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博雅外国语学校2019-2020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博雅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下·江门月考)“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 B.用煤气烧火做饭
C.用铜丝作导线 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
3.(2019九上·定西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 个氖原子Na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Fe+2
C.4个氢分子4H
D.3个硝酸根离子3NO3﹣
5.(2016九上·南皮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6.(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7.(2019九上·东莞期中)“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4 C.+5 D.+6
8.(2019九上·卧龙期中)现有 ①FeO ②Fe2O3③Fe3O4④FeS四种含铁化合物,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9.(2019九上·东莞期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蒸馏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氢氧化钠 D.氮气 空气
11.(2019八下·射阳期中)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们是(  )
A.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12.(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
B.氮原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
D.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
13.(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液态物质的分子和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都看不见
D.冰块、雪花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14.(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试剂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CaCO3 B.KMnO4 C.NaCl D.Al3O2
15.(2018九上·安图期中)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16.(2019九上·永吉期中)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 ,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
A.活性炭 B.蓝矾 C.明矾 D.漂白粉
17.(2017九上·龙岗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H表示2个氢元素 B.2N表示2个氮原子
C.O3表示3个氧原子 D.2Mg+2表示2个镁离子
18.(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9.(2018·赤峰模拟)符合题意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20.(2019九上·桑日月考)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它们的构成上都含有氢分子
C.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D.H2属于单质而H2O,H2O2属于氧化物
二、填空题
21.(2019九上·东莞期中)请用化学用语填写:
(1)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   。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   。
(4)m个钠离子   。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22.(2019九上·东莞期中)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钒原子的质子数为   ,x=   。
(2)钒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价的   (填离子符号)离子。
23.(2019九上·东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如图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   和相对原子质量   .
(2)写出第二周期中的金属元素的名称   、   .
(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4)分析如图,可以看出同一周期的规律是   .
(5)8号元素和13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
三、推断题
24.(2019九上·东莞期中)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A、B中含有相同的元素,A为暗紫色固体,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B。C、D是单质,硫酸铜溶液能与铁丝反应生成单质C;D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俗名双氧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解。
(1)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C:    E:   。
(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   。
②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   。
③E在一定条件下分解:   。
四、科学探究题
25.(2019九上·东莞期中)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
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五、实验题
26.(2019九上·东莞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若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药品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使用装置G排空气收集氧气,请在图中补充完整导管   。
(3)选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将仪器b改为   。
(4)汽车尾气中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实验室中制取NO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写字母)。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
六、计算题
27.(2019九上·东莞期中)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丙氨酸由   种元素组成;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煤气烧火做饭,是因为煤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用铜丝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类型的判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不一定是两种,故不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例如铁丝的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蜡烛属于化学变化因此一定有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发生的化合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是氧化反应,产物有多种,不是化合反应。
C、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并发出耀眼白光。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属于物理变化。
4.【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氖原子可表示为Ne,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不符合题意。
C、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氢分子可表示为4H2,不符合题意。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NO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
B、根据离子的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并且是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分析
C、根据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A.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故正确;
B.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错误;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得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A.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判断.
6.【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分析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
故选D.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铬酸钠(Na2Cr2O7)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①FeO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Fe2O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Fe3O4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FeS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计算可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①>③>②>④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爆竹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是混合物,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氢氧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C、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不符合题意。
D、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B、根据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分析
C、根据微粒之间有间隔分析
D、根据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子的概念,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液态物质的分子和气态物质的分子都很小,肉眼看不见,不符合题意;
D、冰块、雪花的分子都是水分子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B、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
C、根据分子很小分析
D、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CaCO3,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3价,高锰酸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KMnO4,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NaCl,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数交叉书写,化为最简,据此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符合题意;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一种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电解水实验负极生成的是氢气,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选用的可燃物燃烧后只生成固体;
16.【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氯气、漂白粉能够给水消毒,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明矾能够用作絮凝剂,用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故答案为:C。
【分析】氯气、漂白粉能够给水消毒,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明矾能够用作絮凝剂,用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17.【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而不是2个氢元素,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A不符合题意;
B、2N表示2个氮原子.B符合题意;
C、O3表示的是臭氧或者臭氧分子,3个氧原子应该是3O.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镁离子应该是2Mg 2+,离子的带电量应该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8.【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A.并不是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故A不符合题意;
B.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符合题意。
【分析】催化剂不变的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19.【答案】B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H2O、H2CO3中均含有氢元素,不是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a+( 2)×3=0,则a=+5价;钾元素显+1价,设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 1价,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符合题意;
C、 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分别为11、12、13,核外电子数均为10,不符合题意;
D、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前两个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最后一个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解计算氯酸钾和氯化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C、原子在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会发生改变;
