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广西桂林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6题,共3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第14-1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千克 B.米 C.牛顿 D.秒
2.(2分)重约为500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大象 B.一个鸡蛋 C.一瓶纯净水 D.一名中学生
3.(2分)“我劳动,我快乐!”小华在用拖把拖地时发现,用大小相同的力,如图所示。这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拖把运动的速度
4.(2分)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拉杆式旅行箱 B.托盘天平
C.钢丝钳 D.筷子
5.(2分)下列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6.(2分)如图所示,书包肩带做的较宽,原因是宽肩带可以(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7.(2分)如图所示,系安全带是为了在下列何种情形中可保护司机(  )
A.前行时突然刹车 B.突然向前启动
C.突然加速 D.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
8.(2分)如图所示,航天员刘洋出舱活动时的情境,此时图中哪个是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多选)9.(2分)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获得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  )
A.他通过弯道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
B.他在加速冲刺过程中,惯性也在增大
C.他在快速滑行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会立即停下
D.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2分)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向水槽中加入同种液体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11.(2分)如图所示,人对绳的拉力都是F,将各重物匀速提起。不计动滑轮重(  )
A. B. C. D.
12.(2分)小华在“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时,提出了如下四个猜想。根据你对本实验的探究,发现其中与实验结论不相符合的是(  )
A.使接触面变粗糙,摩擦力就变大
B.使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变小,摩擦力就变大
C.使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就变大
D.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就变小
13.(2分)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2:1,高度之比h甲:h乙=1:6,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和质量之比分别为(  )
A.p甲:p乙=2:1 m甲:m乙=1:3
B.p甲:p乙=1:3 m甲:m乙=1:3
C.p甲:p乙=2:1 m甲:m乙=3:1
D.p甲:p乙=1:3 m甲:m乙=1:6
(多选)14.(3分)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其右端与桌面相齐。木板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面一段距离。此过程中(木板未掉下桌面)(  )
A.M对桌面的压力变小 B.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D.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多选)15.(3分)小明的书桌上摆放着多种资料书籍,对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英汉词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词典平放与侧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相同的
B.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C.词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16.(3分)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
B.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
C.在投掷实心球时,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
D.参加50m×2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不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7.(2分)在2022年12月18日世界杯决赛时,梅西看到队友将球朝自己传来,他迎上去一脚把球踢向球门   的;但球被守门员挡了回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18.(2分)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   (选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   (填“空气”、“地面”或“喷出的气体”)。
19.(2分)如图甲所示,某高架桥全长约1200m,大桥路面最高处距离地面约15    (填单位)。小林的爸爸开车带小林经过高架桥时,小林看到如图乙所示路标后,提醒爸爸遵守交通规则   min。
20.(2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送餐机器人某次送餐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机器人在0~30s所受的牵引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60s内所受的牵引力,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放在机器人水平托盘上的盘子    (选填“受”或“不受”)托盘的摩擦力。
21.(2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已经平衡的基础上,向左边空盘内加入一个20g的砝码,其原因是木块受到    力的作用。此时再向右边空盘内加一个50g砝码,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
22.(2分)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以在竖直面内转动,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木块C。在推动过程中   ,推力F将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3.(2分)在图中,手指压物块,请画出物块对竖直墙面的压力F的图示。
24.(2分)图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四、实验与探究(24、25每题5分,26题8分,27题7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5.(5分)如图所示的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    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26.(5分)某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通过比较图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
(3)该小组取三个高度均为h,密度同为ρ的实心均匀物体A、B、C。A、C是圆柱体,B是长方体,C的底面积为。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的海绵上,发现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则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27.(8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图的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的    相等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5)后来,同学们又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通过比较F1、F2大小,还可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关系。
28.(7分)下面是小桂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    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左”或“右”)端调节。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丙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m,钩码每个重0.5N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0.15 3.0 0.10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受到    影响。
(4)测量时,在杠杆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如图丁所示。若换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沿虚线方向向上拉杠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F1表示,钩码对杠杆的拉力用F2表示,则F1×OC    F2×O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桂将弹簧测力计改至杠杆右侧的E点,如图戊所示,在E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   (选填“能”或“不能”)使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
五、综合应用(28题6分,29题8分,30题10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9.(6分)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输电线,如图甲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总重40000N的坠砣,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
(1)滑轮B为    滑轮。
(2)求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速度。
(3)求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30.(8分)疫情管控放开后,旅游业变成“新潮流”。某游客来两江机场乘机,他所用的拉杆旅行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旅行箱整体可视为杠杆,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OA长为100cm。已知旅行箱有四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旅行箱整体质量为25kg,求:
(1)如图甲所示,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使旅行箱保持静止时,拉力F为多大?
