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湖南省湘潭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劳动创造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打扫房间 B.整理书桌 C.晾晒衣物 D.生火做饭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大理石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量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4.“莲城夜市”小吃品种丰富。其中烤羊肉串深受人们喜爱,羊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无机盐 D.维生素
5.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6.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A.碘 B.锌 C.硒 D.铁
7.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8.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9.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10.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肥皂水()
11.下列固体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B. C. D.
12.将光亮的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铝溶液 D.稀盐酸
13.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
B.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14.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 D.超高强度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15.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B.硫酸钾、氯化钾属于钾肥
C.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化肥
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从元素价态上看: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B.从宏观组成上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构成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D.从表示方法上看:化学方程式是
18.下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常温下是气体 B.乙物质所属类别是单质
C.丙物质可与氢氧化钠反应 D.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为
19.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试剂和方法
A 加入稀盐酸,过滤
B 通入足量氧气,点燃
C (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D 稀盐酸(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0.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析下列化学图像,其中,为化学反应的两个阶段,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元素   。
(2)氢氧根离子   。
(3)3个氮分子   。
(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2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活性炭 C.熟石灰 D.小苏打
(1)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3)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4)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3.2023全球6G技术大会3月22日在南京召开。硅(Si)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图2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
(4)硅元素与B所对应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   。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以及调整能源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写一条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建议   。
25.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克。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②为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若要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填字母)。
A.可能变大 B.可能不变 C.可能变小
三、计算题
26.2022年9月,袁隆平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长沙举行,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它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化学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葡萄糖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10克葡萄糖含碳元素的质量   (填“>”、“=”或“<”)10克醋酸()含碳元素的质量。
四、简答题
2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很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
(1)“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烈火焚烧”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实验室里进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炼铁”如图1和“炒钢法”如图2
①在图1的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的目的是   ;再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   (填“氧化”或“还原”)性。
②“炒钢法”即“持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方块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   元素的含量。
五、实验题
2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到   ,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二氧化氮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F装置要与上图中   (填字母序号)装置相连接。
2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   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   。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分子性质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
【操作与分析】
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2中AB段,请从分子的性质角度回答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是   。
(4)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对比曲线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分子   。
(5)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对比AB段,请分析CD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的原因是   。
实验二:通过化学反应探究分子数目与压强的关系
【操作与记录】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并确保其气密性良好。
操作1:将5mL水一次性注入到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滤瓶内,轻轻振荡,发现95℃热水无明显变化。
操作2:若将操作1中注入的水改成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相同实验,观察到95℃热水立即沸腾。
(6)【分析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设计操作1的目的是   。
(7)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95℃热水立即沸腾的合理解释是   。
六、科学探究题
30.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它以氯化钙和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配比,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的融雪和防冻,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材料二:节日燃放的烟花,是很多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出的各种艳丽色彩。实验中用铂丝蘸取某些金属化合物灼烧时发现:含钠元素的火焰呈黄色,含钙元素的火焰呈砖红色。
I、研究“融雪剂”成分
结合上述材料,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上述实验验证了样品中含有氯化钙,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同学们认为仅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
(3)Ⅱ、拓展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   ;
猜想二: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钙。
【实验验证】
为进一步确定该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兴趣小组继续设计实验并请你一起完成下面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猜想二成立
【交流讨论】以上实验是利用化合物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明显现象来判断物质的存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或   或水生成。
(4)Ⅲ、定量分析
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4.4克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克。
(5)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
(6)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打扫房间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整理书桌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晾晒衣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生火做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蔗糖放入水中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得到溶液,符合题意;
B、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结合蔗糖、面粉、植物油、大理石的溶解性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正确闻气体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不符合题意;
