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2023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木柴燃烧 C.金属锈蚀 D.石蜡熔化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食物腐烂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木柴燃烧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金属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青花瓷 B.实木衣柜 C.羊毛 D.涤纶
【答案】D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A、青花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
B、实木衣柜由木头做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
C、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C不符合题意;
D、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3.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C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于水吸热的常见物质有硝酸铵,溶于水放热的常见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和氧化钙,本题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放热和吸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4.婴儿吃的“高锌”、“高钙”奶粉,这里“锌”、“钙”指的是( )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单质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高锌”、“高钙”奶粉,里面的“锌”、“钙”指的是物质的组成成分,而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一个宏观概念,分子和原子是微观构成,单质是物质的分类,所以A、C、D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中所含的“锌”“钙”等成分都是指元素,而不是微观粒子或具体形态。
5.(2023·裕华模拟)没有空气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反应
C.氮气约占空气的质量分数为78%
D.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和酸雨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符合题意;
B.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不能与所有物质反应,如氧气和水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引起酸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分析。
6.(2018九上·天津月考)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
【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BCD均是化石燃料.只有A乙醇可由粮食酿造的,所以是可再生能源,且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C
【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本题要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特点,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高锰酸钾 B.单质:氧气
C.混合物:蒸馏水 D.有机物:甲烷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是由锰、氧、钾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B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蒸馏水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符合题意;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甲烷是含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纯净物、有机物的定义分析解答。
8.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食物 柠檬 橘子汁 西瓜汁 苏打水
pH 2.9 3.8 6.4 8.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B.苏打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柠檬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D.西瓜汁显弱酸性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酸性物质,柠檬pH=2.9,显酸性,不宜多吃,故A不符合题意;
B、苏打水pH=8.6,显碱性,石蕊溶液遇碱变蓝,遇酸才会变红,故B符合题意;
C、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pH=2.9,橘子汁pH=3.8,柠檬的pH比橘子汁的pH小,所以柠檬比橘子汁酸性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pH=7,呈中性,pH<7,呈酸性,西瓜汁pH=6.4,比7略小,所以显弱酸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pH是溶液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7显碱性,本题根据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9.《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五谷”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 B.糖类 C.油脂 D.蛋白质
【答案】B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五谷主要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五畜主要含蛋白质,五果、五菜主要含维生素,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
10.(2017·大兴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糖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属于乳浊液,米粥和豆浆属于悬浊液。
11.(2019九上·腾冲期末)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档案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
B.高层住房着火时,要乘坐电梯迅速撤离
C.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答案】A
【知识点】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A符合题意;
B、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以防断电后被困电梯内,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B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立即关闭电源,再用水浇灭,C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灭火器的使用和选择,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运用于高端仪器、贵重档案等的灭火。
12.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春天走到花园中花香味扑鼻而来——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氢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符合题意;
C、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成形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形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形成氧气,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不符合题意;
D、花朵的芳香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被人闻到,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在不断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以及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进行分析解答。
1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排水法收集O2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CO2
【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是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而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以防液体沸腾溅出,造成危险,A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
C、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连接好仪器,把导管先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C不符合题意;
D、倾倒CO2时,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瓶口的一部分,以防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然后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倾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浓硫酸稀释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及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4.有关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钠的原子核,核内有11个质子
B.弧线表示电子层,共有3个电子层
C.数字“1”表示第一个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
