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九上·朝阳期末)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解:A是燃着的一根烟被禁止,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B是一串鞭炮在燃放,被禁止,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
C是火柴燃烧被禁止,是禁止明火标志.
D是一摞易燃物被禁止,是禁止堆放易燃物的标志.
故选B
【分析】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018·大兴模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品红扩散
C. 干冰升华 D. 蜡烛燃烧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 A、研碎胆矾的过程中,是状态的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品红扩散只是在水中溶解扩散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雨水
C.大理石 D.食醋
【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高锰酸钾是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选项符合题意;
B. 雨水是水和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食醋是水和醋酸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定义分析。
4.(2018九上·西城期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A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解答】解: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A选项正确;
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B选项错误;
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C选项错误;
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
5.(2015八上·邵阳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6.(2018·北京)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
A.Cl2 B.2Cl2 C.2Cl D.2Cl-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Cl2表示一个氯分子、氯气,故不符合题意;
B、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故符合题意;
C、2Cl表示两个氯原子,不符合题意;
D、2Cl-表示两个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则可表示多个分子分析。
7.(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过滤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C、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D、过滤时滤纸紧贴玻璃棒,中间不留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与玻璃棒接触,同时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贴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要求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C、根据液体药品取用方法分析;
D、根据过滤的操作要求分析。
8.(2017九上·北京期中)下列气体中,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O2 B.CO C.SO2 D.N2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能造成空气污染.二氧化碳能够造成温室效应,但还不是被列入空气监测的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气体.
故答案为:D
【分析】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而NO、NO2、CO、SO2都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9.(2019九上·北京期中)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7 B.9 C.10 D.19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因为质子数等于原子内的核电荷数。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分析。
10.(2018九上·朝阳期末)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100g韭菜中含铁8.9mg。这里的“铁”指的是(  )
A.铁元素 B.铁单质 C.氧化铁 D.铁的化合物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100g韭菜中含铁8.9 mg。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A。
【分析】一般食品或物品成分说明中的成分指的是元素的成分,与其存在状态无关。
11.(2018九上·朝阳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H2O B.O2 C.CO2 D.H2O2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H2O 表示一个水分子,且一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A不符合题意;
B. O2 表示一个氧分子,B符合题意;
C. CO2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且一个分子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原子,C不符合题意;
D. H2O2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且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只有氧气中才含有氧分子。
12.(2018九上·丰台期末)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分子种类 D.原子质量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分析,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种类及个数一定不变。
13.(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海水、河水等都不是纯水
C.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D.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答案】D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构成它的分子,水分子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海水、河水等除含有水外,还含有多种杂质,都不是纯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体污染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定义分析;
B、根据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分析;
C、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D、根据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14.(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是(  )
A.无纸化办公 B.绿色出行
C.使用节水龙头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纸张,节约资源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选项不符合题意;
B、绿色出行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选项不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不符合题意;
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水源产生极大的污染,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节能减排的方法措施分析。
15.(2019九上·北京期中)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等物质都可以制取氧气,原因之一是它们(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等物质都可以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含氧元素不含氧气分析;
C、根据氧气单质中含氧气分子分析;
D、根据物质都有元素组成分析。
16.(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过滤是指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步骤,图C中,是将药渣分离出来的过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原理分析。
17.(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物质的分子模型可用“ ”表示的是(  )
A.He B.Cl2 C.HCl D.CH4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分子模型表示一个分子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的。
A、He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个Cl2的分子是由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个HCl的分子是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的,选项符合题意;
D、一个CH4的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模型中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及个数分析。
18.(2018九上·朝阳期末)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D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味,所以无法鉴别,故A不适合;
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故B不适合;
C、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色,所以无法鉴别,故C不适合;
D、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能使其复燃,空气中无明显现象,故D适合.
