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2.(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几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A.HClO4 B.H2SO4 C.H3PO4 D.H2CO3
3.(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放射性同位素钬 可用于治疗肝癌。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
A.67 B.99 C.166 D.233
4.(2016高一下·湘潭期末)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 C.KOH D.Cl2
5.(2020高一下·龙岗月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6.(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①第二周期②第三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碱性:NaOH>Mg(OH)2 B.热稳定性:NH3>PH3
C.金属性:K>Na D.原子半径:Cl>S
8.(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A.乙醇和乙酸 B.丁烷和异丁烷
C.12C与14C D.金刚石和石墨
9.(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蚕丝 C.葡萄糖 D.纤维素
10.(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聚乙烯 B.甲烷 C.苯 D.乙烯
11.(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安徽宣城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做宣笔常用羊、兔等动物的毛,其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 B.纤维素 C.糖类 D.油脂
12.(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是(  )
A.CH2 = CH2 B. C.CH3CH2CH3 D.CH3COOH
13.(2018高二上·北仑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H2、D2和T2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
C.(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
D.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14.(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甲试管中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
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
C.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
D.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
15.(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只能生成一氯甲烷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苯和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D.甲醛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用于浸泡海鲜食品
16.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A. B.
C. D.
17.(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⑤ C.①④⑤ D.②④
18.(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
A.红墨水加到清水中使整杯水变红
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NaHCO3转化为Na2CO3
D.天然气的燃烧
19.(2019高一下·白山期中)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  )
A. B.
C. D.
20.(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措施,一定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增大固体质量
21.(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对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升高温度,K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仅加入催化剂,K可能增大
C.仅增大压强,K可能减小
D.仅减小浓度,K值可能减小
22.(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硫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 B.A>C>B C.B>A>C D.B>C>A
23.(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K= B.K=
C.K= D.K=
24.(2020高一下·长春月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内平均速率的v(H2)=0.3mol/(L s),则3s末NH3的浓度为:(  )
A.0.4mol/L B.0.6mol/L C.0.9mol/L D.1.2mol/L
25.(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符合题意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 + O2(g) =CO2(g); △H=-283.0 kJ/mol
B.C(s) + O2 =CO(g); △H=-110.5 kJ/mol
C.H2(g) + O2(g)=H2O(g); △H=-241.8 kJ/mol
D.2C8H18(l) +25O2(g)=16 CO2(g)+18 H2O(l); △H=-1136 kJ/mol
26.(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放热18.39kJ,已知:
P4(白磷,s)+5O2(g)=2P2O5(s) ΔH= -akJ·mol-1(a>0);
4P(红磷,s)+5O2(g)=2P2O5(s) ΔH=-bkJ·mol-1(b>0);
则a和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27.(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某温度下,反应2A(g)+B(g) 2C(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C(g) 2A(g)+B(g)的平衡常数K2为(  )
A.2500 B.50 C.0.02 D.0.002
28.(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3、SO2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
29.(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对平衡CO2(g) CO2(aq) △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30.(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2 +NH3 2NH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C.N2和NH3的质量分数相等
D.正反应和逆反应不再进行
二、综合题
31.(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
(1)请用序号填空:
①13C与14C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
③CH3CH3与CH3CH2CH3 ④
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aCl    NH3   
(3)第三周期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半径最大的原子是   ,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   。
(4)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68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2.(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Zn电极为原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   。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子由   极流出(Zn或Cu),电解质溶液中SO 移向   (Zn或Cu)。
(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填序号)。
①CaO+H2O=Ca(OH)2
②2H2+O2 =2H2O
③2FeCl3+Cu=CuCl2+2FeCl2
33.(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①中温度升高,②中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下同),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   反应。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4.(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300 ℃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g)ΔH=Q,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
(1)3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已知K300 ℃”或“<”)。
(2)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35.(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1)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开始至10 min,v(NO)=   mol/(L min),NO的转化率为   ,此温度下达到平衡常数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 mol/ L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
B、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正确;
C、在周期表中,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
