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课时练 (答案)—2023-2024(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

第3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题组一 常见离子的检验
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判断的依据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或焰色反应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CO——气体法 B.SO——沉淀法
C.Na+——显色法 D.Cl-——气体法
2.可以确定溶液中存在CO的实验事实是(  )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C.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D.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
C.某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
4.现有NH4Cl、(NH4)2SO4和K2SO4三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区别开,则该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BaCl2溶液 B.Ba(OH)2溶液
C.稀盐酸 D.AgNO3溶液
题组二 焰色反应
5.下列对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先将铂丝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②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
③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④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铜丝代替铂丝进行实验
B.观察钾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C.实验结束后,要用碳酸钠溶液洗净铂丝
D.焰色反应是指金属在加热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7.(2023·西安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焰色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钠元素
B.某物质的焰色不呈紫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不含钾元素
C.焰色反应不能用于物质的鉴别
D.用于焰色反应的金属丝可以是铜丝、光洁无锈的铁丝
题组三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8.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SO无关,进行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硫酸钠溶液没有颜色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D.加水稀释硫酸铜溶液,溶液蓝色变浅
9.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B.
C.
D.
10.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
1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
A.HCl、AgNO3、Na2CO3、NaOH
B.NH4Cl、AgNO3、CaCl2、HNO3
C.(NH4)2SO4、Na2SO4、NaCl、NH4Cl
D.MgCl2、Na2SO4、NaCl、NH4Cl
12.为证明某晶体中含NH、K+、SO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若试管口上蘸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变蓝,则可证明晶体中含有结晶水
B.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红,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C.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适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
D.取少量晶体溶于水,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证明晶体中无K+
13.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逐一吸收混合气体(由CO2、CO、N2和O2组成)的相应组分。有关该方案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
B.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C.CO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
D.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Cl
14.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Na+、CO、Cl-、Ca2+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②在实验①的溶液中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结果又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该溶液置于无色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
(2)从以上操作中,不能判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为了检验该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写出进一步检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呢?
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O已除尽,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再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1.D 2.C 3.C 4.B 5.D
6.B [铜丝在灼烧时有颜色,不能用铜丝代替铂丝,A项错误;实验结束后,应用盐酸洗净铂丝,C项错误;焰色反应是指金属元素在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是元素的物理性质,D项错误。]
7.A [钠的焰色为黄色,A项正确;钾的焰色为紫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B项错误;焰色反应可用于物质的鉴别,如鉴别钠盐和钾盐,C项错误;焰色反应的金属丝可以用铂丝、光洁无锈的铁丝,但不可以用铜丝,铜的焰色为绿色,会干扰检测,D项错误。]
8.D [A做对照实验;B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蓝色未消失,可以说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SO无关;C中形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蓝色消失,可以说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SO无关。]
9.D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在催化剂相同,H2O2浓度相同,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做对比实验,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来体现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0.B [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BaCO3或AgCl,A项错误;黄色火焰可以覆盖钾的紫色火焰,故检验钾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C项错误;若溶液中NH的浓度较低,滴加稀NaOH溶液且不加热,则不放出氨气,D项错误。]
11.A [对各组溶液,分别采用两两混合法进行鉴别。以A组为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表示产生气体、“↓”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物,括号内是气体或沉淀的颜色;“—”表示无明显现象)。
HCl AgNO3 Na2CO3 NaOH
HCl ↓(白) ↑(无) —
AgNO3 ↓(白) ↓(白) ↓(褐)
Na2CO3 ↑(无) ↓(白) —
NaOH — ↓(褐) —
由此可鉴别出AgNO3溶液和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可用“滴加顺序法”加以鉴别;B项,NH4Cl和CaCl2遇AgNO3均产生白色沉淀,遇HNO3均无现象,可以鉴别出AgNO3和HNO3,但无法鉴别出NH4Cl和CaCl2;C项和D项,任意两种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
12.B
13.B [题干中要求逐一吸收相应组分,即一种溶液吸收一种气体,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除能吸收O2外,还能与CO2反应;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还能被O2氧化,因此吸收O2前需要吸收CO2,吸收CO前需吸收O2,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A、C正确;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会发生反应:2Cu+O22CuO,CO+CuOCO2+Cu,故B错误;最后的吸收液为CuCl的盐酸溶液,由于盐酸有挥发性,故导出气体中可能含有HCl,D正确。]
14.(1)Na+、SO、CO Ca2+ (2)Cl- 另取少量原溶液,先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3)可以 溶液显电中性,有阴离子存在必有阳离子存在
解析 ①说明一定含有SO、CO,因SO和Ba2+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而CO和Ba2+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盐酸并放出气体;CO和Ca2+不能大量共存,故一定没有Ca2+;②不能证明含有氯离子,因前面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氯离子;③说明含Na+。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SO、CO,一定没有Ca2+。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需进一步取原溶液检验氯离子的存在,检验时需先排除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3)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有阴离子存在必有阳离子存在,又因为钙离子一定不存在,故钠离子一定存在,因此实验③可以省略。
15.(1)否 因为改用Ba(NO3)2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NO,后续操作中无法除去 (2)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SO已除尽 (3)除去过量的Ba2+ 上一步产生的BaSO4沉淀对加碳酸钠溶液除去Ba2+无影响,故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解析 NaCl、Na2SO4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除去SO,但此过程中引入了Ba2+,故需在后续过程中把Ba2+除去,可加入Na2CO3溶液,之后再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CO。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2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原子核的构成 课时练 (答案)—2023-2024(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

下一篇: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