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而氧气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19.(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铝AlO B.碳酸钙CaCO3
C.氢氧化钙Ca(OH)2 D.氯化镁MgCl2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不是AlO,选项符合题意;
B.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根据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0.(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NH3+HCl=NH4Cl
B.2NaHCO3 Na2CO3+H2O+CO2↑
C.Cl2+2KI=2KCl+I2
D.MgCl2+2NaOH=2NaCl+Mg(OH)2↓
【答案】A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合反应定义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观察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B为分解反应,C为置换反应,D为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分析。
21.(2018·北京)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常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两极产生气泡,且体积为负二正一,负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结论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2.(2018九上·西城期末)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D.葡萄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符合题意;
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24个原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
C、 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不含水分子,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6: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式的意义和纯净物中元素质量关系的掌握。其中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所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化学式中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元素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23.(2019九上·北京期中)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是34
C.质子数是45 D.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硒元素的名称带石字旁可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选项符合题意;
C、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由图可知硒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34,不是45,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不是78.96 g,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信息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格中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最下面为相对原子质量。
24.(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关于2CO+O2 2C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从宏观的角度,该反应可读作: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反应前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原子的个数不变,选项符合题意;
D.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含义分析。
25.(2018九上·吴中期末)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通过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26.(2019九上·北京期中)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甲为氨气,其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乙为氧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丙为一氧化氮,丁为水,两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则生成的丙(一氧化氮)与丁(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不是1:1,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或写出反应方程式,或直接判断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的个数,要注意反应后有反应物剩余的微观图,不能误以为反应后物质都是生成物。
27.(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镁条在空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镁条在空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选项符合题意;
D. 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镁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
28.(2018九上·秦淮期末)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相当于隔绝氧气,蜡烛熄灭,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耗尽杯内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是杯内气体含量减少,压强减小,水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C、当杯中的液面不在改变时 ,说明杯中的二氧化碳不在继续溶解,气压不变,不符合题意;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还有氮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蜡烛会因为氧气消耗到一定比例下而熄灭;
B、由于玻璃杯内气体消耗,而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玻璃瓶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
C、当玻璃杯内液面不再上升时,玻璃杯内外压强达到平衡。
D、蜡烛燃烧消耗的是玻璃杯内的氧气,而剩下的主要是氮气。
29.(2018九上·朝阳期末)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A.H2 B.H2O C.H2O2 D.HCl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2,H:8,Cl:2,O:8,反应后N:2,H:0,Cl:2,O:4,X前有化学计量数4,故X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及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30.(2017九上·海淀期末)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S元素
B.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
D.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因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中有C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而煤是在氧气中燃烧的,也就是,反应物除了煤外,还有氧气.故生成物中的氧气可能来自煤,也可能来自氧气,故不能肯定煤中含有氧元素.
故选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二、填空题
31.(2019九上·北京期中)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用百分比表示)   。
(2)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3)微观角度认识空气。用“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a. 用“ ”表示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
b.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只含有氮气和氧气,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
【答案】(1)21%
(2)供给呼吸
(3)CO2;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填21%.(2)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能支持呼吸,故填供给呼吸。(3)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则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b、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78%:21%≈4:1,由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知,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填B。
【分析】(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3)根据所给微粒的分子构成分析。
32.(2019九上·北京期中)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填“高”或“低”);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试剂是   。
【答案】高;澄清石灰水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人呼入体内的氧气与体内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二氧化碳和水呼出体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填高;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化学上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填澄清石灰水。
【分析】根据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
33.(2019九上·北京期中)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答案】A,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水蒸发的时候,改变的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水分子本身并不变,即水分子的种类和质量都不方式改变,故填AB。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时只分子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种类及质量等不变分析。
34.(2019九上·北京期中)科学家在不断研究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过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该技术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2H2O 2H2↑+ O2↑
(2)水
(3)开发利用了自然能源,环保无污染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反应①是电解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2O 2H2↑+ O2↑(2)反应中先是由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然后氢气和氧气又反应生成水,故可循环利用的是水。(3)整个反应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了自然资源,没有任何污染。
【分析】
(1)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流程图中各步的物质分析;
(3)根据方案的特点分析。
35.(2019九上·北京期中)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中的一种新开发的能源。
(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页岩气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产物丙的化学式是   。
②反应消耗的甲与生成的丁的分子数之比为   。
【答案】(1)16
(2)CO;1:3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甲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故填16。(2)①由图示可知一个丙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其化学上为CO,故填CO;②由图示可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O,其中甲为甲烷,丁为水,反应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1:3,故填1:3。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定义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分子的构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
36.(2019九上·北京期中)
(1)氢气可以通过煤的气化得到,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气也可以由甲醇(CH3OH)转化获得,甲醇转化为氢气的流程如下:
①甲醇(CH3OH)中含有   种元素。
②在蒸发器内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在反应器内发生两个反应:
i. CH3OH CO+2H2;
ii. CO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反应转化为CO2和另一种可燃性气体;
i的反应类型是   。ii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C+H2O CO+H2
(2)三;物理;分解反应;CO+H2O CO2+H2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反应是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H2O CO+H2;(2)①由甲醇的化学上可知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三。②在蒸发器内甲醇和水都只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③反应i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反应ii是CO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反应转化为CO2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H2O CO2+H2。
【分析】(1)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中元素组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分析;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
37.(2019九上·北京期中)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
(1)四氧化三铁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2)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A;B
(2)2H2O2 2H2O+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1)四氧化铁是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也属于化合物,故填AB。(2)反应是过氧化氢在四氧化三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2)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三、计算题
38.(2019九上·北京期中)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在野外获取淡水,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
(1)SiO2中Si的化合价
(2)CaCl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1)解: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设Si的化合价为x,则x+(-2×2)=0,x=+4,故填+4.
