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 复习题--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B.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C.向放有少量铜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D.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铁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
3.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A.8 B.7 C.4 D.13
4.下列实验现象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浓氨水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会变成红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会变成黄色 D.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溶液会变成紫红色
5.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吕氏春秋》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B.《论衡》中“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柄)指南”,可南中“杓”所用材质为Fe3O4
C.《本草纲目拾遗》中“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指的是稀硫酸
D.《抱朴子·金丹篇》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发生了分解和化合反应
6.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7.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粉末由红色变黑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有白烟出现
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pH
9.利用下列物质不能一次性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的是
A.pH试纸 B.酚酞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石蕊试液
10.只用C、CO、O2、Fe、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两两反应,可写出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C.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D.表面打磨过的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12.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热包密封包装是防止其与氧气接触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而煮熟食物
C.煮熟食物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自热火锅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烫伤或爆炸
二、填空题
13.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某兴趣小组对盐酸进行以下探究。
(1)仿照下图氯化氢气体的微粒构成示意图,画出盐酸的微粒构成示意图___,并进行标注(溶剂不用画出)。
(2)如图是某浓盐酸试剂标签的部分内容,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______性,所以浓盐酸必须密封保存。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这种浓盐酸______mL(精确到0.1)。
(3)取上述配制的稀盐酸10g于烧杯,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放置时间/天 0 1 2
7.3%的稀盐酸质量/g 10.00 8.64 6.69
①为研究放置2天后稀盐酸浓度变化,分别取1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3滴酚酞试液,再______(补全实验方案)。
②通过探究,同学们得出敞口放置2天的稀盐酸浓度会变大的结论,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
(4)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反应发生可借助pH传感器监测溶液pH的变化情况来探究。如图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判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
③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位于曲线的______(填“m”、“n”或“f”)点。
④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
b.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吸收热量
c.实验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在不断增大
d.实验过程中钠离子、氯离子数目不断增多
14.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
A.用10ml量筒量取10ml水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
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
E.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F. 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
G.为了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选择紫色石蕊试液进行检验
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_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__(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种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欲中和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_______g。
16.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与生活有关的问题。
(1)木炭具有______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能力。
(2)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有______。(写一种)
(3)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______(填“调大”或“调小”),即可恢复正常的蓝色火焰。
(4)生石灰常用于食品包装内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实验题
17.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含过氧化氢30%的溶液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以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欲制得干燥而又纯净的氧气,可采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
其中装置Ⅰ中,锥形瓶内盛的是二氧化锰,分液漏斗内盛的是30%的过氧化氢溶液,请回答:
(1)装置Ⅱ中的化学药品是_____,作用是_____。
(2)装置Ⅲ可用来检验氧气是否干燥,其中盛放的化学药品是_____,证明所得氧气已经干燥了的现象是_____。
(3)装置Ⅳ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检验方法是_____。
18.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其重要化合物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和CO2的化学性质上有相似之处,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与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1)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 ① ② ③ ④
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3)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
(4)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 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 。
(5)写出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四、推断题
19.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如图是这些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其中A、C均为氧化物,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D由两种元素组成,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推断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A→E的反应现象为_____;
(3)写出D—F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4)C→B的反应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20.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A、C、D、E、F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微溶于水,D和E的溶液均显碱性。它们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相连的表示两物质能反应,“→”相连的表示某物质能转化为另一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的名称 ______ 。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五、计算题
21.某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研究酸的性质,进行金属与酸反应时,取出铝箔与稀硫酸反应,没有产生气泡。于是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产生氢气________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_______,做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时应该注意什么?________。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________。