D、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结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来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P、S、Cl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高氯酸、硫酸、磷酸的酸性依次减弱,磷酸是中强酸,碳酸是弱酸,则酸性最弱的是碳酸,
故答案为:D。
【分析】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元素,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
3.【答案】B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 符号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则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66-67=99,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计算
4.【答案】C
【知识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解:A.水中只含共价键,故A错误;
B.氯化钙中只含离子键,故B错误;
C.氢氧化钾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氯气中只含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对主族元素而言,其电子层数就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就是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由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决定元素的位置,
故答案为:B。
【分析】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族序数。
6.【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原子结构中,K层最多2个电子,L层最多8个电子,L层最多18个电子等,且某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8个电子(1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C元素, C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先假设电子层数为2,3层,如果是2层,次外层电子数是2,最外层是4,如果是3层,次外层是8个电子,最外层是16,不符合电子的排布
7.【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碱性:NaOH>Mg(OH)2,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非金属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P,则热稳定性:NH3>PH3,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同主族元素,至上而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金属性K>Na,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Cl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碱性强,与酸、与水反应更加剧烈;非金属性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最高价的含氧酸酸性强,氢化物更易生成、更加稳定。
8.【答案】B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乙醇的分子式C2H6O,乙酸的分子式C2H4O,分子式不同,不符合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故A不符合题意;
B.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符合题意;
C.12C与14C互为同位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
9.【答案】C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葡萄糖是小分子,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其他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C。
【分析】高分子化合物是分子量很大的有机物,纤维素、淀粉、蚕丝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0.【答案】D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解答】A.聚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性质较稳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甲烷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性质稳定,不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符合题意;
C.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比较稳定,不能与溴水反应,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乙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聚乙烯分子是由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而聚合成的大分子,其性质比较稳定,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烷烃性质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或高温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
C. 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性质比较稳定,不与溴水反应,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1.【答案】A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羊、兔等动物的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A。
【分析】羊、兔等动物的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2.【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CH2=CH2,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A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是苯,分子式C6H6,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B不符合题意;
C.CH3CH2CH3是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C不符合题意;
D.CH3COOH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烃,是烃的含氧衍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仅含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13.【答案】C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互为同位素的对象为原子,而H2、D2和T2为单质,A不符合题意;
B、互为同系物的对象为有机物,而金刚石、C60、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不符合题意;
C、二者的组成元素和结构都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C符合题意;
D、二者的组成元素和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B、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有机物;
C、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也相同的有机物;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14.【答案】B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A.向甲试管中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在加入乙酸,A不符合题意;
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这既可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又可以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B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乙酸,可提高乙醇的溶解度,但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不能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C不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是不溶液水的液体物质,因此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通过分液分离出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为防止乙醇和乙酸反应,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掉,所以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在加入乙酸;
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防止停止实验后,温度下降,溶液倒吸;
C.可逆反应的特点之一,各组分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D.过滤除去的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而乙酸乙酯是不溶液水的液体物质,可通过分液分离出来。
15.【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甲醛;乙酸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取代反应