(2)解:CaCl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填 ×100%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四、流程题
39.(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过滤后的湖水不是纯净物
B.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D.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可以用来净水
(2)根据上图信息,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降 B.过滤
C.投药消毒 D.蒸馏 E . 吸附
【答案】(1)A;C;D
(2)A;B;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A. 过滤后的湖水只是除去了难溶性杂质,其中除水外,还含有可溶性杂质等,不是纯净物,现象正确;
B. 虽然水体有自净能力,但是如果污染程度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还是会被污染得,现象错误;
C.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是不会污染环境的,现象正确;
D. 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小颗粒难溶性杂质促其沉降,可以用来净水,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CD。(2)由图示可知,加絮凝剂可以促进难溶性杂质得沉降,过滤池起到过滤得作用,活性炭吸附池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投药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有毒微生物,故填ABCE。
【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及明矾的性质分析;
(2)根据净水的方法分析。
五、实验题
40.(2019九上·北京期中)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从微粒角度解释: ⑴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   。 ⑵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   。 ⑴实验现象是   。 ⑵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现象   。
【答案】品红分子不断运动;温度高时,品红分子运动的速度快;A中溶液变红;氨气分子不断从B中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40—A(1)由于构成品红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品红在水中扩散形成品红的水溶液,故填品红分子不断运动。(2)热水的温度高,品红分子获得的能量多,品红分子的运动加快,从而使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故填温度高时,品红分子运动的速度快。40—B(1)由图可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填A中溶液变红。(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故填氨气分子不断从B中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41.(2019九上·北京期中)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或   。检验一个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操作是   。
(3)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选用   (填序号,下同)。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推断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     、   。
【答案】(1)试管;集气瓶
(2)2KMnO4 K2MnO4+MnO2+O2↑;B;C;E;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气体为氧气
(3)A;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②、③顺序可换)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仪器a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 K2MnO4+MnO2+O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条件下生成气体,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故填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填C或E;化学上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气体为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气体为氧气。(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故填A;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说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与水接触后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易溶于水,故填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
【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分析;
(3)根据氨气的性质和制取物质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
42.(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3个实验都与铁的性质有关,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中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得到氧化铁。氧化铁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丙实验中,将铁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观察到天平指针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此实验的目的是   。
【答案】(1)3Fe+4O2 Fe3O4
(2)3:2
(3)不偏转;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验证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不变)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甲中铁丝与氧气点燃后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3Fe+4O2 Fe3O4。(2)由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可知,氧化铁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3,故填2:3。(3)铁与硫酸铜反应时,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也没有气体生成,反应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天平的指针不偏转,故填不偏转;由反应中天平的指针不偏转可知,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验证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不变,故填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验证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不变)。
【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的方程式书写分析;
(2)根据氧化铁的化学式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法分析。
六、综合题
43.(2019九上·北京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王龙飞等,有删改)。
纯净的臭氧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 (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臭氧的化学式为   。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臭氧与氯气相比,消毒速度更快的是   。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答案】(1)O3
(2)化学
(3)
(4)臭氧
(5)A;B;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所以臭氧的化学式为O3,故填O3。(2)臭氧处理饮用水后转化为了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填化学。(3)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变,所以两个臭氧分子可以生成三个氧分子,故填 。(4)由臭氧消毒所需时间(0.2mg/L)<5min,氯气消毒所需时间(0.2mg/L)>30min可知,臭氧消毒速度更快,故填臭氧。(5)A、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选项正确;
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属于化学变化;降温液化分离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由“臭氧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可知,臭氧会污染空气,对人类有害,选项错误;
D、臭氧稳定性差,易转化为氧气,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选项正确,故填ABD。
【分析】(1)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判断方法分析;
(3)根据氧气的分子构成分析;
(4)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分析;
(5)根据题中所给内容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判断方法分析。
七、科学探究题
44.(2019九上·北京期中)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NaOH浓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②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做气体的干燥剂
③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②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③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④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⑤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1的目的是   。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
(6)(反思与评价)
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和稀有气体无关,其理由是   。
(7)由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镁条变黑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答案】(1)吸收CO2
