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 符合题意;
B. 石蜡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不符合题意;
C. 酒精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 不符合题意;
D. 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2.(2017九上·抚宁期中)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3.(2018九上·长丰月考)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A、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占21%,但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大约占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成分分析
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 B.铁 C.铝 D.氧
【答案】D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解答】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等,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地壳中含有的元素进行分析
5.(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标志是禁止烟火,A符合题意;
B、标志是禁止使用火柴标志,B不符合题意;
C、标志是禁止放鞭炮标志,C不符合题意;
D、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
6.(2015八上·青冈县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汽水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液态氧中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砂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7.(2019·天津)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化化氮
【答案】D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A、甲烷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有毒,是大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一氧化碳不是,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有毒,是大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析
8.(2018九上·清河期中)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气在加压、降温会变成液体或固体,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C说法符合题意;
D、氧气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分析。
9.(2019九上·莆田期末)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答案】A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分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肌体缺氧,即为煤气中毒。
故选A
【点评】本题较简单,熟记一氧化碳的毒性,即能轻松作答。
10.(2016九上·费县期中)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元素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错误;
C、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C错误;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分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1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原子核是(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电子存在于原子核的周围.
故选B
12.(2017九上·滨海期末)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煤气 C.酒精 D.汽油
【答案】A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
B、煤气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D、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酒精、氢气、汽油、煤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解:根据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不具有助燃性,也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因此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1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2N2表示(  )
A.4个氮原子 B.2个氮分子 C.4个氮分子 D.2个氮原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N表示4个氮原子,A不符合题意;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多少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2表示2个氮分子,B符合题意;
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多少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N2表示4个氮分子,C不符合题意;
D.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表示2个氮原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分析
15.(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A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液体,漏斗的末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B不符合题意;
C、用托盘天平称量无腐蚀性、不易潮解的药品,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相等质量的纸,砝码要放在右盘,C不符合题意;
D、滴管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不能伸进试管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16.(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x+(-2)×2=0,解得x=+3,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17.(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猛制氧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加入二氧化锰能改变其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在常温下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氧气常温下不和金发生反应,B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可以选择收集方法,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分析
B、根据氧气在常温下与一些物质不反应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依据分析
18.(2018九上·朝阳期末)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D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味,所以无法鉴别,故A不适合;
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故B不适合;
C、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色,所以无法鉴别,故C不适合;
D、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能使其复燃,空气中无明显现象,故D适合.
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而氧气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19.(2019八上·垦利期中)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情况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由于NO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NO极易与氧气反应,而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就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
故答案为:C
【分析】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之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据此分析解答
20.(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无关的是(  )
A.不能燃烧 B.能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不支持燃烧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于灭火,而溶解性与灭火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灭火时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21.(2018八下·汽开区期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答案】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药品,且需要加热,所以大试管、集气瓶、酒精灯、铁架台、导管、单孔胶塞都可以用得着,烧杯、玻璃棒用不上。选A
【分析】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药品,且需要加热选择所需仪器分析。
22.(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沉淀 D.过滤
【答案】A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水的净化方法有很多,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蒸馏得到的是纯净物分析
23.(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同时加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热水 冷水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微粒的性质分析,品红能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根据题意,在热水中扩散的快,由此可知,是温度的不同导致了分子运动快慢的不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析
24.(2019九上·上饶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而氢气和氯气混合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氯化氢是由元素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25.(2016九上·宜昌期中)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
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故选C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
26.(2018九上·武宣月考)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 克 B.12
C.1.66×10-27千克 D.1/12 克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需写单位,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单位也不是克,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写单位,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B选项符合题意;
C、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单位不是千克,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单位也不是克,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Ar)。注意:相对原子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比值,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27.(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及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28.(2018九上·大埔期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答案】D
【知识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B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燃放烟花爆竹的危险性解答
B根据可燃性气体泄漏的应急措施解答
C根据酒精灯着火的灭火方法解答
D根据水能导电解答
29.(2018九上·洛龙月考)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反应的快慢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其意义有:①宏观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所以AC项不符合题意。
②微观方面: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③量的方面: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表示出反应发生的快慢。所以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1)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等号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
30.(2016九下·津南期中)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
故选D.
