。故选项C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有很多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并不复杂;
C.高分子化合物的n值不同;
D.高分子材料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合成高分子材料。
7.【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考虑为氢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Z为氢,X、Y、Z原子序数之和为16,则X、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原子半径Y>X,则Y为碳元素、X为氟元素或者Y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由转化关系,单质X、Y反应生成A,单质Y、Z生成B,则Y应为氮元素、X应为氧元素,则A为NO、B为H2O、C为NH3,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A.X为氧元素,处于ⅥA族,故A不符合题意;
B.NO不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与NO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氮气与水,故C符合题意;
D.常温下,水为液体,氨气为气态,水的沸点更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考虑为氢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Z为氢,X、Y、Z原子序数之和为16,则X、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原子半径Y>X,则Y为碳元素、X为氟元素或者Y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由转化关系,单质X、Y反应生成A,单质Y、Z生成B,则Y应为氮元素、X应为氧元素,则A为NO、B为H2O、C为NH3.
8.【答案】C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结构与性质;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解: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故A错误;
B、苯滴入溴水中后,苯和溴水不反应,但能将溴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故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萃取,不是化学反应,故B错误;
C、乙烯通入溴水中后,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烯,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据此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判断.
9.【答案】B
【知识点】反应热和焓变;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A.①N2O+Pt2O+=Pt2O2++N2△H1,②Pt2O2++CO=Pt2O++CO2△H2,
结合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N2O(g)+CO(g)=CO2(g)+N2(g)△H=△H1+△H2,故A错误;
B.图2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H=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134KJ/mol﹣360KJ/mol=﹣226KJ/mol,故B正确;
C.①N2O+Pt2O+=Pt2O2++N2△H1,②Pt2O2++CO=Pt2O++CO2△H2,反应过程中Pt2O+和Pt2O2+ 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故C错误;
D.正反应反应活化能E1=134KJ/mol小于逆反应活化能E2=360KJ/mol,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依据图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反应的焓变;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H=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
C.反应过程中Pt2O+和Pt2O2+ 参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
D.正反应反应活化能E1,逆反应活化能E2;
10.【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解: 原子序数为8,应为氧元素的粒子,由于质子数=8小于核外电子数10,故应为氧离子,故选B.
【分析】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解答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A不符合题意;
B.通入燃料乙醇的电极是负极,B不符合题意;
C.该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C符合题意;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0.2mol×12=2.4mol,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4mol ÷2×22.4L/mol=26.88 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池工作时,由电源内部阳离子氢离子从左向右移动可知(在电池内部),左边为负极(阳极),右边为正极(阴极);再根据电池总的反应方程式即可解答。
12.【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周期表中有一种现象,上下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一个为AB,另一个为BA(A、B为0到9的整数且B>A),分别是13号的铝和31号的镓;24号铬和42号的锰;35号的溴和53号的碘;所以一共3对,故选A.
【分析】在周期表中有一种现象,上下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一个为AB,另一个为BA(A、B为0到9的整数且B>A),分别是13号的铝和31号的镓;24号铬和42号的锰;35号的溴和53号的碘;由此解答.
13.【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解: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钠反应比镁剧烈,所以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
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这两个实验都说明Cu的活泼性最弱,不能说明Fe、Na的活泼性强弱,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O4,这两种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根据其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14.【答案】C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解析】【解答】A. 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A不符合题意;
B. Mg-Al及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Al,因为铝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镁不能,B不符合题意;
C. 无隔膜电解饱和NaCl溶液,阳极生所的氯气和阴极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NaClO是“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C符合题意;
D. H2-O2燃料电池中电解液为H2SO4,则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钢铁腐蚀负极生成亚铁离子;
B.Mg、Al在NaOH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具有消毒作用;
D.氢氧酸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
15.【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将锌片改成锌粉,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Zn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形成微型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Na2CO3粉末,与H2SO4反应,使得溶液中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16.【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
A. 该反应脱去1分子氢气,产生碳碳双键,属于消去反应,A符合题意;
B. 苯乙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5个吸收峰,B不符合题意;
C. 乙苯含有甲基,分子内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符合题意;
D. 乙苯、苯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消去反应不饱和度增加,有小分子生成;
B.有机物中有几种H就有几个吸收峰;
C.乙基中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D.与苯环相连的C上只要有H就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甲酸。
17.【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为动态平衡,反应没有停止,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故B错误;
C.可能反应中正逆反应同时进行,该现象不是平衡状态特征,故C错误;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注意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
18.【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葡萄糖和蔗糖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分子式都可用(C6H12O5)n表示,但两者的n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无醛基,不能于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故C错误;
D.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葡萄糖和蔗糖结构不相似,纤维素和淀粉的n不同;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C.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D.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19.【答案】B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正确答案:B
甲、乙两个容积相等,容器乙中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Q1>2Q2,Q是1molN2和3molH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 Q1是不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Q>Q1,综上所述,Q>Q1>2Q2,B正确。
20.【答案】C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①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遇碘水变蓝,故可用用碘水来检验淀粉,故正确;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能水解为甘油和肥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故错误;③只有结构中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才会变黄,称为颜色反应,故正确;④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正确;⑤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均能水解,但单糖不能,故错误.
