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复习化学试题精编卷(二)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苹果榨汁 B.酒精挥发
C.冰块融化 D.钢铁生锈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不锈钢 B.汽水 C.氧化镁 D.煤炭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4.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
A.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氧化镁
C.干冰放置在空气中有白雾出现
D.铜片加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出现
5.某同学根据已学化学知识绘制氧气知识网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转化③和转化④可以确定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C.转化⑨在实验室制氧气三个方法中最绿色节能
D.转化②过程中集气瓶底部盛水的原因和硫燃烧一样
6.氮化镓(GaN)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镓是非金属元素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C.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7.价类图是学习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工具。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之间(部分)的价类转化关系图。已知碳的单质有金刚石(C)、石墨(C)和C60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不可能为CH4
B.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等质量的图中C、D两点对应物质中碳元素质量比为11∶7
D.图中D点对应的物质是有害气体
8.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四个演示实验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
A.演示①:高处蜡烛先熄灭,低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演示②:氨气与氯化氢接触产生白雾,说明有新物质产生
C.演示③:反应后天平向右倾斜,说明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演示④:加热葡萄糖,物质烧焦变黑,说明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
9.如表为两种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已知此两种离子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2,学名是氯化钙,关于甲、乙、丙、丁的关系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质子数 电子数
X离子 甲 乙
Y离子 丙 丁
A.甲=乙-2 B.甲=乙+2
C.丙=丁-2 D.丙=丁+2
10.(双选)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
B.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剂作用
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D.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11.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
C.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消耗A的质量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2.(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 ;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
(3)2个铁离子 ;
(4)人体中 元素缺少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13.(8分)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 (填收集方法)收集。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 。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 。
14.(6分)一种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原理如下:
(1)科学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甲烷燃烧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可避免燃料和空气直接接触,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气,造成 。
(2)CuO进入燃料反应器与甲烷发生反应:8CuO+CH4 4Cu2O+CO2+2H2O,生成的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填化学方程式),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
(3)已知: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800~1 100 ℃间,升高温度,排出的气体中N2体积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
②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 (填字母)。
A.800~900 ℃ B.900~1 000 ℃
C.1 000~1 030 ℃ D.1 030~1 100 ℃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5.(9分)实验室现有①氯酸钾、②二氧化锰、③稀硫酸、④石灰石、⑤稀盐酸、⑥锌粒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上述药品中的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组装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选用的仪器是 (填序号)。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还缺少一种玻璃仪器,其名称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下图装置制氢气时,关闭活塞,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字母e、f、g对现象进行排序)。
(5)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导管口 (填“a”或“b”)进入。
16.(11分)金属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材料。
Ⅰ.人类活动和使用金属大致的历史年代如图1所示:
图1
(1)青铜和黄金可打造成不同形状的制品,利用了金属的 (填一种物理性质)。
(2)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制备铜,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金属铁锈蚀的条件的实验如图2:
图2
(3)实验Ⅴ在软塑料瓶中完成,一周后可观察到铁钉生锈,接近水的部分锈蚀得最严重。由此可知:铁生锈实际是铁与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一种防锈措施: 。
(4)对比分析实验Ⅲ、Ⅳ可知,铁生锈速率与 有关。
(5)实验Ⅵ还可用来完成 (填实验名称)。
Ⅲ.探究金属的冶炼
(6)如图3为化学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后固体减少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
图3
四、计算题(共18分)
17.(9分)“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 种元素组成。
(2)7.3 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3)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9分)铝碳酸镁咀嚼片[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lMg(OH)3CO3+5HCl MgCl2+AlCl3+4H2O+CO2↑。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对该咀嚼片中的铝碳酸镁含量进行测定。先取足量稀盐酸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开始计时,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已知AlMg(OH)3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请计算:
时间 /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读数 /g 198.4 197.8 197.4 196.0 195.8 195.7 195.7 195.7
(1)生成二氧化碳 g。
(2)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质量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g)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D 苹果榨汁、酒精挥发、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C 不锈钢中含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汽水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镁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多种杂质,属于混合物。
3.C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A错误;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不能用来称量10.05 g固体,B错误;量取9.5 mL液体,应选用10 mL量筒,D错误。
