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19实验题(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19实验题
一、实验题
1.(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
反应原理为:。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粉,得到溶液和。
(1)①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②溶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晶体。
(2)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测定: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加热至550℃时完全分解为和温度提高到1400℃时,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
①实验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
②实验时应先加热装置 。(选填序号“A”或“C”)
③已知:装置质量变化如下表:
装置B 装置C
质量增加/g 5.4 0.8
则所得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
2.(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是初三化学学生基础实验的内容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一组注射器对该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
实验一: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前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抽取部分空气后连接医用二通阀,旋紧二通阀旋钮,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活塞可以被推动一部分,松手后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2)写出步骤③抽取稀盐酸后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检验与吸收。

(3)按如上步骤进行实验,通过对比②中 现象,即能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能力比石灰水更强。
(4)写出②中左侧注射器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5)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的改进装置有何优点 (答一点即可)。
3.(2023·江苏常州·校考二模)实验是化学的根本,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图1中的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反应的方程式为 。

(2)图2中的装置甲、乙、丙均可用于制备H2,反应方程式为 ;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的优点是 ;装置丙为启普发生器, 作用与乙相同,制取气体时固体反应物应放在 (填“M”、“N”或“L”)处。

(3)实验室里通常用硫化亚铁(FeS)和稀盐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实验时向装置丙中加入硫化亚铁44g,理论上最多可生成H2S的体积为多少?(实验条件下H2S的密度为mL,写出计算过程)
4.(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下列装置常用于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化铵与熟石灰两种固体加热制取NH3(NH3密度小于空气)。
①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选用F装置收集NH3时,气体应从 (填“m”或“n”)端进入,此时检验NH3已集满的操作与现象是 。
(3)实验室可选用 (填字母)组合制取较为纯净的氢气。
(4)若需要制取0.1g氢气,至少需要9.8%的稀硫酸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5.(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相对于长颈漏斗,其优点是 。
(2)甲装置中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选填“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
(3)甲装置中开始收集气体的适宜时机是观察到 ,若用装置乙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选填“m”或“n”)端通入。
(4)如丙装置所示,将若干片土豆(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和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搜集的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的曲线1,则曲线2是指改变丙装置中 (选填“①”、“②”或“③”)处变量后的变化情况。
(5)现有6%的过氧化氢溶液50g,利用上述反应原理,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6.(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化石燃料的燃烧、硫酸的生产都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会形成酸雨,使农作物、建筑材料等遭到破坏。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SO2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为0.02 mg/L。
(1)通过测定,若雨水的 可粗略判断其为酸雨。
(2)测定某工厂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已知:SO2+I2+2H2O=H2SO4+4HI(无色溶液)。常温下,碘单质微溶于水,加入碘化钾可促进碘单质的溶解,增加SO2吸气的吸收量。废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反应。
步骤1:称取2.54g碘单质(I2),加入少量碘化钾,加水配制成1000mL浴液;
步骤2:取2mL上述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淀粉试液,溶液变蓝;
步骤3: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然后缓缓向外拉活塞,每次抽取800mL该工业废气样品,当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时,共抽取10次。
①步骤3中缓缓向外拉活塞,“缓缓”的目的是 。
②计算该废气中SO2的含量为 mg/L该废气 (“能”或“不能”)直接排放。
(3)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可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成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
①吸收初期(图中A点以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不断通入SO2(图中B点以后)的最终产物是 。
7.(2023·江苏常州·一模)某同学设计图实验装置简单证实光合作用,试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
(2)装置A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 气体。
(4)装置C中用试管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装置C中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室用碘酒检验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的 。
8.(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在装置A的试管内放入高锰酸钾粉末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B收集一瓶氧气,不考虑操作因素,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3)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药品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挤压软塑料管下端,使固液接触
B.将装置D倒转过来
(4)E装置模拟氢氧焰实验。
①关闭止水夹K,通入氢气并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 。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②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9.(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同学们利用表面皿做了图所示实验。
(1)甲实验中,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试剂呈 (选填“酸”、“中”或“碱”)性。
(2)乙实验中,a为刚从瓶中取出的NaOH固体。
①露置在空气中2分钟后,a表面变潮,说明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
②露置在空气中200分钟后,向a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固体表面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在滤纸上进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生成的金属沿着滤纸像树枝一样生长,获得多姿多彩的“金属树”。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金属树”的颜色为 (选填“红色”或“银白色”),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0.(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手持技术,分别探究了CO2、SO2与水的反应。
