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6九上·南市月考)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2.(2019·象州模拟)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3.(2017九上·北京期中)“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4.(2018九上·娄星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
5.(2018·朝阳模拟)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
A.铁 B.钙 C.碘 D.锌
6.(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7.(2017·北京)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8.(2017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2O2
9.(2017·北京)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10.(2020九下·朝阳月考)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滴加液体
C. 测溶液pH D. 过滤
12.(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熟石灰﹣CaO B.消石灰﹣Ca(OH)2
C.纯碱﹣Na2CO3 D.小苏打﹣NaHCO3
13.(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出现白色浑浊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A.A B.B C.C D.D
14.(2020九下·朝阳月考)20℃时,向下列5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充分溶解。
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5.(2020九下·朝阳月考)20℃时,向下列5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充分溶解。
④中溶液的质量为
A.80g B.100g C.180g D.190g
16.(2020九下·朝阳月考)20℃时,向下列5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温度中,KNO3比NaNO3 溶解度大的是( )
A.30℃ B.50℃ C.60℃ D.90℃
17.(2020九下·朝阳月考)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D.每个碳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18.(2020·青羊模拟)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先推入的是NaOH溶液
B.BC段,CO2与NaOH反应基本停止
C.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
D.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19.(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铜丝可用作导线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 D.氢氧化钠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20.(2018·朝阳模拟)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铁
C.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单质
二、实验题
21.(2020九下·朝阳月考)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B收集氧气,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
(3)收集满氧气后,将蜡烛C放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2020九下·朝阳月考)为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的结论是   。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X溶液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23.(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是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1)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不正确之处在于   。
(2)D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依据的现象是   。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
24.(2020九下·朝阳月考)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A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物质甲应为   。
(2)向E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该实验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   。
(3)若上述现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   。E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   。
25.(2020九下·朝阳月考)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   的关系。
(3)丙是电解水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4)丁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 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26.(2020九下·朝阳月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步骤 1.升温至 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步骤 2.继续升温至 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1)②③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2)若要得到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现象是   。
(3)无烟煤   (是/不是)可燃物,若使其燃烧还可以尝试进行的操作是   。
27.(2020九下·朝阳月考)以下是粗盐提纯和配制溶液的步骤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是   (写序号)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   (写序号)需要称量氢氧化钠   g,水   mL。在上图处填写标签   。对应该实验,上图步骤中有一处有明显不正确,写出该序号   。
(3)E步骤的操作名称是   玻璃棒的作用   。
三、简答题
28.(2020九下·朝阳月考)目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虽然已达到国家标准,但通过科学的清洗方法仍可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实验人员分别选取含甲、乙农药的蔬菜,研究了不同清洗方法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碱性溶液浸泡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食用碱(Na2CO3和NaHCO3)溶液有利于农药分解。如图是在室温下,研究不同浓度的食用碱溶液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9.(2020九下·朝阳月考)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由如图分析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四、填空题
30.(2020九下·朝阳月考)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甲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2)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   g乙。
(3)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
(4)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31.(2020九下·朝阳月考)北京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2015年每吨垃圾CO2气体排放量如图所示(其中0.227t为焚烧产生的电能可带来的CO2减排量)。根据如图计算,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吨垃圾CO2净排放量为   t。
五、科学探究题
32.(2020九下·朝阳月考)进行如下二组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第一组实验中
(1)不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E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4)除加指示剂外,设计证明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方法是   。
(5)第一组实验的目的是   。
(6)D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硫酸锌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
(7)B,C,D,E溶液变为蓝色的有   (填字母序号)。
(8)A作为空白对照实验,则烧杯中的物质是   。
33.(2020·东城模拟)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a b c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的目的为   。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   。
A 0.5 0.5 0.5 B
0.5 1.0 1.5
C 1.0 1.5 2.0 D
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   。
(5)(反思与评价)
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   ,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占0.03%,不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氧气占21%,不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占0.94%,不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2.【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符合题意;
B、氧气难溶液水,也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3.【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牙膏中的“氟”指的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凡物质名称中的“氟”均指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这里的“氟”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4.【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A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符合题意;
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5.【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铁容易引起贫血,缺少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少碘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缺少新元素会发育迟缓,食欲不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人体缺铁会得贫血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性质,物理变化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BD均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即24;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最下边的数据为相对原子质量。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没有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表示2个氢原子,A不符合题意;
B、表示2个氢气分子,B符合题意;
C、表示氢气和1个氢气分子,C不符合题意;
D、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花生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A不正确;
B、苹果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B不正确;
C、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C不正确;
D、沙枣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土壤显微酸性,即土壤的pH略小于7,因此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根据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做出判断.