D、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即为阴离子。
20.【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H2表示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表示氢气由氢分子构成;H2O表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表示水由水分子构成,水中没有氢分子;H2O2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表示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过氧化氢中没有氢分子。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是对物质构成的宏观描述,分子和原子是对物质构成的微观描述。
A. H2由氢元素构成,H2O、H2O2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B. 氢分子构成氢气,而H2、H2O、H2O2均含有氢元素。
C、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因此H2、H2O、H2O2均为纯净物。
D、单质是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因而H2是单质;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而H2O、H2O2是氧化物。
21.【答案】(1)Hg
(2)H2O
(3)H2
(4)mNa+
(5)CO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汞,其化学式为Hg。(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3)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m个钠离子可表示为:mNa+。(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分析】认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用语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需要填写的物质名称,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22.【答案】(1)23;2
(2)金属;50.94;失去;+2;V2+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由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钒原子的质子数为23;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3=x+8+11+2,x=2。(2)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V2+.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该反应的化合价为+2价。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名称带金字旁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分析
23.【答案】(1)Al;26.98
(2)锂元素;铍元素
(3)核内质子数不同
(4)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左至右依次递增
(5)氧化铝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铝元素的符号是Al,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2)第二周期中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锂元素、铍元素。(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4)分析如图,可以看出同一周期的规律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左至右依次递增。(5)8号元素是氧元素、13号元素是铝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氧化铝。
【分析】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电子层数不变,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同一族元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看元素的种类,就看质子数是否相同。
24.【答案】(1)KMnO4;Cu;H2O2
(2)Fe+CuSO4=FeSO4+Cu;2KMnO4 K2MnO4+MnO2+O2↑;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A是KMnO4,C是Cu,E是H2O2;(2)①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②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③E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硫酸铜溶液能与铁丝反应生成单质C,铁与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C是铜;D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D是氢气;E俗名双氧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解,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A、B中含有相同的元素,A为暗紫色固体,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25.【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固体质量仍为0.2g
(3)过氧化氢 水+ 氧气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Ⅲ、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现象是有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2)(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6.【答案】(1)锥形瓶;长颈漏斗
(2)A;2KClO3 2KCl+3O2↑;
(3)B;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4)F;①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b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使用装置G排空气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将仪器b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4)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实验室中制取NO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密度、溶解性、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
故答案为:①。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分析
(4)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分析
27.【答案】(1)4
(2)89
(3)2:1
(4)40.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化学式可知,丙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2)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89;(3)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7)=2:1;(4) ,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4)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广东省东莞市博雅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下·江门月考)“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 B.用煤气烧火做饭
C.用铜丝作导线 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煤气烧火做饭,是因为煤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用铜丝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2019九上·定西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类型的判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不一定是两种,故不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例如铁丝的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蜡烛属于化学变化因此一定有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发生的化合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是氧化反应,产物有多种,不是化合反应。
C、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并发出耀眼白光。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属于物理变化。
4.(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 个氖原子Na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Fe+2
C.4个氢分子4H
D.3个硝酸根离子3NO3﹣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氖原子可表示为Ne,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不符合题意。
C、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氢分子可表示为4H2,不符合题意。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NO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
B、根据离子的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并且是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分析
C、根据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分析
5.(2016九上·南皮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A.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故正确;
B.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错误;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得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A.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判断.
6.(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分析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7.(2019九上·东莞期中)“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4 C.+5 D.+6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
故选D.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铬酸钠(Na2Cr2O7)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8.(2019九上·卧龙期中)现有 ①FeO ②Fe2O3③Fe3O4④FeS四种含铁化合物,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①FeO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Fe2O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Fe3O4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FeS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计算可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①>③>②>④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9.(2019九上·东莞期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爆竹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10.(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蒸馏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氢氧化钠 D.氮气 空气
【答案】D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是混合物,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氢氧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
11.(2019八下·射阳期中)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们是(  )
A.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答案】A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12.(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
B.氮原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
D.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C、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不符合题意。
D、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B、根据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分析
C、根据微粒之间有间隔分析
D、根据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13.(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液态物质的分子和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都看不见
D.冰块、雪花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子的概念,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液态物质的分子和气态物质的分子都很小,肉眼看不见,不符合题意;
D、冰块、雪花的分子都是水分子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B、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
C、根据分子很小分析
D、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分析
14.(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试剂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CaCO3 B.KMnO4 C.NaCl D.Al3O2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CaCO3,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3价,高锰酸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KMnO4,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NaCl,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数交叉书写,化为最简,据此分析
