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一化学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2节课时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练习)(含解析)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某小组同学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 )
A. 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预测比较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
B. 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
C. 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D. 实验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2. 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在中剧烈燃烧,生成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现红褐色
B. 氯气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多余的氯气可以用饱和溶液吸收
C. 检验气体中是否混有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氯气泄漏,可用浸透肥皂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转移
3. 某城市以“液氯泄漏”做应急预警演习,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 )
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
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用高压水枪向泄漏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
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
A. B. C. D.
4.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B. C. D.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
B. 漂白粉中的和都具有漂白性
C. 漂白粉与消毒液的杀菌、消毒原理相似
D. 工业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为制得的
6. 向盛有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
溶液 溶液 水
A. B. C. D.
7. 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为旋塞。如先打开,在处通入干燥的氯气,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时,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 浓 B. 饱和溶液
C. 浓溶液 D. 饱和溶液
8.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在此期间,环境消毒是极其关键的,人们常常喷洒“”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下列有关“”消毒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消毒液属于纯净物
B. “”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
C. “”消毒液中的比较稳定,不需密封保存
D. “”消毒液杀菌消毒过程中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A. B.
C. D.
10.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性质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 Ⅱ可用来收集氯气
C. Ⅲ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D. Ⅳ中:若气球干瘪,证明可与溶液反应
11.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能与反应生成,淀粉溶液遇变蓝( )
A.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B. 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C. 棉球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D. 棉球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12. 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颜色呈如图变化:
关于过程Ⅰ、Ⅱ、Ⅲ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氯气
液氯
新制氯水
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
盐酸
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
A. B. C. D.
14. 某同学在一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漂白性
B. 该实验说明扩散速度比分子快
C. 将实验后的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 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实验现象相同
二、实验题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
当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写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 。
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肯定含有,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物质已知可使品红溶液退色。
Ⅰ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该漂白粉未变质,含有
假设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有
假设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又含有。
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取少量上述漂白粉样
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
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
成立 ___________
实验向实验反应后的试
管中滴加滴品红溶液,
振荡 若品红溶液褪色,结合实验中
的判断,则假设 成立
若品红溶液不褪色,结合判
断,则假设 成立
17. 某学习小组探究铁与氯气的反应途径及产物。
【问题提出】
资料液氯能在钢瓶中储存
资料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资料铁与氯水能反应
资料与溶液反应形成血红色溶液。
实验:将铁粉放入氯水中,铁粉溶解,无气泡产生。
经检验氯水呈酸性,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依据实验现象,判断氯水中与反应的微粒可能为 。
据此,小组认为与的反应与温度、湿度有关,探究如下。
【实验探究】
资料:高于时升华。
湿润的与的反应:
实验 装置 操作及现象
Ⅰ 常温时将铁丝伸入中,铁丝迅速变黑
Ⅱ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中,铁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
实验Ⅰ,向中加水,经检验产物中有,推测其形成的可能途径:
途径一: 。
途径二:,。
实验Ⅱ, 填操作和现象,中产物含价铁。
干燥的与的反应:
实验 装置 操作及现象
Ⅲ 常温时将铁丝伸入中,铁丝慢慢变黑,大量气体剩余
Ⅳ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中,铁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
实验Ⅲ中有大量剩余,实验Ⅳ几乎无剩余,原因是 。
三、简答题
18. 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 填“”“”“”或“”。
过程中的现象是 。
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游泳池水中的氯气含量应该控制在之间。
写出氯气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溶于水后的哪种物质可杀菌消毒: 写化学式。
如图显示一星期中每天时游泳池水中的氯气含量,哪几天时使用游泳池不安全 。
你认为哪几天的天气炎热、阳光强烈 ,说出一种理由: 。
若把一片紫色的花瓣放入氯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花瓣所含色素性质与石蕊相似。
小型游泳池通常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而非氯气给池水消毒,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上如何生产次氯酸钠: 。
20.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新制氯水逐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入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
知识储备: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的原因:
猜想:是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是 。
设计实验: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正确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正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探究性质的基本程序是先从色、味、态方面观察二氧化硫,得出的物理性质,然后根据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性质,预测的化学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再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所以符合。
2.【答案】