【资料】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原理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实验1】探究CO2与H2O的反应
步骤:Ⅰ、按图1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装药品。将适量Na2CO3固体加入圆底烧瓶,并取适量稀硫酸于分液漏斗中。
Ⅲ、安装好pH传感器,并加入磁子开启磁力搅拌器。
Ⅳ、转动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并记录pH变化。结果为图3中曲线①。保留锥形瓶内溶液,记录为溶液1。(装置内原有空气忽略不计)
【实验2】探究SO2与H2O的反应。
步骤:药品更换后按照实验1步骤实验。结果为图3中曲线②。保留锥形瓶内溶液,记录为溶液2。
【实验3】按图2组装仪器,分别加热溶液1和溶液2,记录数据如图4。(装置敞口)
【实验分析及反思】
(1)图1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 。
(2)图3中最终曲线②比曲线①低的理由是 。
(3)图4中曲线③在800秒后上升的原因是 。
(4)曲线④下降时一种酸化合生成了硫酸,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实验1中使用碳酸钠和稀硫酸制取CO2而不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原因是 。
11.(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O2:乙中存放的试剂为 。检验丙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H2:对装置所作的简单改动可以是 。
(5)该装置用于混合物中物质含量测定:在丙装置后连接量气装置,取10.0g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待完全反应后,根据气体体积换算得到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1g,则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2.(2023·江苏常州·校考模拟预测)利用如图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③为潮湿的蓝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考虑盐:酸和水的挥发,回答下列问题:
(1)A 装置存在错误,需做的改动是 ;
(2)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 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4)对比②③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整个实验中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
(6)实验时加入了含CaCO380%的石灰石 12.5g.理论上最多可生成CO2的体积为多少 ? (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 2g/L,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2) 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C Fe4O5
【详解】(1)①发生的主要反应还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实验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 N2 的原因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②实验时应先加热装置C,确保反应生成的氧气完全和铜反应;
③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则生成水的质量为5.4g,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8g
解:设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的质量为x
x=16g
则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11.2g=4.8g,则复杂的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氧元素的质量为:4.8g-0.8g=4g,设复杂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aOb,则56a:16b=11.2:4,a:b=4:5,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
2.(1)活塞弹回原位
(2)
(3)注射器B活塞上移的距离大于注射器A
(4)
(5)用量少,节约药品
【详解】(1)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活塞可以被推动一部分,松手后活塞弹回原位,说明气密性良好,因为若装置漏气,装置内外压强差变小,活塞弹性会减小;
(2)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气体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注射器B活塞上移的距离大于注射器A,即装置B中反应后压强更小,即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能力比石灰水更强;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该实验所用的药品量较少,可以节约药品。
3.(1) BE
(2)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N
(3)解:设理论上最多可生成H2S的体积为x
x=12.5mL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成H2S的体积为12.5mL。
【详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选择B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E为收集装置;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乙中的弹簧夹,试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与多孔隔板上的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液体进入试管,与固体接触,反应发生;装置丙为启普发生器, 作用与乙相同,制取气体时固体反应物应放在N处;
(3)过程见答案。
4.(1) 铁架台 水槽
(2) m 在n处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已满
(3)BC
(4)解:设至少需要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x=50g
答: 至少需要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50g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铁架台;仪器②为水槽;
(2)①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选用F装置收集NH3时,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m端通入;
检验氨气已经集满的操作与现象是:在n处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已满;
(3)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C,故填:BC;
(4)见答案。
5.(1) 分液漏斗 能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
(2)加快
(3)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m
(4)①
(5)50g6%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设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1.41g。
【详解】(1)由图可知,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相对于长颈漏斗,其优点是能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故填: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
(2)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则甲装置中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故填:加快;
(3)甲装置中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则收集气体的适宜时机是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若用装置乙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m端通入;故填: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m;
(4)如丙装置所示,将若干片土豆(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和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搜集的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的曲线1,由图丁可知,曲线2最终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曲线1少,而温度和土豆片只影响反应速率,不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则曲线2是指改变丙装置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后的变化情况;故选:①;
(5)见答案。
6.(1)pH<5.6
(2) 使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碘完全反应 0.16 不能
(3) 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 亚硫酸氢钠/NaHSO3
