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1.这种气体是(  )
A.H2S B.NO2 C.CH4 D.SO2
2.(2018·河南)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3.(2022·北京市)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H4Cl D.Ca(H2PO4)2
4.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钒为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D.钒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B.石油属于不可再生化石能源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移走蒸发皿 D.稀释浓硫酸
7.(2022·长春)东东同学用pH试纸测定家中几种物质的pH,数据如下表。其中呈碱性,不宜用手直接接触的是(  )
物质 白醋 橘汁 纯净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3 7 13
A.白醋 B.橘汁 C.纯净水 D.炉具清洁剂
8.(2020·钟楼模拟)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9.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10.下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收集CO2验证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1.(2022·建湖模拟)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NaCl
B.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KNO3
C.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30℃时,将等质量的 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
12.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 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鉴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C 鉴别化肥 KNO3 和 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检验 NaOH 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A.A B.B C.C D.D
13.(2020·德州)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14.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中Si为+6价
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5.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给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①—Mg B.②—MgCl2 C.③—H2SO4 D.④—Mg(OH)2
二、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从H、C、O、N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将其化学式(或符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①2个钠离子   。
②碳酸根离子   。
③一种金属氧化物   。
④一种常见的酸(或碱)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②甲烷充分燃烧   。
17.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碳达峰”、“碳中和”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一一聚二氧化碳。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 B.便于加工生产
C.扩大塑料的使用范围 D.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燃料。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写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②甲醇燃烧释放能量,其化学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   。该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   ,还可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方式。
18.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通过实验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_______。
A.Na2CO3溶液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酚酞试液
三、科学探究题
19.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1)【引发思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
(2)【提出问题】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分析图1实验数据: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   。说明在氯化钠未溶解时,蒸馏水几乎不导电,当氯化钠溶解后,离子浓度增加,电导率增大,当氯化钠全部溶解完毕后,离子浓度不改变,电导率也不再变化。
(3)【交流反思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   。
(4)【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交流反思2】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   。
四、实验题
20.(2018·青岛)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   ,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   (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科学探究题
21.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   。
(3)【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六、计算题
22.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g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石灰石粉末(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计算: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石灰石粉末质量/g 15 1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09.5 121.2
(1)共生成二氧化碳   g。
(2)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后,同学们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认为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   。
七、单选题
23.(2021·天津)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达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O O2 CaO Ca(OH)2
B H2SO4 HCl MgCl2 Mg(OH)2
C HCl CO2 CaCO3 H2O
D FeSO4 FeCl2 Cu CuO
A.A B.B C.C D.D
八、推断题
24.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A 与D反应的实质为   。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H2S元素质量比为2:32=1:16,A错误;
B、NO2元素质量比为14:32,B错误;
C、CH4元素质量比为12:4,C错误;
