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A-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AB卷(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锅生锈 B. 牛奶变质 C. 水结成冰 D. 葡萄酿酒
2.下列有关考试用纸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柔软 C.可燃 D.易撕碎
3.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正式开讲并取得圆满成功。“天宫课堂”真奇妙,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膜加水变成水球   B.宇航员太空转身
C.宇航员呼吸     D.无线电波通讯
4.下列各组变化中,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②粮食酿成酒;③爆炸;④铜丝导电;⑤植物的光合作用(  )
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
5.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篝火 B.油灯 C.蜡烛 D.电灯
6.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列对联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上联:门迎百福 下联:户纳千祥
B.上联:山清水秀 下联:人杰地灵
C.上联:家传美德 下联:国展宏图
D.上联:爆竹辞旧 下联:桃符迎新
7.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后已闻不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根据信息分析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有刺激性气味
C.氯气是黄绿色 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8.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提出问题 C.观察 D.得出结论
9.化学药品的取用需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药品不准尝味 B.不定量液体药品取1~2毫升
C.用剩药品不准带回家中 D.用剩药品可以倒回原试剂瓶中
10.小明在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收集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1.下列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焰心给试管加热
B.加热后把试管放在冷水中冷却
C.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D.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12.下列有关药品的取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B.实验室的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更不得尝味道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D.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13.判断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
A.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 B.器壁上无水
C.器壁上出现均匀的水膜 D.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
14.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
C.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D.石蜡可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
15.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顺利完成实验很重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走进实验室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进行实验,不准独立进行实验
B.当实验现象与他人的实验现象不一致时以他人的实验现象为准
C.实验过程要保持仪器洁净,及时刷洗仪器并将废液倒入下水道
D.实验完毕必须将仪器药品复位,标签向外
16.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取用锌粒
C.吸取液体 D.取用粉末
17.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
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
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1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洗涤较干净的试管,可注入水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
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
19.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吹灭蜡烛,产生黑烟
C.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火焰分三层,焰心最亮
20.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由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
C.由图2可见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由图3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21.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熔点_______(选填“高”或“低”);
③密度比水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化学性质有:
①钠能与_______ 反应;
②钠能与_______反应。
22.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可燃烧   ,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23.现有如下仪器:
选择需用到的仪器的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每次只使用一种必须仪器)
(1)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______。
(2)量取10mL液体药品用______。
(3)称量18.8g的食盐用______。
(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5)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
2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石棉网,以防止    ;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
(4)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
(5)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标签要  。
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5.3个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填写下面的空格:
(1)点燃蜡烛,蜡烛边燃烧边    ;将一个白色瓷碟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瓷碟底下有   色的固体出现,该固体是    。
(2)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
(3)吹灭蜡烛,可看到出现一缕白烟。请描述白烟的形成过程: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锅生锈 B. 牛奶变质 C. 水结成冰 D. 葡萄酿酒
【答案】C
【解析】A、铁锅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不符合题意;
B、牛奶变质,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C、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变化,符合题意;
D、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有关考试用纸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B.柔软C.可燃D.易撕碎
【答案】C
【解析】A、颜色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硬度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可燃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易撕碎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3.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正式开讲并取得圆满成功。“天宫课堂”真奇妙,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膜加水变成水球  B.宇航员太空转身
C.宇航员呼吸    D.无线电波通讯
【答案】 C
【解答】解:A、水膜加水变成水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太空转身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宇航员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无线电波通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4.下列各组变化中,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②粮食酿成酒;③爆炸;④铜丝导电;⑤植物的光合作用(  )
A.②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
【答案】D
【解析】①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例如干冰受热时全部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碳酸氢铵受热时全部变成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②粮食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③爆炸有的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属于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充气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④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⑤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D。
5.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篝火 B.油灯 C.蜡烛 D.电灯
【答案】D
【解析】A、篝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B、油灯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D、电灯发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6.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列对联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上联:门迎百福 下联:户纳千祥
B.上联:山清水秀 下联:人杰地灵
C.上联:家传美德 下联:国展宏图
D.上联:爆竹辞旧 下联:桃符迎新
【答案】D
【解答】解:A、门迎百福,户纳千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家传美德,国展宏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爆竹辞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后已闻不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根据信息分析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有刺激性气味
C.氯气是黄绿色 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答案】A
【解析】A. 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氯气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 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 氯气是黄绿色,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 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提出问题 C.观察 D.得出结论
【答案】B
【解答】解:“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
故选:B。
9.化学药品的取用需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药品不准尝味 B.不定量液体药品取1~2毫升
C.用剩药品不准带回家中 D.用剩药品可以倒回原试剂瓶中
【答案】D
【解析】A、任何药品不准尝味,以免发生危险。正确。
B、不定量实验,根据节约原则,液体药品取1~2毫升,正确。
C、用剩药品不准带回家中,以免发生危险,污染环境,正确。
D、除特殊药品,用剩药品不能倒回原试剂瓶中,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错误。
故选D。
10.小明在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收集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答案】A