(2)探究镁条变黑是否只与氧气有关
(3)O2、N2
(4)2、5
(5)需O2、CO2、水蒸气同时存在
(6)常温下,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7)Mg、C、O、H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吸收CO2。(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实验1探究镁条变黑是否只与氧气有关,故填探究镁条变黑是否只与氧气有关。(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又通入约4mLCO2,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O2、N2,故填O2、N2。(4)实验2加入2mL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说明氧气、水蒸气不是镁条变黑的条件;实验5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说明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故填2、5。(5)由实验5可知,在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存时,镁条才能变黑,故填需O2、CO2、水蒸气同时存在。(6)常温下,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填常温下,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7)由实验5可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镁条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存,四种物质中共含镁、碳、氧、氢四种元素,所以镁条变黑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这四种元素,故填Mg、C、O、H。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2)根据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3)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4)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分析;
(5)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6)根据空气各成分的性质分析;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九上·朝阳期末)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2.(2018·大兴模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品红扩散
C. 干冰升华 D. 蜡烛燃烧
3.(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雨水
C.大理石 D.食醋
4.(2018九上·西城期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5.(2015八上·邵阳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6.(2018·北京)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
A.Cl2 B.2Cl2 C.2Cl D.2Cl-
7.(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过滤
8.(2017九上·北京期中)下列气体中,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O2 B.CO C.SO2 D.N2
9.(2019九上·北京期中)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7 B.9 C.10 D.19
10.(2018九上·朝阳期末)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100g韭菜中含铁8.9mg。这里的“铁”指的是(  )
A.铁元素 B.铁单质 C.氧化铁 D.铁的化合物
11.(2018九上·朝阳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H2O B.O2 C.CO2 D.H2O2
12.(2018九上·丰台期末)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分子种类 D.原子质量
13.(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海水、河水等都不是纯水
C.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D.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14.(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是(  )
A.无纸化办公 B.绿色出行
C.使用节水龙头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15.(2019九上·北京期中)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等物质都可以制取氧气,原因之一是它们(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6.(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A B.B C.C D.D
17.(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物质的分子模型可用“ ”表示的是(  )
A.He B.Cl2 C.HCl D.CH4
18.(2018九上·朝阳期末)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9.(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铝AlO B.碳酸钙CaCO3
C.氢氧化钙Ca(OH)2 D.氯化镁MgCl2
20.(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NH3+HCl=NH4Cl
B.2NaHCO3 Na2CO3+H2O+CO2↑
C.Cl2+2KI=2KCl+I2
D.MgCl2+2NaOH=2NaCl+Mg(OH)2↓
21.(2018·北京)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22.(2018九上·西城期末)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D.葡萄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23.(2019九上·北京期中)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是34
C.质子数是45 D.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24.(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关于2CO+O2 2C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5.(2018九上·吴中期末)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2019九上·北京期中)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7.(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镁条在空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8.(2018九上·秦淮期末)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9.(2018九上·朝阳期末)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A.H2 B.H2O C.H2O2 D.HCl
30.(2017九上·海淀期末)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S元素
B.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
D.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二、填空题
31.(2019九上·北京期中)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用百分比表示)   。
(2)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3)微观角度认识空气。用“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a. 用“ ”表示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
b.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只含有氮气和氧气,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
32.(2019九上·北京期中)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填“高”或“低”);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试剂是   。
33.(2019九上·北京期中)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34.(2019九上·北京期中)科学家在不断研究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过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该技术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35.(2019九上·北京期中)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中的一种新开发的能源。
(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页岩气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产物丙的化学式是   。
②反应消耗的甲与生成的丁的分子数之比为   。
36.(2019九上·北京期中)
(1)氢气可以通过煤的气化得到,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气也可以由甲醇(CH3OH)转化获得,甲醇转化为氢气的流程如下:
①甲醇(CH3OH)中含有   种元素。
②在蒸发器内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在反应器内发生两个反应:
i. CH3OH CO+2H2;
ii. CO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反应转化为CO2和另一种可燃性气体;
i的反应类型是   。ii的化学方程式是   。
37.(2019九上·北京期中)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
(1)四氧化三铁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2)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
38.(2019九上·北京期中)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在野外获取淡水,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
(1)SiO2中Si的化合价
(2)CaCl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式即可)。
四、流程题
39.(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过滤后的湖水不是纯净物
B.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D.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可以用来净水
(2)根据上图信息,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降 B.过滤
