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C.煤炉旁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 干冰升华吸热
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有氧气参加的一定是氧化反应
B.碳酸氢铵固体分解产生气体,所以固体受热产生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氧气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因为二氧化碳无毒,所以二氧化碳只要浓度不超过6%,就对人体没有影响
4.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B.干冰用于制冷剂
C.氦气用于充霓虹灯
D.氧气供给呼吸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空气中各成份比值保持相对稳定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之一
C.因为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低,所以它是人类生存可有可无的物质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6.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CuO(C)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CaO(CaCO3) 高温充分煅烧
D CO(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7.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用CO2合成醋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原子
C.CO2和醋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D.为利用CO2提供了新的途径
8.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吸热,可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故可用水来灭火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等)
C.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作照明弹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10.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液体甲滴入盛有固体乙的试管中,观察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固液面升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盐酸,而乙是石灰石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甲可能是水,而乙是烧碱
D.甲乙之间一定发生了放热的化学反应
二、填空题
11.我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C6H10O5)n】的合成。相关成果于2021年9月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1)自然界合成淀粉靠植物的 ,同时得到 。
(2)合成过程中先把二氧化碳转变成甲醇(CH3OH),甲醇属于 (填“氧化物”或“化合物”),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研究成果将来的意义在于 (多选)。
a.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
c.将来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再多也没有问题 d.可以节约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
12.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 。
(2)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还需补充的实验用品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后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E相比,B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优点是 。
(4)下列实验中哪一项能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填序号)。
四、计算题
1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五、综合应用题
15.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
(1)①竹炭中不含碳元素
② 。
【查阅资料】
(2)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②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吸收水、二氧化碳气体。
④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3)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 生成;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证明有 生成。
(4)小华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
(5)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6)小亮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通过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 来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
【结论】
(7)竹炭中 。
【拓展应用】
(8)竹炭细密多孔,某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瘀、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旁放一盆水不可防止CO中毒,错误;
D、碳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不一致;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一致;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一致;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该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一致。故选A。
3.A
【详解】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碳酸氢铵固体分解产生气体,所以固体受热产生气体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碘升华;故选项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氧气能与大部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与金、铂等不能反应;故选项错误;
D、因为二氧化碳无毒,所以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人体就会感到呼吸急促;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氦气用于充霓虹是利用氦气充入灯泡中能发出有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通常空气中各成份比值保持相对稳定,因为空气有自净作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之一,是氧气的主要来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低,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对人类非常重要,所以它是人类生存可有可无的物质不正确,故选项正确;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碳循环,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C
【分析】物质的除杂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二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氧化铜与碳会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可得到氧化钙,故C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原子,正确;
C、CO2和水生成的碳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错误;
D、反应中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故为利用CO2提供了新的途径,正确。
故选C。
8.C
【详解】A. 水蒸发吸热,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用水来灭火,故错误;
B.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错误;
C. 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作照明弹,故正确;
D. 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故错误;
故选:C。
【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B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注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10.D
【详解】A、甲可能是盐酸,而乙是石灰石,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瓶内压强增大使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固液面升高。A正确。
B、可能甲与乙反应发出热量,一方面使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析出氢氧化钙,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能甲与乙反应放出热量,另一 方面使瓶内空气膨胀压强增大使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固液面升高。B正确。
C、甲可能是水,而乙是烧碱,烧碱溶于水放热一方面使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析出氢氧化钙,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另一 方面使瓶内空气膨胀压强增大使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固液面升高。C正确。
D、甲乙之间可能是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某物质溶于水发生了放热的反应。D错。
综上所述:选择D。
11.(1) 光合作用 氧气/O2
(2) 化合物 3:1
(3)abd
【详解】(1)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在光合作用下转化为淀粉和氧气;
(2)甲醇(CH3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4=3:1;
(3)a、人工合成淀粉过程需要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实现碳中和,该选项说法正确;
b、人工合成淀粉可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人工合成淀粉过程需要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过多,还是引起温室效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d、有利于节约大量耕地、淡水资源,极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d。
12. B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气压减小 Na2CO3+2HCl=2NaCl+H2O+CO2↑
【详解】(1)CO2+2NaOH=Na2CO3+H2O,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气球膨胀,当滴入稀盐酸后,Na2CO3+2HCl==2NaCl+H2O+CO2↑,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气球变瘪,故选B。(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3)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 2NaCl+H2O+CO2↑
13.(1)长颈漏斗
(2) AD 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收集的时刻过早
(3)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4)甲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较纯净,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的物质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实验后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时刻过早,开始冒出的气泡中混有空气,故填:AD;棉花;2KMnO4K2MnO4+MnO2+O2↑;收集的时刻过早;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即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与B相比,C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优点是控制反应的速率,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4)甲实验中,观察到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上升,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
乙实验中,观察到滴有紫色石蕊的水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
丙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填:甲。
14.33.3%
【详解】一氧化碳和足量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气体中的碳元素质量等于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设混合气体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为x,则18g·x=22g××100%,解得x≈33.3%,故填33.3%。
15.(1)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2)
(3) 二氧化碳/ CO2 一氧化碳/ CO
(4)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5)有毒气体CO逸出会污染空气
(6)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不可以 O2与CO混合加热时可能爆炸
(7)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8)AC
【详解】(1)根据题意猜测,竹炭中可能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单质,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单质为铜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由于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所以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则证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答案为;一氧化碳;
(4)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则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故答案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5)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故答案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逸出会污染空气;
(6)由于一氧化碳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红色的铜,则玻璃管中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色,故答案为: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于一氧化碳会和玻璃管内的氧气混合,导致气体不纯产生爆炸,故答案为:不可以;故答案为:氧气与一氧化碳混合加热时可能爆炸;
(7)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8)A、竹炭具有去污等功效,则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故A选项描述正确;
B、竹炭细密多孔,则其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故B选项描述不正确;
C、竹炭具有消炎、止痛、化瘀等功效,则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故C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A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综合模拟测验(含解析)

下一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