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 第四单元 盐 化肥练习(含解析)

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为了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C.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D.将熟石灰和硫酸铵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效
2.下列除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CO3(FeSO4)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O2 点燃
C KNO3(NaCl) 水 蒸发结晶
D 铁粉(碳粉) 稀HCl 过滤
A.A B.B C.C D.D
3.某无色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Cl-,该溶液中还存在一种离子,该离子可能是(  )
A.OH- B.Ba 2+ C.Fe 2+ D.K+
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案
A H2 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
C CuO C 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5.区别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采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
B.纯碱和食盐——加食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四氧化三铁和炭粉——观察颜色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石蕊溶液
6.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推理正确的是
A.常温下,碱溶液的 pH 大于 7,碳酸钠溶液的 pH 大于 7,则碳酸钠属于碱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经改变,因为它们和其他的分子混合了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
①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②二瓶气体元素组成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④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⑤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固体:加熟石灰研磨
⑥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性质与碳酸钠相似,下列关于碳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CO3 B.碳酸钾可与氯化铵一起混合施用
C.碳酸钾可以作为复合肥 D.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钾会产生气泡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SO42-、OH- B.K+、Cu2+、OH-
C.Zn2+、Na+、Cl- D.Ba2+、H+、NO3—
10.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
B.乙图: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丙图: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天平右盘下沉,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丁图: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酸与硝酸银反应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H2O) 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
B Cu(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过滤,并干燥
C Na2SO4(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Cl2(CuCl2)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瓶中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发生爆炸
C.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 除去FeSO4中的CuSO4 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4.科学家利用“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如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进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D.碳原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15.化学使世界丰富多彩,化学无处不在。
(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①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 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工厂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防止家里炒菜铁锅生锈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合理答案即可)
(2)现有一包粉末,可能由硝酸钾、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研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少量粉末放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得到上层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②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由以上实验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该粉末的组成有 ____________ 种情况。
16.如图是KNO3、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NaCl是_______溶物(填“微”“可”或“易”)。
(2)KNO3可用作农作物复合肥,能够提供土壤中缺乏的_______(元素符号)营养元素;KNO3可溶于水后叶面喷施,25℃时,将50gKNO3溶于200g水中,得到的营养液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NaCl的饱和溶液比KNO3的饱和溶液浓度大
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NaCl大
D.80℃时,KNO3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比NaCl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多
17.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而变质。为检验其是否变质,请选择三种不同物质类别(酸、碱、盐)的试剂进行实验,写出所选试剂的化学式:酸_________;碱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在试管1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粉末,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Ⅱ:在试管2中装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1)实验Ⅰ可以证明氢氧化钙的性质有哪些。
(2)若将实验Ⅰ和实验Ⅱ实验后的废液混合,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液中溶质成分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酚酞省略不写),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20.关于碱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碱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碱的物理性质。
(1)有的碱易溶于水,如氢氧化钠;有的碱难溶于水,如:______(填一种)。
【任务二】碱的化学性质。
(2)使指示剂变色。向紫甘蓝提取液中分别滴入三种常见的液体,颜色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白醋 石灰水 蒸馏水
显色情况 红色 绿色 蓝色
小组同学将炉具清洁剂滴入紫甘蓝提取液中,现象为______。
(3)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作用。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为了探究其是否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小组同学进行图1所示实验,用压强传感器测得注射器内液体与二氧化碳接触后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图1三颈烧瓶中先注入的液体是______;图2中ab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d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与酸作用。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少量的氢氧化钠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氢钠(NaHC2O4),过量的氢氧化钠与草酸氢钠进一步反应生成草酸钠。小组同学用草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用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3所示,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推断题
21.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如下图)体现了酸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______ 色。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4)写出图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反应,则X可能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2.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根据左图转化,写出一组符合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若如图2三种物质均含有钠元素,若X为食盐的主要成分,Y为碱;Z俗称纯碱。则写出构成X的离子符号______,Z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计算题