C.投药消毒 D.蒸馏 E . 吸附
五、实验题
40.(2019九上·北京期中)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从微粒角度解释: ⑴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   。 ⑵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   。 ⑴实验现象是   。 ⑵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现象   。
41.(2019九上·北京期中)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或   。检验一个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操作是   。
(3)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选用   (填序号,下同)。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推断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     、   。
42.(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3个实验都与铁的性质有关,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中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得到氧化铁。氧化铁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丙实验中,将铁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观察到天平指针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此实验的目的是   。
六、综合题
43.(2019九上·北京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王龙飞等,有删改)。
纯净的臭氧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 (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臭氧的化学式为   。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臭氧与氯气相比,消毒速度更快的是   。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七、科学探究题
44.(2019九上·北京期中)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NaOH浓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②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做气体的干燥剂
③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②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③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④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⑤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1的目的是   。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
(6)(反思与评价)
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和稀有气体无关,其理由是   。
(7)由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镁条变黑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解:A是燃着的一根烟被禁止,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B是一串鞭炮在燃放,被禁止,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
C是火柴燃烧被禁止,是禁止明火标志.
D是一摞易燃物被禁止,是禁止堆放易燃物的标志.
故选B
【分析】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 A、研碎胆矾的过程中,是状态的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品红扩散只是在水中溶解扩散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高锰酸钾是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选项符合题意;
B. 雨水是水和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食醋是水和醋酸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定义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解答】解: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A选项正确;
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B选项错误;
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C选项错误;
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
5.【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Cl2表示一个氯分子、氯气,故不符合题意;
B、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故符合题意;
C、2Cl表示两个氯原子,不符合题意;
D、2Cl-表示两个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则可表示多个分子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C、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D、过滤时滤纸紧贴玻璃棒,中间不留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与玻璃棒接触,同时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贴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要求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C、根据液体药品取用方法分析;
D、根据过滤的操作要求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能造成空气污染.二氧化碳能够造成温室效应,但还不是被列入空气监测的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气体.
故答案为:D
【分析】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而NO、NO2、CO、SO2都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9.【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因为质子数等于原子内的核电荷数。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100g韭菜中含铁8.9 mg。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A。
【分析】一般食品或物品成分说明中的成分指的是元素的成分,与其存在状态无关。
11.【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H2O 表示一个水分子,且一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A不符合题意;
B. O2 表示一个氧分子,B符合题意;
C. CO2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且一个分子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原子,C不符合题意;
D. H2O2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且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只有氧气中才含有氧分子。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分析,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种类及个数一定不变。
13.【答案】D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构成它的分子,水分子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海水、河水等除含有水外,还含有多种杂质,都不是纯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体污染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定义分析;
B、根据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分析;
C、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D、根据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纸张,节约资源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选项不符合题意;
B、绿色出行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选项不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不符合题意;
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水源产生极大的污染,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节能减排的方法措施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等物质都可以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含氧元素不含氧气分析;
C、根据氧气单质中含氧气分子分析;
D、根据物质都有元素组成分析。
16.【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过滤是指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步骤,图C中,是将药渣分离出来的过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原理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分子模型表示一个分子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的。
A、He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个Cl2的分子是由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个HCl的分子是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的,选项符合题意;
D、一个CH4的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模型中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及个数分析。
18.【答案】D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味,所以无法鉴别,故A不适合;
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故B不适合;
C、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色,所以无法鉴别,故C不适合;
D、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能使其复燃,空气中无明显现象,故D适合.
