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⑥(含解析)

2022-2022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⑥
一、单选题
1.(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科学的探究是我们揭开自然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一定能达到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铁锈蚀条件
C.探究燃烧条件 D.探究分子运动
2.(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O、Si、Al、Fe
B.可燃物的着火点由高到低:红磷、白磷
C.20℃时,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CaCO3、Ca(OH)2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N2、O2、CO2
4.(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C.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最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5.(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派为滴灌、喷灌;②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飞扬”用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7.(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
C.实验中a、c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
D.热水的作用只有隔绝氧气
8.(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酒精 B.氢气 C.汽油 D.沼气
9.(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C.相同条件下煤块粉碎为煤粉,燃烧会更充分
D.做饭时,燃气燃烧使锅底产生黑色物质,应减小进风量
10.(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酒精 C.煤气 D.汽油
11.(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能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12.(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图标属于严禁烟火的是
A. B. C. D.
13.(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的所有条件 探究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A.A B.B C.C D.D
14.(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70°C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80°C的过程中, 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③燃烧,说明白磷和红磷是可燃物
B.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C.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D.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二、多选题
15.(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扑灭
C.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D.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使用足量的红磷把氧气全部都消耗尽,这样我们测得的氧气的含量才是最准确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的条件应该是有H2O和O2,该选项只探究了铁生锈氧气的条件还缺缺少一个探究铁生锈水的条件,还需把一干燥的铁钉放在一个干燥的试管当中,密封进行探究,看其是否生锈、来探究水使铁钉生锈的条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温度到达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可燃物。这个选项只探究了着火点的问题,缺少研究氧气与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如果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分子遇到酚酞溶液会使它变红。外面的烧杯和大烧杯里形成对照实验。外面的烧杯把浓氨水直接滴入到酚酞溶液中使之变成红色,而大烧杯里酚酞溶液也变成红色,说明浓氨水分子不断运动,使酚酞变红,实验一定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2.A
【分析】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燃烧一定放出热量,缓慢氧化和金属与酸的反应也放出热量,给物质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石油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物质。
【详解】①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说法正确;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但不是全部,如太阳能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故说法错误;
③石油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物质,不是化工产品,故说法错误;
④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才有可能发生爆炸,故说法错误;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就是吸收热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睛】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通过反例说明结论的错误,这种方法往往要比分析论证更快捷。
3.C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红磷、白磷的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空气中气体含量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故A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可燃物的着火点由高到低:红磷、白磷,故B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20℃时,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Ca(OH)2、CaCO3,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N2、O2、CO2,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是物质组成含量以及物质的溶解性的考查,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4.B
【详解】A.物质与氧气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也可能是缓慢氧化,说法错误;
B.灭火的原理:移除可燃物、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
C.用水浇灭燃烧的木材,灭火的原理降低温度倒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故错误,说法错误;
答案:B。
5.C
【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四种做法,其中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
【详解】故选C。
6.D
【详解】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B、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源和土壤,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A、实验中a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b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B、管口小气球能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体现实验绿色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中a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c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中,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此时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此时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B
【分析】根据酒精、氢气、汽油、天然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B符合题意;
C、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9.C
【详解】A、燃烧达到爆炸极限才会爆炸,不符合题意;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才会燃烧,不符合题意;
C、相同条件下,煤块粉碎为煤粉,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符合题意;
D、做饭时,燃气燃烧使锅底产生黑色物质,说明氧气不充足,应增大进风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
B、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燃料;
C、煤气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燃料;
D、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不是最理想的燃料。
故选:A。
11.A
【详解】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题意;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符合题意;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A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为禁止烟火,故A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为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故B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为当心爆炸,故C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为禁止吸烟,故D选项错误;
故该题选A。
13.B
【详解】A、实验过程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发生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发生燃烧,与铜片上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左边试管铁钉与水、氧气接触,发生锈蚀,右边试管铁钉只与水接触,不能锈蚀,说明铁钉只与水接触不能生锈,不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过程中,加入水的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该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
14.B
【详解】升温至70°C的过程中,仅①燃烧,是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继续升温至280°C的过程中,仅③燃烧,而②没有燃烧,是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④没有燃烧,是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
A、①③燃烧,说明白磷和红磷是可燃物,故选项A正确;
B、④未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选项B不正确;
C、对比①③,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选项C正确;
D、对比②③,验证了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15.AC
【详解】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说法正确;
B、油锅着火时,不可用水扑灭,因为油比水轻,浮在水面上产生不了隔绝空气的效果,而且泼水会导致油花飞溅,更容易扩大着火面积,选项错误;
C、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指的是铁元素,选项正确;
D、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不能证明蜡烛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有可能来自空气,选项错误。
故选A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云南省昆明市师大附中呈贡学校2023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下一篇: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2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课件+训练题+学生用书)(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