23.现有一包Na2CO3和Na2SO4固体粉末混合物22.2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Na2CO3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实验室现有硫酸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100g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_,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请在图中画出在20g样品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4)若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来测定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导致结果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焚烧塑料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故选项错误;
B、添加剂过量使用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标准执行,故选项错误;
C、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故选项正确;
D、将熟石灰和硫酸铵混合施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选项错误。故选C。
2.A
【详解】A.CaCO3难溶于水,FeSO4易溶于水,之后通过过滤将二者分离,正确;
B.CO2中混有少量CO,应通过灼热的CuO,不能用O2,因为二氧化碳中的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错误;
C.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错误;
D.铁粉中混有少量碳粉,如果用稀HCl会使铁粉与稀HCl反应,错误。
3.D
【分析】根据题中的无色溶液可以推断出该离子必须是没有颜色,溶液是电中性的,又因为所给离子是阴离子,所以该离子是无色阳离子且不与SO42-、 Cl-生成沉淀。
【详解】A、SO42-、Cl-与 OH-都是阴离子,但溶液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共同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Ba2+与SO42-会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溶液中不会含有 Ba2+,不符合题意;
C、Fe2+在溶液中显浅绿色,与题中无色溶液矛盾,不符合题意;
D、K+可以与SO42-、 Cl-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是简单的推理,掌握题干所给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即可答题。
4.A
【详解】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气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氢气和氯化氢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但氢气中混有二氧化碳等,方案不合理;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方案合理;
C、碳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物质,方案合理;
D、氢氧化钙与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物质,方案合理;
故选:A。
5.C
【详解】A.酒精有特殊的气味,矿泉水没有气味,闻气味可以区分白酒和矿泉水,故A不符合题意;
B.纯碱碳酸钠和食醋可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而食盐不可以,故B可区分,不符合题意;
C.四氧化三铁和炭粉都是黑色,观察颜色不可区分,故C符合题意;
D.石蕊遇盐酸显红色,遇碱氢氧化钠溶液显蓝色,故D可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但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A推理错误;
B、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选项B推理错误;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铵盐,故选项C推理错误;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D推理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7.B
【详解】①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硬水变成软水,故错误;
②二瓶气体元素组成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如同分异构体,该气体有可能是一瓶纯净物,一瓶为混合物,因此不能确定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故错误;
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还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错误;
④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如果通过改变温度来实现转变,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正确;
⑤(NH4)2SO4中存在铵根离子可以用熟石灰来检验,故正确;
⑥铜和碳都能和氧气反应,因此不能采用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故错误;
故选项为:B
8.D
【详解】A、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化学式为K2CO3,错误;
B、碳酸钾性质与碳酸钠相似,溶液显碱性,与氯化铵等铵态氮肥一起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二者不可一起混合使用,错误;
C、碳酸钾只含有钾元素,是钾肥,错误;
D、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钾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产生气泡,正确;
故选D。
9.A
【详解】碳酸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A、五种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Zn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2+、H+与CO32-离子,分别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0.B
【详解】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该选项说法错误。
B、冷却后析出晶体,说明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析出,则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该反应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硝酸和硝酸银就不会生成沉淀,不能说明酸与硝酸银反应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火碱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uO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后过滤,并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FeCl2和CuCl2溶液均能与足量锌粒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
12.B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具有可燃性,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发生爆炸,故B正确;
C、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C错误;
D、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硝酸铵、碳酸铵等,故D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A、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通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FeSO4和CuSO4均能与Zn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
14.A
【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C2H6O+O2,据此分析解答。
A. 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可以减少进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正确;
B.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
C. 该反应中 “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故错误;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原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故错误。
15. 导电性 水和氧气 保持干燥(抹油等)(合理答案即可) 6
【详解】(1)①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
②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防止家里炒菜铁锅生锈常用的方法是:涂食用油等;
(2)①将少量粉末放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得到上层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因此原固体中一定没有硫酸铜;
②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因此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和碳酸钙,那么原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钾和氯化钡,碳酸钙和碳酸钠中一定有其一或都有;硝酸钾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因此可能的情况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硝酸钾、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硝酸钾、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硝酸钾、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该粉末的组成有6种情况。
16.(1)易
(2) K、N 不饱和
(3)D
【解析】(1)
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大于10g,则氯化钠是易溶性物质,故填易。
(2)
硝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能够提供土壤中缺乏的K、N元素,故填K、N;
由图可知,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即25℃时,50g硝酸钾溶解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25℃时,将50gKNO3溶于200g水中,硝酸钾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3)
A 由图可知,1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所以10℃时NaCl的饱和溶液比KNO3的饱和溶液浓度大,选项正确;
B 由图可知,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来提纯KNO3,选项正确;