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而氧气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19.【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不是AlO,选项符合题意;
B.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根据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0.【答案】A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合反应定义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观察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B为分解反应,C为置换反应,D为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分析。
21.【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常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两极产生气泡,且体积为负二正一,负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结论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2.【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符合题意;
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24个原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
C、 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不含水分子,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6: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式的意义和纯净物中元素质量关系的掌握。其中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所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化学式中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元素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23.【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硒元素的名称带石字旁可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选项符合题意;
C、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由图可知硒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34,不是45,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不是78.96 g,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信息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格中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最下面为相对原子质量。
24.【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从宏观的角度,该反应可读作: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反应前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原子的个数不变,选项符合题意;
D.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含义分析。
2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通过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26.【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甲为氨气,其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乙为氧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丙为一氧化氮,丁为水,两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则生成的丙(一氧化氮)与丁(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不是1:1,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或写出反应方程式,或直接判断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的个数,要注意反应后有反应物剩余的微观图,不能误以为反应后物质都是生成物。
27.【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镁条在空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选项符合题意;
D. 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镁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
28.【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相当于隔绝氧气,蜡烛熄灭,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耗尽杯内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是杯内气体含量减少,压强减小,水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C、当杯中的液面不在改变时 ,说明杯中的二氧化碳不在继续溶解,气压不变,不符合题意;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还有氮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蜡烛会因为氧气消耗到一定比例下而熄灭;
B、由于玻璃杯内气体消耗,而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玻璃瓶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
C、当玻璃杯内液面不再上升时,玻璃杯内外压强达到平衡。
D、蜡烛燃烧消耗的是玻璃杯内的氧气,而剩下的主要是氮气。
29.【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2,H:8,Cl:2,O:8,反应后N:2,H:0,Cl:2,O:4,X前有化学计量数4,故X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及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30.【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因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中有C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而煤是在氧气中燃烧的,也就是,反应物除了煤外,还有氧气.故生成物中的氧气可能来自煤,也可能来自氧气,故不能肯定煤中含有氧元素.
故选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31.【答案】(1)21%
(2)供给呼吸
(3)CO2;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填21%.(2)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能支持呼吸,故填供给呼吸。(3)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则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b、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78%:21%≈4:1,由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知,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填B。
【分析】(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3)根据所给微粒的分子构成分析。
32.【答案】高;澄清石灰水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人呼入体内的氧气与体内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二氧化碳和水呼出体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填高;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化学上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填澄清石灰水。
【分析】根据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
33.【答案】A,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水蒸发的时候,改变的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水分子本身并不变,即水分子的种类和质量都不方式改变,故填AB。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时只分子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种类及质量等不变分析。
34.【答案】(1)2H2O 2H2↑+ O2↑
(2)水
(3)开发利用了自然能源,环保无污染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反应①是电解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2O 2H2↑+ O2↑(2)反应中先是由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然后氢气和氧气又反应生成水,故可循环利用的是水。(3)整个反应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了自然资源,没有任何污染。
【分析】
(1)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流程图中各步的物质分析;
(3)根据方案的特点分析。
35.【答案】(1)16
(2)CO;1:3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甲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故填16。(2)①由图示可知一个丙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其化学上为CO,故填CO;②由图示可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O,其中甲为甲烷,丁为水,反应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1:3,故填1:3。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定义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分子的构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
36.【答案】(1)C+H2O CO+H2
(2)三;物理;分解反应;CO+H2O CO2+H2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反应是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H2O CO+H2;(2)①由甲醇的化学上可知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三。②在蒸发器内甲醇和水都只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③反应i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反应ii是CO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反应转化为CO2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H2O CO2+H2。
【分析】(1)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中元素组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分析;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
37.【答案】(1)A;B
(2)2H2O2 2H2O+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1)四氧化铁是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也属于化合物,故填AB。(2)反应是过氧化氢在四氧化三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2)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38.【答案】(1)解: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设Si的化合价为x,则x+(-2×2)=0,x=+4,故填+4.
