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后,余下的全部是氮气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供给呼吸
C.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混合物
2.(2016九上·北京月考)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
3.(2018九上·阜阳月考)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4.(2018九上·阜阳月考)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将红磷换成硫粉,瓶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也能得出相同结论(SO2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6.(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25 m3的石油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B 经过加油站常闻到汽油的气味 分子是运动的
C 100 mL氧气和100 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分子的质量非常小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7.(2016九上·莆田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8.(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B.镁+氧气→氧化镁
C.水→氢气+氧气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9.(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颜色 B.状态 C.硬度 D.可燃性
10.(2018九上·阜阳月考)近年来,北京、长沙等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冬天居民家家都燃煤供暖 B.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11.(2018九上·阜阳月考)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 mL B.肯定小于6 mL
C.肯定等于6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mL
12.(2018九上·阜阳月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试管固定;⑤用排水法收集;⑥将导管从水面下拿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13.(2019·河北模拟)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4.(2018九上·阜阳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 。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A.20mL处 B.15mL处 C.10mL处 D.5mL处
二、填空题
15.(2018九上·阜阳月考)把下列正确要求的物质序号写在横线上: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高锰酸钾、④氧气、⑤四氧化三铁、⑥五氧化二磷、⑦稀有气体、⑧过氧化氢溶液。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
(2)白色固体物质有   ;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
(5)能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物质是   。
16.(2018九上·阜阳月考)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假定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填空“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
(3)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   200mL(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17.(2018九上·阜阳月考)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蒸馏水,③稀有气体,④冰水混合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⑧液态的氧气。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18.(2018九上·阜阳月考)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   ,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和   .要想区别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有   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三、简答题
19.(2018九上·阜阳月考)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     ,理由:    .
20.(2018九上·阜阳月考)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其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   (   )
(2)铁在氧气中燃烧:   (   )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
四、推断题
21.(2018九上·阜阳月考)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上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这些物质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五、实验题
22.(2018九上·阜阳月考)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中的错误是   ;
(2)图中所表示的读数为   g;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小红在称量16g氯化钠中,正确操作,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小红接下的正确操作是   。
(3)小红在称量16g氯化钠中,称量实际值小于16g,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天平指针偏左称量
B.天平指针偏右称量
C.称量前游码示数为1g且天平平衡称量
23.(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是   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B与C都可用于制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我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小曹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答:   。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不可靠。
24.(2018九上·阜阳月考)人能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Ⅰ瓶内的现象是   Ⅰ瓶的作用是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六、科学探究题
25.(2018九上·阜阳月考)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3)(反思)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5)同种催化剂,还有   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提示:观察上表)
(6)写出实验编号③反应的表达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后,余下的不都是氮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它一些杂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供给呼吸,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可能是空气,还可能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及杂质。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结合混合物定义进行判断。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试管被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灯泡发光过程中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C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水柱并上升。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4.【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停止后,为准确读数,应该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故A符合题意;
B、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因此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
D、硫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由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SO2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也会形成压强差,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能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5.【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纯O2,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的原理,故C正确;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否则反应速度很慢.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00mL氧气和100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不是分子的体积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注意解释现象时要与分子的性质对应。
7.【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
C、根据信息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2,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2,相对原子量为24.31,及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进行解答本题.
8.【答案】B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A、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定义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9.【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0.【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A、煤是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减少PM2.5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读数时的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即开始液体的准确体积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体积小于12毫升,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8毫升-12毫升(6毫升).
故选:A.