D、SO2元素质量比为32:16×2=1:1,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注意是质量比,不是原子个数比。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干冰升华变成气体,分子间隔增大,塑料袋会快速鼓起;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状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大或缩小进行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硫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B、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含氮元素,属于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钾肥是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
4.【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钒为金属元素,A正确;
B、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正确;
C、相对原子量为50.94,没有单位,C错误;
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D正确。
【分析】
A、带有金字旁的都是金属元素,汞是例外;
B、左上角为原子序数,也为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相对原子量没有单位,易错;
D、原子核占据主要质量,电子几乎不占质量。
5.【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的组成;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酸雨为 pH<5.6 的雨,A正确;
B、化石能源均是不可再生资源,B正确;
C、 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C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组成,不是氢气和氧气,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酸雨定义解答;
B、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C、大气污染物有粉尘,氮氧化物及 PM2.5等;
D、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6.【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使用试管加热液体,用试管架,呈45°左右,A正确;
B、瓶口改字应朝上,B错误;
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不能用手,C错误;
D、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A、试管加热液体,液体不超过1/3,倾斜45°,用试管夹;
B、瓶口朝上,标签向手心;
C、使用坩埚钳;
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延杯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7.【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据表格数据可知,白醋pH=2<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据表格数据可知,橘汁pH=3<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据表格数据可知,纯净水pH=7,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D、据表格数据可知,炉具清洁剂pH=13>7,呈碱性,有腐蚀性,不宜用手直接接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8.【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发生燃烧,像物质的缓慢氧化如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没有发生燃烧,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不一定都通过燃烧实现,如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氧气与可燃物充分接触,可促进燃烧,选项C符合题意;
D、煤炉生火,用木材引燃是为了使煤的温度尽快达到煤的着火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物质和氧气的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来分析;
B、理解缓慢氧化也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理解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充分分析;
D、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利用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的着火点。
9.【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A、单宁酸分子中不含有氧气,是46个O原子,A错误;
B、个数比为76:52:46=38:26:23,B正确;
C、单宁酸分子由 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不是三种元素组成,C错误;
D、单宁酸由单宁酸分子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物质组成解答。
A、单宁酸分子不含氧气;
B、根据原子个数比计算解答;
C、单宁酸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这时需要讲原子个数;
D、单宁酸是物质,该种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10.【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白磷能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A正确;
B、验证收集二氧化碳应将烧着的木条置于瓶口,B错误;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水会进入瓶内,从而测定氧气含量,C正确;
D、实验现象为,蜡烛由下向上以此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D正确。
【分析】A、燃烧需要三条件,①可燃物;②着火点;③氧气;
B,D、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C、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通过水进入的体积测定氧气含量。
11.【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 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g,故100g水中不能溶解40g NaCl,不符合题意;
B.没有确定的溶液质量,不能判断 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多少,不符合题意;
C. 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故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D. 3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故将等质量的 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则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小于40g;
B.不能确定0℃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30℃的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降温到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但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此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硝酸钾完全溶解需要的水少,氯化钠完全溶解需要的水多,所得溶液的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
12.【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化肥的简易鉴别;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纯度,A错误;
B、燃着木条无法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B错误;
C、硝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后,有刺激性气体放出,C正确‘
D、NaOH变质后溶液仍为碱性,酚酞无法检测,D错误。
【分析】A、氢气点燃需要验纯,易发生爆炸;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助燃;
C、抓住氯化铵与熟石灰会发生反应,释放出氨气;
D、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质后,溶液仍为碱性,因此酚酞无法鉴别。