【解答】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含量为78%,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1%,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为0.03%,人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氮气不参与反应,所以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选:A。
11.下列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焰心给试管加热
B.加热后把试管放在冷水中冷却
C.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D.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答案】D
【解答】解:A、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试管时应使用外焰,该项错误;
B、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放到冷水中,防止试管骤冷炸裂,该项错误;
C、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45°,该项错误;
D、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该项正确;
故选:D。
12.下列有关药品的取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B.实验室的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更不得尝味道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D.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答案】A
【解析】A.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防污染整瓶试剂,此选项错误;
B. 实验室的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更不得尝味道,以免发生危险,此选项正确;
C.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此选项正确;
D.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常用倾倒法取用,此选项正确。
故选A。
13.判断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
A.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 B.器壁上无水
C.器壁上出现均匀的水膜 D.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
【答案】C
【解答】解:判断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器壁上出现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洗涤干净了。
故选:C。
14.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
C.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D.石蜡可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
【答案】A
【解答】解:A、石蜡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故描述错误;
B、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故描述正确;
C、石蜡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且密度比水小,故描述正确;
D、石蜡可燃,燃烧时光、放热,故描述正确。
故选:A。
15.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顺利完成实验很重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走进实验室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进行实验,不准独立进行实验
B.当实验现象与他人的实验现象不一致时以他人的实验现象为准
C.实验过程要保持仪器洁净,及时刷洗仪器并将废液倒入下水道
D.实验完毕必须将仪器药品复位,标签向外
【答案】D
【解答】解:A、走进实验室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进行实验,可独立进行实验,也可小组协作,故A错误。
B、当实验现象与他人的实验现象不一致时应该寻找原因,不可以以他人的实验现象为准,故B错误。
C、实验过程要保持仪器洁净,及时刷洗仪器,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防止腐蚀下水道,故C错误。
D、实验完毕必须将仪器药品复位,标签向外,故D正确。
故选:D。
16.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取用锌粒
C.吸取液体D.取用粉末
【答案】D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7.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
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
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答案】C
【解答】解: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不能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或者是防止仪器炸裂对人造成伤害,故选项说法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放入废液缸内经处理后再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洗涤较干净的试管,可注入水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
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
【答案】C
【解析】A、橡胶塞和容器连接时,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将容器立在桌面上使劲压入,以防止压破容器,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制取气体时防止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洗涤较干净的试管,可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水,用手腕振荡试管,不可上下晃动,选项操作不正确,符合题意;
D、组装仪器时,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依次组装,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吹灭蜡烛,产生黑烟
C.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火焰分三层,焰心最亮
【答案】C
【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刚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凝产生的石蜡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时,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最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0.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由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
C.由图2可见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由图3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
【答案】D
【解答】解: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等),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1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2是在火焰上方罩上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熄灭后会产生一缕白烟,白烟可以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由3可证明蜡烛是石蜡蒸气在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21.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熔点_______(选填“高”或“低”);
③密度比水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化学性质有:
①钠能与_______ 反应;
②钠能与_______反应。
【答案】(1) 小 低 小
(2) 氧气;水
【解析】(1).①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钠的硬度比较小,故填:小;
②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这部分热量足以融化固体钠,则钠的熔点低,故填:低;
③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故填:小;
(2).①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说明钠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故填:氧气;
②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说明钠可以和水发生反应,故填:水。
22.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可燃烧   ,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答案】A;D;A;C;A;B;D.
【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
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
不可燃 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
23.现有如下仪器:
选择需用到的仪器的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每次只使用一种必须仪器)
(1)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______。
(2)量取10mL液体药品用______。
(3)称量18.8g的食盐用______。
(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5)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
【答案】(1)药匙
(2)量筒
(3)托盘天平
(4)试管
(5)酒精灯
【解析】(1).取用粉末状的固体药品,应有凹形的槽形装置,应选药匙;
(2).量筒量取液体时,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量取10mL的液体药品用,应选量筒;
(3).托盘天平用于固体药品的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
(5).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2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石棉网,以防止    ;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
(4)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
(5)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标签要  。
【答案】(1)烧杯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洗净;
(3);
(4)外焰;
(5)向着手心。
【解答】解:(1)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由于烧抔底面积较大,为使其受热均匀,所以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止烧杯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答案为:烧杯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污染其他药品;故答案为:洗净;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液体过多会溅出;故答案为:;
(4)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故答案为:外焰;
(5)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标签要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下污染标签;故答案为:向着手心。
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5.3个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填写下面的空格:
(1)点燃蜡烛,蜡烛边燃烧边    ;将一个白色瓷碟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瓷碟底下有   色的固体出现,该固体是    。
(2)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
(3)吹灭蜡烛,可看到出现一缕白烟。请描述白烟的形成过程:   。
【答案】(1)熔化;黑;炭黑;
(2)水雾;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3)吹灭蜡烛,棉芯上的石蜡蒸气遇冷,变成石蜡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
【解答】解:(1)蜡烛燃烧产生热量使石蜡熔化;白色瓷碟放在火焰上,导致氧气不足,石蜡不完全燃烧,瓷碟底下会产生黑色的炭黑;
(2)石蜡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则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蜡烛燃烧时棉芯上的石蜡蒸汽,吹灭蜡烛,热量散失,棉芯上的石蜡蒸汽遇冷,变成石蜡固体小颗粒,则形成了白烟;故填:吹灭蜡烛,棉芯上的石蜡蒸气遇冷,变成石蜡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8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原卷板+解析版)

下一篇:湖南省湘潭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