【分析】根据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及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判断,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了解量筒使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以及仰视、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B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总结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故符合题意的操作顺序为③④①⑤⑥②,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分析,可简单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13.【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2g砝码,再向右移动0.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指针偏哪边表示哪边的质量重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消耗气体总量的,即消耗掉的气体体积为,即活塞向左移动15,停在10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选择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为固体,使得装置内因氧气反应消耗压强变小,再根据补充的水或活塞移动的体积确定氧气的体积。
15.【答案】(1)⑦
(2)⑥
(3)④
(4)②
(5)⑧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稀有气体,
故答案为:⑦;(2)白色固体物质是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⑥;(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氧气,
故答案为:④;(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②;(5)能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物质是过氧化氢,
故答案为:⑧。
【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可作电光源的用途分析;
(2)根据所给物质的颜色及状态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4)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
(5)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
16.【答案】(1)偏小
(2)不变
(3)小于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不能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导致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度,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因此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氧气的质量不变;(3)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小于200mL。
【分析】(1)根据测氧气含量时药品不足则氧气不能全部消耗分析;
(2)根据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分析;
(3)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17.【答案】(1)①③⑤⑦
(2)②④⑥⑧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洁净的空气;稀有气体;碘酒;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这几种物质中含有的物质种类至少是两种,所以属于混合物。要明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看其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如果只有一种则是纯净物,反之则是混合物。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8.【答案】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分别加入石灰水;浑浊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点燃的木条在空气中照常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在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中不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根据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在进行鉴别时要注意现象的不同,利用进行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加以区分。
19.【答案】B;因为水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且物质的不同状态下微粒之间的间隙不同,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而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则较小.所以气态物质较易被压缩而液态和固态物质较难被压缩.
故答案为:B,因为水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20.【答案】(1)硫+氧气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2)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3)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4)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二氧化硫,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即可。 根据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
21.【答案】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木炭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乙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乙为氮气;往乙、丙混合气体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丙为二氧化碳;再利用灼热至发红的黑色固体丁放到甲、乙两种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二氧化碳),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由丁是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判断丁为碳,甲为氧气。将猜想进行验证,猜想成立。因此:甲是氧气,乙是氮气,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木炭。
【分析】本题为气体组成的推断题,根据各步骤实验中的现象及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进行判断。
22.【答案】(1)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
(2)18;12;继续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3)A;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用天平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图中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2)图中所表示的读数=10g+5g+3g=18g;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5.0 g-3 g=12g,所以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6g;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应该先调节天平平衡,再放砝码,最后加药品至天平平。小红在称量16 g氯化钠中,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小红接下的正确操作是继续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3)天平指针偏左称量,加入一定质量的砝码后才能把天平压平,这时没有药品,但是在读数时会有质量,所以会导致称量的质量偏少,天平指针偏右称量,称得的结果会偏大;称量前游码示数为1g 且天平平衡称量,这时左盘没有药品,但称量完毕后计算质量时却加上了游码的这1g,所以称量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AC。
【分析】(1)根据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分析;
(2)根据天平读数时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而左右盘放颠倒时则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分析;
(3)根据称量时指针偏左称量及称量前游码未归零都会造成药品质量偏小分析。
23.【答案】(1)过氧化氢 水+氧气;B或C;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2)能控制反应速率
(3)a;b
(4)a;观察到集气瓶口旁有气泡向外逸出;60.5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地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选发生装置B或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水星的木条复燃。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C装置添加液体使用的是注射器,B装置使用的是长颈漏斗,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能控制反应速率;(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使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应从a管进入,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用E排水法收集时,应从短管b进入,水可以从a被压出,从而收集满氧气;(4)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用弯导管,为便于操作,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过长,
故答案为:a;②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观察到集气瓶口旁有气泡向外逸出,说明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③设:一瓶气体的体积为1L,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体积分数= 。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根据发生装置选择时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分析;
(2)根据所给装置的特点分析;
(3)根据氧气的方法及导管的选择要求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未装满则集气瓶中含有空气分析。
24.【答案】(1)打开;关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人吸气时,要除掉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让吸入的气体通过I瓶进入,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时可观察到Ⅰ瓶内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Ⅰ瓶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人呼气时,需要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呼出的气体需要通过Ⅱ,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应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此时观察到瓶Ⅱ内的现象是Ⅱ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Ⅰ瓶和Ⅱ瓶的作用不同,I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Ⅱ是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要证明人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则需将空气中原有二氧化碳除去然后再验证呼吸后产生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25.【答案】(1)①
(2)二氧化锰
(3)质量和化学性质
(4)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5)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
(6)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选择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的进行比较分解温度即可,要想证明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可选择实验①和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分解时所需温度最低的,催化效果越好,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知道MnO2的催化效果最好;反思:(3)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故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4)要想证明颗粒大小会影响催化效果,可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5)通过观察上表发现实验过程中都取用催化剂与反应物相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所以同种催化剂,还有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6)实验编号③反应是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分析】本题考查催化剂的探究,要探究一种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对比反应速率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性改变。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后,余下的全部是氮气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供给呼吸
C.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混合物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后,余下的不都是氮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它一些杂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供给呼吸,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可能是空气,还可能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及杂质。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结合混合物定义进行判断。
2.(2016九上·北京月考)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试管被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灯泡发光过程中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2018九上·阜阳月考)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答案】C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水柱并上升。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4.(2018九上·阜阳月考)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将红磷换成硫粉,瓶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也能得出相同结论(SO2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停止后,为准确读数,应该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故A符合题意;
B、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因此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
D、硫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由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SO2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也会形成压强差,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能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5.(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纯O2,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的原理,故C正确;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否则反应速度很慢.