13.【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据此可知,要用到得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用到的是漏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③为单质生成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正确;
B、上述反应有CO和氢气放出,属于可燃性气体,B正确;
C、硅酸钠中,钠为+1价,氧为-2价,因此硅为+4价,C错误;
D、由反应①→④可知,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掌握四大反应类型;
B、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
C、化合物中元素话合计之和为0,抓住这点进行计算;
D、根据题给反应物之间转化关系作答。
15.【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盐+①得到硫酸镁,盐可以是硫酸亚铁,因此①可以是Mg,A正确;
B、碱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得不到硫酸镁,B错误;
C、金属氧化物可以为MgO,与硫酸反应可以得到硫酸镁,C正确;
D、酸会与氢氧化镁反应,酸可以是硫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硫酸亚铁与Mg发生置换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
B、镁盐与碱反应氢氧化镁沉淀;
C、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D、氢氧化镁可以溶解在硫酸中。
16.【答案】(1)2Na+;;Na2O/Na2O2;H2CO3/NaOH
(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①2Na+ ;② ;③金属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因此可填 Na2O/Na2O2 ,故填“ Na2O/Na2O2 ” ;④组成的酸或碱可以是 H2CO3/NaOH ,故填“ H2CO3/NaOH ”;
(2)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故填“”;
②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分析】
(1)①②注意个数与无个数区别,常见酸根离子要会书写;
③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
④常见的酸和碱要记住;
(2)方程式书写,
①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②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17.【答案】(1)D
(2);H2;CO2;温室效应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填“D”;
(2)①根据示意图所示,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为;属于单质的是乙,为氢气,故填“ ”,“ H2 ”;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为二氧化碳。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故填“ CO2 ”“温室效应”。
【分析】
(1)白色污染的方式,使用可降解塑料;
(2)①方程式书写,注意配平,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作答;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
18.【答案】(1)OH-
(2)
(3)Cu(OH)2
(4)B;C;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 氢氧根,故填“ OH- ”;
(2)铁锈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 ”;
(3)蓝色斑点是一种可溶性碱,为氢氧化铜,故填“ Cu(OH)2 ”;
(4)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A正确;
B、氯化镁与盐酸和氯化钠不反应,无法区分,B错误;
C、硝酸钾与三者不发生反应,C错误;
D、酚酞无法区分盐酸和氯化钠,D错误。故填“BCD”。
【分析】
(1)二者都为碱,含有氢氧根离子;
(2)注意铁锈成分与方程式书写;
(3)氢氧化铜是一种蓝色沉淀;
(4)熟悉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19.【答案】(1)0.9%;溶液具有稳定性,合理即可
(2)氯化钠溶解,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
(3)用电导率传感器(或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测定不同位置溶液的电导率(或氯离子浓度),数值不变
(4)不为零,因为溶液中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 100mL生理盐水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为0.9g,所以质量分数为0.9/100=0.9%;密封一段时间不出现浑浊,说明溶液具有稳定性,故填“0.9%”“溶液具有稳定性,合理即可 ”;
(2)a~b段曲线 氯离子浓度不断上升,是因为氯化钠发生溶解,导致其浓度增大,故填“ 氯化钠溶解,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 ”;
(3)验证溶液均一,测量溶液不同位置导电率即可,若数值一样,即溶液均一,故填“ 用电导率传感器(或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测定不同位置溶液的电导率(或氯离子浓度),数值不变 ”;
(4)导电率不为0,因为还要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存在,二者没有参与反应,故填“ 不为零,因为溶液中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
【分析】
(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溶质/(溶质+溶剂);溶液具有稳定性,内部均一;
(2)根据曲线趋势分析,a→b氯离子浓度增大,是因为发生了溶解;
(3)验证溶液内部均一,利用导电仪测量内部不同位置导电率即可;
(4)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但硝酸根并没有参与反应,此外还有钠离子存在,因此导电率不为0。
20.【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3)F;E
(4)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答案合理即可)
(5)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锥形瓶;(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E;(4)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5)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生成的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析,要收集干燥氧气可用浓硫酸干燥,为保障物质的充分接触,气体要长导管进入短导管排出。
21.【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NaCl和HCl
(3)不变;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4)A;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故填“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
(2)合理猜想,可能是氯化钠与盐酸混合物,故填“ NaCl和HCl ”;
(3)因为猜想①错误,说明溶液中并无氢氧化钠,否则酚酞变色,因此方案一溶液颜色不变;方案二,猜想②,③正确,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加入碳酸钠后有气泡生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不变”“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 ”;
(4)验证含有HCl,其为酸性,可以通过pH试纸和紫色石蕊试液,Cu不与盐酸反应,故填“AC”。
【分析】
(1)理解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反应放热;
(2)根据现存物质进行合理猜想,做到不重不漏;
(3)酚酞遇碱变红,因此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所以不变色;猜想三中为含有稀盐酸,其会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熟悉其方程式书写;
(4)HCl呈现酸性,可以pH试纸和紫色石蕊鉴别。
22.【答案】(1)8.8
(2)第一次加入15g石灰石粉末,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0g-109.5g=5.5g,第二次加入15g石灰石粉末,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9.5g+15g-121.2g=3.3g,故第二次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设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4.6%