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B、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三禁止”原则分析;
D、根据倾倒液体标签、试剂瓶口、瓶塞三处要求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 羊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
故选A。
【分析】根据瘦肉、鱼、蛋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6.【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人体摄入过量碘元素凤仙花起甲状腺肿大;
故选A。
【分析】根据人体碘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疾病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图示为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示为塑料包装制品加收标志,符合题意;
D、图示为禁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所给各图标名称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中的水主要是海水,淡水资源极其短缺 ,符合题意;
C、 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水的用途分析;
B、根据自然界水的分布分析;
C、根据煮沸可硬水软化分析;
D、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不符合题意;
B、 稀有气体通电可发不同颜色的光,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不符合题意;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不符合题意;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为大气污染物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分析;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 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要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呈碱性的物质,溶液pH>7呈碱性,溶液pH<7呈酸性,溶液pH=7呈中性。
A、食醋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牛奶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呈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酸碱性物质可发生反应,溶液pH>7呈碱性,溶液pH<7呈酸性,溶液pH=7呈中性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解吸热,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符合题意;
B、氧化钙放入水中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B、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分析;
C、根据氯化钠溶解温度无明显变化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铜与硝酸银反应表面会出现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C、铜与硫酸铝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铜与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之后,不能与酸反应,不能与比其活动性强的金属盐溶液反应,能与活动性弱的盐溶液反应。
13.【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木燧”中的“木”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 ,不符合题意;
B、 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不符合题意;
C、 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温度,可燃物着火点没有改变 ,符合题意;
D、 空气中含有氧气,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木具有可燃性分析;
B、根据钻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分析;
C、根据钻木过程放热及着火点是物质属性不能改变分析;
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 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如生铁是铁与碳形成的合金 ,符合题意;
B、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符合题意;
C、 合金硬度大于组分的纯金属,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 ,不符合题意;
D、 超高强度钢为钢的一种,属于铁合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合金的定义分析;
B、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
C、根据合金硬度大于各组分纯金分析;
D、根据钢为铁的合金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 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不符合题意;
B、 硫酸钾、氯化钾都含钾元素,属于钾肥 ,不符合题意;
C、铵态氮肥能与碱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不符合题意;
D、 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不能杜绝使用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磷肥一般呈灰白色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含钾元素,属于钾肥分析;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产生氨气分析;
D、根据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污染,需合理使用分析。
16.【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可知,x=10g+10g+10g-9-2=19,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做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做反应物可知,该反应为甲+乙丙,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 丙反应前后质量未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 ,不符合题意;
D、因不确定分子个数关系,所以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分析;
B、根据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由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
C、根据反应后质量没有变化的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分析;
D、根据要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需已知分子个数比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从元素价态上看,该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一定不是0价,反应后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不符合题意;
B、乙由同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符合题意;
D、 化学方程式是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0分析;
B、根据所给各物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D、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书写出化学式,从而与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18.【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甲物质为-3价氮、氢化合物,为氨气,常温下是气体 ,不符合题意;
B、 乙物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为氮气,所属类别是单质 ,不符合题意;
C、丙物质为+5价氮元素对应的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D、 丁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化学式可以为NaNO2,Na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氨气为-3价氮元素组成的氢化物分析;
B、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
C、根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D、根据Na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分析。
19.【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加入稀盐酸,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碳不反应,改变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通入足量氧气会引入新杂质氧气,不符合题意;
C、加足量水溶解,泥沙不溶,氯化钠可溶,过滤,除去泥沙,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了硫酸,但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除杂时加入物质需与杂质反应分析;
B、根据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分析;
C、根据泥沙难溶、氯化钠可溶,采用过滤除杂方法分析;
D、根据加入过量氯化钡引入新杂质分析。
20.【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A、氢氧化镁在加入一定质量氯化镁之后(即将盐酸完全反应之后)开始增加,至氯化镁反应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水的质量在原有质量基础上增加,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除增加溶液中溶剂外,还有水生成,与氯化镁反应时只增加溶液中溶剂,曲线增加趋势先快后慢,不符合题意;
C、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随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小,最终完全反应变为0,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与氢氧化钠、氯化镁与氢氧化钠都会反应生成氯化钠, , 氯化钠质量都是增加趋势,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加入的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分析;
B、根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水,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分析;
C、根据盐酸因反应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至完全反应为0分析;
D、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氯化镁与氢氧化钠都会反应生成氯化钠分析。
21.【答案】(1)
(2)
(3)
(4)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氦元素符号为He。
(2)氢氧根离子符号为OH-。
(3)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
(4)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表示为 。
【分析】(1)根据氦元素符号书写分析;
(2)根据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标在氢氧根符号右上角分析;