【解析】【解答】A.甲烷与氯气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四种取代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均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故B符合题意;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苯中无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是因为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更大,发生了萃取的过程,使溴水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甲醛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但对人体有害,不可用于浸泡海鲜食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甲烷和氯气的产物是氯化氢、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B.都可以发生置换反应
C.苯与溴水作用是萃取,而溴水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D.甲醛有毒,不能用于保鲜
16.【答案】A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吸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吸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放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
17.【答案】B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①液态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为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浓硫酸稀释属于物理变化,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为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为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热反应主要是酸和金属、酸碱中和、大部分化合反应
18.【答案】C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
【解析】【解答】A. 红墨水浓度大于水,微粒向浓度低的方向分散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变化,体系混乱度增大,故A不符合;
B.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变化,体系混乱度增大,故B不符合;
C. NaHCO3转化为Na2CO3是需要一定条件或试剂实现转化,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故C符合;
D. 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放热,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属于自发反应,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分析】A.浓度大的向浓度小的溶液中扩散
B.冰的熔点为0℃,水常温是液体
C.根据<0即可判断,>0
D.根据<0即可判断
19.【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形成闭合回路,A不符合题意;
B.具有原电池构成的四个条件,可以形成原电池反应,B符合题意;
C.没有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不能构成原电池,C不符合题意;
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能反应的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据此解答即可。
20.【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增大固体质量,并不能改变固体的浓度,则对反应而言,相当于没有改变任何条件,则D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反应速率的主要看压强、浓度、催化剂、温度、固体的质量对速率的影响不大
2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则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增大,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减小,选项A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则加入催化剂,K不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
C、K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无关,改变压强K不变,选项C不符合题意;
D、K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无关,减小浓度K不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K主要是和温度有关,同时和反应的放热吸热有关。
22.【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硫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则金属活泼性A>C,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B失去电子被氧化,金属活泼性B>A,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B>A>C;
故答案为:C。
【分析】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能形成原电池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做负极
23.【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碳是固体,没有浓度,则K= ,
故答案为:D。
【分析】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气体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
2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可得:ν(H2):ν(NH3 )=3:2,则ν(NH3 )=(2/3)ν(H2)=(2/3)×0.45mol/(L·s)=0.30 mol/(L·s),所以2s末NH3的浓度为:c(NH3)=Δt ·ν(NH3 )=2s×0.30mol/(L·s)=0.60mol/L,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NH3的反应速率,再计算浓度。
25.【答案】A
【知识点】燃烧热
【解析】【解答】A. CO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为稳定氧化物,△H代表燃烧热,A项符合题意;
B.C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B项不符合题意;
C.H2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 C项不符合题意;
D. C8H18的化学计量数为2,产物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 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H能符合题意表示物质的燃烧热可知,本题考查燃烧热的概念,运用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来分析。
26.【答案】B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P4(白磷,s)+5O2(g)=2P2O5(s) ΔH= -akJ·mol-1(a>0) ①
4P(红磷,s)+5O2(g)=2P2O5(s) ΔH=-bkJ·mol-1(b>0) ②
①-②得,P4(白磷,s)= 4P(红磷,s) ΔH= -(a-b)kJ·mol-1
则a-b=18.39>0,a>b,
故答案为:B。
【分析】 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放热18.39kJ ,结合盖斯定律即可判断
27.【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反应2A(g)+B(g) 2C(g)的平衡常数K1= =50,反应2C(g) 2A(g)+B(g)的平衡常数K2= ,因温度相同,所以K2= =0.02,
故答案为C。
【分析】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的正负平衡常数成反比
28.【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SO2与18O2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还会分解,故平衡时,容器中的SO3、SO2和O2中都含有18O,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有 18O的氧气分子参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最终二氧化硫和氧气和三氧化硫中都有
29.【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CO2(g) CO2(aq) △H= -19.75kJ/mol的正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过程,要使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即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D。
【分析】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高
30.【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调控
【解析】【解答】
A.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保持定值,A符合题意;
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未必相等,B不符合题意;
C. N2和NH3的质量分数未必相等,C不符合题意;
D. 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是反应还在继续
31.【答案】(1)①;③;②
(2);
(3)HClO4;NaOH;Al(OH)3;Na;Cl
(4)N2(g) + O2(g) =2NO(g)ΔH=+68kJ/ mol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①13C与14C都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③CH3CH3与CH3CH2CH3结构相似,都是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
④ 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中的两个氯原子在空间上都处于邻位,结构也相同,属于同种物质;
属于同位素的是①;属于同系物的是③;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②;
(2)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NH3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
