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②
一、单选题
1.(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不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图书馆的书籍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2.(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精密仪器着火,应选择干粉灭火器灭火
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C.水能灭火是由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通常情况下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细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
C.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4.(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氢气和一氧化碳
C.甲烷和空气 D.氧气和二氧化碳
5.(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B.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6.(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中不含有杂质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在蒸发池中,海水中的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加
7.(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酸雨
B.图书档案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吹灭蜡烛,是因为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8.(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伸入到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甲烷燃烧,生成黑色的碳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混合物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0.(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B.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乙醇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乙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11.(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不同
D.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可以燃烧
12.(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
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
13.(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甲烷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二、多选题
14.(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做法对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B.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15.(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吹灭蜡烛,是因为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通过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的方法
16.(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蜡烛燃烧--放热反应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热反应
B 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C 化学与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风能、核能、太阳能--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
D 化学与安全
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用手电筒照明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A正确;
B、室内着火时,开门窗会增加氧气的浓度,燃烧会更旺,故室内着火,不应立即打开门窗,故B正确;
C、图书馆的书籍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损坏书籍,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故C错误。
D、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所以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故D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图书,仪器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是因为干粉灭火器具有黏着性。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浇灭,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能灭火是由于水吸收了大量的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不能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结论,故A符合题意;
B、实验中观察到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能得出细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的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观察到薄铜板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A、氧气是助燃物,氮气不可燃,不助燃,所以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气和一氧化碳都是可燃物,无助燃物,所以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烷是可燃物,空气中有氧气,是助燃物,所以二者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符合题意;
D、氧气是助燃物,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所以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选项正确;
B、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选项正确;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因为白磷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D、实验2中白磷燃烧,是因为白磷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同时具备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等于实验1,因为要控制变量,错误。
故选D。
6.B
【详解】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多种物质,此选项说法错误;
B、在蒸发池中,水不断的被蒸发掉,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此选项说法正确;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此选项说法错误;
D、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溶液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蒸发过程中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小,此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 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此选项错误;
B. 图书档案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对图书无损坏,此选项正确;
C. 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此选项错误;
D.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不是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
B、点燃的铁丝伸入到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常温下铁丝伸入到氧气中无法剧烈反应。故B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不是蓝紫色,故C错误;
D、甲烷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没有黑色固体产生;且生成碳为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错误。
B、根据可知,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只能消耗8g氧气,生成9g水,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正确。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不是燃烧。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以免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正确。
B、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灭火。错误。
C、乙醇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明乙醇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
D、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完全,需要进入更多空气或减少燃气。所以此时应加大灶具的进风口,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错误;
D、燃烧的条件有3个: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点燃的方法无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达到目的;
B.溶解、过滤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蒸发可以从滤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能达到目的;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溶液,最后通过过滤除去过量的铁屑和反应生成的铜,能达到目的;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能达到目的;
故选A。
【点睛】
13.C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没有可燃性,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C、甲烷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与氢气均具有可燃性,没有支持燃烧的物质,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故选C。
14.AB
【详解】A、大力植树造林,能保固水土,该选项做法符合要求;
B、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该选项做法符合要求;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该选项做法不符合要求;
D、大力使用化石能源,会增加污染物和烟尘的产生,该选项做法不符合要求。
故选AB。
15.BD
【详解】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燃烧,例如铁和氧气的生锈反应不是燃烧,错误;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会破坏书籍档案,正确;
C、吹灭蜡烛,是因为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温度降低蜡烛着火点以下,错误;
D、一氧化碳燃烧不生成水,甲烷燃烧生成水,可以通过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的方法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正确;
故选BD。
16.BD
【详解】A、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所以蜡烛燃烧是放热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才能反应,证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归纳正确;
B、水电解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与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证明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归纳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燃料,风能、核能、太阳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是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归纳正确;
D、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应用火把照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过量存在,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导致人窒息发生意外,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会导致火把引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归纳错误。
故选:B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