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江西省吉安二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1. 某地温泉中富含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这里的“硫、铜、锌”指的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2. 下列物质放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花生油 B. 食盐 C. 硫酸铜 D. 高锰酸钾
3. 月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生活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 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 把秸秆直接焚烧处理 D. 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4.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实现“零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性质: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所以二氧化碳有毒
D.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
5. 下列实验均使用了玻璃棒,有关玻璃棒的主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加快溶解速率 B. 引流
C. 防止酸液飞溅 D. 加快蒸发速率
6. 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酚酞属于氧化物
B. 酚酞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C. 酚酞中含有个原子
D. 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 化学概念间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缓慢氧化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8.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酸雨的小于,所以小于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一定条件下,能够还原生成,所以也能够还原生成
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9. 我国科学家利用复合光催化剂人工合成了燃料,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 个乙分子和个丙分子中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C. 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
10.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胃液的变化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11.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______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______
12. 图为、、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在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物质中混有少量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13.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除去中的少量 通过足量溶液
鉴别、固体 取样,分别加入水
除去氧化铜中的少量铜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鉴别硬水与软水 ______
14.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有 ______ 填字母。
A.米饭和馒头
B.大豆油和花生
C.瘦肉和鸡蛋
D.蔬菜和水果
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______ 作用。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______ 。
“一线穿南北,巨龙跃赣深”,年月日赣深高铁开通加快了赣南老区与深圳特区的联通。高铁建设需要对钢轨无缝焊接,焊接时要用到铝热反应,该反应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15. 南昌海昏侯遗址博物馆通过以下四个展区,展现汉代海昏县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金色海昏”:展出了雁鱼青铜灯、青铜编钟、青铜鼎等青铜器,青铜器上的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从元素组成来看,铜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______ 、 ______ 发生反应的结果。
“书香海昏”: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简牍,上面用墨汁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是因为 ______ 。
“丹漆海昏”:精美的漆器纹饰丰富,色彩艳丽。氧化铁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请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遇见海昏”:展厅通过眼镜、换衣等先进技术,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汉代历史和文化。生产设备的原料之一是硅,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双选
硅是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的化学式是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中、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氧元素的质子数是 ______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
、、、四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 填字母,下同,与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______ 。
粒子中 ______ 。
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______ 。
17. 工业上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及少量、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能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不反应。
将硫铁矿烧渣粉碎这一过程属于 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已知与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碱浸”步骤中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 ______ 填化学式。
“酸溶”步骤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经过铁粉还原步骤以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则还原步骤中将还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18.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如图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实验室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______ 填序号,收集一瓶氨气的方法是 ______ 。
如图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烧瓶,形成 ______ 色的喷泉。
当喷泉实验结束后,测烧瓶内溶液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镊子撕一小段试纸,放到干净的玻璃片上:
步骤二: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步骤三: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
步骤四: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比,读取。
该实验步骤 ______ 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定结果 ______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19.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盐酸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Ⅰ、打开瓶塞,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这说明浓盐酸有 ______ 性。
Ⅱ、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
反应后的溶液为黄色的是试管 ______ 填数字,反应后无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______ 填数字。
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将试管和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写出产生该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然后,同学们对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______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______ 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步骤二 取少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______ 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20. 小宇欲在实验室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图是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氢氧化钠易 ______ ,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图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
小天取图所配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镁溶液,充分反应,测得相关数据如图。试计算小宇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
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分析小宇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准确的一步错误操作是 ______ 双选。
A.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的硫、铜、锌是对所有硫、铜、锌原子的总称,意即硫、铜、锌元素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解答】
温泉中富含硫、铜、锌等,这里的“硫、铜、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2.【答案】
【解析】解:、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属于乳浊液,故正确;
B、食盐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C、硫酸铜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故选:。
据溶液的概念考虑: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生活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故A正确;
B、如果施用过多的农药和化肥,则剩余的农药和化肥就会污染水和空气去,所以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故B正确;
C、秸秆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环境,故C错误;
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所以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生活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
B、根据如果施用过多的农药和化肥,则剩余的农药和化肥就会污染水和空气去分析解答;
C、根据秸秆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D、根据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4.【答案】
【解析】解:、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于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二氧化碳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宏观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宏观组成、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酸液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根据溶解、过滤、稀释浓硫酸、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酚酞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酚酞是由酚酞分子构成的,每个酚酞分子中含有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和氧原子,共含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
【解析】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二者属于并列关系,说法错误;
B、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缓慢氧化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说法错误;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二者属于并列关系,说法错误;
D、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
【解析】解:、酸雨的小于,但小于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约为,酸雨是小于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够还原生成,则一氧化碳也能够还原生成,故选项推理正确。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A、根据正常雨水的约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9.【答案】
【解析】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乙是,丙是,丁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为,故A说法正确;
B、乙中的氢原子含有个电子,氧原子含有个电子,一个乙分子中一共含有个电子,丙是甲烷,碳原子含有个电子,则个丙分子中含有个电子,故B说法正确;
C、由催化剂的特点可知,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说法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之比为::,故D说法错误。
故选:。
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微粒的构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答案】
【解析】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较小,故A错误;
B.胃酸呈酸性,用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应从开始,故B错误;
C.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故C正确;
D.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B.根据胃酸呈酸性,氢氧化铝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解答;
D.根据根据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1.【答案】 太阳能
【解析】解:、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B、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D、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太阳能等。
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时,、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说法错误;
B、、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则物质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说法正确;
C、时,、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由于不确定两种溶液的质量关系,则不能比较溶质质量关系,说法错误;
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降温至,、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而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仍与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又由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时的溶解度的溶解度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
故答案为:;。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解析】解:、能与反应生成和,除去的同时也除去了主要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 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除去 中的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稀盐酸会与反应生成和,除去了主要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用肥皂水,鉴别软水、硬水,可以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故答案为:;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A、根据能与反应生成和进行分析。
B、根据 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进行分析。
C、根据稀盐酸会与反应生成和进行分析。
D、根据用肥皂水鉴别软水与硬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4.【答案】 乳化 隔绝氧气空气
【解析】解:、米饭和馒头富含糖类,故A错误;
B、大豆油和花生富含油脂,故B错误;
C、瘦肉和鸡蛋富含蛋白质,故C正确;
D、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故D错误;
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清洗油污;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阻止氧气进入,隔绝了氧气达到灭火目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判断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乳化。
隔绝氧气空气。