(3)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碱性逐渐减弱,第三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为Cl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Na,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Na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半径逐渐减小,第三周期半径最大的原子是Na,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第三周期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Cl;
(4)1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g),吸收68kJ热量,反应吸热时焓变值为正值,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g)△H=+68kJ mol-1。
【分析】中学阶段一共掌握两个具有两性的物质,一个是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一个是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二者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32.【答案】(1)负;Zn-2e=Zn2+;还原;Zn;Zn
(2)②③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Zn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电子由Zn极流出,电解质溶液中SO 移向Zn极;
答案为:负;Zn-2e=Zn2+;还原;Zn;Zn;
(2)①CaO+H2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①不故答案为:;②2H2+O2 =2H2O可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②故答案为:;③2FeCl3+Cu=CuCl2+2FeCl2是可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③故答案为:;
答案为:②③。
【分析】在铜锌原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锌是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锌作负极,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向铜,铜作正极,H+在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据此回答;
33.【答案】(1)放热;吸热
(2)57.3 kJ;H+(aq)+ OH-(aq) = H2O(aq) ΔH=- 57.3kJ/ mol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1)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前后①烧杯中的温度升高,则Al跟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②烧杯中的温度降低,则Ba(OH)2 8H2O跟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由于题目中所给酸为1L,故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L×1.00mol·L-1=1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L×1.00mol·L-1=2mol,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放出的热量为114.6kJ,因为反应热的定义是稀溶液中,生成1mol水,故反应热应减半,即放出的热量为: ×114.6kJ,又因为放热反应中焓变为负值,故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 H2O(aq) ΔH=- 57.3kJ/ mol。
【分析】(1)化学反应中,温度升高,则反应放热;温度降低则反应吸热;
(2)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据此求出中和热。
34.【答案】(1);>
(2)不变;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已知K300℃
(2)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
【分析】(1)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根据 K300 ℃35.【答案】(1)2NO + 2CO N2 +2CO2
(2)0.02;50%;2.5
(3)a b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调控
【解析】【解答】(1) 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则产物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NO + 2CO N2 +2CO2;
答案为:2NO + 2CO N2 +2CO2;
(2) ,则 ,NO的转化率为 =50%,10 min时NO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10min时的浓度为平衡浓度,则 ;
答案为:0.02;50%;2.5;
(3)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速率,a正确;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NO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正确
c.10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则平衡时CO的浓度是0.2 mol/ L;
答案为:ab。
【分析】在催化剂作用下,NO、CO发生反应:2NO + 2CO N2 +2CO2,按图表及题干提供的数据,用三段式,计算v(NO)、NO的转化率及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常数;应用速率、平衡相关理论进行正误判断;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
B、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正确;
C、在周期表中,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
D、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结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来解答.
2.(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几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A.HClO4 B.H2SO4 C.H3PO4 D.H2CO3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P、S、Cl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高氯酸、硫酸、磷酸的酸性依次减弱,磷酸是中强酸,碳酸是弱酸,则酸性最弱的是碳酸,
故答案为:D。
【分析】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元素,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
3.(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放射性同位素钬 可用于治疗肝癌。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
A.67 B.99 C.166 D.233
【答案】B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 符号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则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66-67=99,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计算
4.(2016高一下·湘潭期末)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 C.KOH D.Cl2
【答案】C
【知识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解:A.水中只含共价键,故A错误;
B.氯化钙中只含离子键,故B错误;
C.氢氧化钾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氯气中只含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
5.(2020高一下·龙岗月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对主族元素而言,其电子层数就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就是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由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决定元素的位置,
故答案为:B。
【分析】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族序数。
6.(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①第二周期②第三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原子结构中,K层最多2个电子,L层最多8个电子,L层最多18个电子等,且某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8个电子(1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C元素, C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先假设电子层数为2,3层,如果是2层,次外层电子数是2,最外层是4,如果是3层,次外层是8个电子,最外层是16,不符合电子的排布
7.(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碱性:NaOH>Mg(OH)2 B.热稳定性:NH3>PH3
C.金属性:K>Na D.原子半径:Cl>S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碱性:NaOH>Mg(OH)2,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非金属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P,则热稳定性:NH3>PH3,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同主族元素,至上而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金属性K>Na,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Cl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碱性强,与酸、与水反应更加剧烈;非金属性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最高价的含氧酸酸性强,氢化物更易生成、更加稳定。