【解析】可在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于水后溶液呈现黄色,故A错误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B错误和通入硝酸银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检验中的,故C错误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向高处转移,故D正确。
3.【答案】
【解析】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可避免氯气中毒,正确烧碱具有强腐蚀性,错误氯气可与碱反应,正确稀纯碱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于除去氯气,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易导致中毒,错误。故选C。
4.【答案】
【解析】可由氯气与镁发生化合反应制得,也可由镁与盐酸反应制得,A正确不能由和化合得到,故B错误为不活泼金属,与盐酸不反应,故C错误不能由和盐酸反应生成,故D错误。
5.【答案】
【解析】氯气是气体,不便于保存和运输,将气体转化为较稳定的固体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所以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白粉,故 A正确漂白粉主要成分是和,其中有效成分为,故B错误消毒液的消毒原理和漂白粉是一样的,都是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故C正确工业上制漂白粉是由氯气与石灰乳主要成分为反应制得,故D正确。
6.【答案】
【解析】氯气为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溶于水得到氯水,氯水因为溶解氯气显浅黄绿色,三个集气瓶中只有丙颜色为浅黄绿色,所以丙中液体为水;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甲和乙中,只有乙出现了白色的沉淀,所以乙中液体为硝酸银溶液;
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所以氯气被氢氧化钠吸收,溶液为无色,故甲中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
则甲、乙、丙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溶于水得到氯水,氯水因为溶解氯气显浅黄绿色;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据此解答。
7.【答案】
【解析】浓硫酸为干燥剂,能够吸收水蒸气,当氯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瓶时,出来的仍然是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A错误中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氯气通过时与饱和碳酸钠反应,被吸收,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错误中装有浓氢氧化钠溶液,氯气通过时与氢氧化钠反应,被吸收,从中出来的气体中不含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错误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氯气和水蒸气,产生的次氯酸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 D正确。
8.【答案】
【解析】“”消毒液是含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项错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项正确“”消毒液在空气中久置,先发生反应:,后发生反应: ,从而变质,需密封保存,项错误利用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来杀菌消毒,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项错误。
9.【答案】
【解析】项,氯水中的见光分解生成氧气项,氯水中的与发酵粉中的反应生成项,氯水滴入溶液中,反应生成、和,没有气体产生项,与反应产生。
10.【答案】
【解析】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故A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并用碱液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故B正确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故C正确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烧瓶中压强减小,气球变鼓,故 D不正确。
11.【答案】
【解析】棉球变蓝色则证明碱液已经反应完全,不能再吸收氯气, 项错误。
12.【答案】
【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使溶液先变红,具有漂白性,使溶液退色,持续通入氯气,最后形成饱和氯水,溶解的使溶液显浅黄绿色,故选 A。
13.【答案】
【解析】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该物质具有酸性和漂白性。酸性要看是否有较多的,漂白性要看是否产生了如等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和中只有分子,中分子与之间不反应,不能产生和, 中只有酸性而无漂白性,故只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不符合题意中和水反应生成和,中发生反应:,且漂白粉少量,盐酸过量,即有较多,故和符合题意。
14.【答案】
【解析】具有漂白性,无漂白性,选项A错误由实验可知,滴加氯水后,溶液边缘变成红色,而中央部分变为白色,可说明的扩散速度比分子快,选项B正确的漂白持久、稳定,实验后的试纸受热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选项 C错误久置的氯水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无漂白性,故不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选项 D 错误。
15.【答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剧烈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
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氯水中存在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故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的氯气与铜粉在加热条件下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剧烈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
空试管的作用是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答案】Ⅰ、 ;,;
Ⅱ.;若有气泡产生,则假设或假设成立; .;.

【解析】Ⅰ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而变质,除外,该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固体物质会有和。假设该漂白粉未变质,含、假设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假设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又含有。
Ⅱ实验可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故加入适量稀盐酸溶解后,若无气泡生成,则假设成立若有气泡产生,则假设或假设成立实验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向实验反应后的试管滴入滴品红溶液,振荡,若品红褪色,结合实验中的判断,则假设成立若品红不褪色,则假设成立。
17.【答案】 或
取少量生成物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然后滴加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在常温下铁与干燥氯气反应缓慢
【解析】 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使溶液显酸性。
铁粉放入氯水中,铁粉溶解,无气泡产生,则没有与发生反应,而是与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了反应,可能是与反应,也可能是与反应。

对比实验Ⅲ和Ⅳ的实验现象,实验Ⅲ干燥的氯气中铁丝慢慢变黑实验 Ⅳ中,铁丝剧烈燃烧,说明铁与干燥氯气在常温下反应缓慢。
18.【答案】;
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氯水中的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具有酸性,与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答案】;
星期六、星期日
星期四、星期六;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游泳池水中的氯气含量下降快
紫色花瓣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略
由图中数据可知,星期六和星期日时游泳池水中氯气含量低于,池中水未得到有效的杀菌消毒处理,因此使用游泳池不安全。
由图中数据可知,星期四、星期六两天水中氯气含量显著降低,表明这两天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水温高。
紫色的花瓣具有与石蕊相似的性质,而氯水中含有和次氯酸,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因此能使紫色花瓣先变红后褪色。
工业上用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取次氯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答案】
氯水中的有强氧化性或漂白性,将溶液漂白而褪色 溶液恢复红色;溶液不变色
【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盐酸和次氯酸具有酸性,能够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也可能是次氯酸将溶液漂白。
要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或可以通过以下实验:在已经褪色的溶液中继续加入溶液,直至溶液呈碱性,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是被中和而褪色,若溶液不变色,则是被漂白而褪色。
第1页,共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京改版(2013) 练习题-第11章 酸与碱(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高一化学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3节课时一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