10.【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4×2):4=3:4:7:1,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①。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不符合题意;
C、测定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不符合题意;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分析
D、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A错,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澄清石灰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呈红色,浓氨水呈碱性,酚酞溶液滴入浓氨水中溶液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D、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镁溶液呈无色,镁条插入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仍呈无色不呈浅绿色,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C、根据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分析
D、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20℃时硝酸甲溶解度30g, 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钾30g,20℃时硝酸钠溶解度接近90g,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钠90g,故②③⑤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20℃时硝酸甲溶解度30g, 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钾30g,20℃时硝酸钠溶解度接近90g,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钠接近90g,故④中80g硝酸钠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80g+100g=180g,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由溶度曲线可知70℃时,硝酸钾和硝酸钠曲线相交,溶解度相同,小于70℃时硝酸钠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解度,大于70℃时硝酸钠溶解度小于硝酸钾溶解度,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
1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3)=9:1:12,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是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
C、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4):(16×3)= 1:12,不符合题意;
D、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每个碳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原子数目=3+4+3=1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分析】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18.【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图,压强先减小,先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BC段气压不再变化,说明CO2与NaOH反应基本停止,故B不符合题意;
C、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是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热所致,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比初始多,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起始时压强的变化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装置内的压强不变分析
C 、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
19.【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铜丝导电性好,可用作导线,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用于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腐蚀性太强,不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20.【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A不符合题意;
B、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可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显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因此b可能是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显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c可能是单质,C符合题意;
D、若X是稀盐酸,则X与d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可能为含铜离子的溶液,而稀盐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即d可能为含铜的氧化物或碱,但d不可能是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酸与紫色石蕊变红解答
B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是黄色解答
C根据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解答
D根据溶液呈蓝色是因为有铜离子,而铜与酸不反应解答
21.【答案】(1)2H2O2 2H2O+O2↑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3)蜡烛燃烧更旺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A中制氧气是常温下进行,所用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2)用B收集氧气,依据氧气的性质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3)氧气具有助燃性。收集满氧气后,将蜡烛C放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燃烧更旺。
【分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氧气的密度分析
(3)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22.【答案】(1)Cu+2AgNO3=Cu(NO3)2+2Ag;金属活动性Cu强于Ag
(2)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②中冒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或②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实验①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后面的金属,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Cu强于Ag;(2)实验②、③是为了验证铁与铜活动性强弱,为了达到实验目的,X溶液可以是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对应的实验现象是②中冒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或②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
【分析】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答案】(1)A制CO2的药品不能用稀硫酸,要用稀盐酸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不能用稀硫酸,故填:A制 CO2 的药品不能用稀硫酸,要用稀盐酸。(2)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故填: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分析】(1)根据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24.【答案】(1)浓硫酸
(2)2NaOH+H2SO4=Na2SO4+2H2O;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溶液变无色。
(3)溶液无色可能硫酸过量;H2SO4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稀释浓硫酸需要把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甲为:浓硫酸。(2)氢氧化钠滴加酚酞会变红色,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溶液变无色,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填:2NaOH+H2SO4=Na2SO4+2H2O;氢氧化钠滴加酚酞会变红色,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溶液变无色。(3)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或者酸性溶液中都是无色,溶液无色可能硫酸过量,E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H2SO4,故填:H2SO4。
【分析】(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
(3)根据酚酞溶液的变色分析
25.【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
(2)温度
(3)2H2O2 2H2O+O2↑;O2
(4)4P+5O2 2P2O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不变。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故填:2KMnO4 K2MnO4+MnO2+O2↑。(2)乙组实验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故填:温度。(3)水电解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故填:2H2O2 2H2O+O2↑;O2。(4)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 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没变,故填:4P+5O2 2P2O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不变。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2)根据分子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4)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6.【答案】(1)燃烧需要氧气
(2)③升温至60℃没有燃烧,升温至260℃③燃烧
(3)是;继续升高温度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②隔绝氧气没有燃烧③没有隔绝氧气燃烧了,对比得到的结论是燃烧需要氧气,故填:燃烧需要氧气。(2)③升温至 60℃没有燃烧,升温至 260℃③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故填:③升温至 60℃没有燃烧,升温至 260℃③燃烧。(3)无烟煤是可燃物,未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着火点,若使其燃烧还可以尝试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升温,故填:是;继续升高温度。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及对比实验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7.【答案】(1)CBE