、米饭和馒头富含糖类;
B、大豆油和花生富含油脂;
C、瘦肉和鸡蛋富含蛋白质;
D、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清洗油污;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阻止氧气进入,隔绝了氧气达到灭火目的;
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水蒸气或 二氧化碳或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依据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从元素组成来看,可推知铜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
用墨汁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表示为;
氧是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硅原子有个,氯原子有个,氢原子有个;反应后:硅原子有个,所以的化学式是,选项说法正确。
反应前硅元素、氯元素、氢元素分别显、、价,反应后硅元素、氯元素、氢元素分别显、、价;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或;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根据碳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以及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
【解析】解:由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氧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与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与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粒子表示是原子,且粒子核内质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则;
粒子核内质子数为,则为硫元素,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该粒子得两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为硫离子,故填:。
故答案为:
;;
;;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
17.【答案】物理 复分解反应
【解析】解:将硫铁矿烧渣粉碎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化学式为,与的化学性质相似,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硅酸钠,其化学式为;
“酸溶”步骤中的反应是氧化亚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亚铁、水和硫酸铁,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物理;

复分解反应;

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分析;
根据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性质分析;
根据资料信息、能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反应,氧化亚铁和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能与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分析;
根据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经过铁粉还原,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还原步骤中将还原为分析。
本题为流程制备题,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18.【答案】 向下排空气法 红 二 偏小
【解析】解: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是“固体加热反应”,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因此发生装置选C装置,不选择装置;根据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根据氨气溶于水会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因此加有酚酞的水遇到氨气会变成红色,形成红色喷泉;
步骤二错误,不能用蒸馏水湿润试纸,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的试纸上;氨水溶液显碱性,用水将试纸润湿后,所测溶液的浓度减小,溶液的碱性减弱,偏小。
故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
红;
二;偏小。
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解答;
根据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解答;
根据试纸测溶液酸碱度的方法解答。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9.【答案】挥发 、 碳酸钠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解析】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反应后的溶液为黄色的是试管;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生成;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生成,故反应后无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实验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试管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将试管和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试管中稀盐酸过量,试管中碳酸钠过量,混合后,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产生该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与假设】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如果氯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钙、氯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故猜想三:、;
【进行实验】步骤一:实验结论为猜想二不成立,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氯化钙,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取少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氯化钙,则猜想二不成立;
步骤二:实验结论为猜想三成立,故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取少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
故答案为:挥发;
;;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步骤一:碳酸钠;
步骤二: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进行分析。
根据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猜想与假设】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进行实验】步骤一:根据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步骤二:根据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0.【答案】潮解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解析】解:氢氧化钠易潮解,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烧杯中称量。故答案为:潮解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操作顺序是。故答案为:;
设小宇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小宇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
、用生锈的砝码称量,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D、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内壁有水珠,会导致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氢氧化钠的特性分析回答。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
根据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再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课后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练习(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