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原卷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公园里面花香四溢,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分解成原子
2.(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中)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2022秋·湖南株洲·九年级统考期中)2022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三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福建舰”成功下水,在其建造时用到了大量钛合金,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22,相对原子质量为 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子数分别为
A.26、22 B.22、26 C.48、22 D.26、48
4.(2023春·山东烟台·九年级统考期中)观察下列图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化学性质相似
B.②③所代表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C.④中X=8
D.由⑤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1g
5.(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核内质子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6.(2022秋·甘肃甘南·九年级校考期中)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漫天沙尘暴: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和液氧均有助燃性: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热胀冷缩:温度改变,微粒间的间隔改变
7.(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汽化,逐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上述文字中隐含的分子性质: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分子的体积很小③分子间有间隔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食物腐败一分子发生变化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了—分子很小
C.酒精挥发一分子间间隔变大
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9.(2022·山西吕梁·统考模拟预测)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至-183℃,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过程中氧分子变小 B.液氧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降温后,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液态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10.(2023·安徽·校联考二模)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B.水蒸气冷凝成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蒸发,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1.(2023春·江苏盐城·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 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物为混合物 B.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12.(2022秋·江西萍乡·九年级统考期中)江西萍乡的武功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8.1%,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也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 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负氧离子是指氧气分子获得1个或1个以上电子后形成的微粒。下列有关负氧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保持静止状态 B.负氧离子的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C.纯净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D.负氧离子与氧气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3.(2022秋·吉林四平·九年级统考期中)“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夏天轮胎易爆胎——轮胎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氢气有可燃性,氧气有助燃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氯原子与氯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一滴水中约含有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4.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氧化反应
B.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纯净物
C.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D.过程Ⅱ变化中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二、填空题(共56分)
15.(8分)(2022秋·甘肃甘南·九年级校考期中)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2)显电中性的微粒有 ;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 ;
16.(14分)(2022秋·甘肃甘南·九年级校考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宏观角度分析,氮气是由 组成的(填“氮元素”或“氮原子”)。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用来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中,A、B、C、D、E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
17.(12分)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指定的化学符号。
①3C ;
②钙元素 ;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④2个钠离子 。
(2)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粒子具体名称或者符号,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
18.(14分)(2022秋·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表示的是 ,b表示的是 。
(2)图2是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读图可以看出,原子在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一定改变的是 ,一定不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钠原子和钠离子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因是 。
三、科学探究题
19.(1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_ ____.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__,该实验说明了_ _____.
【分析讨论】
①若实验Ⅱ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__ ____.
②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和图Ⅱ所示装置虽能够证明分子的性质,但无法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
①按照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 _____.
②对比图Ⅲ和图Ⅳ所示的装置,说明了_ _____.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实验学校、扶余二实验学校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下一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2.2氧气(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