(3)站在地上不动时,保持旅行箱与地面的夹角不变,如图乙所示,应该向哪个方向拉,请在图乙中画出F'
31.(10分)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A容器中盛有50cm深的酒精,A、B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300cm2,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求:
(1)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大小;
(2)已知酒精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pA与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之比为4:3;求酒精密度。
(3)从A、B容器中分别取出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剩余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使pA'=pB'。求m的大小。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题,共3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第14-1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千克 B.米 C.牛顿 D.秒
【答案】C
【分析】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专用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A中的千克(kg)是质量的单位;故A错误;
B中的米(m)是长度的单位;故B错误;
C中的牛顿(N)是力的单位;故C正确;
D中的秒(s)是时间的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
2.(2分)重约为500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大象 B.一个鸡蛋 C.一瓶纯净水 D.一名中学生
【答案】D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个物体的重力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000kg,故A错误;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
C、一瓶纯净水质量约为500g=0.5kg,故C错误;
D、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重力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2分)“我劳动,我快乐!”小华在用拖把拖地时发现,用大小相同的力,如图所示。这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拖把运动的速度
【答案】C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用大小相同的力,手握在拖把的不同位置拖地效果不同。
故选:C。
【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题。
4.(2分)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拉杆式旅行箱 B.托盘天平
C.钢丝钳 D.筷子
【答案】D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拉杆式旅行箱,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B、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是等臂杠杆;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是费力杠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5.(2分)下列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分析】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工作原理都利用了大气压强,抽气机、吸管、茶壶、针管、塑料吸盘等都可能利用到大气压;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对应的物理知识从而确定答案。
【解答】解:①杯口朝下时,由于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故纸片就被大气压给“顶”住了,故①符合题意;
②如图,当压强计的探头薄膜受到挤压时,并通过观察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据图可知,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所以通过计算水银柱的压强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④此实验中,水会再次沸腾,与大气压无关;
所以①③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
故选:C。
【点评】此类题举出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平时接触过的,上课时老师有讲过,或是平时练习时有做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
6.(2分)如图所示,书包肩带做的较宽,原因是宽肩带可以(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答案】B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据此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书包肩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
故选:B。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7.(2分)如图所示,系安全带是为了在下列何种情形中可保护司机(  )
A.前行时突然刹车 B.突然向前启动
C.突然加速 D.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
【答案】A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解答时需知道:若人向前倾,则安全带能起到保护作用;若人向后仰,则安全带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解答】解:司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突然刹车时,而司机由于具有惯性,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
当车突然向前启动或突然加速或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时,司机由于惯性会向后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惯性知识的理解,解答时需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8.(2分)如图所示,航天员刘洋出舱活动时的情境,此时图中哪个是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分析】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总是指向地球中心。
【解答】解: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航天员刘洋出舱活动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属于基础题。
(多选)9.(2分)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获得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  )
A.他通过弯道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
B.他在加速冲刺过程中,惯性也在增大
C.他在快速滑行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会立即停下
D.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D
【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2)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是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他通过弯道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
B、他在加速冲刺过程中,惯性不变;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故C错误;
D.站立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D。
【点评】此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判定,属于常见题。
10.(2分)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向水槽中加入同种液体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答案】B
【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告诉我们,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深度相同时,其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根据这些规律,可对各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A.压强计金属盒上移,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会减小;
B.向水槽中加入同种液体,压强会增大,故B符合题意;
C.原处转动金属盒只改变了方向,压强应不变;
D.酒精的密度比水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熟知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明确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2分)如图所示,人对绳的拉力都是F,将各重物匀速提起。不计动滑轮重(  )