8.(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A.乙醇和乙酸 B.丁烷和异丁烷
C.12C与14C D.金刚石和石墨
【答案】B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乙醇的分子式C2H6O,乙酸的分子式C2H4O,分子式不同,不符合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故A不符合题意;
B.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符合题意;
C.12C与14C互为同位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
9.(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蚕丝 C.葡萄糖 D.纤维素
【答案】C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葡萄糖是小分子,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其他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C。
【分析】高分子化合物是分子量很大的有机物,纤维素、淀粉、蚕丝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0.(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聚乙烯 B.甲烷 C.苯 D.乙烯
【答案】D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解答】A.聚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性质较稳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甲烷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性质稳定,不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符合题意;
C.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比较稳定,不能与溴水反应,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乙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聚乙烯分子是由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而聚合成的大分子,其性质比较稳定,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烷烃性质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或高温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
C. 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性质比较稳定,不与溴水反应,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1.(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安徽宣城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做宣笔常用羊、兔等动物的毛,其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 B.纤维素 C.糖类 D.油脂
【答案】A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羊、兔等动物的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A。
【分析】羊、兔等动物的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2.(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是(  )
A.CH2 = CH2 B. C.CH3CH2CH3 D.CH3COOH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CH2=CH2,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A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是苯,分子式C6H6,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B不符合题意;
C.CH3CH2CH3是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C不符合题意;
D.CH3COOH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烃,是烃的含氧衍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仅含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13.(2018高二上·北仑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H2、D2和T2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
C.(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
D.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互为同位素的对象为原子,而H2、D2和T2为单质,A不符合题意;
B、互为同系物的对象为有机物,而金刚石、C60、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不符合题意;
C、二者的组成元素和结构都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C符合题意;
D、二者的组成元素和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B、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有机物;
C、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也相同的有机物;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14.(2019高一下·西城期末)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甲试管中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
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
C.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
D.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
【答案】B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A.向甲试管中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在加入乙酸,A不符合题意;
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这既可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又可以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B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乙酸,可提高乙醇的溶解度,但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不能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C不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是不溶液水的液体物质,因此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通过分液分离出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为防止乙醇和乙酸反应,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掉,所以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在加入乙酸;
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防止停止实验后,温度下降,溶液倒吸;
C.可逆反应的特点之一,各组分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D.过滤除去的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而乙酸乙酯是不溶液水的液体物质,可通过分液分离出来。
15.(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只能生成一氯甲烷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苯和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D.甲醛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用于浸泡海鲜食品
【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甲醛;乙酸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取代反应
【解析】【解答】A.甲烷与氯气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四种取代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均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故B符合题意;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苯中无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是因为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更大,发生了萃取的过程,使溴水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甲醛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但对人体有害,不可用于浸泡海鲜食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甲烷和氯气的产物是氯化氢、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B.都可以发生置换反应
C.苯与溴水作用是萃取,而溴水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D.甲醛有毒,不能用于保鲜
16.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吸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吸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放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