(2)DACF;8;42;;D
(3)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故填:CBE。(2)氢氧化钠配制溶液的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故填DACF,需称量氢氧化钠质量:50g×16%=8g,水质量:50g-8g=42g水体积:42g÷1g/mL=42mL,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强烈腐蚀性,需要在玻璃器皿中称量D操作不正确,配制好的溶液需要贴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故填:DACF;8;42; ;D。(3)E步骤的操作名称是蒸发,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分析
(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蒸发的操作及注意 事项分析
28.【答案】食用碱浓度小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增大,当食用碱浓度大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减小。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食用碱浓度小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增大,当食用碱浓度大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减小,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搞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据此分析
29.【答案】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发生变化后含量出现了变化,故可分析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都对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故填: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
【分析】根据横坐标表示的内容分析
30.【答案】(1)3:8
(2)160
(3)3:4
(4)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甲分子含有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故个数比为3:8,故填:3:8。(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丙烷,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 3CO2+4H2O,设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乙质量为x。
故填:160。(3)由分析可知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丙烷,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填:3:4。(4)由分析可知丙为二氧化碳,两种元素组成并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方程式进行分析
31.【答案】0.165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净排放量=总排放量-减排量=0.392t-0.227t=0.165t,故填:0.165。
【分析】根据净排放量=总排放量-减排量分析
32.【答案】(1)ACE
(2)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3)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位于氢之后
(4)测pH值
(5)探究酸与金属、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第二组实验中
(6)酸性
(7)CE
(8)H2O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第一组实验:(1)第一组实验A铜片和稀盐酸不反应,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C澄清石灰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D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E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ACE不能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ACE。(2)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黄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说明E中发生反应,故填: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3)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位于氢之后,故填: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位于氢之后。(4)除加指示剂外,设计证明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方法是测pH值,pH刚开始大于7,滴加稀盐酸后pH小于7,则证明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故填:测pH值。(5)第一组实验目的是探究酸的通性,与金属、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填:探究酸与金属、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第二组实验:(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D变红色说明硫酸锌溶液显酸性,故填:酸性。(2)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填:CE。(3)A作为空白对照实验,则烧杯中的物质是H2O,故填:H2O。
【分析】本题是对酸的化学性质,及石蕊试液的变色进行考查,结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可解答此题。
33.【答案】(1)CO2 + Ca(OH)2 = CaCO3↓ + H2O
(2)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B
(4)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5)通入空气的体积;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通入空气的体积不同,浑浊程度不同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 H2O;
(2)实验1的的变量是澄清石灰水的体积,目的为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实验2是探究饱和石灰水浓度对浑浊程度的影响,所以应该保持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加上蒸馏水体积相同,
故答案为:B。
(4)实验2的结论是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5)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但是实验1通入空气的体积为2L,实验2通入的通入空气的体积为3L,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通入空气的体积,理由是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通入空气的体积不同,浑浊程度不同。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1的的变量是澄清石灰水的体积,结合实验现象,找出实验目的。
(3)根据实验2的现象,结合控制变量法,探究饱和石灰水浓度对浑浊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2,的现象,得出实验2的结论。
(5)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1-1和2-1中实验数据,现象进行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6九上·南市月考)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占0.03%,不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氧气占21%,不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占0.94%,不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2.(2019·象州模拟)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符合题意;
B、氧气难溶液水,也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3.(2017九上·北京期中)“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牙膏中的“氟”指的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凡物质名称中的“氟”均指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这里的“氟”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4.(2018九上·娄星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A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符合题意;
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5.(2018·朝阳模拟)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
A.铁 B.钙 C.碘 D.锌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铁容易引起贫血,缺少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少碘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缺少新元素会发育迟缓,食欲不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人体缺铁会得贫血解答
6.(2019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性质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性质,物理变化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BD均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7.(2017·北京)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即24;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最下边的数据为相对原子质量。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没有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8.(2017九上·北京期中)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2O2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表示2个氢原子,A不符合题意;
B、表示2个氢气分子,B符合题意;
C、表示氢气和1个氢气分子,C不符合题意;
D、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9.(2017·北京)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花生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A不正确;
B、苹果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B不正确;
C、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C不正确;
D、沙枣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土壤显微酸性,即土壤的pH略小于7,因此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根据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做出判断.