A. B. C. D.
【答案】C
【分析】(1)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不计动滑轮的重力及摩擦,滑轮组有几段绳子承担总重,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解答】解:在不考虑动滑轮重的条件下,
A、图中所示是定滑轮,拉力F=G1,即G1=F;
B、图中所示是动滑轮G2,即G7=2F;
C、图中所示是滑轮组,F=G3,即G3=8F;
D、图中所示是滑轮组,F=G4,即G4=2F;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省力特点,正确判断滑轮组有几段绳子承担总重是解题的关键。
12.(2分)小华在“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时,提出了如下四个猜想。根据你对本实验的探究,发现其中与实验结论不相符合的是(  )
A.使接触面变粗糙,摩擦力就变大
B.使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变小,摩擦力就变大
C.使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就变大
D.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就变小
【答案】B
【分析】完成本题需要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可采取相反的措施: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等。
【解答】解:A、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无关,故B正确;
C、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可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题时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逐个排除。
13.(2分)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2:1,高度之比h甲:h乙=1:6,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和质量之比分别为(  )
A.p甲:p乙=2:1 m甲:m乙=1:3
B.p甲:p乙=1:3 m甲:m乙=1:3
C.p甲:p乙=2:1 m甲:m乙=3:1
D.p甲:p乙=1:3 m甲:m乙=1:6
【答案】B
【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体积公式得出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然后求出两圆柱体的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2)已知两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以及高度关系,根据体积公式求出两者体积关系,再根据质量公式求出两圆柱体的质量之比。
【解答】解:(1)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p======ρgh,
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
(2)两圆柱体的粗细相同,即底面积相等,由F=pS得====;
由m=可知
==,
由ρ=可得,
====,故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及其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同时要注意规则、均匀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对水平面的压力可以利用p=ρgh进行解答。
(多选)14.(3分)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其右端与桌面相齐。木板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面一段距离。此过程中(木板未掉下桌面)(  )
A.M对桌面的压力变小 B.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D.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答案】BC
【分析】(1)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同于物体的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由题可知物体压力的变化情况;
(2)压强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可根据公式p=进行变量分析,判断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1)拉动木板时,M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板的重力;故A错误;
(2)由于M被拉出桌面一段距离,由p=,压力F不变,故木板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察压力的概念和压强及公式的理解与应用,此题中需先对压力的变化,明确压力是不变的,后根据公式判断出压力大小不变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多选)15.(3分)小明的书桌上摆放着多种资料书籍,对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英汉词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词典平放与侧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相同的
B.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C.词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答案】AD
【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解答】解:A、词典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即平放与侧放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BD、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与词典所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故D正确;
C.词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以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关键是知道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6.(3分)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
B.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
C.在投掷实心球时,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
D.参加50m×2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不到
【答案】B
【分析】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解答】解:A、滑倒是由于脚的运动速度加快,人的上身还要保持原来较慢的速度;
B、起跑用力蹬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B选项与惯性无关;
C、实心球离开手后,所以会继续向前运动;
D、由于到达终点前,到达终点后,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故D选项是由于惯性导致的。
故选:B。
【点评】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身边相关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7.(2分)在2022年12月18日世界杯决赛时,梅西看到队友将球朝自己传来,他迎上去一脚把球踢向球门 相互 的;但球被守门员挡了回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答案】相互;运动状态。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梅西感觉脚趾很痛,表明脚趾对球施加力的同时受到球对脚趾施加的力的作用;
球被被守门员挡了回去,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相互;运动状态。
【点评】本题不但要求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还要会进一步分析、理解和应用。
18.(2分)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 飞船 (选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 喷出的气体 (填“空气”、“地面”或“喷出的气体”)。
【答案】飞船;喷出的气体。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飞船为参照物,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
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故答案为:飞船;喷出的气体。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9.(2分)如图甲所示,某高架桥全长约1200m,大桥路面最高处距离地面约15  m (填单位)。小林的爸爸开车带小林经过高架桥时,小林看到如图乙所示路标后,提醒爸爸遵守交通规则 1.8 min。
【答案】m;1.8。
【分析】(1)根据生活经验和对单位的理解填写单位;
(2)知道速度和路程,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可求出时间。
【解答】解:大桥路面最高处距离地面约15m;
图乙中“40”的意思是最大速度为40km/h,根据速度公式得=108s=7.8min。