D.钠元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答案】C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里面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而质子数与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序数是一致的,钠的原子序数是11,所以 表示钠的原子核,核内有11个质子,A不符合题意;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 有三根弧线,所以表示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B不符合题意;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上的数字代表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近的是第一层,离圆圈最远的是最外层,数字“1”表示第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C符合题意;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这1个电子,因此,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通过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以及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解答。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蒸馏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水的净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过滤可以把不溶性杂质去除,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A符合题意;
B、水的软化,是指把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除去或降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无法将水软化,B符合题意;
C、 蒸馏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暴沸,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以及水软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蒸馏水中加入沸石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6.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科学家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叠氮化合物常作为点击化学反应物。其中叠氮苯的化学式为 C6H5N3。下列有关叠氮苯说法正确的是( )
A.叠氮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叠氮苯由6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3个氮原子构成
C.叠氮苯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叠氮苯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6:5:3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由叠氮苯的化学式为C6H5N3可知, 叠氮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 叠氮苯是由叠氮苯分子构成,每个 叠氮苯分子由 6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3个氮原子构成 ,故B错误;
C、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分母相同,分子越小,其质量分数就越小,叠氮苯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即元素质量比)分别为12×6:1×5:14×3=72:5:42: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
D、叠氮苯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5:14×3=72:5:42,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叠氮苯化学式的意义、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解答。
17.如图表示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B、C、D氧化物中氧元素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A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B.物质A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单质
C.若B物质中含有氢元素,B物质只能是H2O
D.若D为氧化铁,其化学式是Fe2O3,若C为氧化亚铁,其化学式是FeO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物质A的化合价为0,故A不符合题意;
B、物质A的化合价为0,根据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物质A属于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B物质属于氧化物,若B物质中含有氢元素,则B物质可以是H2O,也可以是H2O2,故C符合题意;
D、若D为氧化铁,则D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D的化学式为 Fe2O3, 若C为氧化亚铁,则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为-2价,所以C的化学式为 Fe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像查阅出物质A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单质元素化合价为零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氢元素的氧化物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过氧化氢分析解答;
D、根据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1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中,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由B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在反应后还剩余2个未反应,不能当成生成物的分子,所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3个,反应后生成的分子个数也为3个,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由图示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中,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C错误;
D、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图示分析反应物的微粒是否过量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微观模型反应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以及微观模型反应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19.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A CO CO2 通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CO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完全除去CO中混有的CO2,故A不符合题意;
B、CaCl2中混有HCl,加入过量的CaCO3,HCl与CaCO3完全反应生成CaCl2,CaCO3不溶于水,过量的CaCO3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故B不符合题意;
C、NaOH和Na2CO3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且NaOH优先与稀盐酸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铁粉, CuSO4 与量铁粉完全反应生成 FeSO4 和Cu,再通过过滤把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粉除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0.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的是( )
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B.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
C.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D.向一定量H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酸碱溶液的稀释;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酸性不断减弱,但是不管加多少水,溶液仍然呈酸性,所以pH不能等于或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故A不符合题意;
B、恒温条件下, 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随着水的蒸发,溶剂变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达到饱和之后,继续蒸发水,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加 MnO2 和不加MnO2 ,除了反应速率不同,生成的氧气质量是相等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向一定量H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Ba(OH)2中的氢氧根离子与HCl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Ba(OH)2中的钡离子与Na2SO4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两个反应互不干扰, 故沉淀从原点开始增加,当Na2SO4反应完全,硫酸钡沉淀不再产生,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酸溶液稀释,酸性虽然减弱,但依然显酸性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饱和状态下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应用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
21.回答问题:
(1)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氮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等作用。下列肥料属于氮肥的是____(填标号)。
A.NH4Cl B.K2CO3
C.KNO3 D.Ca(H2PO4)2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作燃料,体现了甲烷的化学性质是 ;稀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资源,其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该元素的符号是 ,同时还能得到的另一条信息是 。(合理即可)
(4),其中X的化学式为 ,MnCl2中锰离子符号: 。