答: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导致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第一次,反应前100+15,反应后109.5,质量损失5.5g;第二次质109.5+15,反应后121.2,质量损失3.3g,因此放出气体5.5+3.=8.8g,故填“8.8”;
(2)根据(1)分析,盐酸与全部反应完全,
设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4.6%
答: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3)如果选用盐酸浓度偏大,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若浓度过高,HCl会挥发,造成二氧化碳计算偏大,导致结果偏大,故填“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导致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
【分析】
(1)此类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减少的质量只能来自于气体;
(2)根据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即可;
(3)熟记盐酸具有挥发性,浓度过高更容易挥发,其挥发后,造成质量损失增大,因此二氧化碳质量偏大,故实验结果也偏大。
2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钙能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B、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和硫酸不反应,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不能转化为盐酸,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题意;
D、硫酸亚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亚铁,氧化铜和氯化亚铁不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为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将甲、乙、丙、丁各物质进行分类,再根据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相互反应关系进行分析,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或水的生成)。
24.【答案】(1)HCl(或H2SO4);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H+与OH-生成H2O分子/H+与OH-生成H2O)
(2)H2SO4 + BaCl2=BaSO4↓+2HCl (或HCl +AgNO3=AgCl↓+HNO3
(3)CO2+Ca(OH)2= CaCO3↓+H2O (或SO2+ 2NaOH=Na2SO3 + H2O)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用于金属除锈,一般为盐酸或者硫酸;B难溶于水,说明是一种沉淀物,A与D可以相互反应,说明D为某种碱,水可以生成D,说明D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C与水和氢氧化钙均会反应,说明C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未知,但为一种沉淀。
(1)A为盐酸或者硫酸,与D反应为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故填“ HCl(或H2SO4) ”“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H+与OH-生成H2O分子/H+与OH-生成H2O) ”;
(2)若A为硫酸,则B为硫酸钡;若A为盐酸,则B为氯化银,故填” H2SO4 + BaCl2=BaSO4↓+2HCl (或HCl +AgNO3=AgCl↓+HNO3 “;
(3)C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D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故填” CO2+Ca(OH)2= CaCO3↓+H2O (或SO2+ 2NaOH=Na2SO3 + H2O) “。
【分析】
根据物质之间转化关系进行分析。A用于金属除锈,则其一般为盐酸或者硫酸;B难溶于水,说明是一种难熔沉淀物,A与D可以相互反应,推测D为碱,水可以生成D,水可以和钠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碱,说明D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C与水和氢氧化钙均会反应,说明C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选择合适物质代入其中即可。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1.这种气体是(  )
A.H2S B.NO2 C.CH4 D.SO2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H2S元素质量比为2:32=1:16,A错误;
B、NO2元素质量比为14:32,B错误;
C、CH4元素质量比为12:4,C错误;
D、SO2元素质量比为32:16×2=1:1,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注意是质量比,不是原子个数比。
2.(2018·河南)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干冰升华变成气体,分子间隔增大,塑料袋会快速鼓起;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状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大或缩小进行分析。
3.(2022·北京市)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H4Cl D.Ca(H2PO4)2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硫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B、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含氮元素,属于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钾肥是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
4.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钒为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D.钒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钒为金属元素,A正确;
B、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正确;
C、相对原子量为50.94,没有单位,C错误;
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D正确。
【分析】
A、带有金字旁的都是金属元素,汞是例外;
B、左上角为原子序数,也为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相对原子量没有单位,易错;
D、原子核占据主要质量,电子几乎不占质量。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B.石油属于不可再生化石能源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的组成;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酸雨为 pH<5.6 的雨,A正确;
B、化石能源均是不可再生资源,B正确;
C、 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C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组成,不是氢气和氧气,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酸雨定义解答;
B、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C、大气污染物有粉尘,氮氧化物及 PM2.5等;
D、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移走蒸发皿 D.稀释浓硫酸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使用试管加热液体,用试管架,呈45°左右,A正确;
B、瓶口改字应朝上,B错误;
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不能用手,C错误;
D、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A、试管加热液体,液体不超过1/3,倾斜45°,用试管夹;
B、瓶口朝上,标签向手心;
C、使用坩埚钳;