17.(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⑤ C.①④⑤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①液态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为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浓硫酸稀释属于物理变化,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为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为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热反应主要是酸和金属、酸碱中和、大部分化合反应
18.(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
A.红墨水加到清水中使整杯水变红
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NaHCO3转化为Na2CO3
D.天然气的燃烧
【答案】C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
【解析】【解答】A. 红墨水浓度大于水,微粒向浓度低的方向分散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变化,体系混乱度增大,故A不符合;
B.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变化,体系混乱度增大,故B不符合;
C. NaHCO3转化为Na2CO3是需要一定条件或试剂实现转化,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故C符合;
D. 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放热,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属于自发反应,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分析】A.浓度大的向浓度小的溶液中扩散
B.冰的熔点为0℃,水常温是液体
C.根据<0即可判断,>0
D.根据<0即可判断
19.(2019高一下·白山期中)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形成闭合回路,A不符合题意;
B.具有原电池构成的四个条件,可以形成原电池反应,B符合题意;
C.没有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不能构成原电池,C不符合题意;
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能反应的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据此解答即可。
20.(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措施,一定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增大固体质量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增大固体质量,并不能改变固体的浓度,则对反应而言,相当于没有改变任何条件,则D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反应速率的主要看压强、浓度、催化剂、温度、固体的质量对速率的影响不大
21.(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对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升高温度,K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仅加入催化剂,K可能增大
C.仅增大压强,K可能减小
D.仅减小浓度,K值可能减小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则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增大,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减小,选项A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则加入催化剂,K不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
C、K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无关,改变压强K不变,选项C不符合题意;
D、K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无关,减小浓度K不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K主要是和温度有关,同时和反应的放热吸热有关。
22.(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硫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 B.A>C>B C.B>A>C D.B>C>A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硫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则金属活泼性A>C,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B失去电子被氧化,金属活泼性B>A,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B>A>C;
故答案为:C。
【分析】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能形成原电池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做负极
23.(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K= B.K=
C.K= D.K=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碳是固体,没有浓度,则K= ,
故答案为:D。
【分析】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气体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
24.(2020高一下·长春月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内平均速率的v(H2)=0.3mol/(L s),则3s末NH3的浓度为:(  )
A.0.4mol/L B.0.6mol/L C.0.9mol/L D.1.2mol/L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可得:ν(H2):ν(NH3 )=3:2,则ν(NH3 )=(2/3)ν(H2)=(2/3)×0.45mol/(L·s)=0.30 mol/(L·s),所以2s末NH3的浓度为:c(NH3)=Δt ·ν(NH3 )=2s×0.30mol/(L·s)=0.60mol/L,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NH3的反应速率,再计算浓度。
25.(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符合题意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 + O2(g) =CO2(g); △H=-283.0 kJ/mol
B.C(s) + O2 =CO(g); △H=-110.5 kJ/mol
C.H2(g) + O2(g)=H2O(g); △H=-241.8 kJ/mol
D.2C8H18(l) +25O2(g)=16 CO2(g)+18 H2O(l); △H=-1136 kJ/mol
【答案】A
【知识点】燃烧热
【解析】【解答】A. CO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为稳定氧化物,△H代表燃烧热,A项符合题意;
B.C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B项不符合题意;
C.H2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 C项不符合题意;
D. C8H18的化学计量数为2,产物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 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H能符合题意表示物质的燃烧热可知,本题考查燃烧热的概念,运用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来分析。
26.(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放热18.39kJ,已知:
P4(白磷,s)+5O2(g)=2P2O5(s) ΔH= -akJ·mol-1(a>0);
4P(红磷,s)+5O2(g)=2P2O5(s) ΔH=-bkJ·mol-1(b>0);
则a和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P4(白磷,s)+5O2(g)=2P2O5(s) ΔH= -akJ·mol-1(a>0) ①
4P(红磷,s)+5O2(g)=2P2O5(s) ΔH=-bkJ·mol-1(b>0) ②
①-②得,P4(白磷,s)= 4P(红磷,s) ΔH= -(a-b)kJ·mol-1
则a-b=18.39>0,a>b,
故答案为:B。
【分析】 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放热18.39kJ ,结合盖斯定律即可判断
27.(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某温度下,反应2A(g)+B(g) 2C(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C(g) 2A(g)+B(g)的平衡常数K2为(  )
A.2500 B.50 C.0.02 D.0.00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反应2A(g)+B(g) 2C(g)的平衡常数K1= =50,反应2C(g) 2A(g)+B(g)的平衡常数K2= ,因温度相同,所以K2= =0.02,
故答案为C。
【分析】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的正负平衡常数成反比
28.(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3、SO2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SO2与18O2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还会分解,故平衡时,容器中的SO3、SO2和O2中都含有18O,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有 18O的氧气分子参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最终二氧化硫和氧气和三氧化硫中都有
29.(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对平衡CO2(g) CO2(aq) △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CO2(g) CO2(aq) △H= -19.75kJ/mol的正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过程,要使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即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D。
【分析】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高