【答案】(1)分子
(2)A
(3)可燃性;Eu;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或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4)H2O;Mn2+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是气体,除了稀有气体外,其他的气体几乎都是由分子构成,故答案为:分子;
(2)A、 NH4Cl 只含三大营养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B、 K2CO3只含三大营养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C、 KNO3含三大营养素中的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 Ca(H2PO4)2只含三大营养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答案为:A。
(3)甲烷可作燃料,体现了甲烷的可燃性;
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含义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文字表示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铕元素的元素符号为:Eu,还能得到的另一条信息是: 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或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题中提供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前:锰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4个,反应后:锰原子1个,氯原子4个,还差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X的化学式中应该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其化学式为:H2O;
Mn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锰元素化合价为+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数值一致,故锰离子符号为: Mn2+。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式的元素组成以及化肥的分类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的含义分析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以及元素化合价和离子的关系分析解答。
三、综合应用题
22.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亲密。
(1)在实验室常用盐酸作除锈剂,这是因为盐酸具有____(填标号)。
A.挥发性 B.酸性 C.碱性 D.腐蚀性
(2)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②硝酸钾、氯化钾和氢氧化钙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③在40℃时,向5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某同学在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是 (填序号)。
A.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B.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③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
【答案】(1)B
(2)增加溶质(或者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任写一种);氢氧化钙/Ca(OH)2;28.6%
(3)B;紫色石蕊溶液变红;NaCl、NaOH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属于金属氧化物,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可以用盐酸作除锈剂,是因为盐酸具有酸性,故答案为:B;
(2)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为: 增加溶质(或者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②由图可知, 硝酸钾、氯化钾和氢氧化钙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氢氧化钙/Ca(OH)2;
③ 在40℃时, 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的氯化钾,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氯化钾,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或;
(3)①由图可知,刚开始溶液的pH<7,显酸性,是盐酸溶液,随着加入物质进行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最后pH>7,说明滴加进去的物质呈碱性,是氢氧化钠溶液,因此是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选:B;
②A点pH<7,溶液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③C点pH>7,溶液显碱性,说明NaOH过量,所以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NaOH。
【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解答;
②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趋势,以及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否饱和,再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趋势,以及图像中各点所代表的pH进行分析解答;
四、流程题
23.用化学符号表示:
(1)①2个汞原子 。
②3个铝离子 。
③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
④请写出氮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和-2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
(2)某化工厂以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含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取含高纯度氧化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①操作1能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②操作3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操作4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答案】(1)2Hg;3Al3+;O2;N2O5
(2)增大;;化合反应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空气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①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代表几个原子,故2个汞原子为: 2Hg ;
②离子符合前面加上数字,代表几个离子,而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 3个铝离子为: 3Al3+ ;
③空气中N2占体积的78%,O2占体积的21%,N2化学性质不活泼,O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为:O2;
④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根据一排序(正前负后),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的方法进行化学式的书写, 氮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和-2 ,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N2O5;
(2)①结晶方法有两种,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采用降温(或冷却)结晶,操作1是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 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硫酸亚铁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了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操作4是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硫酸,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特征是“多变一”故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1)根据元素符合前面数字的含义,离子符号前面数字的含义,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和化学性质,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结晶方法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分析解答;
②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解答;
③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结合流程图进行分析解答。
五、填空题
24.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家用台灯通常采用铜制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 性。
(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来冶炼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滤渣中可能含有 。
(4)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选用如下试剂组进行验证,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Zn、CuSO4溶液、Ag ②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③Zn、Cu、AgNO3溶液
(5)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答案】(1)导电
(2)
(3)Al3+、Fe2+;Fe
(4)①②
(5)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铜制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
(2)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l>Fe>Ag>Au,当多种金属放入一种盐溶液中,金属活动性位置相差最远的最优先反应,所以把 金、银、铁、铝混合金属 放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 ,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当铝反应完之后,铁才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银和金不与硝酸银反应,过滤后得到浅绿色溶液,说明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硝酸银可能反应完也可能有剩,滤渣一定有金、银、可能铁有剩,故答案为: Al3+、Fe2+ ; Fe ;
