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练习(含解析)

酸和碱
一、单选题
1.氯化铝(AlCl3)是一种净水剂。小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含有H+
B.氯化铝是一种酸
C.氯化铝溶液中的H+可能来源于水
D.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镁条可能产生氢气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3.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都是碱的溶液
D.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是
A.溶液 B.纯净物 C.乳浊液 D.悬浊液
5.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生成的C、D质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20g
6.室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随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 (忽略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B.向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d点溶液中含有硫酸
D.c点烧杯内液体的pH大于7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要在密闭装置内进行
8.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分子、原了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有毒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浓盐酸打开瓶盖后瓶口有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向生锈的铁钉中加入稀硫酸,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
D.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10.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实验并在实验前的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B.b点所得溶液几乎不能导电
C.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11.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烧碱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醋酸溶液
12.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煤炉上方产生蓝色火焰 2CO+O2===2CO2 化合反应
B.工业上制取生石灰 Ca(OH)2===CaO+H2O 分解反应
C.高炉炼铁中的一个反应 3CO+Fe2O3===2Fe+3CO2 置换反应
D.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Mg(OH)2+2HCl===MgCl2+H20 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3.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烹饪中食醋常做调味剂。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是一种有机酸。下列有关食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pH>7 B 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 C 能与铜、铁等金属反应 D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为了鉴别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我们可以选用家中的用品是________。
(3)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4.如图所示,在粗玻璃管内壁上粘附湿润的石蕊试纸,向细玻璃管里滴入数滴浓盐酸后,立即封闭管口。10s后即观察到:仅有中下部的石蕊试纸从上往下逐渐变色。
本实验应选用______填“红”或“蓝”色石蕊试纸;
山实验现象可推知微粒具有的特征是______。
化学上常说的“三酸两碱”中“三酸”是指下面哪几种酸______填序号。
a.碳酸b.硫酸c.醋酸d.硝酸e.盐酸
15.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值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滴入到______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3)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6.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
三、实验题
17.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操作: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水滴入生石灰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上的细沙的作用_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3)注射器中的水预期能减少_______________mL。
18.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参与一起探究。
【实验1】从能量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某小组同学测量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观察到溶液温度升高,因此,得出两者能反应的结论。有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在室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3)在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密度为1.1g/mL)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密度为1.0g/mL)的体积___________mL,就能使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结果保留整数)
【实验2】从溶液电导率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小组同学根据图2进行相应实验操作,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定A试管和B试管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4)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试管B中___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现象。
(5)表示A试管中溶液电导率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图3”或“图4”)。
(6)图4中电导率的变化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四、推断题
19.某学习小组同学同学为了快速记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采用类似成语接龙的方法与大家做游戏,游戏规则是:上家报出一种物质,下家接的物质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游戏就能进行下去,如图表示的是他们玩的一轮游戏:甲是组长报的物质,即:“龙头”,ABCD是组员接龙的物质。
(1)如果本轮每人都能接上,则四位组员的接龙顺序是(填序号)甲-B-C_____。
(2)因为甲物质能与B物质反应,故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填序号)
A 紫色石蕊溶液
B 稀硫酸
C 氢氧化钡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3)写出B物质与C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x溶液中的溶质_____;
(5)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__.
五、计算题
21.实验室预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现取10克稀硫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边加边搅拌,同时测定pH值,其记录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
(2)求该稀硫酸总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氯化铝溶液显酸性,所以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说法正确;
B、氯化铝是铝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而不是属于酸,说法错误;
C、氯化铝溶液中的可能来源于水,说法正确;
D、氯化铝溶液显酸性,所以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镁条可能产生氢气,说法正确。
故选:B。
2.B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B不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正确。故选B。
3.D
【详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可能是盐的溶液,如碳酸钠,故选项错误;
D、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故选D。
4.D
【详解】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是难溶性的碳酸钙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D.