故选A.
6.(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25 m3的石油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B 经过加油站常闻到汽油的气味 分子是运动的
C 100 mL氧气和100 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分子的质量非常小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00mL氧气和100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不是分子的体积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注意解释现象时要与分子的性质对应。
7.(2016九上·莆田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
C、根据信息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2,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2,相对原子量为24.31,及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进行解答本题.
8.(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B.镁+氧气→氧化镁
C.水→氢气+氧气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A、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定义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9.(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颜色 B.状态 C.硬度 D.可燃性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0.(2018九上·阜阳月考)近年来,北京、长沙等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冬天居民家家都燃煤供暖 B.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A、煤是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减少PM2.5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分析。
11.(2018九上·阜阳月考)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 mL B.肯定小于6 mL
C.肯定等于6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mL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读数时的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即开始液体的准确体积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体积小于12毫升,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8毫升-12毫升(6毫升).
故选:A.
【分析】根据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及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判断,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了解量筒使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以及仰视、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2.(2018九上·阜阳月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试管固定;⑤用排水法收集;⑥将导管从水面下拿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总结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故符合题意的操作顺序为③④①⑤⑥②,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分析,可简单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13.(2019·河北模拟)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2g砝码,再向右移动0.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指针偏哪边表示哪边的质量重分析。
14.(2018九上·阜阳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 。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A.20mL处 B.15mL处 C.10mL处 D.5mL处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消耗气体总量的,即消耗掉的气体体积为,即活塞向左移动15,停在10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选择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为固体,使得装置内因氧气反应消耗压强变小,再根据补充的水或活塞移动的体积确定氧气的体积。
二、填空题
15.(2018九上·阜阳月考)把下列正确要求的物质序号写在横线上: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高锰酸钾、④氧气、⑤四氧化三铁、⑥五氧化二磷、⑦稀有气体、⑧过氧化氢溶液。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
(2)白色固体物质有   ;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
(5)能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物质是   。
【答案】(1)⑦
(2)⑥
(3)④
(4)②
(5)⑧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稀有气体,
故答案为:⑦;(2)白色固体物质是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⑥;(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氧气,
故答案为:④;(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②;(5)能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物质是过氧化氢,
故答案为:⑧。
【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可作电光源的用途分析;
(2)根据所给物质的颜色及状态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4)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
(5)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
16.(2018九上·阜阳月考)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假定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填空“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
(3)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   200mL(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答案】(1)偏小
(2)不变
(3)小于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不能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导致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度,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因此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氧气的质量不变;(3)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小于200mL。
【分析】(1)根据测氧气含量时药品不足则氧气不能全部消耗分析;
(2)根据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分析;
(3)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17.(2018九上·阜阳月考)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蒸馏水,③稀有气体,④冰水混合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⑧液态的氧气。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答案】(1)①③⑤⑦
(2)②④⑥⑧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洁净的空气;稀有气体;碘酒;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这几种物质中含有的物质种类至少是两种,所以属于混合物。要明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看其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如果只有一种则是纯净物,反之则是混合物。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8.(2018九上·阜阳月考)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   ,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和   .要想区别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有   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答案】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分别加入石灰水;浑浊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点燃的木条在空气中照常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在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中不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根据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在进行鉴别时要注意现象的不同,利用进行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加以区分。
三、简答题
19.(2018九上·阜阳月考)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     ,理由:    .
【答案】B;因为水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且物质的不同状态下微粒之间的间隙不同,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而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则较小.所以气态物质较易被压缩而液态和固态物质较难被压缩.