故答案为:m;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准确理解标志牌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0.(2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送餐机器人某次送餐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机器人在0~30s所受的牵引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60s内所受的牵引力,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放在机器人水平托盘上的盘子  不受 (选填“受”或“不受”)托盘的摩擦力。
【答案】等于;不受。
【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判断机器人0~30s和50~60s内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并结合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比较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盘子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解答】解:图像可知,机器人0~30s和50~60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放在机器人水平托盘上的盘子相对于水平托盘没有相对运动,所以盘子不受摩擦力作用。
故答案为:等于;不受。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关键是从图像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二力平衡分析。
21.(2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已经平衡的基础上,向左边空盘内加入一个20g的砝码,其原因是木块受到  摩擦 力的作用。此时再向右边空盘内加一个50g砝码,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0.3 N。
【答案】摩擦;0.3。
【分析】当小木块与桌面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木块要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因此要对实验产生影响;利用力的平衡知识计算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
在左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20g的小砝码后,此时木块受到左边的拉力大于右边的拉力,因此桌面对木块产生了一个向右的摩擦力;
当再向右边空盘内加一个50g砝码后,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向右的拉力,此时摩擦力为f=G右﹣G左=m右g﹣m左g=(0.05kg﹣0.02kg)×10N/k=8.3N。
故答案为:摩擦;0.3。
【点评】在该实验中,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平衡,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思路,探究其中的一个条件时,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这也是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实验目的主要依据。
22.(2分)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以在竖直面内转动,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木块C。在推动过程中 变大 ,推力F将  变大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大
【分析】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支,由杠杆平衡条件知F支 L支=G LG.在C逐渐向右推移的过程中,根据支持力对轴B的力臂l逐渐减小,可知F支的变化。由此可知,C和木板间、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然后再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推力F的变化。
【解答】解:
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支,两力臂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支 L支=G LG,
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木块,F支的力臂在减小,重力G及其力臂LG均不变,
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支持力在逐渐增大,杠杆对C的压力变大;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间,由力的平衡条件知。
故答案为:变大;变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力知识以及物体状态与受力情况的联系;结合物体状态可推断出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然后找出平衡力中的具体的力即可。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3.(2分)在图中,手指压物块,请画出物块对竖直墙面的压力F的图示。
【答案】
【分析】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位置;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过其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解答】解:过压力的作用点(接触面的中点)作垂直于墙壁向右的线段,并标明压力F
【点评】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4.(2分)图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要会组装滑轮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在此题中,人在地面用力,所以拉力方向下。
【解答】解: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滑轮组的组装有两种方法,从定滑轮绕起或从动滑轮绕起。从动滑轮开始绕,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多。
四、实验与探究(24、25每题5分,26题8分,27题7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5.(5分)如图所示的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相同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  木板 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摩擦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答案】(1)相同;(2)木板;摩擦;(3)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在同一水平速度驶上水平面的小车,摩擦力越小,速度改变的越慢,行驶的距离越远,实验就是验证了这一问题,但不能做没有摩擦力的情况。
【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小车应从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静止滑下。
(2)小车速度减小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板的摩擦力最小,滑行距离最远。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到:若水平面光滑,物体将沿平面永远运动下去。
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相同;(2)木板;(3)静止。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用科学的语言准确的总结出了力与运动的具体关系,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
26.(5分)某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 的关系;通过比较图  乙、丙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3)该小组取三个高度均为h,密度同为ρ的实心均匀物体A、B、C。A、C是圆柱体,B是长方体,C的底面积为。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的海绵上,发现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则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pA=pB=pC 。
【答案】(1)凹陷程度;(2)压力;乙、丙;控制变量;(3)pA=pB=pC。
【分析】(1)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回答;
(3)根据p=分析。
【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通过比较图乙,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根据p=,该小组取三个高度均为h,则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pA=pB=pC。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压力;乙、丙;(3)pA=pB=pC。
【点评】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7.(8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图的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丁 (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 相等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