(3)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4)根据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分析。
22.【答案】(1)B
(2)A
(3)D
(4)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或色素,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2)氯化钠俗称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3)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俗称,能与酸发生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4)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氯化钠的用途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23.【答案】(1)28.09
(2)阴离子
(3)A
(4)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2)C粒子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8,为阴离子。
(3)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与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B对应元素为氧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呈-2价,硅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呈+4价,硅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 。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2)根据质子数小于电子数的粒子为阴离子分析;
(3)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4)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分析。
24.【答案】(1)石油;二氧化碳
(2)混合物
(3)骑自行车出行
【知识点】绿色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乙醇汽油由乙醇、汽油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骑自行车出行、随手关灯等都有利于节能减排。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2)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
(3)根据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等都有利于节能减排分析。
25.【答案】(1)31.6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3)不饱和
(4)A;B;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 ②中溶剂为50克,溶质为20克,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克,则②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4) 若要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 若采用升温的方法,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若采用加溶剂的方法,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形成不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ABC。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2)根据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分析;
(3)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硝酸钾40℃时溶解度,由溶解度判断所给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由剩余固体溶解可通过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由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决定,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高分析。
26.【答案】(1)有机
(2)三/3;6:1
(3)=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
(2)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72:12=6:1.
(3)10克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为, 10克醋酸中碳元素质量为,10克葡萄糖含碳元素的质量等于10克醋酸中碳元素质量。
【分析】(1)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27.【答案】(1)天然
(2)
(3)过滤;漏斗
(4)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还原;碳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生铁和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2) 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
(3)“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4)①在图1的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 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 再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单质,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钢和生铁含碳量不同,“炒钢法”即“持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方块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
【分析】(1)根据蚕丝成分为蛋白质为天然纤维分析;
(2)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过滤原理及所需仪器分析;
(4)根据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钢比生铁含碳量低分析。
28.【答案】(1)酒精灯
(2);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B;集气瓶口
(4)b;H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 仪器a的名称酒精灯。
(2) A装置为加热固体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制取氧气选择药品为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是 ,棉花是为了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
(3)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方程式为 。选择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即B,若用C装置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处检验。
(4) 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应从b端通入, 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为防止污染环境,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F装置与H连接。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原理、发生装置及加热时要防止固体颗粒进入导管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及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分析;
(4)根据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密闭装置收集时长导管进气,过剩二氧化氮可用碱溶液吸收分析。
29.【答案】(1)原子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
(4)分子之间间隔变大,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5)密度大于空气
(6)排除水的干扰
(7)
(8)与反应,瓶内压强变小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
(2)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加压时分子间隔可变小。
(3) 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装置内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部分氧气运动到瓶外。
(4) 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 氧气体积分数下降趋势变大,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5) 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 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6)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设计操作1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水的干扰。
(7)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
(8) 95℃热水立即沸腾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从而使水的沸点减小。
【分析】(1)根据物质由分子 、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分析;
(2)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3)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4)根据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析;
(5)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6)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水及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
(7)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8)根据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分析。
30.【答案】(1)加入,产生白色沉淀;
(2)与反应生成了NaCl
(3)只有NaCl;溶液或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
(4)4.4
(5)解: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6)解:设A点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14.4g混合物中有氯化钠的质量为14.4g-10.6g=3.8g
所以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8%。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氯化钠不与碳酸钠反应,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样品中含氯化钙,反应方程式为 。
(2) 与反应生成了NaCl ,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样品中的氯化钠。
(3) 【进行猜想】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钙可能存在一种,猜想一为:只有氯化钠。
【实验验证】 猜想二成立,即含碳酸钠,则可利用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气泡,或与钙盐、钡盐等产生沉淀验证。
【交流讨论】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4)由图像可知,该反应时产生气体质量为4.4克。