(4)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两金夹一盐”和“两盐夹一金”,
①把Zn、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Zn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Zn可以把Cu置换出来,而Ag表面无任何现象,说明Ag不能把Cu置换出来,从而得出Zn>Cu>Ag,符合题意;
②把Cu放入Zn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Cu不能把Zn置换出来,把Cu放入AgNO3溶液中,Cu的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说明Cu可以把Ag置换出来,从而得出Zn>Cu>Ag,符合题意;
③把Zn、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Zn、Cu的表面均由银白色物质析出,说明Zn、Cu金属活动性均比Ag强,但是无法比较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①②;
(5)A、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锌优先与CuCl2反应,ab段表示锌与CuCl2反应生成ZnCl2和Cu,到b点CuCl2恰好完全反应,所以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CuCl2、ZnCl2、FeCl2三种,故A不符合题意;
B、bd段是锌与FeCl2反应生成ZnCl2和Fe,c点固体有铁和Cu,向c点固体中滴加稀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
C、bd段是锌与FeCl2反应生成ZnCl2和Fe,d点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Cl2,故C符合题意;
D、e点表示锌过量,这时固体含有铜、铁、锌3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和(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结合图像进行分析解答。
六、科学探究题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药品/编号 甲 乙 丙 丁
大理石 5g,块状 5g,块状 5g,粉末状 5g,粉末状
盐酸(过量)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 。
②上述实验研究中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
(4)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H2O;
丙:CO2、CO、H2O。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①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②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③实验中观察到A中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答案】(1)长颈漏斗
(2)
(3)B;反应物浓度和接触面积
(4)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丙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其发生装置为固液不需加热型,故选择:B;
②根据对比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的原理,甲和乙对比,丙和丁对比,其变量都是盐酸的浓度,甲和丙对比,乙和丁对比,其变量都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故上述实验研究中影响反应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和接触面积;
(4)①A中的无水硫酸铜是用于检验燃烧产物是否含有H2O,B中的澄清石灰水是用于检验燃烧产物是否含有CO2,若A、B顺序颠倒,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从石灰水中出来会带有水蒸气,再进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也会变蓝,无法证明是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水是原燃烧产物是还是从石灰水中带出来的,故答案为: 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
②要证明甲烷燃烧产物有H2O和CO2,反应物必须不能含有CO2,故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 ;
③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说明燃烧产物既有CO2,又有CO,只有丙猜想合理,根据反推法,丙猜想还有H2O,A中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及用途分解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①根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对比实验控制单一变量,以及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除杂,以及实验装置流程图进行分析解答。
26.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1-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 始终为黄色 长时间放置,溶液逐渐 从黄色变浅绿色 长时间放置,产生红 褐色沉淀
(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综合分析实验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 。
(3)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实验编号 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时 24h后
2-1 铁锈和2%盐酸 铁锈、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
2-2 生锈铁钉和2%盐酸 生锈铁钉、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浅绿色
2-3 生锈铁钉和6%盐酸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浅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2-4 生锈铁钉和10%盐酸 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很快由无色变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 有关。
(4)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 。
(5)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答案】(1)
(2)酸性条件下,FeCl3与Fe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
(3)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
(4)盐酸浓度低,产生的少量FeCl3在酸性条件下与Fe反应被消耗
(5)B;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1稀盐酸滴入装有FeCl3固体的试管中,久置溶液始终为黄色,说明单纯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不会变浅绿色,实验1-3蒸馏水滴入装有FeCl3固体和清洁铁钉的试管中,久置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在有单质铁存在的条件下,FeCl3溶液不会变成FeCl2,实验1-2稀盐酸滴入盛有清洁铁钉和FeCl3固体的试管,久置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在酸性条件下,FeCl3会与Fe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
(3)结合四个实验开始反应时的现象和24h后的实验现象可知, 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有密切关系;
(4)通过对比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分析得出在酸性条件下,FeCl3与Fe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 ,而实验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盐酸浓度较低(2%), 盐酸与铁锈反应速率太慢,生成少量的氯化铁在酸性条件下马上又被铁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所以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故答案为: 盐酸浓度低,产生的少量FeCl3在酸性条件下与Fe反应被消耗;
(5)A、除铁锈时,盐酸浓度大,反应速率加快,盐酸很快把铁锈反应完,会与铁制品继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故A不符合题意;
B、 FeCl3 在酸性条件下会和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故B符合题意;
C、 用盐酸除锈时,反应时间过长的话,铁锈被反应完了,盐酸会与铁制品继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故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和对比实验现象溶液颜色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对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解答;
(4)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5)根据除锈原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七、计算题
27.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25.0g贝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0g足量稀盐酸,不再产生气泡,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200g-216.2g=8.8g
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x=20g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25g+200g,由图像可知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为216.2g,所以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25g+200g-216.2g=8.8g ;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200g-216.2g=8.8g ;
