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入学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调研
化 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更好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物中所含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油脂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B.过期食品经过特定加工是可以食用的
C.登山、潜水、航天都需要吸氧,所吸的“氧”为纯净的氧气
D.为减少塑料产品造成的“白色污染”,禁止商店向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
2.金刚石硬度高、耐磨性好,可广泛用于切割、磨削、钻探等工业中。一种人造金刚石的生产方法为:4Na+CCl4C+4Na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3.“十九大”提出“遵循自然之道,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城市推广电动公交车,减少燃油公交车
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速度,促进经济发展
C.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D.禁止秸秆焚烧,开发秸秆回收利用技术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过滤 加热液体 检测溶液的pH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6.下图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核中有6个中子
B.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C.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D.碳原子不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7.2020年2月17日国家科技部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磷酸氯喹能治疗新冠肺炎。磷酸氯喹的化学式是C18H32ClN3O8P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酸氯喹中含有六种元素
B.1个磷酸氯喹分子中含有64个原子
C.氧元素在磷酸氯喹中的质量分数是12.5%
D.磷酸氯喹中碳、氮、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16∶42∶35.5
8.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D.组成乙物质的元素化合价为-2价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和水都能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和水都能反应生成碱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D.同素异形体彼此间物理性质是有差异的
10.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加入的试剂和操作
A CO2 CO 点燃
B N2 O2 灼热的铜网
C CuCl2溶液 FeCl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 CaO 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1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B.℃时,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
C.℃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完全溶解所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D.℃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升温至℃,溶液的质量仍相等
12.小鹏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取100g 3%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在水通电分解前后质量不变)进行电解。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4大题,共64分。)
13.(18分)学校食堂配有丰富营养的学生餐,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中的组成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淀粉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 。
(2)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为尿素、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
(3)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元素的质量比C∶H∶O= ,当缺乏维生素C时,会引起 病。
(4)不锈钢饭盘抗腐蚀性能好,其主要成分中除含有铬、镍元素外,还含有元素
(填写元素),它属于 材料。
(5)饭桌上的聚乙烯塑料桌布,它属于 材料,具有 性。
14.(14分)物质A-J有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I是金属。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E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

试回答:
(1)上述转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2)A、J、H的化学式为:A ;J_ ;H_ ;A的常见用途(任写一种):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16分)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查阅资料】
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
【问题探究】
(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
(答出一种即可)
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置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 .
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 个数据.(填数字)
16.(16分)江铃汽车配件厂新购进了一批黄铜(铜锌合金)。为了测定这批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化验人员将取来的样品先加工成粉末,然后利用该粉末与稀硫酸在烧杯内发生反应。在所进行的三次实验中,只有一次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黄铜样品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g 10.0 10.0 2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0.0 80.0 80.0
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g 109.8 89.8 99.8
请分析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
(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1.【答案】D
【解析】A.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无法为人体提供能量,A错误;B.过期食物已经变质,经过特定加工也无法食用,B错误;C.吸氧所用的氧气含有少量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不是纯氧,C错误;D.为减少塑料产品引发的白色污染,禁止商店向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从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D正确;故答案选D。
2.【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4Na+CCl4C+4NaCl可知,这是一个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所以属于置换反应;答案选C。
3.【答案】B
【解析】A.城市推广电动公交车,减少燃油公交车出行,符合理念,故选项A错误;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速度,促进经济发展,不符合理念,因为矿产资源要合理开采,故选项B正确;C.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理念,故选项C错误;D.禁止秸秆焚烧,开发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符合理念,故选项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密度较大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错误;B.玻璃棒引流,过滤操作符合“一贴二低三靠”,故B正确;C.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且应该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故C错误;D.检测溶液的pH的方法为取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但不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的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B正确;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故C错误;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错误。答案选B。
6.【答案】B
【解析】A.碳原子核中中子数为12-6=6个,A正确;B.图示中的12.01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远小于12.01g,B错误;C.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C正确;D.碳元素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D正确;故答案选B。
7.【答案】C
【解析】A.磷酸氯喹中含有六种元素:碳、氢、氧、氮、磷、氯,A正确;B.1个磷酸氯喹分子中含有18+32+1+3+8+2=64个原子,B正确;C.氧元素在磷酸氯喹中的质量分数是×100%=24.5%,C错误;D.磷酸氯喹中碳、氮、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2×18)∶(14×3)∶(35.5×1)=216∶42∶35.5,D正确;故选C。
8.【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5,故A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B正确;C.该反应涉及NO、H2O两种氧化物,故C错误;D.乙是单质,组成乙物质的元素化合价为0价,故D错误;选B。
9.【答案】D