(4)当滴入107.8g稀硫酸时形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22.某化学小组为测定生锈铁片的组成(设只含有铁和Fe2O3·xH2O),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主要操作为:取锈铁样品12.6 g置于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8.4 g,装置D增重6.6 g。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2)通过计算求m(Fe)∶m(Fe2O3·xH2O)的比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溶液变红,现象描述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现象描述正确;
C、向放有少量铜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没有气泡生成,现象描述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现象描述正确;
答案:C。
2.D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正确。故选D。
点睛: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大量的白烟,“烟”指的是固体,“雾”指的是液体,“气”指的是气体。
3.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清洗油脂时用碱性溶液效果更好,要求溶液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腐蚀性越强,为防止对头发和皮肤的伤害,不能使用碱性太强的洗发水,溶液pH=13,溶液碱性太强,故D错误;所以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应为8。
故选A。
4.D
【详解】A、浓氨水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显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液体不会变成紫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硬度大于各成分,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Fe3O4具有磁性,则司南中“杓”所用材质为Fe3O4,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能腐蚀大多数金属,《本草纲目拾遗》中“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指的不是稀硫酸,此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分解反应,积变又还成丹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6.A
【解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选项中的标签的含义进行分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该贴腐蚀品标志。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此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此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此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弄清选项中的标志的含义,然后根据所贴标志的环境进行分析。
7.B
【详解】A、铁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A项错误;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色,铁粉是黑色的,固体粉末由红色变黑色,故B项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别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有白雾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8.A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符合题意;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9.B
【详解】A、用pH试纸分别检验三种溶液,可显示不同的颜色,pH<7的是稀硫酸显酸性,pH=7的是水显中性,pH>7的是石灰水显碱性,故可以鉴别;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硫酸、石灰水、水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C、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钠与水不反应,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D、紫色石蕊溶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硫酸、石灰水、水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蓝色、紫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故选:B。
10.D
【详解】碳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和铁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两两反应,可写出的化学方程式有五个;
故选D。
11.B
【详解】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此选项错误;
C、镁条金属活动性强,和盐酸反应剧烈,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且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亚铁是浅绿色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2.A
【详解】A、发热包密封包装是防止其与氧气及水接触,因为发热包中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产氢氧化钙,发热包中的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生成铁锈,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将食物煮熟,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煮熟的过程中,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等,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自热火锅中含有氢化钙,其与水反应,可生成可燃性的氢气,生石灰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所以自热火锅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烫伤或爆炸,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挥发 17.2 逐滴加入放置2天后的稀盐酸,溶液恰好显无色时停止滴加稀盐酸,记录滴加稀盐酸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计算所滴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计算稀盐酸的浓度 随着盐酸挥发,浓度降低,挥发性减弱,水蒸发速率大于盐酸挥发速率 所得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最后小于7 n a
【详解】(1)盐酸中除去水分子外,还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如下所示:。
(2)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浓盐酸必须密封保存。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设需这种浓盐酸体积为x,,解得x≈17.2mL。
(3)①为研究放置2天后稀盐酸浓度变化,分别取1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3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放置2天后的稀盐酸,溶液恰好显无色时停止滴加稀盐酸,记录滴加稀盐酸的体积,通过化学方程式可计算所滴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计算稀盐酸的浓度。
②通过探究,得出敞口放置2天的稀盐酸浓度会变大的结论,推测原因可能是随着盐酸挥发,浓度降低,挥发性减弱,水蒸发速率大于盐酸挥发速率,稀盐酸浓度会变大。
(4)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判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所得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最后小于7。
③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位于曲线的n点。
④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说法正确;
b.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同时使热量散发,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前,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不再有氯化钠生成,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中钠离子数目不变,氯离子数目不断增多,说法错误;
故填:a。
14.BDEG
【详解】A.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应选取接近或略大于所需液体体积的量筒,则用10ml量筒量取10ml水,实验操作正确;
B. 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使实验失败,故实验操作错误;
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失,故实验操作正确;
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中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实验操作错误;
E. 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导致失火;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时,容易使酒精洒出造成火灾,故实验操作错误;
F. 取用液体药品操作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标签要朝向手心,防止试剂腐蚀标签;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便于查找药品,故实验操作正确;