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延杯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7.(2022·长春)东东同学用pH试纸测定家中几种物质的pH,数据如下表。其中呈碱性,不宜用手直接接触的是(  )
物质 白醋 橘汁 纯净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3 7 13
A.白醋 B.橘汁 C.纯净水 D.炉具清洁剂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据表格数据可知,白醋pH=2<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据表格数据可知,橘汁pH=3<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据表格数据可知,纯净水pH=7,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D、据表格数据可知,炉具清洁剂pH=13>7,呈碱性,有腐蚀性,不宜用手直接接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8.(2020·钟楼模拟)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发生燃烧,像物质的缓慢氧化如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没有发生燃烧,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不一定都通过燃烧实现,如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氧气与可燃物充分接触,可促进燃烧,选项C符合题意;
D、煤炉生火,用木材引燃是为了使煤的温度尽快达到煤的着火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物质和氧气的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来分析;
B、理解缓慢氧化也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理解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充分分析;
D、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利用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的着火点。
9.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A、单宁酸分子中不含有氧气,是46个O原子,A错误;
B、个数比为76:52:46=38:26:23,B正确;
C、单宁酸分子由 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不是三种元素组成,C错误;
D、单宁酸由单宁酸分子组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物质组成解答。
A、单宁酸分子不含氧气;
B、根据原子个数比计算解答;
C、单宁酸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这时需要讲原子个数;
D、单宁酸是物质,该种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10.下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收集CO2验证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白磷能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A正确;
B、验证收集二氧化碳应将烧着的木条置于瓶口,B错误;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水会进入瓶内,从而测定氧气含量,C正确;
D、实验现象为,蜡烛由下向上以此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D正确。
【分析】A、燃烧需要三条件,①可燃物;②着火点;③氧气;
B,D、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C、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通过水进入的体积测定氧气含量。
11.(2022·建湖模拟)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NaCl
B.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KNO3
C.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30℃时,将等质量的 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 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g,故100g水中不能溶解40g NaCl,不符合题意;
B.没有确定的溶液质量,不能判断 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多少,不符合题意;
C. 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故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D. 3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故将等质量的 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则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小于40g;
B.不能确定0℃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30℃的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降温到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但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此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硝酸钾完全溶解需要的水少,氯化钠完全溶解需要的水多,所得溶液的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
12.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 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鉴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C 鉴别化肥 KNO3 和 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检验 NaOH 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化肥的简易鉴别;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纯度,A错误;
B、燃着木条无法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B错误;
C、硝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后,有刺激性气体放出,C正确‘
D、NaOH变质后溶液仍为碱性,酚酞无法检测,D错误。
【分析】A、氢气点燃需要验纯,易发生爆炸;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助燃;
C、抓住氯化铵与熟石灰会发生反应,释放出氨气;
D、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质后,溶液仍为碱性,因此酚酞无法鉴别。
13.(2020·德州)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据此可知,要用到得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用到的是漏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14.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中Si为+6价
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③为单质生成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正确;
B、上述反应有CO和氢气放出,属于可燃性气体,B正确;
C、硅酸钠中,钠为+1价,氧为-2价,因此硅为+4价,C错误;
D、由反应①→④可知,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掌握四大反应类型;
B、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
C、化合物中元素话合计之和为0,抓住这点进行计算;
D、根据题给反应物之间转化关系作答。
15.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给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①—Mg B.②—MgCl2 C.③—H2SO4 D.④—Mg(OH)2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盐+①得到硫酸镁,盐可以是硫酸亚铁,因此①可以是Mg,A正确;