【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
3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 → 淀粉 + 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碳、氧、氢三种元素,生成物的氧气只含有氧元素,所以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32.(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了改变。从宏观上看,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分析
33.(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答案】D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属于分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分析
B、根据同种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种单质分析
C、根据灯泡的发光放热分析
D、根据化合价规则分析
3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是金属
B.“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
C.“干水”是纯净物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硅是带“石字旁”,是非金属,A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干水”与“干冰”成分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干水” 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由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主要由二氧化碳气体引起,而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故“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带石字旁的是非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干冰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干水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分析
D、根据干水能吸收二氧化碳分析
35.(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分子质量是:12+1×4+16=32,A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不符合题意;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每4个反应物的分子生成了2个生成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解答
36.(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一种淡蓝色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体,颜色变浅,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如果变成的气体与原来的淡蓝色固体物质是同种物质,该变化是物理变化,如果变成的气体与原来的淡蓝色固体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则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37.(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B.该气体能与NaOH发生反应
C.该气体极易溶于水 D.该气体可能是O2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化合物,能转化生成甲,则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转化生成碳酸盐,观察选项,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中的收集装置可以得出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分析
B、根据题中氢氧化钠只干燥气体分析
C、根据实验中用水吸收尾气分析
D、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38.(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金属钠的相关信息如下:
①银白色的金属; ②密度比水小, 比煤油大; ③钠很软, 可以用刀切开;
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 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NaH)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⑤
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③④
C.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2 = 2NaH
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之一是钠比煤油密度大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故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A不符合题意;
B.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故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④⑤,C不符合题意;
C. 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2 2NaH,D不符合题意;
D.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之一是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故放在煤油中可与氧气、水隔绝,防止钠发生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分析
B、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文字的叙述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D、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
39.(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 气体体积不变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固体变为红色
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粉末变为蓝色
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O2、CO和 H2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
C.一定含有CO2和 H2,可能含有CO
D.一定含有CO和 H2,一定不含CO2
【答案】D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气体体积不变,说明混合气体中没有CO2;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粉末变为蓝色,说明气体中含氢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CO,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碳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硫酸铜雨水变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40.(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
A.C8H8 B.C2H6 C.C2H2 D.CH4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C2H4中C的质量分数为 =85.7%。常温常压下,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说明混入C2H4中的物质中C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85.7%,C8H8中C的质量分数为 =92.3%;
C2H6中C的质量分数为 =80%;
C2H4中C的质量分数为 =85.7;
CH4中C的质量分数为 =75%。
只有C8H8中C的质量分数为92.3%,大于85.7%,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种混合物五种,某种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只能处于两种化合物中各自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分析
二、填空题
4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书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答案】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前20号元素分别是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故答案为: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分析】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是大写,两个字母是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据此分析
42.(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在下表中填写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 氮气 过氧化氢 碳酸 二氧化锰
物质化学式                
物质名称 汞 氢氧化铜 硫酸钠 氯化亚铁
物质化学式                
【答案】N2;H2O2;H2CO3;MnO2;Hg;Cu(OH)2;Na2SO4;FeCl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N2;汞是金属单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2O2;碳酸的化学式是H2CO3;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2;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H)2;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Cl2。
【分析】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数交叉书写,化为最简分析
三、综合题
43.(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有重要意义。
(1)下图物质是由不同粒子构成的,请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
构成的粒子是    构成的粒子是    构成的粒子是   
(2)下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N(NO2) 3是科学家 2011 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N(NO2) 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N(NO2)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最终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H2O;Cu;Na+、Cl-
(2)Al;8;阳离子
(3)7:12;36.8%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可表示水分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单独的一个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该原子,Cu可表示铜原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的。(2)铝的元素符号为Al;乙图所示是氧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丙图所示的粒子中有12个质子、10个电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属于阳离子。(3)N(NO2) 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6)≈7:12 ,N(NO2)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6.8%
【分析】(1)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由金属和非金属或铵根和酸根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根据13号元素是铝元素,元素周期表每一格的含义进行分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是阳离子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四、简答题
4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O2
(2)CO2;CO2+Ca(OH)2=CaCO3↓+H2O
(3)CO;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氧气(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Ca(OH)2=CaCO3↓+H2O。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五、实验题
45.(2018九上·西城期末)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答案】(1)试管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B
(3)D;燃着的木条熄灭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应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B;(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为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试管;2KMnO4 K2MnO4 + MnO2 + O2↑;B;D;燃着的木条熄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连接和选择。在气体制备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六、计算题
46.(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如图是装有锂(Li)电池的儿童遥控汽车。锂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Li+MnO2 = LiMnO2,
计算 3.5 gLi 参加反应所消耗的 MnO2的质量。( Li-7 O-16 Mn-55 )
【答案】解:设 3.5 g Li 参加反应所消耗的 MnO2的质量为 x。
解得 x = 43.5 g
答:消耗 MnO2的质量为 43.5 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锂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二氧化锰的质量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2.(2017九上·抚宁期中)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3.(2018九上·长丰月考)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 B.铁 C.铝 D.氧