【分析】(1)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干扰原氯化钠的验证分析;
(3)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最终生成物,反应物可能剩余一种,结合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4)根据图像确定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分析;
(5)由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钠质量。
(6)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确定二氧化碳与生成氯化钠质量关系,再由二氧化碳质量计算生成氯化钠质量,A点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为生成氯化钠和反应前的氯化钠质量和,利用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A点所示溶质质量分数。
湖南省湘潭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劳动创造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打扫房间 B.整理书桌 C.晾晒衣物 D.生火做饭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打扫房间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整理书桌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晾晒衣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生火做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大理石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蔗糖放入水中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得到溶液,符合题意;
B、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结合蔗糖、面粉、植物油、大理石的溶解性分析。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量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正确闻气体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不符合题意;
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B、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三禁止”原则分析;
D、根据倾倒液体标签、试剂瓶口、瓶塞三处要求分析。
4.“莲城夜市”小吃品种丰富。其中烤羊肉串深受人们喜爱,羊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无机盐 D.维生素
【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 羊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
故选A。
【分析】根据瘦肉、鱼、蛋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分析。
5.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6.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A.碘 B.锌 C.硒 D.铁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人体摄入过量碘元素凤仙花起甲状腺肿大;
故选A。
【分析】根据人体碘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疾病分析。
7.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图示为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示为塑料包装制品加收标志,符合题意;
D、图示为禁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所给各图标名称分析。
8.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中的水主要是海水,淡水资源极其短缺 ,符合题意;
C、 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水的用途分析;
B、根据自然界水的分布分析;
C、根据煮沸可硬水软化分析;
D、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9.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不符合题意;
B、 稀有气体通电可发不同颜色的光,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不符合题意;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不符合题意;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为大气污染物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分析;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10.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肥皂水()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 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要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呈碱性的物质,溶液pH>7呈碱性,溶液pH<7呈酸性,溶液pH=7呈中性。
A、食醋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牛奶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呈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酸碱性物质可发生反应,溶液pH>7呈碱性,溶液pH<7呈酸性,溶液pH=7呈中性分析。
11.下列固体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解吸热,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符合题意;
B、氧化钙放入水中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B、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分析;
C、根据氯化钠溶解温度无明显变化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12.将光亮的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铝溶液 D.稀盐酸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铜与硝酸银反应表面会出现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C、铜与硫酸铝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铜与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之后,不能与酸反应,不能与比其活动性强的金属盐溶液反应,能与活动性弱的盐溶液反应。
13.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
B.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木燧”中的“木”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 ,不符合题意;
B、 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不符合题意;
C、 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温度,可燃物着火点没有改变 ,符合题意;
D、 空气中含有氧气,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木具有可燃性分析;
B、根据钻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分析;
C、根据钻木过程放热及着火点是物质属性不能改变分析;
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14.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 D.超高强度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 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如生铁是铁与碳形成的合金 ,符合题意;
B、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符合题意;
C、 合金硬度大于组分的纯金属,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 ,不符合题意;
D、 超高强度钢为钢的一种,属于铁合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合金的定义分析;
B、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
C、根据合金硬度大于各组分纯金分析;
D、根据钢为铁的合金分析。
15.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B.硫酸钾、氯化钾属于钾肥
C.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化肥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 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不符合题意;
B、 硫酸钾、氯化钾都含钾元素,属于钾肥 ,不符合题意;
C、铵态氮肥能与碱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不符合题意;
D、 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不能杜绝使用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磷肥一般呈灰白色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含钾元素,属于钾肥分析;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产生氨气分析;
D、根据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污染,需合理使用分析。
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可知,x=10g+10g+10g-9-2=19,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做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做反应物可知,该反应为甲+乙丙,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 丙反应前后质量未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 ,不符合题意;
D、因不确定分子个数关系,所以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分析;
B、根据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由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
C、根据反应后质量没有变化的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分析;
D、根据要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需已知分子个数比分析。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从元素价态上看: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B.从宏观组成上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构成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D.从表示方法上看: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从元素价态上看,该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一定不是0价,反应后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不符合题意;
B、乙由同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符合题意;