【解析】A.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两性氧化物;CO是非金属氧化物,但属于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B.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产生相应的酸,故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Fe2O3是碱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产生相应的碱Fe(OH)3,故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和水反应生成碱,B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纯净物,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中仅存在O2一种微粒,属于纯净物,而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也只含有O元素,但由于有两种不同的微粒,因此属于混合物,C错误;D.同素异形体是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由于二者结构不同,因此彼此间物理性质是有差异的,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10.【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常用来灭火,故当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一氧化碳时,无法点燃,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网来除去一氧化碳,A项错误;B.灼热的铜网可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但不与氮气反应,B项正确;C.铁比铜活泼,故铁可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氯化亚铁,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项错误;D.盐酸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把原物质和杂质均溶解,不符合除杂原则,D项错误;答案选B。
11.【答案】D
【解析】A.选项中并未说明甲乙两种溶液的质量具体为多少,乙溶液较多的情况下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A错误;B.t2℃,乙的溶解度小于80g,则18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质量一定小于80g,B错误;C.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完全溶解,甲需要的水的质量小于乙,C错误;D.t1℃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升温至t2℃,因为升温过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故均无固体析出,升温后两溶液的质量不变仍相等,D正确;故答案选D。
12.【答案】A
【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方程式为,即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错误;C.硫酸钠溶液显中性,pH=7,电解水时,虽然溶剂水变成氢气和氧气,水质量减小,但pH仍然保持不变,不会小于7,错误;D.在水通电分解前后硫酸钠质量不变,电解水时,溶剂水变成氢气和氧气,溶剂水的质量减小,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加,错误;故选A。
13.【答案】(1)C、H、O(2分 ) C6H12O6(2分)
(2)CO2、H2O(2分)
(3)9∶1∶12(2分) 坏(败)血(2分)
(4)Fe(2分) 金属(2分)
(5)有机合成(2分) 热塑(2分)
【解析】(1)淀粉中的组成元素是碳、氢、氧;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淀粉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故填:C、H、O;C6H12O6;(2)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为尿素、二氧化碳、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故填:CO2、H2O;(3)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知,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6)=9∶1∶12.当缺乏维生素C时,会引起坏血病;故填:9∶1∶12;坏(败)血;(4)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所以其主要成分中除含有铬、镍元素外,还含有铁元素,它属于金属材料;故填:Fe;金属;(5)饭桌上的聚乙烯塑料桌布,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热塑性;故填:有机合成;热塑。
14.【答案】(1)①②(2分)
(2)(2分) MgO(2分) (2分) 杀菌,消毒、氧化剂等任写一种(2分)
(3)(2分) (2分)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抓住解题的关键,逐步分析推断出物质的化学式。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B和C,说明A为双氧水,C为单质,说明C为氧气,从而B为水,D为氢气;I是金属,能与G反应转化为H,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经计算可知I为镁,H为氮化镁,再逐一推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1)从框图可以看出,①A→B+C,为分解反应,②B→C+D,为分解反应,③C+I→J为化合反应,④I+G→H为化合反应,⑤E+I→D+F,所以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①②。(2)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B和C,说明,A为,C为单质,说明C为氧气,从而B为水,D为氢气;I是金属,能与G反应转化为H,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x3y2,则有:3x+2y=100,=,经计算得x=24,故x为镁元素,y=14,故y为氮元素,可知I为镁,H为,所以C和I所生成的J为MgO;的常见用途有:杀菌,消毒、氧化剂等。(3)经分析推断可知,②为水的电解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⑤为盐酸和Mg反应生成MgCl2和H2,方程式为:。
15.【答案】(1)2NaN3═2Na+3N2↑(2分)
(2)2NaOH+CO2═Na2CO3+H2O(2分)
(3)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B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B中冷凝而被吸收;装置A、B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B吸收;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进入B装置,使实验产生误差(答出一种即可)(2分)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2分) 偏大(2分)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D装置完全吸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2分) bcadca(2分) 3(2分)
【解析】(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即反应物是NaN3,生成物是Na、N2,条件是撞击,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NaN32Na+3N2;(2)根据工业制NaN3的原理,在制备过程中有NaOH生成,NaOH易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3)要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分数,根据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而Na2CO3遇盐酸、H2SO4溶液生成CO2气体,由CO2的质量可以求出Na2CO3的质量,进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①装置I用浓盐酸与样品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B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B中冷凝而被吸收;装置A、B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B吸收;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进入B装置,使实验产生误差等;②装置II中A中药品是碱石灰,碱石灰可作干燥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干扰实验;C装置的浓硫酸干燥CO2气体,若无C装置会使实验结果偏大;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D装置完全吸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③根据装置II,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D;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D;其正确顺序为bcadca.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下列3个数据:试样、装置+稀硫酸质量、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16.【答案】(1)1∶8(2分)
(2)第2次实验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g+80g-89.8g=0.2g(1分)
设该10g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质量为y
(4分)
(1分) x=6.5g,y=16.1g(2分)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2分)
答: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1分)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为89.8g-(10g-6.5g)=86.3g(1分)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分)
【解析】(1)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对比可知,100g硫酸有剩余;第3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对比可知,20g样品有剩余;第2次实验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0g∶80g=1∶8;(2)第2次实验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g+80g-89.8g=0.2g。
设该10g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质量为y。
x=6.5g,y=16.1g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为89.8g-(10g-6.5g)=86.3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