故选C.
【分析】①淀粉遇碘水变蓝;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③结构中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变黄;④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
⑤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1.【答案】(1)Ne;F;F2;Na
(2)NaOH;HClO4;Al(OH)3
(3)HF
(4)Na
(5)
(6)2OH﹣+Al2O3=2AlO2﹣+H2O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Al、D为C、E为N、F为Si、G为F、H为Cl、I为Ne.(1)稀有气体Ne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F元素中含有负价,没有正化合价;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故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单质F2氧化性最强,Na元素金属性最强,单质还原性最强,故答案为:Ne;F;F2;Na;(2)上述元素中Na元素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钠碱性最强,化学式为NaOH,高氯酸是最强的酸,其化学式为:HClO4,氢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故答案为:NaOH;HClO4;Al(OH)3;(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则HF最稳定,故答案为:HF;(4)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故答案为:Na;(5)A和D组成最简单化合物为CH4,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6)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OH﹣+Al2O3=2AlO2﹣+H2O,
故答案为:2OH﹣+Al2O3=2AlO2﹣+H2O.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Al、D为C、E为N、F为Si、G为F、H为Cl、I为Ne.(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F元素中含有负价,没有正化合价;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单质还原性越强;(2)上述元素中Na元素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钠碱性最强,高氯酸是最强的酸;氢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3)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4)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5)A和D组成最简单化合物为CH4,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6)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22.【答案】(1)紫红色刚好褪去
(2)2;1;2;2;0
(3)催化剂
(4)2;5;3;1;2;10;8
【知识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1)实验计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到紫红色刚好褪去计时结束,故答案为:紫红色刚好褪去;(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理数据:高锰酸钾本身作为指示剂,浓度不变,都是2mL,V1=2mL,V3=2mL;实验I和II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水来控制溶液的总体积相同,所以草酸体积V2=1mL;实验I和III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全部相同,V4=2mL,V5=0mL,
故答案为:2;1;2;2;0;(3)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I和实验IV对比,其他条件相同,实验IV加入MnSO4后反应速率加快,所以MnSO4溶液在反应中为催化剂,故答案为:催化剂;(4)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其转移电子总数为10,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KMnO4的计量数是2、H2C2O4的计量数是5,再根据原子守恒得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1K2SO4+10CO2↑+2MnSO4+8H2O,
故答案为:2;5;3;1;2;10;8.
【分析】(1)利用高锰酸钾的颜色来判断;(2)实验I和II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浓度不同;实验I和III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相同中,温度不同;(3)实验I和实验IV对比,其他条件相同,实验IV加入MnSO4溶液为催化剂;(4)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23.【答案】(1)2﹣甲基丙烷
(2)b、f
(3)bce
(4)
【知识点】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a为烷烃,含有4个C原子,应为2﹣甲基丙烷,故答案为:2﹣甲基丙烷;
(2)c为2﹣丁烯,与2﹣丁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b、f,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b、f;
(3)a为2﹣甲基丙烷,中心上的碳原子具有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相似的结构,则2﹣甲基丙烷中4个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
b为2﹣甲基﹣1﹣丙烯,可以看作两个甲基取代了乙烯中的一个C上的两个氢原子,乙烯为平面结构,则2﹣甲基﹣1﹣丙烯一定共平面;
c为2﹣丁烯,可以看作两个甲基分别取代了乙烯中两个C上的1个H,根据乙烯共平面可知,2﹣丁烯一定共平面;
e为1﹣丁炔,乙炔为直线型结构,如图 ,三点决定一个平面,所以1、2、3号的3个C一定处于同一平面,而1、2、4号C共直线,则1﹣丁炔中4个C一定共平面,所以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有:bce,
故答案为:bce;
(4)2﹣甲基丙烯中含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故答案为:.
【分析】(1)有机物(a)为2﹣甲基丙烷;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正丁烷;
(2)c为2﹣丁烯,根据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判断;
(3)根据乙烯为平面机构、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判断abcde五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情况;
(4)2﹣甲基丙烯中含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甲基丙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吉林省梅河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奥数拓展第十讲: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