故答案为:B,因为水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20.(2018九上·阜阳月考)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其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   (   )
(2)铁在氧气中燃烧:   (   )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
【答案】(1)硫+氧气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2)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3)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4)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二氧化硫,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即可。 根据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
四、推断题
21.(2018九上·阜阳月考)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上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这些物质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答案】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木炭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乙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乙为氮气;往乙、丙混合气体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丙为二氧化碳;再利用灼热至发红的黑色固体丁放到甲、乙两种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二氧化碳),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由丁是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判断丁为碳,甲为氧气。将猜想进行验证,猜想成立。因此:甲是氧气,乙是氮气,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木炭。
【分析】本题为气体组成的推断题,根据各步骤实验中的现象及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进行判断。
五、实验题
22.(2018九上·阜阳月考)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中的错误是   ;
(2)图中所表示的读数为   g;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小红在称量16g氯化钠中,正确操作,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小红接下的正确操作是   。
(3)小红在称量16g氯化钠中,称量实际值小于16g,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天平指针偏左称量
B.天平指针偏右称量
C.称量前游码示数为1g且天平平衡称量
【答案】(1)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
(2)18;12;继续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3)A;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用天平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图中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2)图中所表示的读数=10g+5g+3g=18g;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5.0 g-3 g=12g,所以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6g;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应该先调节天平平衡,再放砝码,最后加药品至天平平。小红在称量16 g氯化钠中,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小红接下的正确操作是继续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3)天平指针偏左称量,加入一定质量的砝码后才能把天平压平,这时没有药品,但是在读数时会有质量,所以会导致称量的质量偏少,天平指针偏右称量,称得的结果会偏大;称量前游码示数为1g 且天平平衡称量,这时左盘没有药品,但称量完毕后计算质量时却加上了游码的这1g,所以称量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AC。
【分析】(1)根据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分析;
(2)根据天平读数时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而左右盘放颠倒时则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分析;
(3)根据称量时指针偏左称量及称量前游码未归零都会造成药品质量偏小分析。
23.(2018九上·阜阳月考)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是   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B与C都可用于制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我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小曹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答:   。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不可靠。
【答案】(1)过氧化氢 水+氧气;B或C;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2)能控制反应速率
(3)a;b
(4)a;观察到集气瓶口旁有气泡向外逸出;60.5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地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选发生装置B或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水星的木条复燃。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C装置添加液体使用的是注射器,B装置使用的是长颈漏斗,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能控制反应速率;(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使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应从a管进入,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用E排水法收集时,应从短管b进入,水可以从a被压出,从而收集满氧气;(4)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用弯导管,为便于操作,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过长,
故答案为:a;②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观察到集气瓶口旁有气泡向外逸出,说明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③设:一瓶气体的体积为1L,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体积分数= 。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根据发生装置选择时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分析;
(2)根据所给装置的特点分析;
(3)根据氧气的方法及导管的选择要求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未装满则集气瓶中含有空气分析。
24.(2018九上·阜阳月考)人能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Ⅰ瓶内的现象是   Ⅰ瓶的作用是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1)打开;关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人吸气时,要除掉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让吸入的气体通过I瓶进入,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时可观察到Ⅰ瓶内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Ⅰ瓶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人呼气时,需要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呼出的气体需要通过Ⅱ,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应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此时观察到瓶Ⅱ内的现象是Ⅱ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Ⅰ瓶和Ⅱ瓶的作用不同,I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Ⅱ是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要证明人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则需将空气中原有二氧化碳除去然后再验证呼吸后产生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六、科学探究题
25.(2018九上·阜阳月考)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3)(反思)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5)同种催化剂,还有   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提示:观察上表)
(6)写出实验编号③反应的表达式   。
【答案】(1)①
(2)二氧化锰
(3)质量和化学性质
(4)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5)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
(6)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选择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的进行比较分解温度即可,要想证明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可选择实验①和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分解时所需温度最低的,催化效果越好,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知道MnO2的催化效果最好;反思:(3)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故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4)要想证明颗粒大小会影响催化效果,可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5)通过观察上表发现实验过程中都取用催化剂与反应物相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所以同种催化剂,还有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6)实验编号③反应是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分析】本题考查催化剂的探究,要探究一种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对比反应速率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性改变。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19-2020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下一篇:福建省福州十一中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