30.(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2 +NH3 2NH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C.N2和NH3的质量分数相等
D.正反应和逆反应不再进行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调控
【解析】【解答】
A.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保持定值,A符合题意;
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未必相等,B不符合题意;
C. N2和NH3的质量分数未必相等,C不符合题意;
D. 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是反应还在继续
二、综合题
31.(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
(1)请用序号填空:
①13C与14C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
③CH3CH3与CH3CH2CH3 ④
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aCl    NH3   
(3)第三周期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半径最大的原子是   ,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   。
(4)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68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①;③;②
(2);
(3)HClO4;NaOH;Al(OH)3;Na;Cl
(4)N2(g) + O2(g) =2NO(g)ΔH=+68kJ/ mol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①13C与14C都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③CH3CH3与CH3CH2CH3结构相似,都是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
④ 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中的两个氯原子在空间上都处于邻位,结构也相同,属于同种物质;
属于同位素的是①;属于同系物的是③;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②;
(2)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NH3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
(3)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碱性逐渐减弱,第三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为Cl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Na,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Na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半径逐渐减小,第三周期半径最大的原子是Na,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第三周期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Cl;
(4)1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g),吸收68kJ热量,反应吸热时焓变值为正值,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g)△H=+68kJ mol-1。
【分析】中学阶段一共掌握两个具有两性的物质,一个是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一个是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二者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32.(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Zn电极为原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   。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子由   极流出(Zn或Cu),电解质溶液中SO 移向   (Zn或Cu)。
(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填序号)。
①CaO+H2O=Ca(OH)2
②2H2+O2 =2H2O
③2FeCl3+Cu=CuCl2+2FeCl2
【答案】(1)负;Zn-2e=Zn2+;还原;Zn;Zn
(2)②③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Zn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电子由Zn极流出,电解质溶液中SO 移向Zn极;
答案为:负;Zn-2e=Zn2+;还原;Zn;Zn;
(2)①CaO+H2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①不故答案为:;②2H2+O2 =2H2O可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②故答案为:;③2FeCl3+Cu=CuCl2+2FeCl2是可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③故答案为:;
答案为:②③。
【分析】在铜锌原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锌是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锌作负极,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向铜,铜作正极,H+在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据此回答;
33.(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①中温度升高,②中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下同),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   反应。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放热;吸热
(2)57.3 kJ;H+(aq)+ OH-(aq) = H2O(aq) ΔH=- 57.3kJ/ mol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1)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前后①烧杯中的温度升高,则Al跟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②烧杯中的温度降低,则Ba(OH)2 8H2O跟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由于题目中所给酸为1L,故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L×1.00mol·L-1=1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L×1.00mol·L-1=2mol,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放出的热量为114.6kJ,因为反应热的定义是稀溶液中,生成1mol水,故反应热应减半,即放出的热量为: ×114.6kJ,又因为放热反应中焓变为负值,故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 H2O(aq) ΔH=- 57.3kJ/ mol。
【分析】(1)化学反应中,温度升高,则反应放热;温度降低则反应吸热;
(2)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据此求出中和热。
34.(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300 ℃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g)ΔH=Q,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
(1)3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已知K300 ℃”或“<”)。
(2)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答案】(1);>
(2)不变;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已知K300℃
(2)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
【分析】(1)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根据 K300 ℃35.(2020高一下·长春期中)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1)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开始至10 min,v(NO)=   mol/(L min),NO的转化率为   ,此温度下达到平衡常数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 mol/ L
【答案】(1)2NO + 2CO N2 +2CO2
(2)0.02;50%;2.5
(3)a b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调控
【解析】【解答】(1) 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则产物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NO + 2CO N2 +2CO2;
答案为:2NO + 2CO N2 +2CO2;
(2) ,则 ,NO的转化率为 =50%,10 min时NO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10min时的浓度为平衡浓度,则 ;
答案为:0.02;50%;2.5;
(3)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速率,a正确;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NO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正确
c.10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则平衡时CO的浓度是0.2 mol/ L;
答案为:ab。
【分析】在催化剂作用下,NO、CO发生反应:2NO + 2CO N2 +2CO2,按图表及题干提供的数据,用三段式,计算v(NO)、NO的转化率及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常数;应用速率、平衡相关理论进行正误判断;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练习(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