D、 化学方程式是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0分析;
B、根据所给各物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D、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书写出化学式,从而与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18.下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常温下是气体 B.乙物质所属类别是单质
C.丙物质可与氢氧化钠反应 D.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为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甲物质为-3价氮、氢化合物,为氨气,常温下是气体 ,不符合题意;
B、 乙物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为氮气,所属类别是单质 ,不符合题意;
C、丙物质为+5价氮元素对应的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D、 丁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化学式可以为NaNO2,Na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氨气为-3价氮元素组成的氢化物分析;
B、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
C、根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D、根据Na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分析。
19.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试剂和方法
A 加入稀盐酸,过滤
B 通入足量氧气,点燃
C (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D 稀盐酸(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加入稀盐酸,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碳不反应,改变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通入足量氧气会引入新杂质氧气,不符合题意;
C、加足量水溶解,泥沙不溶,氯化钠可溶,过滤,除去泥沙,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了硫酸,但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除杂时加入物质需与杂质反应分析;
B、根据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分析;
C、根据泥沙难溶、氯化钠可溶,采用过滤除杂方法分析;
D、根据加入过量氯化钡引入新杂质分析。
20.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析下列化学图像,其中,为化学反应的两个阶段,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A、氢氧化镁在加入一定质量氯化镁之后(即将盐酸完全反应之后)开始增加,至氯化镁反应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水的质量在原有质量基础上增加,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除增加溶液中溶剂外,还有水生成,与氯化镁反应时只增加溶液中溶剂,曲线增加趋势先快后慢,不符合题意;
C、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随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小,最终完全反应变为0,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与氢氧化钠、氯化镁与氢氧化钠都会反应生成氯化钠, , 氯化钠质量都是增加趋势,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加入的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分析;
B、根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水,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分析;
C、根据盐酸因反应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至完全反应为0分析;
D、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氯化镁与氢氧化钠都会反应生成氯化钠分析。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元素   。
(2)氢氧根离子   。
(3)3个氮分子   。
(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答案】(1)
(2)
(3)
(4)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氦元素符号为He。
(2)氢氧根离子符号为OH-。
(3)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
(4)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表示为 。
【分析】(1)根据氦元素符号书写分析;
(2)根据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标在氢氧根符号右上角分析;
(3)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4)根据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分析。
2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活性炭 C.熟石灰 D.小苏打
(1)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3)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4)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答案】(1)B
(2)A
(3)D
(4)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或色素,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2)氯化钠俗称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3)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俗称,能与酸发生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4)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氯化钠的用途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23.2023全球6G技术大会3月22日在南京召开。硅(Si)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图2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
(4)硅元素与B所对应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答案】(1)28.09
(2)阴离子
(3)A
(4)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2)C粒子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8,为阴离子。
(3)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与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B对应元素为氧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呈-2价,硅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呈+4价,硅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 。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2)根据质子数小于电子数的粒子为阴离子分析;
(3)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4)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分析。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   。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以及调整能源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写一条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建议   。
【答案】(1)石油;二氧化碳
(2)混合物
(3)骑自行车出行
【知识点】绿色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乙醇汽油由乙醇、汽油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骑自行车出行、随手关灯等都有利于节能减排。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2)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
(3)根据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等都有利于节能减排分析。
25.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克。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②为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若要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填字母)。
A.可能变大 B.可能不变 C.可能变小
【答案】(1)31.6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3)不饱和
(4)A;B;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 ②中溶剂为50克,溶质为20克,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克,则②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4) 若要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 若采用升温的方法,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若采用加溶剂的方法,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形成不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ABC。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2)根据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分析;
(3)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硝酸钾40℃时溶解度,由溶解度判断所给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由剩余固体溶解可通过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由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决定,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高分析。
三、计算题
26.2022年9月,袁隆平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长沙举行,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它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化学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葡萄糖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10克葡萄糖含碳元素的质量   (填“>”、“=”或“<”)10克醋酸()含碳元素的质量。
【答案】(1)有机
(2)三/3;6:1
(3)=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
(2)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72:12=6:1.