B、碱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得不到硫酸镁,B错误;
C、金属氧化物可以为MgO,与硫酸反应可以得到硫酸镁,C正确;
D、酸会与氢氧化镁反应,酸可以是硫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硫酸亚铁与Mg发生置换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
B、镁盐与碱反应氢氧化镁沉淀;
C、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D、氢氧化镁可以溶解在硫酸中。
二、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从H、C、O、N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将其化学式(或符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①2个钠离子   。
②碳酸根离子   。
③一种金属氧化物   。
④一种常见的酸(或碱)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②甲烷充分燃烧   。
【答案】(1)2Na+;;Na2O/Na2O2;H2CO3/NaOH
(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①2Na+ ;② ;③金属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因此可填 Na2O/Na2O2 ,故填“ Na2O/Na2O2 ” ;④组成的酸或碱可以是 H2CO3/NaOH ,故填“ H2CO3/NaOH ”;
(2)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故填“”;
②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分析】
(1)①②注意个数与无个数区别,常见酸根离子要会书写;
③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
④常见的酸和碱要记住;
(2)方程式书写,
①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②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17.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碳达峰”、“碳中和”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一一聚二氧化碳。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 B.便于加工生产
C.扩大塑料的使用范围 D.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燃料。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写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②甲醇燃烧释放能量,其化学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   。该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   ,还可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方式。
【答案】(1)D
(2);H2;CO2;温室效应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填“D”;
(2)①根据示意图所示,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为;属于单质的是乙,为氢气,故填“ ”,“ H2 ”;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为二氧化碳。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故填“ CO2 ”“温室效应”。
【分析】
(1)白色污染的方式,使用可降解塑料;
(2)①方程式书写,注意配平,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作答;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
18.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通过实验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_______。
A.Na2CO3溶液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酚酞试液
【答案】(1)OH-
(2)
(3)Cu(OH)2
(4)B;C;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 氢氧根,故填“ OH- ”;
(2)铁锈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 ”;
(3)蓝色斑点是一种可溶性碱,为氢氧化铜,故填“ Cu(OH)2 ”;
(4)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A正确;
B、氯化镁与盐酸和氯化钠不反应,无法区分,B错误;
C、硝酸钾与三者不发生反应,C错误;
D、酚酞无法区分盐酸和氯化钠,D错误。故填“BCD”。
【分析】
(1)二者都为碱,含有氢氧根离子;
(2)注意铁锈成分与方程式书写;
(3)氢氧化铜是一种蓝色沉淀;
(4)熟悉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三、科学探究题
19.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1)【引发思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
(2)【提出问题】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分析图1实验数据: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   。说明在氯化钠未溶解时,蒸馏水几乎不导电,当氯化钠溶解后,离子浓度增加,电导率增大,当氯化钠全部溶解完毕后,离子浓度不改变,电导率也不再变化。
(3)【交流反思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   。
(4)【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交流反思2】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   。
【答案】(1)0.9%;溶液具有稳定性,合理即可
(2)氯化钠溶解,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
(3)用电导率传感器(或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测定不同位置溶液的电导率(或氯离子浓度),数值不变
(4)不为零,因为溶液中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 100mL生理盐水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为0.9g,所以质量分数为0.9/100=0.9%;密封一段时间不出现浑浊,说明溶液具有稳定性,故填“0.9%”“溶液具有稳定性,合理即可 ”;
(2)a~b段曲线 氯离子浓度不断上升,是因为氯化钠发生溶解,导致其浓度增大,故填“ 氯化钠溶解,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 ”;
(3)验证溶液均一,测量溶液不同位置导电率即可,若数值一样,即溶液均一,故填“ 用电导率传感器(或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测定不同位置溶液的电导率(或氯离子浓度),数值不变 ”;
(4)导电率不为0,因为还要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存在,二者没有参与反应,故填“ 不为零,因为溶液中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
【分析】
(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溶质/(溶质+溶剂);溶液具有稳定性,内部均一;
(2)根据曲线趋势分析,a→b氯离子浓度增大,是因为发生了溶解;
(3)验证溶液内部均一,利用导电仪测量内部不同位置导电率即可;
(4)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但硝酸根并没有参与反应,此外还有钠离子存在,因此导电率不为0。
四、实验题
20.(2018·青岛)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   ,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   (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3)F;E
(4)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答案合理即可)
(5)2H2O2 2H2O+O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锥形瓶;(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E;(4)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5)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生成的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析,要收集干燥氧气可用浓硫酸干燥,为保障物质的充分接触,气体要长导管进入短导管排出。