(2)根据题意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相关物质,已知量是CO2的质量,未知量是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列比利式进行计算,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根据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2023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木柴燃烧 C.金属锈蚀 D.石蜡熔化
2.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青花瓷 B.实木衣柜 C.羊毛 D.涤纶
3.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4.婴儿吃的“高锌”、“高钙”奶粉,这里“锌”、“钙”指的是( )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单质
5.(2023·裕华模拟)没有空气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反应
C.氮气约占空气的质量分数为78%
D.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和酸雨
6.(2018九上·天津月考)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
7.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高锰酸钾 B.单质:氧气
C.混合物:蒸馏水 D.有机物:甲烷
8.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食物 柠檬 橘子汁 西瓜汁 苏打水
pH 2.9 3.8 6.4 8.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B.苏打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柠檬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D.西瓜汁显弱酸性
9.《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五谷”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 B.糖类 C.油脂 D.蛋白质
10.(2017·大兴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
11.(2019九上·腾冲期末)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档案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
B.高层住房着火时,要乘坐电梯迅速撤离
C.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12.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春天走到花园中花香味扑鼻而来——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排水法收集O2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CO2
14.有关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钠的原子核,核内有11个质子
B.弧线表示电子层,共有3个电子层
C.数字“1”表示第一个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
D.钠元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蒸馏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16.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科学家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叠氮化合物常作为点击化学反应物。其中叠氮苯的化学式为 C6H5N3。下列有关叠氮苯说法正确的是( )
A.叠氮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叠氮苯由6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3个氮原子构成
C.叠氮苯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叠氮苯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6:5:3
17.如图表示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B、C、D氧化物中氧元素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A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B.物质A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单质
C.若B物质中含有氢元素,B物质只能是H2O
D.若D为氧化铁,其化学式是Fe2O3,若C为氧化亚铁,其化学式是FeO
1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中,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9.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A CO CO2 通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20.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的是( )
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B.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
C.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D.向一定量H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二、填空题
21.回答问题:
(1)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氮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等作用。下列肥料属于氮肥的是____(填标号)。
A.NH4Cl B.K2CO3
C.KNO3 D.Ca(H2PO4)2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作燃料,体现了甲烷的化学性质是 ;稀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资源,其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该元素的符号是 ,同时还能得到的另一条信息是 。(合理即可)
(4),其中X的化学式为 ,MnCl2中锰离子符号: 。
三、综合应用题
22.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亲密。
(1)在实验室常用盐酸作除锈剂,这是因为盐酸具有____(填标号)。
A.挥发性 B.酸性 C.碱性 D.腐蚀性
(2)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②硝酸钾、氯化钾和氢氧化钙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③在40℃时,向5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某同学在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是 (填序号)。
A.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B.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③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
四、流程题
23.用化学符号表示:
(1)①2个汞原子 。
②3个铝离子 。
③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
④请写出氮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和-2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
(2)某化工厂以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含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取含高纯度氧化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①操作1能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②操作3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操作4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五、填空题
24.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家用台灯通常采用铜制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 性。
(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来冶炼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滤渣中可能含有 。
(4)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选用如下试剂组进行验证,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Zn、CuSO4溶液、Ag ②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③Zn、Cu、AgNO3溶液
(5)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六、科学探究题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药品/编号 甲 乙 丙 丁
大理石 5g,块状 5g,块状 5g,粉末状 5g,粉末状
盐酸(过量)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 。
②上述实验研究中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
(4)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H2O;
丙:CO2、CO、H2O。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①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②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③实验中观察到A中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26.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1-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 始终为黄色 长时间放置,溶液逐渐 从黄色变浅绿色 长时间放置,产生红 褐色沉淀
(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综合分析实验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 。
(3)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实验编号 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时 24h后
2-1 铁锈和2%盐酸 铁锈、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
