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八一中学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八一中学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答案】B
【详解】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是因为酒精能溶解油污,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因为醋酸能与氢氧化镁、碳酸钙发生反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车
B.农业上提倡焚烧桔梗,变废为宝,为田增肥
C.用废旧报纸制造铅笔杆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答案】B
【详解】A、出行乘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使用,节约石油资源和减少尾气排放,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B、焚烧秸秆会产生空气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符合题意;
C、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属于再次利用资源,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D、滴灌能减少水的使用,节约用水,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验氧气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60mL氧气
【答案】A
【详解】A、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而图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错误;
B、检验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说明为氧气,该选项操作正确;
C、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D、氧气密度比水小,将氧气从短管伸入,水从长管排出,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氧气的体积,则可收集60mL氧气,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A。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滤后的水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滤纸破损
B.用活性炭来区别硬水与软水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
D.75%酒精中的溶质是水
【答案】A
【详解】A、过滤后的水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区别硬水与软水,区别硬水与软水,应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故B说法错误;
C、饮用水要求无毒,对人体无害,无色透明的水并不一定无毒无害,其中可能含有病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故C说法错误;
D、75%的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5.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C6H10O5)n】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类:淀粉属于氧化物
B.组成:淀粉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性质:二氧化碳和淀粉的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相同
D.意义:该成果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全球生物制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答案】D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淀粉含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B、淀粉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和淀粉的元素组成不同,分子构成也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D、人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全球生物制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选项正确;
故选:D。
6.手机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B.MnO2中含有氧分子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答案】C
【详解】A、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作为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A说法错误;
B、MnO2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所以二氧化锰中不含氧分子,故B说法错误;
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发生改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7.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
A.Y>Z>X B.X>Y>Z C.Y>X>Z D.X>Z>Y
【答案】D
【详解】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比氢强,Y、Z的活动性比氢弱;
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Z>Y。
所以,其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Y,故选D。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N2(O2)一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FeSO4溶液(CuSO4)一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Zn(Cu)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CO2(CO)一点燃
【答案】B
【详解】A.高温条件下氧气不能和氧化铜反应,应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故A错误;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可除去铜和没有反应的铁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故B正确;
C.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把主要物质反应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无法点燃一氧化碳,应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故D错误。
故选:B。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③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④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故推理不正确;
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故推理不正确;
③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子的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推理不正确;
④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也可能是中子,故推理不正确;
由分析可知,①②③④推理都不正确,故选D。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②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C.③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D.④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答案】D
【详解】A、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是开始时,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故A不正确;
B、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然后锌和硝酸铜反应,则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开始不变,故B不正确;
C、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氢气来自稀硫酸中,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铁和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关系式为,,则相同质量的铁、锌和稀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较多,铁的曲线在锌的上面,故C不正确;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锰元素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固体混合物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反应完全,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
11.安全无小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1)饮水安全:天然水必须经过净化达标后才能饮用,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和镁离子,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医药安全:某冠状病毒消毒液一分钟内对冠状病毒的灭活率达到99%,该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H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交通安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Ca2+ 煮沸
(2)+1
(3)C2H2
【详解】(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其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为Ca2+;
生活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2)次氯酸(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0,解得x=+1。
(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除2X外,有10个氧原子,等号右边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0个氧原子,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2H2。
12.我国提出要在2026年提出“碳平衡”的要求,“碳平衡”是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实现“碳平衡”可采取以下措施。
(1)抓紧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含量过高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应减少化石燃料煤、石油和____________的使用。
(2)为实现“碳平衡”,要加强转变能源结构,采取技术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如将工厂废气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实现“碳平衡”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___。
(4)为实现“碳平衡”,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____________。
A.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
B.节约纸张,保护森林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答案】(1) 温室效应 天然气
(2) 16:9
(3)太阳能(答案合理即可)
(4)ABC
【详解】(1)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含量过高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应减少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故填:温室效应;天然气。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8=16:9。故填:;16:9。
(3)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故填:太阳能(答案合理即可)。
(4)为实现“碳平衡”,可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节约纸张,保护森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来节能减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ABC。
13.半导体材料发展史如下图:
(1)一至四代材料中,含非金属元素共有____________种;生活中常用的可导电非金属单质还有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有关硅与锗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分别位列不同主族 B.原子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
C.两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3)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
【答案】(1) 4 石墨
(2)BC
(3) 18 Ga3+
【详解】(1)一至四代材料中,含非金属元素为硅、砷、氮、氧,共有4种;生活中常用的石墨是可导电非金属单质,故填:4或四;石墨;
(2)A、硅与锗在同一纵行,因此位列同一主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硅与锗原子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硅与锗的原子核外有多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
(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31=2+8+x+3,得x=18;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其离子符号为Ga3+,故填:18;Ga3+。
14.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t1℃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g。
(3)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要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5)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答案】(1)t1℃时,甲、丙溶解度相等,为25g
(2)62.5
(3)乙>甲>丙
(4)降低结晶