15.(2018九上·安图期中)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符合题意;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一种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电解水实验负极生成的是氢气,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选用的可燃物燃烧后只生成固体;
16.(2019九上·永吉期中)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 ,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
A.活性炭 B.蓝矾 C.明矾 D.漂白粉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氯气、漂白粉能够给水消毒,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明矾能够用作絮凝剂,用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故答案为:C。
【分析】氯气、漂白粉能够给水消毒,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明矾能够用作絮凝剂,用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17.(2017九上·龙岗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H表示2个氢元素 B.2N表示2个氮原子
C.O3表示3个氧原子 D.2Mg+2表示2个镁离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而不是2个氢元素,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A不符合题意;
B、2N表示2个氮原子.B符合题意;
C、O3表示的是臭氧或者臭氧分子,3个氧原子应该是3O.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镁离子应该是2Mg 2+,离子的带电量应该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8.(2019九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A.并不是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故A不符合题意;
B.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符合题意。
【分析】催化剂不变的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19.(2018·赤峰模拟)符合题意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答案】B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H2O、H2CO3中均含有氢元素,不是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a+( 2)×3=0,则a=+5价;钾元素显+1价,设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 1价,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符合题意;
C、 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分别为11、12、13,核外电子数均为10,不符合题意;
D、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前两个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最后一个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解计算氯酸钾和氯化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C、原子在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会发生改变;
D、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即为阴离子。
20.(2019九上·桑日月考)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它们的构成上都含有氢分子
C.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D.H2属于单质而H2O,H2O2属于氧化物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H2表示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表示氢气由氢分子构成;H2O表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表示水由水分子构成,水中没有氢分子;H2O2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表示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过氧化氢中没有氢分子。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是对物质构成的宏观描述,分子和原子是对物质构成的微观描述。
A. H2由氢元素构成,H2O、H2O2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B. 氢分子构成氢气,而H2、H2O、H2O2均含有氢元素。
C、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因此H2、H2O、H2O2均为纯净物。
D、单质是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因而H2是单质;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而H2O、H2O2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
21.(2019九上·东莞期中)请用化学用语填写:
(1)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   。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   。
(4)m个钠离子   。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答案】(1)Hg
(2)H2O
(3)H2
(4)mNa+
(5)CO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汞,其化学式为Hg。(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3)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m个钠离子可表示为:mNa+。(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分析】认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用语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需要填写的物质名称,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22.(2019九上·东莞期中)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钒原子的质子数为   ,x=   。
(2)钒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价的   (填离子符号)离子。
【答案】(1)23;2
(2)金属;50.94;失去;+2;V2+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由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钒原子的质子数为23;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3=x+8+11+2,x=2。(2)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V2+.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该反应的化合价为+2价。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名称带金字旁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分析
23.(2019九上·东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如图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   和相对原子质量   .
(2)写出第二周期中的金属元素的名称   、   .
(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4)分析如图,可以看出同一周期的规律是   .
(5)8号元素和13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
【答案】(1)Al;26.98
(2)锂元素;铍元素
(3)核内质子数不同
(4)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左至右依次递增
(5)氧化铝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铝元素的符号是Al,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2)第二周期中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锂元素、铍元素。(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4)分析如图,可以看出同一周期的规律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左至右依次递增。(5)8号元素是氧元素、13号元素是铝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氧化铝。
【分析】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电子层数不变,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同一族元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看元素的种类,就看质子数是否相同。
三、推断题
24.(2019九上·东莞期中)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A、B中含有相同的元素,A为暗紫色固体,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B。C、D是单质,硫酸铜溶液能与铁丝反应生成单质C;D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俗名双氧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解。
(1)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C:    E:   。
(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   。
②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   。
③E在一定条件下分解:   。
【答案】(1)KMnO4;Cu;H2O2
(2)Fe+CuSO4=FeSO4+Cu;2KMnO4 K2MnO4+MnO2+O2↑;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A是KMnO4,C是Cu,E是H2O2;(2)①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②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③E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硫酸铜溶液能与铁丝反应生成单质C,铁与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C是铜;D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D是氢气;E俗名双氧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解,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A、B中含有相同的元素,A为暗紫色固体,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四、科学探究题
25.(2019九上·东莞期中)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
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固体质量仍为0.2g
(3)过氧化氢 水+ 氧气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Ⅲ、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现象是有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2)(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五、实验题
26.(2019九上·东莞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若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药品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使用装置G排空气收集氧气,请在图中补充完整导管   。
(3)选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将仪器b改为   。
(4)汽车尾气中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实验室中制取NO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写字母)。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
【答案】(1)锥形瓶;长颈漏斗
(2)A;2KClO3 2KCl+3O2↑;
(3)B;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4)F;①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b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使用装置G排空气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将仪器b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4)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实验室中制取NO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密度、溶解性、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
故答案为:①。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分析
(4)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分析
六、计算题
27.(2019九上·东莞期中)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丙氨酸由   种元素组成;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答案】(1)4
(2)89
(3)2:1
(4)40.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化学式可知,丙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2)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89;(3)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7)=2:1;(4) ,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4)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下一篇: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