10.(2020九下·朝阳月考)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4×2):4=3:4:7:1,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①。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11.(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滴加液体
C. 测溶液pH D. 过滤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不符合题意;
C、测定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不符合题意;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分析
D、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12.(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熟石灰﹣CaO B.消石灰﹣Ca(OH)2
C.纯碱﹣Na2CO3 D.小苏打﹣NaHCO3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A错,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13.(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出现白色浑浊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澄清石灰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呈红色,浓氨水呈碱性,酚酞溶液滴入浓氨水中溶液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D、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镁溶液呈无色,镁条插入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仍呈无色不呈浅绿色,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C、根据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分析
D、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分析
14.(2020九下·朝阳月考)20℃时,向下列5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充分溶解。
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20℃时硝酸甲溶解度30g, 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钾30g,20℃时硝酸钠溶解度接近90g,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钠90g,故②③⑤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
15.(2020九下·朝阳月考)20℃时,向下列5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充分溶解。
④中溶液的质量为
A.80g B.100g C.180g D.190g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20℃时硝酸甲溶解度30g, 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钾30g,20℃时硝酸钠溶解度接近90g,20℃时100g水达到饱和最多溶解硝酸钠接近90g,故④中80g硝酸钠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80g+100g=180g,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分析
16.(2020九下·朝阳月考)20℃时,向下列5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温度中,KNO3比NaNO3 溶解度大的是( )
A.30℃ B.50℃ C.60℃ D.90℃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由溶度曲线可知70℃时,硝酸钾和硝酸钠曲线相交,溶解度相同,小于70℃时硝酸钠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解度,大于70℃时硝酸钠溶解度小于硝酸钾溶解度,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
17.(2020九下·朝阳月考)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D.每个碳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3)=9:1:12,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是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
C、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4):(16×3)= 1:12,不符合题意;
D、根据碳酸乙烯酯(C3H4O3)化学式可知,每个碳酸乙烯酯分子中含有原子数目=3+4+3=1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分析】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18.(2020·青羊模拟)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先推入的是NaOH溶液
B.BC段,CO2与NaOH反应基本停止
C.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
D.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图,压强先减小,先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BC段气压不再变化,说明CO2与NaOH反应基本停止,故B不符合题意;
C、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是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热所致,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比初始多,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起始时压强的变化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装置内的压强不变分析
C 、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
19.(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铜丝可用作导线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 D.氢氧化钠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铜丝导电性好,可用作导线,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用于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腐蚀性太强,不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20.(2018·朝阳模拟)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铁
C.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单质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A不符合题意;
B、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可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显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因此b可能是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显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c可能是单质,C符合题意;
D、若X是稀盐酸,则X与d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可能为含铜离子的溶液,而稀盐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即d可能为含铜的氧化物或碱,但d不可能是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酸与紫色石蕊变红解答
B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是黄色解答
C根据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解答
D根据溶液呈蓝色是因为有铜离子,而铜与酸不反应解答
二、实验题
21.(2020九下·朝阳月考)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B收集氧气,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
(3)收集满氧气后,将蜡烛C放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2H2O2 2H2O+O2↑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3)蜡烛燃烧更旺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A中制氧气是常温下进行,所用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2)用B收集氧气,依据氧气的性质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3)氧气具有助燃性。收集满氧气后,将蜡烛C放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燃烧更旺。
【分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氧气的密度分析
