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无答案)

2022-2023 学年度高二开学化学考试卷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态 ZR3的方法制备金属 Z
第 I 卷(选择题) 5.中国最强运载火箭“胖五”(长征五号)采用“液氧煤油“液氢液氧”组合作为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下列说法正确
共 16小题,每题 3分。共 48分。 的是
A.“液氢液氧”作推进剂可把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一、单选题 B.氢能作为新能源的优势是便于储存和运输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发展氢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KIO3 D.海底石油为清洁能源,为缓解能源短缺应尽快开发利用
B.预防新冠病毒的消毒酒精是质量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 6.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C.绿色食品是对人体健康无害或者伤害较小的食品 A.CaO 可作食品干燥剂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不包括CO 含量的指数 B.激光打印机墨粉中含有 Fe2O2 3
C.SO2可作食品添加剂2.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D.NaHCO3可作食品膨松剂A.光导纤维属于硅酸盐材料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B.纯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A.CuO 中混有 Al2O3 NaOH 溶液 B.FeCl2溶液中混有 FeCl3 铁粉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FeCl3溶液中混有 FeCl2 氯气 D.NaOH 溶液中混有 Na2COD 3
盐酸
.不锈钢属于合金
3.工业上,下列各组金属的冶炼方法相同的是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 SO2、O2、SO3的浓度
A.Fe 和 Al B.Au 和 Cu C.Na 和 Al D.K 和 Fe 分别为 0.2 mol·L-1、0.2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X、Y、Z、W、R 是其中的五种元素。下列说法 A.c(SO3)=0.4 mol·L-1
正确的是 B.0.1 mol·L-1C.0D.c(SO2)+c(SO3)=0.4 mol·L-1
9.可逆反应 A(g)+4B(g) C(g)+D(s),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15mol/(L·min) B.v(B)=0.02mol/(L·s)
C.v(C)=0.4mol/(L·min) D.v(D)=0.01mol/(L·s)
10.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 C2H6O B.臭氧的分子式 O3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乙烯的最简式 C2H4
A.离子半径:X2->Y+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W>H2X
1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R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 W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第 1 页 共 8 页 ◎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ST0YEK1U0gugCC4AsAEg6AgyABAYBagQCyQt6QjgWgwQC0JkWCQxrksBxAOAlUCaKI6gQG1gpAPA1MlITsAJA=A}i#A}NABAA=}#}
15.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A.该物质有 3 种官能团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1mol 该物质和钠发生反应消耗 2mol 钠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该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
16.利用下列原电池,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
D.此物质一定条件下与乙醇和乙酸都可发生反应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位置是②
B.乙醇在催化氧化时,化学键断裂的位置是②③
A.电极 A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获取无水乙醇的方法是先加入生石灰,然后再蒸馏
B.电流从电极 B 经导线流向电极 A,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电极 B
D.乙醇燃烧时断裂的化学键位置是①②④
C.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13.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基于CH3OH 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当有 4.48L NO2 (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0.6mol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卷的文字说明
二、
17.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性质。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 2 种
B.CO2、CH3OH 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C CH OH CO +3H 催 化 剂.制取 3 反应: 2 2 CH3OH+H2O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Δ
D.利用CO2合成CH3OH 燃料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
14.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催化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请回答:
第 3 页 共 8 页 ◎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TS0YEK1U0gugCC4AsAEg6AgyABAYBagQCyQt6QjgWgwQC0JkWCQxrksBxAOAlUCaKI6gQG1gpAPA1MlITsAJA=A}i#A}NABAA=}#}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A 装置中通入 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采用题图的方法收集氨气,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 (填“大”或“小”)。 (2)②中通入热空气能吹出 Br2的原因是 。
(3)若要检验试管中氨气是否搜集满,采用的方法是 (3)③反应后 B 2 2 装置溶液中有SO4 生成,则 SO2的作用是 ;检验SO4 的方法是 。
(4)下列不能用于干燥氨气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4)两次尾气处理时均可选择的试剂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磷 D.碱石灰
a.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KBr 溶液
(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 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 (5)步骤④反应后,取少量 B 中混合液滴加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能否说明 Br2比 I2活泼?说明
气。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 理由。
(6)若装置 B 中只用浓 Na2CO3溶液吸收 Br2,反应后得到 NaBr、NaBrO、NaBr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BrO-与
Br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2,则 Br2与 Na2CO3反应时,被还原的溴元素和被氧化的溴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9.构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已知 A 经下图所示过程转化
为 D。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 为金属单质,C 为淡黄色固体,则 0.1molC 与足量水反应生成 D 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2)若常温下 C 是红棕色气体,则 C 转化为 D 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D 的浓
18.工业生产中,海水提溴常用空气吹出法,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模拟该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溶液在常温下可与少量的铜反应生成 C 等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液溴。完成下列填空:
(3)若 A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单质,则一定条件下碳单质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含 2 mol D 的浓溶
液中加入足量的 Cu 并加热,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小于 22.4 L,其理由是 。
(4)若 A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 A 转化为 B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有机推断题
20.已知:A 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下列是有机
实验步骤如下:
物 A~G 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关闭活塞 b、d,打开活塞 a、c,向 A 中缓慢通入 Cl2至反应结束;
②关闭 a、c,打开 b、d,向 A 中鼓入足量热空气;
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 B 中通入足量 SO2;
④关闭 b,打开 a,再通过 A 向 B 中缓慢通入足量的 Cl2;
⑤将 B 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第 5 页 共 8 页 ◎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TS0YEK1U0gugCC4AsAEg6AgyABAYBagQCyQt6QjgWgwQC0JkWCQxrksBxAOAlUCaKI6gQG1gpAPA1MlITsAJA=A}i#A}NABA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C 的结构简式是 。
(2)E 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由 B+D→E 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是 。
(3)G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下列关于 G 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能使溴水褪色
③G 不是纯净物
④等质量的 A 与 G,充分燃烧消耗一样多的 O2
(4)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 F(沸点 12.27℃)进行应急处理。
写出由 A 制 F 的化学方程式: 。
(5)E 的同分异构体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第 7 页 共 8 页 ◎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TS0YEK1U0gugCC4AsAEg6AgyABAYBagQCyQt6QjgWgwQC0JkWCQxrksBxAOAlUCaKI6gQG1gpAPA1MlITsAJA=A}i#A}NABA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3.1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后强化训练(答案)

下一篇: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共打包5份)(解析版+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