C 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较陡,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平缓,说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NaCl大,选项正确;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既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还与溶液的质量有关,题文中没有指明两种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80℃时,KNO3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不一定比NaCl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多,选项错误,故填D。
17.Na2CO3+BaCl2=BaCO3↓+2NaCl
【详解】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18. 二氧化碳/CO2 HCl(合理即可) Ca(OH)2(合理即可) CaCl2(合理即可)
【详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
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变质,故填:HCl;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故填:Ca(OH)2;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故填:CaCl2。
19.(1)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
(2)取滤液,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加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若溶液仍为红色,溶质是NaCl、NaOH、Na2CO3,若溶液变为无色,溶质是NaCl、Na2CO3。如果不出现沉淀,另取滤液,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溶质是NaCl、NaOH、C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是NaCl、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分析】(1)
实验Ⅰ:在试管1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粉末,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粉末不能全部溶解,说明微溶于水。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水溶液显碱性。再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能与盐酸反应。故填: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
(2)
实验Ⅱ:在试管2中装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质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过量的氢氧化钠。
实验Ⅰ中溶液溶质为氯化钙、氯化氢,将实验Ⅰ和实验Ⅱ实验后的废液混合,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
如混合后发生的反应中碳酸钠过量,则情况为NaCl、Na2CO3或NaCl、NaOH、Na2CO3。如碳酸钠l过量,则必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情况为NaCl、NaOH、CaCl2,或NaCl、NaOH。
可以使用氯化钙除去并检验是否有碳酸钠,然后利用溶液中的酚酞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可以利用碳酸钠检验溶液中是否有氯化钙。
所以设计实验为:取滤液,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加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若溶液仍为红色,溶质是NaCl、NaOH、Na2CO3,若溶液变为无色,溶质是NaCl、Na2CO3。如果不出现沉淀,另取滤液,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溶质是NaCl、NaOH、C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是NaCl、NaOH。
20.(1)氢氧化铜(合理即可)
(2)紫甘蓝提取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3) 水 水刚被挤入三颈烧瓶内尚未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且占据一定的体积,导致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
(4) NaOH
【解析】(1)
难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氢氧化铁等;
(2)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性物质,可以使紫甘蓝提取液变成绿色;
(3)
bc段压强减小的幅度较小,说明气体减小的幅度较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会导致气体快速,大量减少,使压强快速减小,因此先注入的是水;
水刚被挤入三颈烧瓶内尚未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水占据了一定的体积,导致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
de段压强迅速减小,说明此时已将氢氧化钠注入瓶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由图可知,最初溶液的PH值小于7,呈酸性,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最终呈碱性,故X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溶质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少量的氢氧化钠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氢钠,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的pH逐渐增大,但仍小于7,说明草酸氢钠呈碱性,且a点前,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中含有草酸和草酸氢钠,ab段溶液的pH继续增大,并且最终大于7,呈碱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过量,与之前生成的草酸氢钠反应,生成草酸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红 (合理给分)
【详解】(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填红;
(2)反应②是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反应③是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故填Zn+H2SO4═ZnSO4+H2↑;
(4)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图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方程式故填Ba(OH)2+H2SO4=BaSO4↓+2H2O;
(5)X与图中所给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可知X为盐类,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Ba(OH)2反应,符合条件的X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铵等,故填Na2CO3(合理即可)。
22. H2O、O2、CuO或Cu、CuO、CuSO4或CuO、CuCl2、Cu(OH)2或CaO、Ca(OH)2、CaCO3或CO2、Na2CO3、CaCO3等 Na+、Cl-
【详解】(1)由图可知,X、Y、Z能实现X→Y→Z→X转化,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氧气与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和铜,可以实现此转化,除此外还可以是Cu、CuO、CuSO4或CuO、CuCl2、Cu(OH)2或CaO、Ca(OH)2、CaCO3或CO2、Na2CO3、CaCO3等都可以实现此转化,故填:H2O、O2、CuO或Cu、CuO、CuSO4或CuO、CuCl2、Cu(OH)2或CaO、Ca(OH)2、CaCO3或CO2、Na2CO3、CaCO3等;
(2)三种物质均含有钠元素,若X为食盐的主要成分,则X为氯化钠,Y为碱,则Y为氢氧化钠,Z俗称纯碱,则Z为碳酸钠;X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离子符号为Na+、Cl-;Z转化为Y,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Na+、Cl-;。
23.(1)23:24;2.2
(2)设H2SO4的质量为x,Na2CO3的质量为y,Na2SO4的质量为z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为4.9g。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7.1g+22.2g-5.3g=24g
而溶液质量为:22.2g+100g-2.2g=120g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详解】(1)Na2CO3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3×2):(16×3)=23:24;根据图像,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2g。
(2)见答案。
(3)见答案。
24.(1) 5.8;75
(2)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Na2SO4的质量为x,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为y,
x=21.3g
y=18g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
(4)偏大
【详解】(1)由表中1、3两次的数据可知,25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镁反应能生成2.9g沉淀,因此50g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5.8g沉淀;从表中可以看出每25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镁反应能生成2.9g沉淀,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75g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7g,但第四次加入25g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的质量仍为8.7g,因此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75g;
(2)见答案;
(3)在20g 样品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如下:
(4)氢氧化钡也会与杂质硫酸钠反应,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来测定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实验基础②(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徐州专用)-10燃烧与灭火、化学合成材料(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