(3)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22.(2020九下·朝阳月考)为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的结论是   。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X溶液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Cu+2AgNO3=Cu(NO3)2+2Ag;金属活动性Cu强于Ag
(2)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②中冒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或②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实验①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后面的金属,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Cu强于Ag;(2)实验②、③是为了验证铁与铜活动性强弱,为了达到实验目的,X溶液可以是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对应的实验现象是②中冒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或②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③中无明显现象)。
【分析】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2020九下·朝阳月考)下列是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1)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不正确之处在于   。
(2)D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依据的现象是   。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
【答案】(1)A制CO2的药品不能用稀硫酸,要用稀盐酸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不能用稀硫酸,故填:A制 CO2 的药品不能用稀硫酸,要用稀盐酸。(2)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故填: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分析】(1)根据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24.(2020九下·朝阳月考)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A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物质甲应为   。
(2)向E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该实验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   。
(3)若上述现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   。E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   。
【答案】(1)浓硫酸
(2)2NaOH+H2SO4=Na2SO4+2H2O;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溶液变无色。
(3)溶液无色可能硫酸过量;H2SO4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稀释浓硫酸需要把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甲为:浓硫酸。(2)氢氧化钠滴加酚酞会变红色,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溶液变无色,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填:2NaOH+H2SO4=Na2SO4+2H2O;氢氧化钠滴加酚酞会变红色,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溶液变无色。(3)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或者酸性溶液中都是无色,溶液无色可能硫酸过量,E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H2SO4,故填:H2SO4。
【分析】(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
(3)根据酚酞溶液的变色分析
25.(2020九下·朝阳月考)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   的关系。
(3)丙是电解水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4)丁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 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
(2)温度
(3)2H2O2 2H2O+O2↑;O2
(4)4P+5O2 2P2O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不变。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故填:2KMnO4 K2MnO4+MnO2+O2↑。(2)乙组实验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故填:温度。(3)水电解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故填:2H2O2 2H2O+O2↑;O2。(4)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 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没变,故填:4P+5O2 2P2O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不变。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2)根据分子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4)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6.(2020九下·朝阳月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步骤 1.升温至 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步骤 2.继续升温至 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1)②③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2)若要得到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现象是   。
(3)无烟煤   (是/不是)可燃物,若使其燃烧还可以尝试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1)燃烧需要氧气
(2)③升温至60℃没有燃烧,升温至260℃③燃烧
(3)是;继续升高温度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②隔绝氧气没有燃烧③没有隔绝氧气燃烧了,对比得到的结论是燃烧需要氧气,故填:燃烧需要氧气。(2)③升温至 60℃没有燃烧,升温至 260℃③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故填:③升温至 60℃没有燃烧,升温至 260℃③燃烧。(3)无烟煤是可燃物,未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着火点,若使其燃烧还可以尝试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升温,故填:是;继续升高温度。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及对比实验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7.(2020九下·朝阳月考)以下是粗盐提纯和配制溶液的步骤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是   (写序号)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   (写序号)需要称量氢氧化钠   g,水   mL。在上图处填写标签   。对应该实验,上图步骤中有一处有明显不正确,写出该序号   。
(3)E步骤的操作名称是   玻璃棒的作用   。
【答案】(1)CBE
(2)DACF;8;42;;D
(3)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故填:CBE。(2)氢氧化钠配制溶液的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故填DACF,需称量氢氧化钠质量:50g×16%=8g,水质量:50g-8g=42g水体积:42g÷1g/mL=42mL,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强烈腐蚀性,需要在玻璃器皿中称量D操作不正确,配制好的溶液需要贴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故填:DACF;8;42; ;D。(3)E步骤的操作名称是蒸发,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分析
(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蒸发的操作及注意 事项分析
三、简答题
28.(2020九下·朝阳月考)目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虽然已达到国家标准,但通过科学的清洗方法仍可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实验人员分别选取含甲、乙农药的蔬菜,研究了不同清洗方法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碱性溶液浸泡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食用碱(Na2CO3和NaHCO3)溶液有利于农药分解。如图是在室温下,研究不同浓度的食用碱溶液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食用碱浓度小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增大,当食用碱浓度大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减小。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食用碱浓度小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增大,当食用碱浓度大于10%时,农药去除率随食用碱浓度升高而减小,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搞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据此分析