5.(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6.(2015八上·青冈县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7.(2019·天津)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化化氮
8.(2018九上·清河期中)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9.(2019九上·莆田期末)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0.(2016九上·费县期中)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原子核是(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12.(2017九上·滨海期末)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煤气 C.酒精 D.汽油
1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2N2表示(  )
A.4个氮原子 B.2个氮分子 C.4个氮分子 D.2个氮原子
15.(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6.(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17.(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18.(2018九上·朝阳期末)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9.(2019八上·垦利期中)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情况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确定
20.(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无关的是(  )
A.不能燃烧 B.能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不支持燃烧
21.(2018八下·汽开区期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22.(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沉淀 D.过滤
23.(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同时加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热水 冷水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4.(2019九上·上饶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25.(2016九上·宜昌期中)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26.(2018九上·武宣月考)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 克 B.12
C.1.66×10-27千克 D.1/12 克
27.(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8.(2018九上·大埔期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29.(2018九上·洛龙月考)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反应的快慢
30.(2016九下·津南期中)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3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 → 淀粉 + 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32.(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33.(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3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是金属
B.“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
C.“干水”是纯净物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35.(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36.(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一种淡蓝色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体,颜色变浅,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
37.(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B.该气体能与NaOH发生反应
C.该气体极易溶于水 D.该气体可能是O2
38.(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金属钠的相关信息如下:
①银白色的金属; ②密度比水小, 比煤油大; ③钠很软, 可以用刀切开;
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 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NaH)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⑤
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③④
C.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2 = 2NaH
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之一是钠比煤油密度大
39.(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 气体体积不变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固体变为红色
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粉末变为蓝色
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O2、CO和 H2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
C.一定含有CO2和 H2,可能含有CO
D.一定含有CO和 H2,一定不含CO2
40.(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
A.C8H8 B.C2H6 C.C2H2 D.CH4
二、填空题
41.(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书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42.(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在下表中填写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 氮气 过氧化氢 碳酸 二氧化锰
物质化学式                
物质名称 汞 氢氧化铜 硫酸钠 氯化亚铁
物质化学式                
三、综合题
43.(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有重要意义。
(1)下图物质是由不同粒子构成的,请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
构成的粒子是    构成的粒子是    构成的粒子是   
(2)下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N(NO2) 3是科学家 2011 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N(NO2) 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N(NO2)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最终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简答题
44.(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实验题
45.(2018九上·西城期末)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六、计算题
46.(2019九上·临西开学考)如图是装有锂(Li)电池的儿童遥控汽车。锂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Li+MnO2 = LiMnO2,
计算 3.5 gLi 参加反应所消耗的 MnO2的质量。( Li-7 O-16 Mn-55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 符合题意;
B. 石蜡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不符合题意;
C. 酒精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 不符合题意;
D. 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3.【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A、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占21%,但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大约占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成分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解答】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等,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地壳中含有的元素进行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标志是禁止烟火,A符合题意;
B、标志是禁止使用火柴标志,B不符合题意;
C、标志是禁止放鞭炮标志,C不符合题意;
D、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汽水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液态氧中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砂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7.【答案】D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A、甲烷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有毒,是大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一氧化碳不是,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有毒,是大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气在加压、降温会变成液体或固体,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C说法符合题意;
D、氧气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分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肌体缺氧,即为煤气中毒。
故选A
【点评】本题较简单,熟记一氧化碳的毒性,即能轻松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元素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错误;
C、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C错误;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分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11.【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电子存在于原子核的周围.
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
B、煤气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D、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酒精、氢气、汽油、煤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解:根据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不具有助燃性,也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因此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N表示4个氮原子,A不符合题意;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多少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2表示2个氮分子,B符合题意;
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多少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N2表示4个氮分子,C不符合题意;
D.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表示2个氮原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分析
15.【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A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液体,漏斗的末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B不符合题意;
C、用托盘天平称量无腐蚀性、不易潮解的药品,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相等质量的纸,砝码要放在右盘,C不符合题意;
D、滴管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不能伸进试管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16.【答案】B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x+(-2)×2=0,解得x=+3,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17.【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猛制氧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加入二氧化锰能改变其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在常温下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氧气常温下不和金发生反应,B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可以选择收集方法,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分析
B、根据氧气在常温下与一些物质不反应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依据分析
18.【答案】D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味,所以无法鉴别,故A不适合;
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故B不适合;
C、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色,所以无法鉴别,故C不适合;
D、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能使其复燃,空气中无明显现象,故D适合.