(5)后来,同学们又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通过比较F1、F2大小,还可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的 关系。
【答案】(1)匀速直线;等于;(2)丁;(3)粗糙程度;压力;(4)错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5)接触面粗糙程度的。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小,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
(3)(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4)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
(2)在四次实验中,丁中压力最小,故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
(3)比较甲、乙实验可知,乙中压力大,故可得: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4)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5)图戊所示的装置,压力相同,故通过比较F1、F2大小,还可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等于;(3)粗糙程度;(4)错误;(5)接触面粗糙程度的。
【点评】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8.(7分)下面是小桂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  水平 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左”或“右”)端调节。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 4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丙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m,钩码每个重0.5N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3.8  0.15 3.0 0.10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受到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影响。
(4)测量时,在杠杆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如图丁所示。若换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沿虚线方向向上拉杠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F1表示,钩码对杠杆的拉力用F2表示,则F1×OC  大于 F2×O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桂将弹簧测力计改至杠杆右侧的E点,如图戊所示,在E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使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
【答案】(1)水平;右;(2)4;(3)3.8;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4)大于;(5)不能。
【分析】(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在调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要向哪端移动;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解;
(3)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先观察量程,然后根据指针所在位置进行读数;
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动力臂等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力臂变小,小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也要求在竖直方向,这是为了能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如果力的方向不竖直,则力臂会相应变小,力会变大;
(5)分析F作用下其力臂变化情况,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找到原因。
【解答】解:(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静止时,右端偏高。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B点处挂3个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设每个钩码重为G,每个小格为L动l动=F阻l阻:
3G×6L=nG×3L,故n=4,
即在D点处应挂8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5N;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动力臂变小;
(4)由图可知,若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时,这样力臂会相应变短,动力臂要小于OC,所以F1×OC大于F2×OB;
(5)由图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即力臂为5。
故答案为:(1)水平;右;(2)4;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5)不能。
【点评】本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考查器材的调试、数据分析、力臂的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等知识,综合性强。
五、综合应用(28题6分,29题8分,30题10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9.(6分)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输电线,如图甲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总重40000N的坠砣,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
(1)滑轮B为  动 滑轮。
(2)求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速度。
(3)求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答案】(1)动;
(2)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速度为2.5cm/s。
(3)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8×104N。
【分析】(1)定滑轮是指固定不定的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不能够省力;动滑轮是指和物体一块运动的滑轮,它能够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2)坠砣下降高度h=2sP,可求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的距离sP,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得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速度;
(3)如图使用的滑轮组承担P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2,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G=FP,据此求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解答】解:(1)由图可知,滑轮A为定滑轮;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2sP,
则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sP=h=。
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速度v===2.5cm/s;
(2)坠砣的总重力:G=40000N,
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A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3,
则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FP=2G=2×40000N=8×104N。
答:(1)动;
(2)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速度为2.2cm/s。
(3)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8×104N。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平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提升物重的关系以及拉力端移动距离与物体升高高度的关系,注意与竖直使用滑轮组的区别。
30.(8分)疫情管控放开后,旅游业变成“新潮流”。某游客来两江机场乘机,他所用的拉杆旅行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旅行箱整体可视为杠杆,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OA长为100cm。已知旅行箱有四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旅行箱整体质量为25kg,求:
(1)如图甲所示,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使旅行箱保持静止时,拉力F为多大?