2-2 生锈铁钉和2%盐酸 生锈铁钉、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浅绿色
2-3 生锈铁钉和6%盐酸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浅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2-4 生锈铁钉和10%盐酸 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很快由无色变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 有关。
(4)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 。
(5)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七、计算题
27.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25.0g贝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0g足量稀盐酸,不再产生气泡,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食物腐烂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木柴燃烧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金属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A、青花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
B、实木衣柜由木头做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
C、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C不符合题意;
D、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C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于水吸热的常见物质有硝酸铵,溶于水放热的常见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和氧化钙,本题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放热和吸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高锌”、“高钙”奶粉,里面的“锌”、“钙”指的是物质的组成成分,而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一个宏观概念,分子和原子是微观构成,单质是物质的分类,所以A、C、D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中所含的“锌”“钙”等成分都是指元素,而不是微观粒子或具体形态。
5.【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符合题意;
B.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不能与所有物质反应,如氧气和水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引起酸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BCD均是化石燃料.只有A乙醇可由粮食酿造的,所以是可再生能源,且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C
【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本题要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特点,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是由锰、氧、钾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B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蒸馏水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符合题意;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甲烷是含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纯净物、有机物的定义分析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酸性物质,柠檬pH=2.9,显酸性,不宜多吃,故A不符合题意;
B、苏打水pH=8.6,显碱性,石蕊溶液遇碱变蓝,遇酸才会变红,故B符合题意;
C、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pH=2.9,橘子汁pH=3.8,柠檬的pH比橘子汁的pH小,所以柠檬比橘子汁酸性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pH=7,呈中性,pH<7,呈酸性,西瓜汁pH=6.4,比7略小,所以显弱酸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pH是溶液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7显碱性,本题根据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五谷主要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五畜主要含蛋白质,五果、五菜主要含维生素,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糖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属于乳浊液,米粥和豆浆属于悬浊液。
11.【答案】A
【知识点】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A符合题意;
B、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以防断电后被困电梯内,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B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立即关闭电源,再用水浇灭,C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灭火器的使用和选择,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运用于高端仪器、贵重档案等的灭火。
12.【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氢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符合题意;
C、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成形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形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形成氧气,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不符合题意;
D、花朵的芳香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被人闻到,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在不断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以及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是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而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以防液体沸腾溅出,造成危险,A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
C、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连接好仪器,把导管先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C不符合题意;
D、倾倒CO2时,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瓶口的一部分,以防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然后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倾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浓硫酸稀释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及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C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里面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而质子数与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序数是一致的,钠的原子序数是11,所以 表示钠的原子核,核内有11个质子,A不符合题意;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 有三根弧线,所以表示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B不符合题意;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上的数字代表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近的是第一层,离圆圈最远的是最外层,数字“1”表示第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C符合题意;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这1个电子,因此,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通过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以及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解答。
15.【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水的净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过滤可以把不溶性杂质去除,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A符合题意;
B、水的软化,是指把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除去或降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无法将水软化,B符合题意;
C、 蒸馏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暴沸,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以及水软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蒸馏水中加入沸石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由叠氮苯的化学式为C6H5N3可知, 叠氮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 叠氮苯是由叠氮苯分子构成,每个 叠氮苯分子由 6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3个氮原子构成 ,故B错误;