【详解】(1)酸雨的pH<5.6,测定雨水的pH与5.6进行比较,若若雨水的pH<5.6可粗略判断其为酸雨;
(2)①步骤3中缓缓向外拉活塞,“缓缓”的目的是使气体与淀粉碘溶液充分接触,使二氧化硫气体与碘充分反应,完全被吸收;
②步骤2中,2mL溶液中溶有碘单质的质量=2mL× =0.00508g,设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则有
x=0.00128g=1.28mg;
实验中消耗气体的体积为800mL×10=8000mL=8L,该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0.02mg/L,所以该废气不能直接排放;
(3)①由图可知,吸收初期,碳酸钠的质量减少,碳酸氢钠与亚硫酸钠的质量增加,即碳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
②由图可知,不断通入SO2,图中B点以后Na2CO3、NaHCO3、Na2SO3的质量都为零,只有NaHSO3的质量最多,即反应的最终产物是NaHSO3。
7.(1)分液漏斗
(2)
(3)氯化氢/HCl
(4) 排水法
(5)淀粉
【详解】(1)装置A中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气体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盐酸属于挥发性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钠;
(4)收集气体时产生的氧气将试管中水排出,故其是排水法;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时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糖类,光和叶绿素作为反应条件,反应方程式为;
(5)碘酒中的碘单质可以与淀粉反应,现象是变蓝。
8.(1)水槽
(2) 氧气中混入了水蒸气 a
(3)A
(4) 验纯 氧气的浓度
【详解】(1)图中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水槽,故填:水槽。
(2)①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装置B是排水收集法,用装置B收集一瓶氧气,不考虑操作因素,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故填:氧气中混入了水蒸气。
③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氧气从b导管通入,瓶内空气从a导管排出,所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故填:a。
(3)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药品加入完毕后,挤压软塑料管下端,使固液接触,开始反应,故填:A。
(4)①由于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之前应先验纯,故填:验纯。
②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提高了氧气的浓度,火焰更明亮,燃烧更剧烈,铁丝熔断,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即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填:氧气的浓度。
9.(1)碱
(2) 水蒸气
(3) 银白色 置换
【详解】(1)碱性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甲实验中,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试剂呈碱性;
(2)①NaOH固体露置在空气中2分钟后,a表面变潮,说明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②露置在空气中200分钟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向a滴加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铜和硝酸汞反应生成汞和硝酸铜,所以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金属树”的颜色为银白色,该反应符合“一换一”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
10.(1)控制反应速率或方便添加硫酸
(2)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或SO2溶解性比CO2强)
(3)碳酸受热分解
(4)
(5)稀盐酸可能会挥发出HCl气体,影响数据的记录
【详解】(1)图1装置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以及方便添加硫酸,故填:控制反应速率或方便添加硫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最终曲线②比曲线①低,故填: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3)图4中曲线③在800秒后上升的原因是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碳酸受热分解;
(4)曲线④下降时亚硫酸化合生成了硫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5)实验1中使用碳酸钠和稀硫酸制取而不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是因为稀盐酸可能会挥发出气体,影响数据的记录。
11. 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浓硫酸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丙装置右侧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将原来乙装置短导管与丙装置长导管相连的胶皮管拆开,改成用胶皮管将乙装置的短导管与丙装置的短导管相连 67.5%(详见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甲适用于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符合该装置要求。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该装置如果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装置甲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根据装置乙的特点,乙中的干燥剂必须是液态,浓硫酸常温下是液态,且氧气不跟浓硫酸反应,因此制取干燥的O2,乙中存放的试剂为:浓硫酸。因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检验丙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丙装置右侧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4)因为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氢气也不跟浓硫酸反应,所以装置甲和装置乙不需要改动。又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丙收集氢气必须是“短进(氢气)长出(空气)”,因此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H2,对装置所作的简单改动是:将原来乙装置短导管与丙装置长导管相连的胶皮管拆开,改成用胶皮管将乙装置的短导管与丙装置的短导管相连。
(5)设:该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x。
解得x=3.25g
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点睛】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根据10.0g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的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1g,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锌的质量,然后计算出铜的质量,最后得出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12.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到液面以下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使石蕊变红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 B装置中③比①先变红 2.2L(详见解析)
【详解】(1)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以此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逸出,达不到收集的目的;
(2)在B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收集到C中,由于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导致C中蜡烛熄灭;
(4)②处放置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③处放置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二氧化碳通过②处时未使②处的石蕊变红,在通过③处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的碳酸,使石蕊变红,说明使石蕊变红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
(5)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A中反应开始后二氧化碳先会集聚在B瓶下方,然后逐渐向B瓶上方聚集,③处二氧化碳和水最先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
(6)设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根据A处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

, x=4.4g,
可得生成二氧化碳体积为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04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下一篇:1.2 数轴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