(3)10克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为, 10克醋酸中碳元素质量为,10克葡萄糖含碳元素的质量等于10克醋酸中碳元素质量。
【分析】(1)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四、简答题
2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很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
(1)“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烈火焚烧”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实验室里进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炼铁”如图1和“炒钢法”如图2
①在图1的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的目的是   ;再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   (填“氧化”或“还原”)性。
②“炒钢法”即“持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方块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   元素的含量。
【答案】(1)天然
(2)
(3)过滤;漏斗
(4)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还原;碳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生铁和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2) 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
(3)“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4)①在图1的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 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 再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单质,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钢和生铁含碳量不同,“炒钢法”即“持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方块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
【分析】(1)根据蚕丝成分为蛋白质为天然纤维分析;
(2)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过滤原理及所需仪器分析;
(4)根据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钢比生铁含碳量低分析。
五、实验题
2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到   ,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4)二氧化氮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F装置要与上图中   (填字母序号)装置相连接。
【答案】(1)酒精灯
(2);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B;集气瓶口
(4)b;H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 仪器a的名称酒精灯。
(2) A装置为加热固体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制取氧气选择药品为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是 ,棉花是为了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
(3)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方程式为 。选择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即B,若用C装置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处检验。
(4) 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应从b端通入, 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为防止污染环境,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F装置与H连接。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原理、发生装置及加热时要防止固体颗粒进入导管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及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分析;
(4)根据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密闭装置收集时长导管进气,过剩二氧化氮可用碱溶液吸收分析。
2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   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   。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分子性质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
【操作与分析】
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2中AB段,请从分子的性质角度回答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是   。
(4)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对比曲线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分子   。
(5)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对比AB段,请分析CD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的原因是   。
实验二:通过化学反应探究分子数目与压强的关系
【操作与记录】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并确保其气密性良好。
操作1:将5mL水一次性注入到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滤瓶内,轻轻振荡,发现95℃热水无明显变化。
操作2:若将操作1中注入的水改成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相同实验,观察到95℃热水立即沸腾。
(6)【分析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设计操作1的目的是   。
(7)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95℃热水立即沸腾的合理解释是   。
【答案】(1)原子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
(4)分子之间间隔变大,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5)密度大于空气
(6)排除水的干扰
(7)
(8)与反应,瓶内压强变小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
(2)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加压时分子间隔可变小。
(3) 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装置内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部分氧气运动到瓶外。
(4) 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 氧气体积分数下降趋势变大,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5) 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 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6)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设计操作1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水的干扰。
(7)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
(8) 95℃热水立即沸腾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从而使水的沸点减小。
【分析】(1)根据物质由分子 、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分析;
(2)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3)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4)根据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析;
(5)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6)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水及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
(7)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8)根据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分析。
六、科学探究题
30.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它以氯化钙和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配比,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的融雪和防冻,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材料二:节日燃放的烟花,是很多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出的各种艳丽色彩。实验中用铂丝蘸取某些金属化合物灼烧时发现:含钠元素的火焰呈黄色,含钙元素的火焰呈砖红色。
I、研究“融雪剂”成分
结合上述材料,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上述实验验证了样品中含有氯化钙,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同学们认为仅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
(3)Ⅱ、拓展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   ;
猜想二: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钙。
【实验验证】
为进一步确定该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兴趣小组继续设计实验并请你一起完成下面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猜想二成立
【交流讨论】以上实验是利用化合物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明显现象来判断物质的存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或   或水生成。
(4)Ⅲ、定量分析
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4.4克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完全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克。
(5)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
(6)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加入,产生白色沉淀;
(2)与反应生成了NaCl
(3)只有NaCl;溶液或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
(4)4.4
(5)解: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6)解:设A点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14.4g混合物中有氯化钠的质量为14.4g-10.6g=3.8g
所以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8%。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氯化钠不与碳酸钠反应,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样品中含氯化钙,反应方程式为 。
(2) 与反应生成了NaCl ,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样品中的氯化钠。
(3) 【进行猜想】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钙可能存在一种,猜想一为:只有氯化钠。
【实验验证】 猜想二成立,即含碳酸钠,则可利用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气泡,或与钙盐、钡盐等产生沉淀验证。
【交流讨论】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4)由图像可知,该反应时产生气体质量为4.4克。
【分析】(1)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干扰原氯化钠的验证分析;
(3)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最终生成物,反应物可能剩余一种,结合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4)根据图像确定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分析;
(5)由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钠质量。
(6)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确定二氧化碳与生成氯化钠质量关系,再由二氧化碳质量计算生成氯化钠质量,A点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为生成氯化钠和反应前的氯化钠质量和,利用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A点所示溶质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A-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AB卷(人教版)

下一篇:2023-2024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