G.为了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选择pH试纸进行检验,紫色石蕊试液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故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DEG。
15. 等于 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的pH逐渐变大 HCl和NaCl 10
【详解】(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只有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pH等于7;
(2)由于曲线的起点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开始溶液为酸,然后随液体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pH逐渐变大,最后呈碱性,溶液的pH逐渐变大,最后大于7,可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溶液显酸性,说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氯化氢;
(4)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x=10g。
16.(1)疏松多孔
(2)二氧化氮(合理即可)
(3)调大
(4)
【解析】(1)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能力;
(2)
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
(3)
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说明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则需将灶具进风口调大,提供充足的氧气,即可恢复正常的蓝色火焰;
(4)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浓硫酸 去除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详解】(1)由题目信息可知,需要制备干燥的氧气,双氧水分解制得氧气中含有水蒸气,而Ⅱ中采用液体作为吸收水蒸气的试剂,所以选用浓硫酸,利用其吸水性,去除水蒸气,从而达到去除水蒸气的目的;
故答案为:浓硫酸;去除水蒸气。
(2)检验氧气是否干燥,主要验证是否水蒸气还有残留,一般利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的性质,检验水蒸气是否存在,若氧气干燥了,则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3)利用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性质,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则需要将木条置于瓶口,观察是否复燃,判断氧气是否集满;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点睛】常用的液体干燥剂为浓硫酸;常用于检验水蒸气的为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18.(1) ④ ② ① ③
(2) 检验生成物中有SO2气体 除去SO2气体 证实SO2气体已被除尽
(3) 无水硫酸铜 H2O(或水)
(4) 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CO2(或二氧化碳)
(5)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解析】(1)
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SO2、CO2和H2O。和都跟反应,在检验这三种产物时要避免相互干扰,如检验 CO2时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 SO2也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检验CO2之前必须先用品红溶液可检查 SO2存在,然后将氧化除去,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同时,在气体通过水溶液后,水蒸气会随之带出,所以必须在通过水溶液之前检验水的存在,由上分析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④ ② ① ③;
(2)
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存在二氧化硫,B瓶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C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故答案为:检验生成物中有SO2气体;除去SO2气体;证实SO2气体已被除尽;
(3)
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可验证的产物是水,这是因为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能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故填:无水硫酸铜;H2O(或水);
(4)
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二氧化碳,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CO2(或二氧化碳);
(5)
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19.(1)灭火(合理即可)
(2)放热
(3)
(4)不属于
【分析】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故B为碳酸钠;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F是碳酸钙;C能和碳酸钠相互转化,且C能转化为碳酸钙,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D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且D能和碳酸钙反应,可推出D为酸,如盐酸;E能与碳酸钠、酸反应,且E可转化为碳酸钙,可推出E为氢氧化钙;碳酸钠能转化为A,A能转化为氢氧化钙,且A为氧化物,可推出A为水;
(1)
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
(2)
A→E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
(3)
D—F可以是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4)
C→B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20. 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a(OH)2=2NaOH+CaCO3↓
【分析】A为黑色固体,A可生成B,也可生成C,且BC组成元素相同,则A可能是碳,B、C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E的溶液均显碱性,所以C可能是二氧化碳,则B是一氧化碳,D可能是碳酸钠,因为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E与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则E不是盐,E可能是碱,由于E微溶于水则E可能是氢氧化钙,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F能与碱反应,也能与盐反应,且与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则F可能是酸,通常是盐酸,将推理的物质代入,推理正确。即: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F是稀盐酸。
【详解】(1)由分析知C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2)反应①是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通常是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两种,生成物1种,所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3)反应②是由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的反应,通常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反应③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它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21.(1) 0.2g 稀硫酸和氧化铝反应 打磨后再进行实验
(2)解:设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铝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铝的质量为z
x=10%
y=1.8g
z=11.4g
答: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3)铝箔中铝的质量为1.8g,氧化铝的质量为:2.14g-1.8g=0.34g,故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为:1.8g+=1.98g ;
(4)解:设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的质量为m
m=1.14g
当滴入107.8g稀硫酸时形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当滴入107.8g稀硫酸时形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1.4%。
【分析】由图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
金属铝表面容易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做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时应该打磨后。在进行实验;
22.(1)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2)解: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
样品中铁的质量为8.4g-5.6g=2.8g,Fe2O3·xH2O的质量为12.6g-2.8g=9.8g,则m(Fe)∶m(Fe2O3·xH2O)=2.8g:9.8g=2:7。
【详解】(1)实验中使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晶体,所以需要将草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除去;装置A的作用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装置B的作用是利用浓硫酸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2)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铁的质量8.4 g,装置D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加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6.6 g;
计算过程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6探究性实验(含解析)

下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练习(有解析)