(5)CD
【详解】(1)由图可知,P点时甲、丙溶解度曲线相交,则表示t1℃时,甲、丙溶解度相等,为25g。
(2)t1℃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则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12.5g+50g=62.5g。
(3)将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由t1℃升高到t2℃,甲、乙溶解度增大,则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溶解度减小,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又由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t1℃乙的溶解度>t1℃甲的溶解度>t2℃丙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乙>甲>丙。
(4)由图可知,甲、乙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要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为降温结晶。
(5)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说明溶液温度降低。
A、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块能使水降温,该选项符合题意;
D、硝酸铵固体溶解放热,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符合题意;
E、浓硫酸稀释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D。
三、实验题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____(不考虑装置D),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
(4)E装置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F装置是将E装置实验后的试管加热,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
(2) AC
(3)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此气体为二氧化碳 m
(4) 石蕊溶液变红色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固加热型,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制取装置应选择A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此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m端进入;
(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E装置试管中的现象为:石蕊溶液变红色,碳酸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科学探究题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明剪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
(1)锡纸能造成短路是因为锡纸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金属光泽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II:锡纸的主要成分
【提出问题】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黏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的化合物。
【猜想与假设】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实验验证】
(3)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①____________色固体析出 猜想②____________(填“I”或“II”)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4)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硫酸钠 B.硫酸亚铁 C.氯化铜 D.硝酸银
(6)某同学向锡粉中分别加入硫酸铝和硫酸铜的溶液,实验结束后,把试管①、②中的剩余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①。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滤液①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1)B
(2)开始时“锡纸”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短路后温度升高,“锡纸”温度达到着火点
(3) 深灰色 II
(4)除掉表面的氧化膜
(5)B
(6)硫酸铝和硫酸锡
【详解】(1)将锡纸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会造成短路,则说明锡纸具有导电性,故选B。
(2)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说明开始时“锡纸”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短路后温度升高,“锡纸”温度达到着火点。
(3)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锌>锡,则向“锡纸”滴加氯化锌,由于有固体析出,说明“锡纸”中含有铝,而铝能与氯化锌反应生成锌和氯化铝,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则“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说明猜想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则打磨“锡纸”可除掉表面的氧化膜。
(5)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锌>铁>锡,则铝能将铁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锡不能,则还可选可溶性亚铁盐,故选B。
(6)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锡>氢>铜,则锡不能与硫酸铝反应,但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锡,且铜为紫红色固体,将试管①、②中的剩余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则说明试管②中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且过滤后,向滤渣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不含锡,但不确定硫酸铜是否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铝和硫酸锡。
五、计算题
17.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加热20g这种NH4HCO3化肥样品至固体完全消失,产生NH3的质量为3.4g。(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答案】解:设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
答: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79%
【详解】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八一中学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车
B.农业上提倡焚烧桔梗,变废为宝,为田增肥
C.用废旧报纸制造铅笔杆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验氧气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60mL氧气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滤后的水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滤纸破损
B.用活性炭来区别硬水与软水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
D.75%酒精中的溶质是水
5.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C6H10O5)n】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类:淀粉属于氧化物
B.组成:淀粉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性质:二氧化碳和淀粉的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相同
D.意义:该成果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全球生物制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6.手机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B.MnO2中含有氧分子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7.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
A.Y>Z>X B.X>Y>Z C.Y>X>Z D.X>Z>Y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N2(O2)一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FeSO4溶液(CuSO4)一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Zn(Cu)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CO2(CO)一点燃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③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④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②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C.③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D.④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二、填空题
11.安全无小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1)饮水安全:天然水必须经过净化达标后才能饮用,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和镁离子,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医药安全:某冠状病毒消毒液一分钟内对冠状病毒的灭活率达到99%,该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H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交通安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12.我国提出要在2026年提出“碳平衡”的要求,“碳平衡”是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实现“碳平衡”可采取以下措施。
(1)抓紧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含量过高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应减少化石燃料煤、石油和____________的使用。
(2)为实现“碳平衡”,要加强转变能源结构,采取技术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如将工厂废气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实现“碳平衡”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___。
(4)为实现“碳平衡”,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____________。
A.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
B.节约纸张,保护森林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13.半导体材料发展史如下图:
(1)一至四代材料中,含非金属元素共有____________种;生活中常用的可导电非金属单质还有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有关硅与锗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分别位列不同主族 B.原子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
C.两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3)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
14.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t1℃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g。
(3)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要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5)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三、实验题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____(不考虑装置D),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
(4)E装置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F装置是将E装置实验后的试管加热,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明剪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
(1)锡纸能造成短路是因为锡纸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金属光泽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II:锡纸的主要成分
【提出问题】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黏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的化合物。
【猜想与假设】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实验验证】
(3)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①____________色固体析出 猜想②____________(填“I”或“II”)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4)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硫酸钠 B.硫酸亚铁 C.氯化铜 D.硝酸银
(6)某同学向锡粉中分别加入硫酸铝和硫酸铜的溶液,实验结束后,把试管①、②中的剩余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①。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滤液①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7.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加热20g这种NH4HCO3化肥样品至固体完全消失,产生NH3的质量为3.4g。(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习题(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