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而氧气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19.【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由于NO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NO极易与氧气反应,而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就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
故答案为:C
【分析】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之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据此分析解答
20.【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于灭火,而溶解性与灭火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灭火时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21.【答案】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药品,且需要加热,所以大试管、集气瓶、酒精灯、铁架台、导管、单孔胶塞都可以用得着,烧杯、玻璃棒用不上。选A
【分析】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药品,且需要加热选择所需仪器分析。
22.【答案】A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水的净化方法有很多,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蒸馏得到的是纯净物分析
23.【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微粒的性质分析,品红能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根据题意,在热水中扩散的快,由此可知,是温度的不同导致了分子运动快慢的不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析
24.【答案】A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而氢气和氯气混合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氯化氢是由元素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25.【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
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故选C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
26.【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需写单位,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单位也不是克,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写单位,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B选项符合题意;
C、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单位不是千克,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单位也不是克,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Ar)。注意:相对原子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比值,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27.【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及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28.【答案】D
【知识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B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燃放烟花爆竹的危险性解答
B根据可燃性气体泄漏的应急措施解答
C根据酒精灯着火的灭火方法解答
D根据水能导电解答
29.【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其意义有:①宏观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所以AC项不符合题意。
②微观方面: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③量的方面: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表示出反应发生的快慢。所以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1)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等号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
30.【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
故选D.
【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
31.【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碳、氧、氢三种元素,生成物的氧气只含有氧元素,所以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32.【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了改变。从宏观上看,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分析
33.【答案】D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属于分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分析
B、根据同种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种单质分析
C、根据灯泡的发光放热分析
D、根据化合价规则分析
34.【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硅是带“石字旁”,是非金属,A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干水”与“干冰”成分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干水” 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由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主要由二氧化碳气体引起,而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故“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带石字旁的是非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干冰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干水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分析
D、根据干水能吸收二氧化碳分析
35.【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分子质量是:12+1×4+16=32,A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不符合题意;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每4个反应物的分子生成了2个生成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解答
36.【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如果变成的气体与原来的淡蓝色固体物质是同种物质,该变化是物理变化,如果变成的气体与原来的淡蓝色固体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则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37.【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化合物,能转化生成甲,则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转化生成碳酸盐,观察选项,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中的收集装置可以得出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分析
B、根据题中氢氧化钠只干燥气体分析
C、根据实验中用水吸收尾气分析
D、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38.【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故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A不符合题意;
B.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故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④⑤,C不符合题意;
C. 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2 2NaH,D不符合题意;
D.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之一是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故放在煤油中可与氧气、水隔绝,防止钠发生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分析
B、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文字的叙述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D、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
39.【答案】D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气体体积不变,说明混合气体中没有CO2;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粉末变为蓝色,说明气体中含氢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CO,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碳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硫酸铜雨水变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40.【答案】A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C2H4中C的质量分数为 =85.7%。常温常压下,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说明混入C2H4中的物质中C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85.7%,C8H8中C的质量分数为 =92.3%;
C2H6中C的质量分数为 =80%;
C2H4中C的质量分数为 =85.7;
CH4中C的质量分数为 =75%。
只有C8H8中C的质量分数为92.3%,大于85.7%,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种混合物五种,某种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只能处于两种化合物中各自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分析
41.【答案】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前20号元素分别是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故答案为: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分析】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是大写,两个字母是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据此分析
42.【答案】N2;H2O2;H2CO3;MnO2;Hg;Cu(OH)2;Na2SO4;FeCl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N2;汞是金属单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2O2;碳酸的化学式是H2CO3;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2;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H)2;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Cl2。
【分析】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数交叉书写,化为最简分析
43.【答案】(1)H2O;Cu;Na+、Cl-
(2)Al;8;阳离子
(3)7:12;36.8%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可表示水分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单独的一个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该原子,Cu可表示铜原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的。(2)铝的元素符号为Al;乙图所示是氧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丙图所示的粒子中有12个质子、10个电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属于阳离子。(3)N(NO2) 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6)≈7:12 ,N(NO2)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6.8%
【分析】(1)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由金属和非金属或铵根和酸根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根据13号元素是铝元素,元素周期表每一格的含义进行分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是阳离子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44.【答案】(1)O2
(2)CO2;CO2+Ca(OH)2=CaCO3↓+H2O
(3)CO;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氧气(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Ca(OH)2=CaCO3↓+H2O。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45.【答案】(1)试管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B
(3)D;燃着的木条熄灭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应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B;(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为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试管;2KMnO4 K2MnO4 + MnO2 + O2↑;B;D;燃着的木条熄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连接和选择。在气体制备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46.【答案】解:设 3.5 g Li 参加反应所消耗的 MnO2的质量为 x。
解得 x = 43.5 g
答:消耗 MnO2的质量为 43.5 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锂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二氧化锰的质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一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