(2)解:CaCl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填 ×100%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9.【答案】(1)A;C;D
(2)A;B;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A. 过滤后的湖水只是除去了难溶性杂质,其中除水外,还含有可溶性杂质等,不是纯净物,现象正确;
B. 虽然水体有自净能力,但是如果污染程度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还是会被污染得,现象错误;
C.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是不会污染环境的,现象正确;
D. 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小颗粒难溶性杂质促其沉降,可以用来净水,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CD。(2)由图示可知,加絮凝剂可以促进难溶性杂质得沉降,过滤池起到过滤得作用,活性炭吸附池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投药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有毒微生物,故填ABCE。
【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及明矾的性质分析;
(2)根据净水的方法分析。
40.【答案】品红分子不断运动;温度高时,品红分子运动的速度快;A中溶液变红;氨气分子不断从B中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40—A(1)由于构成品红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品红在水中扩散形成品红的水溶液,故填品红分子不断运动。(2)热水的温度高,品红分子获得的能量多,品红分子的运动加快,从而使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故填温度高时,品红分子运动的速度快。40—B(1)由图可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填A中溶液变红。(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故填氨气分子不断从B中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41.【答案】(1)试管;集气瓶
(2)2KMnO4 K2MnO4+MnO2+O2↑;B;C;E;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气体为氧气
(3)A;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②、③顺序可换)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仪器a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 K2MnO4+MnO2+O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条件下生成气体,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故填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填C或E;化学上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气体为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气体为氧气。(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故填A;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说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与水接触后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易溶于水,故填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
【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分析;
(3)根据氨气的性质和制取物质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
42.【答案】(1)3Fe+4O2 Fe3O4
(2)3:2
(3)不偏转;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验证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不变)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甲中铁丝与氧气点燃后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3Fe+4O2 Fe3O4。(2)由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可知,氧化铁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3,故填2:3。(3)铁与硫酸铜反应时,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也没有气体生成,反应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天平的指针不偏转,故填不偏转;由反应中天平的指针不偏转可知,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验证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不变,故填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验证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不变)。
【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的方程式书写分析;
(2)根据氧化铁的化学式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法分析。
43.【答案】(1)O3
(2)化学
(3)
(4)臭氧
(5)A;B;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所以臭氧的化学式为O3,故填O3。(2)臭氧处理饮用水后转化为了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填化学。(3)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变,所以两个臭氧分子可以生成三个氧分子,故填 。(4)由臭氧消毒所需时间(0.2mg/L)<5min,氯气消毒所需时间(0.2mg/L)>30min可知,臭氧消毒速度更快,故填臭氧。(5)A、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选项正确;
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属于化学变化;降温液化分离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由“臭氧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可知,臭氧会污染空气,对人类有害,选项错误;
D、臭氧稳定性差,易转化为氧气,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选项正确,故填ABD。
【分析】(1)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判断方法分析;
(3)根据氧气的分子构成分析;
(4)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分析;
(5)根据题中所给内容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判断方法分析。
44.【答案】(1)吸收CO2
(2)探究镁条变黑是否只与氧气有关
(3)O2、N2
(4)2、5
(5)需O2、CO2、水蒸气同时存在
(6)常温下,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7)Mg、C、O、H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吸收CO2。(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实验1探究镁条变黑是否只与氧气有关,故填探究镁条变黑是否只与氧气有关。(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又通入约4mLCO2,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O2、N2,故填O2、N2。(4)实验2加入2mL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说明氧气、水蒸气不是镁条变黑的条件;实验5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说明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故填2、5。(5)由实验5可知,在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存时,镁条才能变黑,故填需O2、CO2、水蒸气同时存在。(6)常温下,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填常温下,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7)由实验5可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镁条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存,四种物质中共含镁、碳、氧、氢四种元素,所以镁条变黑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这四种元素,故填Mg、C、O、H。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2)根据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3)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4)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分析;
(5)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6)根据空气各成分的性质分析;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下一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单元综合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