五、科学探究题
21.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   。
(3)【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NaCl和HCl
(3)不变;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4)A;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故填“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
(2)合理猜想,可能是氯化钠与盐酸混合物,故填“ NaCl和HCl ”;
(3)因为猜想①错误,说明溶液中并无氢氧化钠,否则酚酞变色,因此方案一溶液颜色不变;方案二,猜想②,③正确,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加入碳酸钠后有气泡生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不变”“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 ”;
(4)验证含有HCl,其为酸性,可以通过pH试纸和紫色石蕊试液,Cu不与盐酸反应,故填“AC”。
【分析】
(1)理解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反应放热;
(2)根据现存物质进行合理猜想,做到不重不漏;
(3)酚酞遇碱变红,因此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所以不变色;猜想三中为含有稀盐酸,其会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熟悉其方程式书写;
(4)HCl呈现酸性,可以pH试纸和紫色石蕊鉴别。
六、计算题
22.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g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石灰石粉末(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计算: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石灰石粉末质量/g 15 1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09.5 121.2
(1)共生成二氧化碳   g。
(2)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后,同学们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认为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   。
【答案】(1)8.8
(2)第一次加入15g石灰石粉末,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0g-109.5g=5.5g,第二次加入15g石灰石粉末,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9.5g+15g-121.2g=3.3g,故第二次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设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4.6%
答: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导致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第一次,反应前100+15,反应后109.5,质量损失5.5g;第二次质109.5+15,反应后121.2,质量损失3.3g,因此放出气体5.5+3.=8.8g,故填“8.8”;
(2)根据(1)分析,盐酸与全部反应完全,
设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4.6%
答: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3)如果选用盐酸浓度偏大,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若浓度过高,HCl会挥发,造成二氧化碳计算偏大,导致结果偏大,故填“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导致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
【分析】
(1)此类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减少的质量只能来自于气体;
(2)根据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即可;
(3)熟记盐酸具有挥发性,浓度过高更容易挥发,其挥发后,造成质量损失增大,因此二氧化碳质量偏大,故实验结果也偏大。
七、单选题
23.(2021·天津)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达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O O2 CaO Ca(OH)2
B H2SO4 HCl MgCl2 Mg(OH)2
C HCl CO2 CaCO3 H2O
D FeSO4 FeCl2 Cu CuO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钙能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B、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和硫酸不反应,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不能转化为盐酸,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题意;
D、硫酸亚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亚铁,氧化铜和氯化亚铁不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为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将甲、乙、丙、丁各物质进行分类,再根据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相互反应关系进行分析,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或水的生成)。
八、推断题
24.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A 与D反应的实质为   。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HCl(或H2SO4);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H+与OH-生成H2O分子/H+与OH-生成H2O)
(2)H2SO4 + BaCl2=BaSO4↓+2HCl (或HCl +AgNO3=AgCl↓+HNO3
(3)CO2+Ca(OH)2= CaCO3↓+H2O (或SO2+ 2NaOH=Na2SO3 + H2O)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用于金属除锈,一般为盐酸或者硫酸;B难溶于水,说明是一种沉淀物,A与D可以相互反应,说明D为某种碱,水可以生成D,说明D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C与水和氢氧化钙均会反应,说明C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未知,但为一种沉淀。
(1)A为盐酸或者硫酸,与D反应为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故填“ HCl(或H2SO4) ”“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H+与OH-生成H2O分子/H+与OH-生成H2O) ”;
(2)若A为硫酸,则B为硫酸钡;若A为盐酸,则B为氯化银,故填” H2SO4 + BaCl2=BaSO4↓+2HCl (或HCl +AgNO3=AgCl↓+HNO3 “;
(3)C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D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故填” CO2+Ca(OH)2= CaCO3↓+H2O (或SO2+ 2NaOH=Na2SO3 + H2O) “。
【分析】
根据物质之间转化关系进行分析。A用于金属除锈,则其一般为盐酸或者硫酸;B难溶于水,说明是一种难熔沉淀物,A与D可以相互反应,推测D为碱,水可以生成D,水可以和钠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碱,说明D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C与水和氢氧化钙均会反应,说明C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选择合适物质代入其中即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年化学中考二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