5.C
【详解】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而乙和丁不一定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银和臭氧的反应,故A正确;
B、能够和碱反应的物质很多,并不局限于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碱反应,故B正确;
C、若丁为水,也可以是氢气还原氧化铜,不一定就是酸或碱,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题中并未说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C、D质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20g,故D正确。
故选C。
6.A
【分析】稀硫酸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c点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d点氢氧化钡过量。
【详解】A.a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稀硫酸,选项正确;
B.向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稀硫酸还未被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变红,选项错误;
C.d点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钡,选项错误;
D.c点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所以烧杯内液体的pH等于7,选项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不能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以防止腐蚀下水道,故选项说法错误。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B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C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D、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够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无毒,故D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A、浓盐酸打开瓶盖后,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挥发到空气中,与水蒸气相遇形成盐酸的小液滴,因而瓶口有白雾,不是白烟,故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是红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C、生锈的铁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是黄色的,当铁锈完全反应完,铁会与稀硫酸继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向生锈的铁钉中加入稀硫酸,出现的现象是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黄不是变蓝,故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木棍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而木棍会被脱水碳化,小木棍变黑,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详解】A、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钡溶液未反应完,因此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不符合题意;
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几乎不导电,不符合题意;
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表明稀硫酸已过量,此过程未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图分析可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由于溶液中加有酚酞,因此溶液应由红色边为无色,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A、烧碱溶液即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稀硫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C、稀盐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D、醋酸即乙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故选A。
12.A
【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而不是氢氧化镁,错误。故选A。
13. B,D 肥皂水 CH4
【详解】(1)A、食醋含有酸,溶液pH<7,不符合题意;;
B、 鱼骨和鸡蛋壳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酸发生反应,所以食醋可软化鱼骨和鸡蛋壳 ,符合题意;
C、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后,所以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石蕊遇酸变红,所以食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2)硬水和软水可用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来鉴别;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化学式为 CH4 ;
14. 蓝 不断运动的 bde
【详解】本实验应选用蓝色石蕊试纸,这是因为盐酸显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故填:蓝。
本实验中,中下部的石蕊试纸从上往下逐渐变色,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由此可推知微粒具有的特征是不断运动的。
故填:不断运动的。
化学上常说的“三酸两碱”中“三酸”是指盐酸、硫酸、硝酸,“两碱”是指烧碱、纯碱。
故填:bde。
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三酸两碱”是指盐酸、硫酸、硝酸、烧碱、纯碱。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1)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Na2SO4、H2SO4
(2)熟石灰
(3)偏大
【详解】(1)①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Na2SO4;
(2)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会使测得的pH偏大。
16.氢氧化钠既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又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
【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氢氧化钠既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又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17.(1)
(2) 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匀导致炸裂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白烟
(3)10
【分析】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1)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
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上的细沙的作用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匀导致炸裂;白磷燃烧的现象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白烟;
(3)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试管中氧气的体积约为,故注射器中的水预期能减少10mL。
18.(1) 放热 小于
(2)H+、OH-
(3)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的体积为x,
x=20mL
(4) Ba(OH)2+H2SO4=BaSO4↓+2H2O 无
(5)图3
(6) 能 Na+、Cl-、H2O
【详解】(1)观察实验①、实验②和实验③对应的溶液温度变化的图象,曲线都有上升的部分,说明稀释两种溶液和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都放出热量;根据图象,比较稀释溶液时温度变化的数据和发生反应时温度变化的数据,可以发现,稀释溶液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小于两种溶液混合后温度的变化量;
(2)从微观角度看,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反应,生成水分子;因此可以判断,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温度升高与这两种离子有关;
(3)见答案;
(4)A试管中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试管B中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
(5)由A试管中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可知:随着硫酸不断加入,溶液中Ba2+与OH-数目不断减少,离子浓度减小,导电率降低,当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几乎为0,电导率是0,再继续加入硫酸,离子浓度又增大,导电率升高,对比图3和图4,故图3符合试管A中的反应;
(6)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从微观角度看,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反应,生成水分子,随着反应的进行,H+与OH-数目不断减少,离子浓度减小,导电率降低,当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离子数目最少,电导率最低,再继续加入酸液,离子浓度又增大,导电率升高;a点电导率最低,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有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Na+、Cl-、H2O。
19. D-A BCD
【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铜与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单质,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顺序为甲-B-C-D-A,故填:D-A;
(2)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钠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B正确;
C、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D正确;
故填:BCD;
(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填:2NaOH+CuSO4═Cu(OH)2↓+Na2SO4。
20. 化合反应 Fe; CuO+H2SO4=CuSO4+H2O; 硫酸和硫酸铜; 剩余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
【分析】A为红色金属,可知A为铜,那么B为氧化铜;B与硫酸反应后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可知C为铁单质,我们知道浅绿色溶液应该为硫酸亚铁溶液,即D为硫酸亚铁,无色气体E为氢气.
【详解】(1)反应①是金属铜(A)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B),反应为2Cu+O22CuO,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为化合反应.
(2)由于生成的溶液D为浅绿色的,所以C含有和能硫酸铜和剩余硫酸反应的物质应该是金属铁,其化学式为Fe.
(3)反应②是氧化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4)由于在B中加入了过量的硫酸,导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后,硫酸依然会有剩余,所以X为硫酸铜(生成的)和硫酸(剩余的)的混合溶液.
(5)过量的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后会有剩余,剩余的硫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剩余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
21.(1)Na+ 、H+
(2)设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9.8%
答: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详解】(1)由于加入16g5%的氢氧化钠溶液时pH=7即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且a点溶液pH<7,所以此时有剩余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对应的阳离子有 Na+、H+。
(2)详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2022-2023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1元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