(3)站在地上不动时,保持旅行箱与地面的夹角不变,如图乙所示,应该向哪个方向拉,请在图乙中画出F'
【答案】(1)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50000Pa;
(2)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使旅行箱保持静止时,拉力F为50N;
(3)见上图,此时F'的大小为25N。
【分析】(1)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G=mg计算旅行箱的重力,关键压强公式计算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OA长为100cm,根据数学知识计算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C=FL,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拉力F的大小;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则动力最小,据此画图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C=F′×OA,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此时F'的大小。
【解答】解:(1)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即F=G=mg=25kg×10N/kg=250N,
则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250000Pa;
(2)OA长为100cm,根据数学知识动力臂L=×100cm=50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C=FL,代入数据可得250N×10cm=F×50cm;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则动力最小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C=F′×OA,代入数据可得250N×10cm=F′×100cm。
答:(1)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50000Pa;
(2)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使旅行箱保持静止时,拉力F为50N;
(3)见上图,此时F'的大小为25N。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和杠杆平衡条件的灵活运用。
31.(10分)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A容器中盛有50cm深的酒精,A、B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300cm2,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求:
(1)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大小;
(2)已知酒精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pA与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之比为4:3;求酒精密度。
(3)从A、B容器中分别取出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剩余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使pA'=pB'。求m的大小。
【答案】(1)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为3×103Pa;
(2)酒精密度为0.8×103kg/m3;
(3)m的大小为1.5kg。
【分析】(1)根据p=ρgh求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大小;
(2)根据p=ρgh表示出酒精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pA与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之比,解方程求出酒精密度;
(3)根据体积公式和密度公式求出酒精和水的质量,根据G=mg求出酒精和水的重力,进而表示出剩余酒精和水的重力,根据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的重力求出剩余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根据p=和pA'=pB'列出表达式,解方程求出m的大小。
【解答】解:(1)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
pB=ρ水ghB=1.0×102kg/m3×10N/kg×30×10﹣2m=7×103Pa;
(2)由p=ρgh可知,酒精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pA与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之比:
==,
解得:ρ酒精=×ρ水=××1.3×103kg/m3=5.8×103kg/m6;
(3)由V=Sh和ρ=可知
m酒精=ρ酒精V酒精=ρ酒精SAhA=0.8×103kg/m3×100×10﹣4cm7×50×10﹣2m=4kg,
m水=ρ水V水=ρ水SBhB=5.0×103kg/m3×300×10﹣4cm2×30×10﹣6m=9kg,
则酒精和水的重力分别为:
G酒精=m酒精g=4kg×10N/kg=40N,G水=m水g=4kg×10N/kg=90N,
剩余酒精和水的重力分别为:
G酒精剩=G酒精﹣mg=40N﹣mg,G水剩=G水﹣mg=90N﹣mg,
因为A、B为柱形容器
F压酒精=G酒精剩=40N﹣mg,F压水=G水剩=90N﹣mg,
由题意可知,剩余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即pA'=pB',
则=
代入数据有:=,
解得:m=3.5kg。
答:(1)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为3×105Pa;
(2)酒精密度为0.8×105kg/m3;
(3)m的大小为1.3kg。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和压强定义式,关键是知道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的重力。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欧姆定律》取值范围 计算专题训练(有答案)

下一篇:1.3.1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后强化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