4.C 硫燃烧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C正确;铜不与稀硫酸反应,D错误。
5.D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正确;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B正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所以最绿色节能,C正确;转化②是铁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盛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而硫燃烧时瓶底盛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两者作用不一样,D不正确。
6.A 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A错误;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B正确;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C正确;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在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正确。
7.C A点对应的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化学式可能为CH4,A错误;B点对应的物质是碳单质,碳单质不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比如C60是由分子构成的,B错误;C点对应物质是一氧化碳,D点对应物质是二氧化碳,等质量的C、D两点对应物质中碳元素质量比为=11∶7,C正确;D点对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不是有害气体,D错误。
8.D 演示①中,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A错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会产生白烟,B错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左边总质量减小,天平向右倾斜,C错误;加热葡萄糖,物质烧焦变黑,说明生成了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D正确。
9.B 由题意可知,X离子是钙离子,Y离子是氯离子。钙离子的质子数为20,核外电子数为18;氯离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即甲=20,乙=18,丙=17,丁=18。甲=乙+2,丙=丁-1。故选B。
10.A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A正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反应后铁管质量增加,铁转化为氧化物,故铁在该实验中不是催化剂,B错误;铁管增加的质量等于减少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C错误;该实验生成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铁转化为氧化物,增加了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正确。
11.C 由图像可知,生成相同质量氢气,金属A所需时间比B短,则产生氢气的速率:A>B,A错误;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氢气一样多,则参与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不一样多,A、B不一定都有剩余,B错误;由于得到的氢气一样多,根据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一定相等,C正确;在化合物中A、B均为+2价,由于A的相对原子质量比B小,因此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参加反应的金属A的质量要比B小,D错误。
二、填空题
12.(1)P (2)H2O (3)2Fe3+ (4)I
解析 (1)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H2O。(3)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即可表示离子的个数,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4)碘元素的符号为I。
13.(1)Zn+H2SO4 ZnSO4+H2↑ 置换反应 (2)向下排空气法 (3)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与氧元素 (4)bc (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合理即可)
【评分说明】(1)化学方程式未标注“↑”扣1分。(2)写“排空气法”不给分。(4)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解析 (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较为干燥的氢气。(3)点燃氢气前需检验其纯度,以防氢气不纯,点燃时发生爆炸;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说明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14.(1)①放出 ②温室效应 (2)2Cu2O+O2 4CuO (3)①减小 ②A
解析 (1)①甲烷燃烧时放出热量。②化学链燃烧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气,造成温室效应。(2)Cu2O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2O+O2 4CuO。(3)①由图像可知,在800~1 100 ℃间,升高温度,氧气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排出的气体中N2体积分数减小。②由于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铜会发生分解,则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800~900 ℃,故选A。
三、实验探究题
15.(1)④⑤ 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②③⑥ (3)试管2KClO3 2KCl+3O2↑ (4)gfe (5)a
【评分说明】(1)错选、漏选均不给分;化学方程式未标注“↑”扣1分,未配平不给分。(2)错选、漏选均不给分。(3)化学方程式未标注反应条件或“↑”扣1分,未配平不给分。
解析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使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故选④⑤。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制取二氧化碳应选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应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的装置有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③集气瓶、⑥双孔塞及导管。(3)利用所给药品制取O2,应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要用到试管。(4)关闭活塞,装置中压强变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液体和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多孔隔板处现象为液面逐渐下降,顺序为gfe。(5)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短进长出,H2从导管口a进入。
16.(1)延展性 (2)Fe+CuSO4 FeSO4+Cu (3)O2、H2O 刷漆(合理即可) (4)氧气的浓度 (5)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Fe2O3+3CO 2Fe+3CO2 小于
【评分说明】(3)写物质名称不给分。(6)化学方程式未标注反应条件扣1分,未配平不给分。
解析 (1)金属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的制品,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3)铁钉接近水面的部分锈蚀最严重,所以铁钉生锈需要同时接触水、氧气;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方法。(4)Ⅲ、Ⅳ中变量为氧气浓度,Ⅳ中铁钉生锈的速率比Ⅲ中铁钉快,说明铁生锈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5)铁粉锈蚀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若铁粉足量,此实验可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6)一氧化碳有毒,不得直接排放,所以用酒精灯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可防止其污染空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有一部分来自一氧化碳,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
四、计算题
17.(1)3 (2)6.0 (3)60∶5∶8
解析 (2)7.3 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3 g×=6.0 g;(3)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0)∶16=60∶5∶8。
18.(1)2.7 (3分)
(2)解:设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质量为x。(1分)
AlMg(OH)3CO3+5HCl MgCl2+AlCl3+4H2O+CO2↑ (1分)
162 44
20×x 2.7 g (1分)
(1分)
x≈0.5 g (1分)
答: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质量约为0.5 g。 (1分)
【评分说明】计算过程及结果未写单位或单位错,扣1分;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或未标“↑”扣1分。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8.4 g-195.7 g=2.7 g。(2)将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求得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