C、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分母相同,分子越小,其质量分数就越小,叠氮苯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即元素质量比)分别为12×6:1×5:14×3=72:5:42: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
D、叠氮苯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5:14×3=72:5:42,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叠氮苯化学式的意义、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解答。
17.【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物质A的化合价为0,故A不符合题意;
B、物质A的化合价为0,根据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物质A属于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B物质属于氧化物,若B物质中含有氢元素,则B物质可以是H2O,也可以是H2O2,故C符合题意;
D、若D为氧化铁,则D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D的化学式为 Fe2O3, 若C为氧化亚铁,则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为-2价,所以C的化学式为 Fe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像查阅出物质A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单质元素化合价为零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氢元素的氧化物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过氧化氢分析解答;
D、根据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由B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在反应后还剩余2个未反应,不能当成生成物的分子,所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3个,反应后生成的分子个数也为3个,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由图示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中,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C错误;
D、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图示分析反应物的微粒是否过量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微观模型反应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以及微观模型反应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CO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完全除去CO中混有的CO2,故A不符合题意;
B、CaCl2中混有HCl,加入过量的CaCO3,HCl与CaCO3完全反应生成CaCl2,CaCO3不溶于水,过量的CaCO3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故B不符合题意;
C、NaOH和Na2CO3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且NaOH优先与稀盐酸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铁粉, CuSO4 与量铁粉完全反应生成 FeSO4 和Cu,再通过过滤把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粉除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0.【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酸碱溶液的稀释;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酸性不断减弱,但是不管加多少水,溶液仍然呈酸性,所以pH不能等于或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故A不符合题意;
B、恒温条件下, 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随着水的蒸发,溶剂变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达到饱和之后,继续蒸发水,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加 MnO2 和不加MnO2 ,除了反应速率不同,生成的氧气质量是相等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向一定量H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Ba(OH)2中的氢氧根离子与HCl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Ba(OH)2中的钡离子与Na2SO4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两个反应互不干扰, 故沉淀从原点开始增加,当Na2SO4反应完全,硫酸钡沉淀不再产生,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酸溶液稀释,酸性虽然减弱,但依然显酸性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饱和状态下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应用分析解答。
21.【答案】(1)分子
(2)A
(3)可燃性;Eu;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或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4)H2O;Mn2+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是气体,除了稀有气体外,其他的气体几乎都是由分子构成,故答案为:分子;
(2)A、 NH4Cl 只含三大营养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B、 K2CO3只含三大营养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C、 KNO3含三大营养素中的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 Ca(H2PO4)2只含三大营养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答案为:A。
(3)甲烷可作燃料,体现了甲烷的可燃性;
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含义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文字表示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铕元素的元素符号为:Eu,还能得到的另一条信息是: 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或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题中提供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前:锰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4个,反应后:锰原子1个,氯原子4个,还差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X的化学式中应该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其化学式为:H2O;
Mn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锰元素化合价为+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数值一致,故锰离子符号为: Mn2+。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式的元素组成以及化肥的分类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的含义分析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以及元素化合价和离子的关系分析解答。
22.【答案】(1)B
(2)增加溶质(或者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任写一种);氢氧化钙/Ca(OH)2;28.6%
(3)B;紫色石蕊溶液变红;NaCl、NaOH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属于金属氧化物,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可以用盐酸作除锈剂,是因为盐酸具有酸性,故答案为:B;
(2)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为: 增加溶质(或者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②由图可知, 硝酸钾、氯化钾和氢氧化钙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氢氧化钙/Ca(OH)2;
③ 在40℃时, 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的氯化钾,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氯化钾,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或;
(3)①由图可知,刚开始溶液的pH<7,显酸性,是盐酸溶液,随着加入物质进行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最后pH>7,说明滴加进去的物质呈碱性,是氢氧化钠溶液,因此是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选:B;
②A点pH<7,溶液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③C点pH>7,溶液显碱性,说明NaOH过量,所以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NaOH。
【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解答;
②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趋势,以及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否饱和,再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趋势,以及图像中各点所代表的pH进行分析解答;
23.【答案】(1)2Hg;3Al3+;O2;N2O5
(2)增大;;化合反应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空气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①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代表几个原子,故2个汞原子为: 2Hg ;
②离子符合前面加上数字,代表几个离子,而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 3个铝离子为: 3Al3+ ;
③空气中N2占体积的78%,O2占体积的21%,N2化学性质不活泼,O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为:O2;