29.(2020九下·朝阳月考)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由如图分析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答案】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发生变化后含量出现了变化,故可分析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都对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故填: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
【分析】根据横坐标表示的内容分析
四、填空题
30.(2020九下·朝阳月考)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甲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2)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   g乙。
(3)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
(4)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答案】(1)3:8
(2)160
(3)3:4
(4)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甲分子含有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故个数比为3:8,故填:3:8。(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丙烷,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 3CO2+4H2O,设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乙质量为x。
故填:160。(3)由分析可知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丙烷,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填:3:4。(4)由分析可知丙为二氧化碳,两种元素组成并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方程式进行分析
31.(2020九下·朝阳月考)北京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2015年每吨垃圾CO2气体排放量如图所示(其中0.227t为焚烧产生的电能可带来的CO2减排量)。根据如图计算,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吨垃圾CO2净排放量为   t。
【答案】0.165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净排放量=总排放量-减排量=0.392t-0.227t=0.165t,故填:0.165。
【分析】根据净排放量=总排放量-减排量分析
五、科学探究题
32.(2020九下·朝阳月考)进行如下二组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第一组实验中
(1)不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E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4)除加指示剂外,设计证明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方法是   。
(5)第一组实验的目的是   。
(6)D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硫酸锌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
(7)B,C,D,E溶液变为蓝色的有   (填字母序号)。
(8)A作为空白对照实验,则烧杯中的物质是   。
【答案】(1)ACE
(2)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3)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位于氢之后
(4)测pH值
(5)探究酸与金属、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第二组实验中
(6)酸性
(7)CE
(8)H2O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第一组实验:(1)第一组实验A铜片和稀盐酸不反应,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C澄清石灰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D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E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ACE不能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ACE。(2)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黄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说明E中发生反应,故填: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3)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位于氢之后,故填: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位于氢之后。(4)除加指示剂外,设计证明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方法是测pH值,pH刚开始大于7,滴加稀盐酸后pH小于7,则证明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故填:测pH值。(5)第一组实验目的是探究酸的通性,与金属、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填:探究酸与金属、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第二组实验:(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D变红色说明硫酸锌溶液显酸性,故填:酸性。(2)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填:CE。(3)A作为空白对照实验,则烧杯中的物质是H2O,故填:H2O。
【分析】本题是对酸的化学性质,及石蕊试液的变色进行考查,结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可解答此题。
33.(2020·东城模拟)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a b c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的目的为   。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   。
A 0.5 0.5 0.5 B
0.5 1.0 1.5
C 1.0 1.5 2.0 D
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   。
(5)(反思与评价)
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   ,理由是   。
【答案】(1)CO2 + Ca(OH)2 = CaCO3↓ + H2O
(2)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B
(4)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5)通入空气的体积;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通入空气的体积不同,浑浊程度不同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 H2O;
(2)实验1的的变量是澄清石灰水的体积,目的为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实验2是探究饱和石灰水浓度对浑浊程度的影响,所以应该保持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加上蒸馏水体积相同,
故答案为:B。
(4)实验2的结论是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5)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但是实验1通入空气的体积为2L,实验2通入的通入空气的体积为3L,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通入空气的体积,理由是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通入空气的体积不同,浑浊程度不同。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1的的变量是澄清石灰水的体积,结合实验现象,找出实验目的。
(3)根据实验2的现象,结合控制变量法,探究饱和石灰水浓度对浑浊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2,的现象,得出实验2的结论。
(5)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1-1和2-1中实验数据,现象进行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必修一 1.2 离子反应 课时训练(含解析)

下一篇: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入学素质测试(2023.8)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