④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根据一排序(正前负后),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的方法进行化学式的书写, 氮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和-2 ,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N2O5;
(2)①结晶方法有两种,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采用降温(或冷却)结晶,操作1是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 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硫酸亚铁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了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操作4是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硫酸,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特征是“多变一”故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1)根据元素符合前面数字的含义,离子符号前面数字的含义,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和化学性质,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结晶方法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分析解答;
②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解答;
③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结合流程图进行分析解答。
24.【答案】(1)导电
(2)
(3)Al3+、Fe2+;Fe
(4)①②
(5)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铜制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
(2)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l>Fe>Ag>Au,当多种金属放入一种盐溶液中,金属活动性位置相差最远的最优先反应,所以把 金、银、铁、铝混合金属 放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 ,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当铝反应完之后,铁才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银和金不与硝酸银反应,过滤后得到浅绿色溶液,说明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硝酸银可能反应完也可能有剩,滤渣一定有金、银、可能铁有剩,故答案为: Al3+、Fe2+ ; Fe ;
(4)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两金夹一盐”和“两盐夹一金”,
①把Zn、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Zn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Zn可以把Cu置换出来,而Ag表面无任何现象,说明Ag不能把Cu置换出来,从而得出Zn>Cu>Ag,符合题意;
②把Cu放入Zn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Cu不能把Zn置换出来,把Cu放入AgNO3溶液中,Cu的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说明Cu可以把Ag置换出来,从而得出Zn>Cu>Ag,符合题意;
③把Zn、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Zn、Cu的表面均由银白色物质析出,说明Zn、Cu金属活动性均比Ag强,但是无法比较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①②;
(5)A、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锌优先与CuCl2反应,ab段表示锌与CuCl2反应生成ZnCl2和Cu,到b点CuCl2恰好完全反应,所以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CuCl2、ZnCl2、FeCl2三种,故A不符合题意;
B、bd段是锌与FeCl2反应生成ZnCl2和Fe,c点固体有铁和Cu,向c点固体中滴加稀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
C、bd段是锌与FeCl2反应生成ZnCl2和Fe,d点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Cl2,故C符合题意;
D、e点表示锌过量,这时固体含有铜、铁、锌3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和(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结合图像进行分析解答。
25.【答案】(1)长颈漏斗
(2)
(3)B;反应物浓度和接触面积
(4)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丙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其发生装置为固液不需加热型,故选择:B;
②根据对比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的原理,甲和乙对比,丙和丁对比,其变量都是盐酸的浓度,甲和丙对比,乙和丁对比,其变量都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故上述实验研究中影响反应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和接触面积;
(4)①A中的无水硫酸铜是用于检验燃烧产物是否含有H2O,B中的澄清石灰水是用于检验燃烧产物是否含有CO2,若A、B顺序颠倒,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从石灰水中出来会带有水蒸气,再进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也会变蓝,无法证明是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水是原燃烧产物是还是从石灰水中带出来的,故答案为: 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
②要证明甲烷燃烧产物有H2O和CO2,反应物必须不能含有CO2,故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 ;
③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说明燃烧产物既有CO2,又有CO,只有丙猜想合理,根据反推法,丙猜想还有H2O,A中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及用途分解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①根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对比实验控制单一变量,以及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除杂,以及实验装置流程图进行分析解答。
26.【答案】(1)
(2)酸性条件下,FeCl3与Fe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
(3)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
(4)盐酸浓度低,产生的少量FeCl3在酸性条件下与Fe反应被消耗
(5)B;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1稀盐酸滴入装有FeCl3固体的试管中,久置溶液始终为黄色,说明单纯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不会变浅绿色,实验1-3蒸馏水滴入装有FeCl3固体和清洁铁钉的试管中,久置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在有单质铁存在的条件下,FeCl3溶液不会变成FeCl2,实验1-2稀盐酸滴入盛有清洁铁钉和FeCl3固体的试管,久置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在酸性条件下,FeCl3会与Fe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
(3)结合四个实验开始反应时的现象和24h后的实验现象可知, 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有密切关系;
(4)通过对比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分析得出在酸性条件下,FeCl3与Fe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 ,而实验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盐酸浓度较低(2%), 盐酸与铁锈反应速率太慢,生成少量的氯化铁在酸性条件下马上又被铁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所以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故答案为: 盐酸浓度低,产生的少量FeCl3在酸性条件下与Fe反应被消耗;
(5)A、除铁锈时,盐酸浓度大,反应速率加快,盐酸很快把铁锈反应完,会与铁制品继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故A不符合题意;
B、 FeCl3 在酸性条件下会和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故B符合题意;
C、 用盐酸除锈时,反应时间过长的话,铁锈被反应完了,盐酸会与铁制品继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故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和对比实验现象溶液颜色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对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解答;
(4)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5)根据除锈原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27.【答案】(1)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200g-216.2g=8.8g
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x=20g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25g+200g,由图像可知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为216.2g,所以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25g+200g-216.2g=8.8g ;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200g-216.2g=8.8g ;
(2)根据题意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相关物质,已知量是CO2的质量,未知量是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列比利式进行计算,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根据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